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尧老师-《信心铭》导读
《信心铭》及释义
《信心铭》及释义信心铭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一〉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元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莫存顺逆。
〈二〉智者无为愚人自缚二见不住,慎勿追寻;纔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
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三〉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四〉言语道断非去来今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
狐疑净尽,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信心铭》直解
人生起码的要求,应该是让自己活得通畅、安祥,也就是摆脱生活中的苦恼;最高的目标是赢取人生彻底的胜利──证得生命的永恒。倘使我们缺乏了正见,误认类似电脑装填资料一样所造成的人格内涵是原本的自己,既以虚妄为因,便难逃幻灭之果了。
圆觉经说「非幻不灭」,也就是说我们学正法的目的,第一是脱离人生的苦受,使生活过得通畅、安祥;第二是恢复原本的心态,把捉生命的永恒。我们人天大导师佛陀涅盘前的最后遗教,就是「常、乐、我、净」,因而揭开了生命的奥秘和实相,指出生命原本是永恒的、安适的、自觉的、离垢的,这就是禅的写照。作为一位禅者,不但要摆脱自己的痛苦,也应善导众生扬弃错误,获取无罪一身轻的舒畅安祥;不但自己把捉到生命的永恒,也要善导那些陷落在无明、邪执、愚昧、梦幻中的人,出离无明黑暗,心向光明解脱。这就是禅的基本架构、特质与使命。
~一九八二年三月四日讲于台南市
一、禅是什么?
二、禅的架构
三、参禅的目标
四、禅的歧途
(一)野狐禅
(二)葛藤禅
(三)文字禅
(四)口头禅
(五)狂禅
(六)枯木禅
(七)邪禅
五、信心铭的特色
六、信心铭直解
--------------------------------------------------------------------------------
禅的歧途,概括地说,有下列几种:
(一)野狐禅──这种人惯用小聪明和主观见解曲解佛法,喜欢在黑山鬼窟里做活计。
(二)葛藤禅──死啃公案,谬执这个公案是这个意思,那个公案是那个意思,一辈子纠缠不清,好像掉进一堆荆棘丛里,斩不断,理还乱,硬是扯不清,永远出不来。
(三)文字禅──文章写得流畅、生动,只是从来未尝到禅的真正法味。恰如古德所说「似即似,是则不是,只是未到在!」以文字为禅的人,见解好像说得过去,但因为并未澈见,也缺乏正受(法的实证),所以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受用。就像脱水香蕉,根本不是那个味道。要知道,禅并不是一种知识或是一门学问,倘使你把它当作知识、学问去搞理论、写文章,那岂止是大谬不然,误人误己,腊月三十到来,包管茫然无主,手忙脚乱,平常的文字禅半点也派不上用场。
《心王铭、息心铭、信心铭、心铭、悟心铭》原文及译文
《心王铭、息心铭、信心铭、心铭、悟心铭》原文及译文《心王铭》梁·傅大士《心王铭》全称是《傅大士心王铭》,收在《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
傅大士(497~569),本名傅翕,字玄风,号善慧。
称傅弘,又称善慧大士、鱼行大士、双林大士、东阳大士、乌伤居士。
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
一生未曾出家,而以居士身份修行佛道。
梁天监十一年,大士十六岁,娶留妙光为妻,生二子。
二十四岁得到天竺僧达摩大师的的指引,发愿精进修道。
在道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享年七十有三。
傅大士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宝志并称“梁代三大士”。
曾作有300多首诗偈颂文来阐释佛理禅意,劝导世人看破世间的功名利禄,尽心修证佛法,才能最终得到大解脱。
其传世著作有《心王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此或系后人托其名之伪作)《语录》四卷(即《傅大士集》或《善慧大士语录》)《还源诗》等【原文】观心空王,玄妙难测。
无形无相,有大神力。
【译文】观照我们内心的佛性这尊空王,实在是太玄妙、太难以琢磨了。
心王的本体无形无相,但它有大神力,能起无边的妙用。
【原文】能灭千灾,成就万德。
体性虽空,能施法则。
【译文】心王能度一切苦厄,成就万德,乃生万法。
心王的真如体性虽然是空的,却能演化万物。
【原文】观之无形,呼之有声。
为大法将,心戒传经。
【译文】看它虽然无形无相,但呼之却有回应。
为大法传与后世,我今不得已而说之,为你们讲解这个经。
【原文】水中盐味,色里胶青。
决定是有,不见其形。
【译文】水中的盐溶解在水里,胶青融于颜色里,虽然看不见,却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知道这个东西是绝对存在的,但是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证明他们不在,就如同无线单和暗物质一样,虽然看不到形体,但是能够感知到他们的存在。
【原文】心王亦尔,身内居停。
面门出入,应物随情。
【译文】心王之相也是如此,无形,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存在于体内,面门出入来去,随着外部换环境的变化,反应产生相应的变化和行动。
《信心铭》浅讲(宋智明)
《信心铭》浅讲(宋智明)禅悟的直指《信心铭》浅讲《信心铭》浅讲净明山人讲智理居士整理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内容是《信心铭》,是禅宗的第三代祖师僧璨大师所著作的。
那么为什么要讲这个内容呢?因为这一篇《信心铭》是指导我们修行用功,怎么样才能开悟?怎么样才能成道的整个口诀的内容都在这里面,所以我们要去体会《信心铭》的内容。
