《黄帝内经》经筋学理论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经筋学理论概述
冯广扬易焕彪黄敬伟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 茂名 525000)
以《内经》关于经筋学理论的主要论述,说明经筋学从医理到疗法手段已构成中医古典 模式的经筋疗法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 经筋学理论 中医经筋学,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甲骨文卜辞中,便有“手病,臂病,关 节病”等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礼・天宫》提出“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 以撑养肉”等论述;马王堆ff{土的公元前五至七世纪的竹帛古医书《阴阳十一灸经》及《足 臂十一灸经》,首次提出“经络”名词【3】;发展了我国的经络学。《黄帝内经》分别于经脉 篇和经筋篇,系统叙述经脉学理论和经筋学理论,分别成为中医古典模式针灸疗法和经筋疗 法的基础理论。中医认定经筋是经脉的连属成分,即经络的内涵之一,并将其列人中医教科 书[41。 经筋学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索研究它的医学价值,无疑对中 医基础理论的深层发掘及临床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一、经筋学理论是中医阐述人体科学理论的霞要组成部分 《内经》不仅以天人合一的辩证观来阐述人类生存于自然界的重要性, 变临床征候表现、诊疗法则及疗法手段皆做了陈述。 《内经・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千,脉为营,筋为钢,肉为墙, 皮肤坚而毛发长,谷人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明古人对于机体的形成从胚胎期开 始,已经具备充分认识。《内经・上古天真论》日:“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三八,肾气平,筋骨劲强,……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七八,肝气衰,筋不能 动……”。说明人体随着年岁变化,筋骨发生盛衰演变。《类经》提出经筋是“联缀百骸”.“维 络周身”“筋会于节”的组织,指出“它同经脉的主要区别是“中无有空”,“各有定位。《灵 枢》中的“天年”,“刺骨真邪”等篇章,指出“肌肉解利”是经筋的生理常态,而“聚结”、 “筋挛”等,便是肌筋的病态形征表现。《素问・皮部论》将人体的表层结构,视为机体“藩 篱”,包涵十二皮部及腠理,具有内护脏腑,外应“天序”的作用。《灵枢・师问》指出:“身 述脏腑、经络、
经筋病,现泛指运动神经系统类疾病,为针灸科常见病。长期以来,其选穴多崇古训, 即“以痛为腧”。“以痛为腧”一词,首见于《灵枢.经筋》篇。该篇在叙述十二经筋的病候 后,提出其“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后杨上善进一步阐述道:“输,谓孔穴 也,言筋但从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依诸腧也。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 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之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腧,遂以病居痛处为腧”。现代 临床则将“输”引申理解为天应穴、阿是穴乃至压痛点。“以痛为腧”理论突出了经筋病的 选穴特点。即与内脏病多整体取穴不同,它的取穴大多偏于局部。因而,千百年来,以其实
我们通过学习《内经》,进行理论探索,在临床结合实践,针对古典经筋疗法原始形态
诊疗方法,不能适应当今时代需求,我们在整理发掘这一医术过程中.既继承古人的经验, 又着重考究弥补这个学科的空白,创立“手法一针刺一拔火罐一多维系列解锁”的新型综合
疗法。它同针灸疗法相比较而言,更显疗法特色。对经筋病变系列,收到原发与继发病证并
除的功效,提高了非药物疗法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II 2】黄汉儒 民族医药研究(第一期)(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内部资料)1987
61
[3】[4】贺志光主编
中医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 幸广东省茂名市奇难杂症医院
经筋病“以痛为腧"辨析
王茵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8)
鼻旁()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胭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
右摇。 四、诊治法则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放,阴萎不用。阳急则反折, 阴急则侥不伸。(这是经筋病症的总纲)。《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 盛衰而调之,是为因适而为之真也。”(这是诊察方法) 《灵枢》中《天年》、《刺节真邪》提出:“坚紧者,破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解结” 的施治法则。 《灵枢・卫气强调“解结”契绍于门户的早期治疗,并美其为“无惑于天下”之良策。 《灵枢・经筋》提出:“以痛为俞”诊治法则。关于经筋病灶”的具体检查方法,《灵枢・四 时气》提出“得气穴为定”的定位检查法;《灵枢・卫气失常》提出。“候痛所在”;《灵枢・背 俞》谈及“应在中而解”的检查经验;《灵枢・卫气》指出“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的手触 查灶法之秘诀。 五、治疗方法 (1)十二经筋每一条皆提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俞”的诊疗法则。 (2)足少阳经提出“维筋相交的交叉治疗方法。 (3)足阳胆经提出综合疗法手段,“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膏热熨急颊),以白酒和桂 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以桑钩钩其缓)……为之三附而已。(按摩导引法) 《灵枢・邪客》提出“捍皮开腠理”的施治法;《灵枢・官能》提出“揉节缓筋及“按积