那么为什么名为“信心铭”呢?就是说修道的人信很重要。
要相信三宝,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相信正法能够帮助我们开悟,帮助我们成就,还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见性成佛,或者说一定能够往生净土,得到花开见佛的成就。
那么这个信心从何而来呢?就是通过听闻佛法,通过观察,通过用功,通过自己的悟性来体会的。
信心是要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提高的。
信心很重要,能使自己在用功当中觉得很亲切,很相应,觉得自己的体悟很真实,不是虚假的,或者说不是别人那边听来的,是有自己的体悟,是自己里边证出来的。
由于正确而真实的信心是证出来的,没有证出来的信心是不足够的。
那么这篇《信心铭》,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去证这个信心,怎么去证我们的佛性,怎么去而我们的大道。
这样的一个由信至悟一直到证的方法。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我们都要要寻求道.但是道是什么呢?谁都见不到,见到的不是道。
道没有名称,道没有相貌,道没有方所,“道”在哪里?“道”不是一个东西,说是一个东西就不是道,道是说不出来的东西。
那么道呢,真实存在,我们就在道里边。
我们说话,走路,我们修行用功,都要在道里面。
所以说到道,我们只能勉强地形容,“十方圆明”,十方世界都要是道,处处是道,什么地方不是道呢?有的祖师讲,道在大小便的地方,道在一切地方。
道没有选择的,一切都是道的显现。
那么这样的道,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最圆满的佛道,一切圣人走过的道,成就的道,我们去修证这个道有没有难处呢?如果你去分别、选择,到外面去找,那么的确是找不到,很难。
如果你能够明白,你的自性,你自己,你的当下就是道!那么讲这个道的时候,不是道的概念和想法,你要悟到,自己体会到。
《信心铭》
《信心铭》——20180108澳洲云阳寺信心铭是哪一位祖师大德写的,知道吗?啊?僧璨。
他是几祖?第几祖的?四祖?三祖还是四祖?我们这里有分好几组嘛,哈哈!我们有时候分几组,有六组的,然后六组的上来我是六组(祖)。
哈哈!三祖。
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二祖慧可,慧可我知道。
敬爱的卢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亲爱的家人,大家好!因为昨天在讲课里面有提到《信心铭》里面的两句,这几个字是很重要,但是因为我讲的时候有几个字是错误,后来学员有找出来,所以为了更正,今天就跟大家做一些《信心铭》的重点的分享。
因为要讲这一系列的话大概至少至少要6个小时。
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现在只是重点的跟大家讲。
《信心铭》是禅宗里面三祖僧璨他写出来的非常珍贵的内容。
很有智慧而且这里面讲的都是有关于实际体悟体证的,以前我正式在讲课的时候有讲过《永嘉大师证道歌》,如果你们没有看过《永嘉大师证道歌》的请赶快找出来看,这个我以前有讲过。
真的是龙飞凤舞啊,生龙活虎啊!禅宗真的不是一般后面所想的:在那里参公案,参话头,不是。
那已经是另外一种禅了,那已经是变了。
真正的禅宗讲的就是体会到佛法的那个核心、精髓;而且体会到法身遍一切处;体会到一切都是。
所以展现出来的就是那一种生龙活虎,大格局大胸襟大气度大气魄。
来我们现在来分享一些《信心铭》里面的重点,让大家可以了解原来这里所讲的跟《道德经》里面所讲的核心都一样啊!核心都一样啊!所以不了解的人才会在那里起见诤:认为我们是佛门,这个《道德经》是佛说的,这个佛门里面不能讲《道德经》。
对《道德经》就有很多的排斥很多的误解。
真的实在非常非常地可惜啊。
我是希望大家能够打开心胸肚量,能够真的虚心来学习,大家是为了了悟真理,了悟真理实相而来,不是要成为宗门宗派的死忠信徒而排斥其他的。
来,我们现在来分享一下。
《信心铭》里面一开始这八个字:至道无难,唯嫌捡择。
你看:至道,就是大道啦。
最伟大的道,包括你要到达彼岸要找到那个最终的目的,你都可以把它称作至道啦!你要到达那个最终的目的,要到达解脱安心自在的那个目的,说实在的没有什么困难啦!这个叫至道无难。
《信心铭》读书笔记_应用文
《信心铭》读书笔记
《信心铭》僧璨大师著。
禅宗又叫印心宗。
信心铭是把信铭在心上,信和心是无二无别。
也就是说一切即是心、心即是一切,而且把心上都不能住。
论云:“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这里所说的不是唯识论里面讲的第六识的唯识无境的无牵无挂、也不是第七识(末那识)的一切唯心造的无牵无挂、是说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一切唯心自现世界的无牵无挂,第九识(庵摩罗识)是通达前八识。
其实前五识到第九识是一个心,心不能分开成一块一块的、是一整体的。
不过为了让大家给认识心识的过程当中施设的道名言罢了。
佛法讲的唯心不是唯物主义者们所说的精神方面的问题,而是‘物与心’是不一不异。
比如说:“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这个不是佛法讲的唯心,是属于第六识的层面讲的有生有灭的心识现象,是唯物主义者讲的精神层面的问题。
佛法讲的不是以物为中心的世界、也不是以心为中心的世界,也就是说佛法是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范围。
这个唯物和唯心都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现象。
唯物是前五识能感知到的,唯心是前五识无法感知到的。
唯心世界更是奥妙无比的、佛陀是给众生讲解唯心自现的大平等的境界。
物质和心识都是自性里面流出来的,而且不但不能分开物质和心
1 / 2
识的同时物质和心识是多重重叠的的现象。
2 / 2。
明尧老师-第三讲:《信心铭》导读
第三讲:《信心铭》导读一、三祖僧璨大师简介僧璨,又称璨禅师,慧可禅师之弟子。
北周武毁佛期间,慧可南来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店前镇)避难,璨禅师从其受法。
得法后,隐居于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境内),并往来于司空山、皖公山之间,有十余年。
隋大业二年(606年),于皖公山圆寂。
后人于此建山谷寺,即今三祖寺。
《楞伽师资记》说三祖“隐化于皖公山,不出文记”,意思是说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法语方面的文字记载。
但是,自《百丈广录》提到三祖的《信心铭》以来,教界开始把《信心铭》当作是三祖的著作,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引用。
对于《信心铭》的作者是不是三祖僧璨,目前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是唐代牛头宗的学人假托而作。
但不管怎样,此文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是无法抹煞的。
二、《信心铭》题解及内容提要(一)《信心铭》在禅宗史上的地位达磨的《二入四行观》是宗门修行之大纲,把解脱道、菩萨道、祖师道融为一体。
三祖的《信心铭》第一次将祖师禅的观心方法系统化,着重于祖师道的明心见性之道。
此后的六祖《坛经》则在自性观的基础上,将这两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完成了禅宗的理论和修证体系。
(二)题解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一般都刻在钟、鼎、塔、古碑上,求长久地保存下来。
所以,其内容一般都非常重要。
这首长长的诗偈,讲信心的问题,对于修行非常重要,所以称之为信心铭。
一般人都把“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这一句当一篇铭文之大旨。
我以为,“信心不二,不二信心”才是一诗之大旨。
《信心铭》就是帮助我们竖立信心的。
《信心铭》告诉我们,学道人首要竖立正信,其次要对自己的修行充满信心。
“信心”有三层含义:1、信什么?2、如何信?3、怎样才算信到位?念念即信即解即观即证。
(三)提纲《信心铭》是三祖的修行心得体会。
《信心铭》共584字。
禅宗强调“圆信”、“圆观”思想,第一次系统而明确的开示。
此前,虽然有,但都是零星的。
后来的《坛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化、通俗化、生活化。
1、立“圆解”(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信心铭
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
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
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
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虚华,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寐,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复归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不存规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
狐疑尽净,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
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若不如此,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
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学好知识。
过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抗得住诱惑。
信心铭全文及翻译
信心铭全文及翻译最近,信心铭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首“Never Give Up”的诗歌凝聚了无限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勇敢正直,不放弃,不退缩,继续梦想,努力前进。
信心铭(Faith in My Heart)的全文及翻译如下:Never Give UpIf I could go back in time, I would tell myself not to be afraidNo matter what life throws at me, I must never give up and stay braveThrough difficulties and strife, my mission I will not forsakeIf I stumble and fall in life, I must still keep up the fight Going through the pain, never let life’s challenges break meThough I may make mistakes, I must keep going and never give inAs the darkness envelopes me, my courage I must maintain My faith can be my light to never falter nor waneWhen the devil is trying to convince me to quit and surrenderI must stay focused and remember not to give into thepressureFear will make me paralyze, I must battle the fear inside Though my will power weakens, I must never forget to keep my faith aliveNo matter what life throws at me, I must stay strong till the endTo accomplish my mission, never let life’s tests bend If I keep going on this journey, I will eventually see the lightAnd finally be proved right that I should always have faith in my heart翻译:永不放弃如果我可以回到过去,我会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不管生活会给我什么,我都要勇敢,永不放弃。