用性和一定程度的有效性指导着临床,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机
体的每个实证层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治疗方法也趋于多样化。相应地,对于针灸疗法也就 要求把握疾病的本质,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经筋病所强调的“以痛为腧”就表现 了明显的局限性。 l疼痛不能反应病因 疼痛按现代医学病因学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即原因不明的疼痛和继发性即症状性疼痛两 大类,但其治疗均要求针对病因,切忌盲目止痛。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学则往往擅长于对 机体作整体的、较为笼统的把握。对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更多的是注意其功能,而不是具 体的实证层次组织。诊病也多以人类自然的五官和网肢作为认识工具,依靠病人的叙述和临 床征象来作出其病因、病机、病性、病势的判断,并演绎出治法、经穴。因此,“以痛为腧” 所言的疼痛,一般包括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即病人的主诉疼痛和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 人的某些部位产生的痛感。这样,对疼痛性质的把握,便更偏重于病人主体对疼痛以及与疼 痛并存的多种感觉的描述,然后依据这些感觉的描述来进行辨证论治。如是灼痛还是冷痛, 即影响其判断为寒为热;是胀痛还是刺痛,有偏于理气或偏于活血之异。而运动系统病变, 大多是局部的肌腱、滑囊等软组织损伤,它常无全身性明显的寒热虚实,便易陷入无证可辨 的窘境,而统概之为不盛不虚、气滞血瘀之类。即如经筋病的切诊,传统方法也仅是简单的 靠医生用手揣摩病变部位,以推断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但这就对医生的实际经验要求很 高,而且无论是按之快然,还是痛感,仍依赖于患者的描述,难以排除患者个体对刺激反应 的敏感程度、表述能力乃至情绪的影响。“以痛为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针灸临床对疼痛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抑痹"施治法。《灵枢・九针论》:“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于灸刺。形苦于乐,病生于
筋,治之以熨引,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喉咙),治 之于甘药。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于按摩醪药。(药酒)是渭形。”这所渭 由于形体劳逸不当.而引发的各种不同疾病,古人采用综合疗法。 综上所述,从经筋的生理结构病理变化,病情表现(征侯),诊治法则和施治手段,构 成古典模式的经筋疗法。
气血精津等人体结构成分。而且,对于机体的筋肉体系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理、病
形肢节者。脏腑之盖”:《灵枢・刺节真邪》云:“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胫者,人之管
以趋翔也。”以上所述可知,中医古典叙述人体的经筋.包涵机体的皮肤、肌筋膜带等,是 机体“联缀百骸”,与骨属构成人体身形,缠绕关节,保证机体“趋翔”运动及“维络周身”, 成为脏腑之盖的组织。这部分组织,广泛分布于机体,填充着机体的每一个角落,是机体生 存不可缺少的组织器官之一。 二、十二经筋是总括全身之筋而隶属于十二经脉.“筋与脉并为系” “各经皆有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古人以十二经筋总 括全身之筋,把人体的筋肉组织隶属于十二经脉,提出“筋与脉并为系”的立论。从以下依 据可知:(1)十二经筋在名称命名,在机体的阴阳分布方位,循行起止及所经过的部位等, 与十二经脉基本上一致。(2)《素问・气穴论》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 间, 。分肉之 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3)《灵枢・大惑》:“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
《灵枢・经筋》篇,在对十二经筋于机体循行所过部位作叙述后,皆于其后描述该机的病症
征候。例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下方沿足外侧.结于 脚跟,上沿跟腱结于胭;其分支结于腿肚(腊)外,上相胭内侧,与胭中一支并行,结于臀, 向上挟脊旁上项,分支进人结于舌本;直行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额,结于鼻部;其分支形 成“目上网”(《太素》作“目上纲”指一卜脸),下结于鼻旁()。另一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 肩骨禺部;分支人腋下,上出缺盆部,向上结于完骨(乳突):另一分支出缺盆部,斜上出于
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4)《灵枢.,J、针解》:“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 这就是说,皮肉筋脉,各有一定的部位。这些部位,也就是全身经络出现的征候及主治的所
在。 因此,经筋与经脉,在名称命名,于机体的阴阳分布方位,循行起止及所经过的部位基 本一致。即经筋与经脉,都按手足三阴、三阳分布于机体。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 络于肌肉关节的体系,但十二经筋缺乏古人标记固定的治疗穴位。这可能是我国经筋疗法发 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三、经皆有筋,筋皆有病,病各有所治