《信心铭》思想
《信心铭》思想
弘悯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1997(000)000
【摘要】《信心铭》创作于6世纪后期,最迟不过7世纪初。
其时佛教经过数百年的传入和弘化,已在华夏大地全面铺开。
一方面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佛教内部的各种思想流派也因机摄化,互撷精义,渐渐跳出印度传统思想的局囿,转入了一个新的建设性时代,至唐代臻于大成。
观察早期禅宗思想的流变,《信心铭》则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的时代色彩。
它既摄般若(三论)思想,又受到南方玄学的一定影响,文约作简,却牵涉甚广。
【总页数】6页(P153-158)
【作者】弘悯
【作者单位】中国宗教学会会刊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有信心不一定赢没信心一定会输——访成都铭石通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西淘先生 [J], 齐欣
2.从“四个全面”看杭州信心--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张鸿铭 [J], 赖惠能
3.保持信心变"危"为"机"——访大众进口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伟铭 [J], 牛
立志
4.张鸿铭在区、县(市)长座谈会上强调坚定信心精准发力趁势而上全面发展 [J],
5.《信心铭》源流述考 [J], 弘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心铭原文信心是什么意思(通用三篇)
最新信心铭原文信心是什么意思(通用三篇)信心铭原文信心是什么意思篇一虽然个别学科的成绩不是非常理想,但这个成绩的获得和学而思各位老师的帮助是息息相关的。
学而思举办了多场针对性极强的公益讲座,从各个方面为我们考生和家长提供信息、指导方向,在此向学而思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其实每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都是不同的,现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供学弟学妹们参考:要学好根底知识,只有根底知识掌握了,才能有信心和实力攻克难题。
就好比砖瓦都准备齐全之后,才能盖出牢靠别致的房屋,否那么没有砖瓦,再推陈出新的设计也是空中楼阁。
每科的根底知识都有要记的东西,必须牢记才行,保证根底不丢分。
课堂上专心听讲,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前提下通过多做练习题掌握规律。
我曾在学而思报名参加了胡赛楠老师的初三英语中考完型填空秘诀班。
课堂上认真聆听胡老师精细的讲解,课下完成作业后我每天坚持练习一道完型填空题,不明白的会找老师答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的完型填空有了飞快的进步,这种成绩的获得和学而思老师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要认真研读历届中考真题,清楚题型,从中总结出规律。
我就在中考前一段时间里每天研究一种类型的题目,做到可以举一反三,心中有数,只有这样在考场上遇到各种题型才能有自信,有信心。
无论自己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关键是要坚持到底。
我一模的成绩很不理想,只有438分,当时都想放弃学习了,是父母和学而思老师的鼓励让我坚持到底决不放弃,我才能有今天这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希望大家利用学而思的珍贵资,为自己的中考及至人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信心铭原文信心是什么意思篇二转眼间,已是秋末冬初。
伴随着温室效应,冬天将会不再太寒冷,但是,过去的记忆却还在心头。
记得我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
我报的是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在比赛开始之前,我非常紧张。
就在这时,一片枫叶遮住了我的眼睛,我回头一看,是我们班的小静。
她正拿着那片黄里透红的枫叶嘻嘻哈哈:“嘿嘿,没想到吧?吓到你没有?”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没啊。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冯学成《信心铭》讲解
冯学成《信心铭》讲解《信心铭》讲解篇一《信心铭》,这可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啊。
咱先说说这《信心铭》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
它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者,在你耳边轻轻诉说着关于人生、关于信念的那些事儿。
我第一次接触《信心铭》的时候,就像一头雾水的小鹿闯进了迷雾森林。
那些语句啊,感觉又深奥又玄乎。
就拿“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来说吧,啥叫至道无难呢?我当时就想,这大道要是不难,为啥那么多人为了生活、为了梦想愁得头发都掉光了呢?也许这就是它的精妙之处吧,大道就在那儿,可我们老是挑三拣四的,总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就像去超市买东西,挑花了眼,结果把真正需要的东西给错过了。
我有个朋友,他就是个典型的“拣择”之人。
找工作的时候,不是嫌这个公司规模小,就是嫌那个工作地点偏远。
有个创业的好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又觉得风险太大。
结果呢,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他还在原地打转。
这就像在十字路口,犹豫来犹豫去,就是迈不出那关键的一步。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信心铭》里说的,要是他能不那么拣择,抓住一个机会,也许就成功了呢。
这《信心铭》里还说“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对待小伙伴的态度。
那时候,要是有个小伙伴长得好看或者成绩好,我就特别喜欢跟他玩;要是有个小伙伴有点邋遢或者调皮,我就有点嫌弃。
现在想来,这就是憎爱之心在作祟啊。
就像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看到的都是扭曲的。
如果能把这副眼镜摘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那世界该多美好呢。
这时候的世界就像一面清澈的湖水,没有波澜,能清楚地映照出每一个真实的自己。
有时候我也在想,这《信心铭》里的道理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呢?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真的能做到不拣择、无憎爱吗?我觉得这就像是爬山,虽然山顶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只要一步一步地朝着那个方向走,总会离山顶更近一些的。
哪怕我们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也会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开阔。
再比如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这就像个哲学的谜题一样。
信心铭全文及解释
信心铭全文及解释
“信心铭”是一篇由西塞罗(Cicero)所著的拉丁文散文,又称为《为底比斯杀害苏格拉底辩护》。
以下是“信心铭”的拉丁文原文和一个可能的翻译:
拉丁文原文:
Cuiusvis hominis est errare, nullius nisi insipientis in errore perseverare.
翻译:
任何人都会犯错,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坚持在错误中。
这段文字强调了错误是人类的常态,但聪明的人应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而不是固执地坚持错误的道路。
这段铭文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有勇气和智慧去接受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学习成长。
信心铭
《信心铭》释义◎慧广法师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在禅宗史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有禅师教人,每晨诵《信心铭》,把《信心铭》当作早课来诵。
《信心铭》,表达了传统禅宗的修行理念与方法,提示了禅门「不二」(一亦不守)的修持。
阅读之下,令人有一种「原来如是」的感受,觉得轻松、舒适。
禅宗的这种修行理念,其实,便是般若的意境,也是佛门最高的修行方法。
在一般的修行方法中,总是有取有舍、有是有非。
从事这些修行,久了难免会觉得疲劳,想换个高超一点的修行。
有这种想法的话,来看《信心铭》就对了。
《信心铭》可以当作每天的定课来诵,闲时多吟咏,久而久之,义理自能领会,若得相应,便知修行不难。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
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
纔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一空两同,齐含万像。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沉昏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
欲趣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着。
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华,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万法如一。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复归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一何所有。
最新信心铭原文(4篇)
最新信心铭原文(4篇)信心铭原文篇一人生的道路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困难险阻,但只要鼓起你的勇气和坚定信心,迈着大步向前进。
请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别说:“我不行。
”要相信,自信,一定会让我们获得成功。
谁一生下来便会写字、会走路、学习会那么优秀?知识是靠自己日积月累攒出来的,信心也是靠生活中的困难磨练出来的。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基奠。