冯广扬易焕彪黄敬伟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 茂名 525000)
以《内经》关于经筋学理论的主要论述,说明经筋学从医理到疗法手段已构成中医古典 模式的经筋疗法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 经筋学理论 中医经筋学,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甲骨文卜辞中,便有“手病,臂病,关 节病”等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礼・天宫》提出“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 以撑养肉”等论述;马王堆ff{土的公元前五至七世纪的竹帛古医书《阴阳十一灸经》及《足 臂十一灸经》,首次提出“经络”名词【3】;发展了我国的经络学。《黄帝内经》分别于经脉 篇和经筋篇,系统叙述经脉学理论和经筋学理论,分别成为中医古典模式针灸疗法和经筋疗 法的基础理论。中医认定经筋是经脉的连属成分,即经络的内涵之一,并将其列人中医教科 书[41。 经筋学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索研究它的医学价值,无疑对中 医基础理论的深层发掘及临床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一、经筋学理论是中医阐述人体科学理论的霞要组成部分 《内经》不仅以天人合一的辩证观来阐述人类生存于自然界的重要性, 变临床征候表现、诊疗法则及疗法手段皆做了陈述。 《内经・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千,脉为营,筋为钢,肉为墙, 皮肤坚而毛发长,谷人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明古人对于机体的形成从胚胎期开 始,已经具备充分认识。《内经・上古天真论》日:“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三八,肾气平,筋骨劲强,……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七八,肝气衰,筋不能 动……”。说明人体随着年岁变化,筋骨发生盛衰演变。《类经》提出经筋是“联缀百骸”.“维 络周身”“筋会于节”的组织,指出“它同经脉的主要区别是“中无有空”,“各有定位。《灵 枢》中的“天年”,“刺骨真邪”等篇章,指出“肌肉解利”是经筋的生理常态,而“聚结”、 “筋挛”等,便是肌筋的病态形征表现。《素问・皮部论》将人体的表层结构,视为机体“藩 篱”,包涵十二皮部及腠理,具有内护脏腑,外应“天序”的作用。《灵枢・师问》指出:“身 述脏腑、经络、
经筋病,现泛指运动神经系统类疾病,为针灸科常见病。长期以来,其选穴多崇古训, 即“以痛为腧”。“以痛为腧”一词,首见于《灵枢.经筋》篇。该篇在叙述十二经筋的病候 后,提出其“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后杨上善进一步阐述道:“输,谓孔穴 也,言筋但从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依诸腧也。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 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之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腧,遂以病居痛处为腧”。现代 临床则将“输”引申理解为天应穴、阿是穴乃至压痛点。“以痛为腧”理论突出了经筋病的 选穴特点。即与内脏病多整体取穴不同,它的取穴大多偏于局部。因而,千百年来,以其实
我们通过学习《内经》,进行理论探索,在临床结合实践,针对古典经筋疗法原始形态
诊疗方法,不能适应当今时代需求,我们在整理发掘这一医术过程中.既继承古人的经验, 又着重考究弥补这个学科的空白,创立“手法一针刺一拔火罐一多维系列解锁”的新型综合
疗法。它同针灸疗法相比较而言,更显疗法特色。对经筋病变系列,收到原发与继发病证并
除的功效,提高了非药物疗法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II 2】黄汉儒 民族医药研究(第一期)(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内部资料)1987
61
[3】[4】贺志光主编
中医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 幸广东省茂名市奇难杂症医院
经筋病“以痛为腧"辨析
王茵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8)
鼻旁()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胭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
右摇。 四、诊治法则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放,阴萎不用。阳急则反折, 阴急则侥不伸。(这是经筋病症的总纲)。《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 盛衰而调之,是为因适而为之真也。”(这是诊察方法) 《灵枢》中《天年》、《刺节真邪》提出:“坚紧者,破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解结” 的施治法则。 《灵枢・卫气强调“解结”契绍于门户的早期治疗,并美其为“无惑于天下”之良策。 《灵枢・经筋》提出:“以痛为俞”诊治法则。关于经筋病灶”的具体检查方法,《灵枢・四 时气》提出“得气穴为定”的定位检查法;《灵枢・卫气失常》提出。“候痛所在”;《灵枢・背 俞》谈及“应在中而解”的检查经验;《灵枢・卫气》指出“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的手触 查灶法之秘诀。 五、治疗方法 (1)十二经筋每一条皆提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俞”的诊疗法则。 (2)足少阳经提出“维筋相交的交叉治疗方法。 (3)足阳胆经提出综合疗法手段,“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膏热熨急颊),以白酒和桂 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以桑钩钩其缓)……为之三附而已。(按摩导引法) 《灵枢・邪客》提出“捍皮开腠理”的施治法;《灵枢・官能》提出“揉节缓筋及“按积