自信,它给我以面对困难的勇气与战胜困难的力量,你如果自信,失败将被你丢下,胜利将向你迎面而来;有了自信,在付出一些努力,生活将会更充实,学习将会更有动力。
自信,就像是是一颗太阳,使我享受了它的温暖;自信,是心底的一颗宝珠,什么时候用它,什么时候就会发光;自信,是征途的导航灯,指引我跨过一道道艰险的门槛;自信,是夜晚的灯光,让自己甩掉黑暗的恐惧。
自信,就在你的面前,它,并不难寻。
自信就是在海上扬帆远航的船,虽孤帆远影,但也一定能乘风破浪;自信就是高山雪莲,即使疾风瑟瑟,也依然傲然挺立于世间。
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生存的勇气,这便是自信。
虽不知前方如何,但是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就算是跌倒了,拍拍身上的土,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相信前方一定有美的景,美的事,等待着你!信心铭原文篇二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起落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面对起起落落,勇敢地向前迈进。
然而,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害怕困难呢?它们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彩虹。
因此,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信心,勇往直前!今天,我将有一场滑冰比赛,所以我正在练习各种技巧。
该怎么办?我马上就来!我内心非常紧张。
下一个,某某。
当主持人喊我的名字时,我的心被震惊了。
怎么做,怎么对我!我还没准备好。
唉~只好硬着头皮了。
我紧张地走上舞台。
仪式后,他们紧张地做各种动作。
竞争终于结束了。
石头从我心中落下,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比赛结果的担忧。
几天后,比赛结果公布了。
我根据自己紧张的心情看了看获奖名单,但我的名字不在名单上。
[信心铭全文]信心铭
[信心铭全文]信心铭信心铭篇1:从《信心铭》与《六祖坛经》看禅宗不二法门《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
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
一、绪言如果有人问我:现在的佛教兴盛吗我会回答说:兴盛!说完了之后内心总会悄悄的伤痛。
你看,现在的佛教寺院林立,金碧辉煌,楼阁重重;僧人随处可见,信众忙碌的东拜西求,庙宇整日香云覆盖,佛书更是遍洒大地,量超所需,而著书立说者仍代不乏人。
有谁能说佛教不兴盛呢然而窃思佛教现状,盛况固然不可否认,而弊端亦确实不少,大有功微过大的局势。
信众烧香拜佛,只知求富求贵,而不识因果;僧徒只知住吃寺庙,而不识为僧之本份,唯名利是求,安逸为务;偶有荷担佛教使命者,其弘法也,著书立说,大有再造三藏之心;其事业也,造寺度僧,大有一统佛教之势。
而佛教之内部建设,却信仰淡薄,人才缺乏,道风衰败,组织混乱,教制颓废。
故知“兴盛”只是浮在表面上的现象,佛教正统的原本理念已被人们遗弃在高阁的贝叶黄卷之中。
为了真正继承佛教正统的思想理论,使佛教健康的发展,挖掘佛教各宗派核心的教理教义,亦是时不待人的任务,培养各宗派专业人才更是刻不容缓的使命。
禅宗,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应该说是个长命儿,绵延不绝达千余年之久,现在不是命若悬丝,而是淹淹一息!由于各种迎合世俗需求的禅观问世以来,禅宗的正统被歪曲了,引导人们的不再是明心见性的不二法门,而是搔痒止痛的自创家法。
禅宗的思想理论及其实践方法,虽不比其它宗派之条理化,但也不是繁杂到无章可寻,就笔者的浮浅体验来看,在禅宗还未立宗之前,就有非常成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那就是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
近代有人认为《信心铭》并非三祖僧璨大师所作,那只是研究史学的个别人的管见,是不足为凭的揣测而已。
以禅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不二法门来看,《信心铭》应视为禅宗高建法幢的依据实不为过,就是后来明确了禅宗为“不二法门”的《六祖坛经》,在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法上也不能超出其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心”的三层含义: 1、信什么? 2、如何信? 3、怎样信到位?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信解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观行
《信心铭》之纲要 1、立“圆解”——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2、起“圆信”——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3、修“圆观”——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4、证“圆果”——法界圆融,事事无碍。 5、知禅病——略述十一种用功偏差。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第四种禅病:在文字思维知见中寻找大道。
原因:不明白语言思维皆不离二边,而道在二边之外。 要与大道相应,必须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谓“般若 如大火聚,无你凑泊处”,“说似一物即不中”。
过患:一者在知见思维等生灭心中打转转,定慧等功 夫不能落到实处。二是误以知见为功夫,住在妄想的 “大事了毕”中停滞不前,落入野狐禅,易犯大妄语戒。
福州罗山道闲禅师……岩头全奯(音“豁”) 禅师……石霜庆诸禅师…… “去住不宁时如何?”…… “直须尽却。” “去住不宁时如何?”…… “从他去住,管他作么?” “是谁起灭?”
破庵祖先禅师(师密庵咸杰禅师)…… 首众于灵隐……有道者请益: “胡孙子捉不住时如何?” “用捉他作什么。如风吹水,自然成文。” 时无准侍者傍闻大悟。
第三种禅病——妄想通过压制念头的方法来入定。 原因:于有念(动)、无念(止)生二边见,以压制斗争的方 式,消灭妄想,归于无念。不明白念头之有、无,均为生灭法, 均为常住真心之表现,而把暂时的没有粗的妄想之空静之境错 误地看作是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自性、佛性)。 过患:将心变成了战场,身心越来越紧张,妄想愈来愈多,最 后被妄想、焦虑所淹没。 对治:把一切念头都当作是佛的法身、佛的妙用,而以一种广 大无边的包容心,面对它们,接受它们,静观它们,永远作为 一名旁观者。告诉自己“当下即是,切莫多事”。
婆子烧庵
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凡二十年,常令一二 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婆子令女子抱定庵主, 试问:“正恁么时如何?”庵主云:“枯木倚寒 岩,三冬无暖气。”女子送饭毕,回来把其经过 告诉了婆子。婆子道:“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 汉!”于是将庵主驱出庵外,放火将庵烧却。
(《五灯会元》卷一)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对治:无分别取舍。莫将心灭境,莫逃境安心。
神鬼纵有伎俩千般有尽, 老僧不闻不问法力无穷。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
第八、第九、第十种禅病:任病(任运无修之自然外道)、昏沉之病、劳神之病
临济禅师“道在目前”
道流!约山僧见处,与释迦不别。今日多 般用处,欠少什么?一道神光未曾间歇。 若能如是见得,只是一生无事人。……尔 要与祖佛不别,但莫外求。尔一念心上清 净光是尔屋里法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分别 光是尔屋里报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差别光 是尔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尔即今目前 听法底人。只为不向外驰求,有此功用。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至道无难的原因 本自具足,一切现成,一念无心,当下即是。 1、大道本自具足(因分别执着而被掩盖); 2、道在作用(因驰求而被遗亡); 3、道之妙用在第一念无心处现行(因分别而当下错 过); 4、道在当下(道遍一切处,道遍一切时,道遍一切心 态); 5、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6、道在一念无心而照、照而无心处相应。
昔大慧宗杲禅师在径山患背疮,疼痛无比, 昼夜叫唤。有僧问:“和尚还有不痛底么?” 大慧禅师道:“有。”那僧便问:“作么生 是不痛底?”大慧禅师道:“痛杀人!痛杀 人!”
黄檗禅师开示“莫离见闻觉知觅心”
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 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 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 方,更无障碍。 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 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 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 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 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 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第六种禅病:在二边之见上分别取舍执着。 1、于用中作二边取舍,即于是非之二边中执着于所认为的是, 如动静之中执着于静,凡圣中执着于圣,染净中执着于净,生 死涅槃中执着于涅槃,等等。 2、于体用中作二边分别,将 “二边分别之用”(二)和“如 如不动之体”(一)对立起来(将“用”和“体”又对立起 来),离用之外,执着于一念不生之体(一)。 原因:不明白佛法是不二法门,既包含了二,同时又超越了二, 最后边一和二的分别都超越了。 过患:无论是在二边之中取一舍一,还是在体(一)用(异)中 执着于体,心都会变成战场,纷然不安。
梁山缘观禅师与园头和尚的对话
问:家贼难防时如何? 师曰:识得不为冤。 曰:识得后如何? 师曰:贬向无生国里。 曰:莫是他安身立命处也无? 师曰:死水不藏龙。 曰:如何是活水龙? 师曰:兴波不作浪。 曰:忽然倾湫倒岳时如何? 师下座把住曰:莫教湿却老僧袈裟角。
如何是学人安身立命处
问:“凝然湛寂时如何?” 福州白鹿山显端禅师曰:“不是阇黎安身立命处。” 曰:“如何是学人安身立命处?” 师曰:“云有出山势,水无投涧声。”