用性和一定程度的有效性指导着临床,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机
体的每个实证层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治疗方法也趋于多样化。相应地,对于针灸疗法也就 要求把握疾病的本质,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经筋病所强调的“以痛为腧”就表现 了明显的局限性。 l疼痛不能反应病因 疼痛按现代医学病因学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即原因不明的疼痛和继发性即症状性疼痛两 大类,但其治疗均要求针对病因,切忌盲目止痛。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学则往往擅长于对 机体作整体的、较为笼统的把握。对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更多的是注意其功能,而不是具 体的实证层次组织。诊病也多以人类自然的五官和网肢作为认识工具,依靠病人的叙述和临 床征象来作出其病因、病机、病性、病势的判断,并演绎出治法、经穴。因此,“以痛为腧” 所言的疼痛,一般包括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即病人的主诉疼痛和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 人的某些部位产生的痛感。这样,对疼痛性质的把握,便更偏重于病人主体对疼痛以及与疼 痛并存的多种感觉的描述,然后依据这些感觉的描述来进行辨证论治。如是灼痛还是冷痛, 即影响其判断为寒为热;是胀痛还是刺痛,有偏于理气或偏于活血之异。而运动系统病变, 大多是局部的肌腱、滑囊等软组织损伤,它常无全身性明显的寒热虚实,便易陷入无证可辨 的窘境,而统概之为不盛不虚、气滞血瘀之类。即如经筋病的切诊,传统方法也仅是简单的 靠医生用手揣摩病变部位,以推断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但这就对医生的实际经验要求很 高,而且无论是按之快然,还是痛感,仍依赖于患者的描述,难以排除患者个体对刺激反应 的敏感程度、表述能力乃至情绪的影响。“以痛为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针灸临床对疼痛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抑痹"施治法。《灵枢・九针论》:“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于灸刺。形苦于乐,病生于
筋,治之以熨引,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喉咙),治 之于甘药。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于按摩醪药。(药酒)是渭形。”这所渭 由于形体劳逸不当.而引发的各种不同疾病,古人采用综合疗法。 综上所述,从经筋的生理结构病理变化,病情表现(征侯),诊治法则和施治手段,构 成古典模式的经筋疗法。
气血精津等人体结构成分。而且,对于机体的筋肉体系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理、病
形肢节者。脏腑之盖”:《灵枢・刺节真邪》云:“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胫者,人之管
以趋翔也。”以上所述可知,中医古典叙述人体的经筋.包涵机体的皮肤、肌筋膜带等,是 机体“联缀百骸”,与骨属构成人体身形,缠绕关节,保证机体“趋翔”运动及“维络周身”, 成为脏腑之盖的组织。这部分组织,广泛分布于机体,填充着机体的每一个角落,是机体生 存不可缺少的组织器官之一。 二、十二经筋是总括全身之筋而隶属于十二经脉.“筋与脉并为系” “各经皆有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古人以十二经筋总 括全身之筋,把人体的筋肉组织隶属于十二经脉,提出“筋与脉并为系”的立论。从以下依 据可知:(1)十二经筋在名称命名,在机体的阴阳分布方位,循行起止及所经过的部位等, 与十二经脉基本上一致。(2)《素问・气穴论》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 间, 。分肉之 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3)《灵枢・大惑》:“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
《灵枢・经筋》篇,在对十二经筋于机体循行所过部位作叙述后,皆于其后描述该机的病症
征候。例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下方沿足外侧.结于 脚跟,上沿跟腱结于胭;其分支结于腿肚(腊)外,上相胭内侧,与胭中一支并行,结于臀, 向上挟脊旁上项,分支进人结于舌本;直行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额,结于鼻部;其分支形 成“目上网”(《太素》作“目上纲”指一卜脸),下结于鼻旁()。另一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 肩骨禺部;分支人腋下,上出缺盆部,向上结于完骨(乳突):另一分支出缺盆部,斜上出于
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4)《灵枢.,J、针解》:“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 这就是说,皮肉筋脉,各有一定的部位。这些部位,也就是全身经络出现的征候及主治的所
在。 因此,经筋与经脉,在名称命名,于机体的阴阳分布方位,循行起止及所经过的部位基 本一致。即经筋与经脉,都按手足三阴、三阳分布于机体。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 络于肌肉关节的体系,但十二经筋缺乏古人标记固定的治疗穴位。这可能是我国经筋疗法发 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三、经皆有筋,筋皆有病,病各有所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