对治:正用功夫时,用智不用识,剿灭一切文字思维。 参话头。
六祖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 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 佛性。汝向去有把茅盖头,也只成个知解 宗徒。”
报恩玄则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青峰 传楚禅师…… “如何是学人自己?” “丙丁童子来求火。”…… “丙丁属火而更求火,如将自己求自己。” “几放过,元来错会!”又道:“与么会又争 得!”…… “某甲只与么,未审和尚如何?” “你问我,我与你道。” “如何是学人自己?” “丙丁童子来求火。”
枢密吴居厚居士,圆通道旻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 归钟陵的时候,曾拜谒过庐山圆通道旻禅师。他告诉 道旻禅师:“某往赴省试(又称会试,由尚书省举行 的考试),过此(途经庐山圆通寺),过赵州关,因 问前住讷老(指圆通居讷禅师):‘透关底事如何?’ 讷曰:‘且去做官。’今不觉五十余年。”道旻禅师 便问:“曾明得透关底事么?”吴居士道:“八次经 过,常存此念,然未甚洒脱在。”道旻禅师于是将一 把扇子递给吴居士,说道:“请使扇。”吴居士接过 后,便挥动着扇子。道旻禅师问道:“有甚不脱洒 处?”吴居士一听,忽然有省,便道:“便请末后 句?”道旻禅师于是挥扇两下。吴居士道:“亲切! 亲切!”道旻禅师道:“吉獠舌头三千里。”
石头和尚开示尸利禅师“汝还曾失么”
京兆府(今西安)尸利禅师,石头希迁禅 师之法嗣,初参石头和尚,便问:“如何 是学人本分事?”石头和尚道:“汝何从 吾觅?”尸利禅师道:“不从师觅,如何 即得?”石头和尚道:“汝还曾失么?” 尸利禅师一听,言下大悟。(参见《五灯会元》卷五)
开善道谦禅师…… “我参禅二十年,无入头处。更作此行,决定荒 废。” …… 宗元禅师叱责他:“不可在路便参禅不得也。去!吾 与汝俱往。”…… “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 相应去?” “你但将诸方参得底,悟得底,圆悟(克勤)、妙喜 (宗杲)为你说得底,都不要理会。途中可替底事,我 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承当、 应付)。”…… “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 “著衣吃饭,屙屎放尿, 驮个死尸路上行。”
第一种禅病:好静厌动,于外境起顺逆之妄想分别。
原因:不明白、不谛信“道无逆顺,道遍一切处,一切现 成,本自具足,无欠无余”之理,故于外境上妄想生分 别、取舍。
过患:修行的时间、地点、境缘不能充分利用。在日用中 功夫不能成片。心中驰求不安,不得自在。 对治:用“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之决定见信来对治。
对治:二见不住,一心不生。
船子和尚:“藏身处没踪迹,无踪迹处莫藏身”。 赵州和尚:“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第七种禅病:心境互侵 过患:于心境做二边分别取舍,执能知之心为真, 执所知之境为妄,逃避妄境,妄想通过斗争的方式, 来灭境安心、逃境安心。心境互侵,心如战场,身心 紧张,不能入定。 原因:不明白境由心生,心境是一,互生互显,皆 为生灭法,幻化不实。心为常住真心妄动之后所生见 分,境为所生相分,见相二分均为生灭法,都是虚妄 的,其性本空。
城东老姥不欲见佛
昔城东有一老姥,与佛同生,而不欲见 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 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于十指掌 中亦总是佛。
有僧问赵州和尚:“如何是道场?”赵州 和尚回答道:“你从道场来,你从道场去。 全体是道场,何处更不是?”
范冲居士的悟道因缘
左丞范冲居士,圆通道旻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曾 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守豫章。一天,范冲居士上庐山 礼谒圆通道旻禅师。道旻禅师是洪州泐潭应乾禅师之 法嗣,东林常总禅师之法孙。饮茶毕,范冲居士喟然 长叹道:“某行将老矣!堕在金紫行(官场)中,去 此事(悟道解脱)稍远。”道旻禅师于是呼内翰之名。 范冲居士随声应喏。道旻禅师反问道:“何远之有?” 范冲居士言下有省,遂礼拜道:“乞师再垂指诲。” 道旻禅师道:“此去洪都有四程。”范冲居士正要拟 思,道旻禅师道:“见即便见,拟思即差。”范冲居 士终于豁然有省。
深禅师住持泐潭。文准禅师。悟侍者。 筹子。 “汝是悟侍者那(耶)?”“诺。” “是当时在知客寮,见掉火柴头,有个悟 处底么?参禅学道,只要知个本命元辰下 落处。汝铲地作此去就,汝在藏殿移首座 鞋,岂不是汝当时悟得底?又在知客寮移 他枕子,岂不是汝当时悟得底?汝每夜在 此提水度筹,岂不是汝当时悟得底?因甚 么不知下落,却在这里恼乱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