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 护理
什么是颅内血肿
ü 头部损伤后引起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到一定体积,形成局限性占 位病变,称为颅内血肿。颅内血肿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血肿出现的时间分类 a、急性血肿:伤后3天内出现症状者。
其中伤后3小时内出现症状者,为特急性血肿。 b、亚急性血肿:伤后第4天至3周内出现症状者。 c、慢性血肿: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
气管切开:每天碘伏消毒伤口换药两次,纱块被污染要及时更换,内套管每天消毒,
管口覆盖单层无菌盐水纱块,可防止异物掉入气管及湿化作用。
胃管:鼻饲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以防误注,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尿管:保持尿管的通畅,定时夹闭尿管,尿量保证每天1000ml以上。
复合伤的还有胸腔、腹腔、盆腔等引流管
6、做好基础护理
典型中间清醒期:昏 中间清醒期不明显,意
意识障碍 迷--清醒--再昏迷
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慢性颅内压增高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或伤后持续昏迷
头颅CT检查 梭形双凸镜形
新月形高密度
新月形或半月形影
圆形或不规则形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常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
为及时发现手术后继发脑水肿或再出血,防止发生脑疝,应密切观 察和动态分析病情。 a、意识观察过程中,判断意识状态是好转还是恶化。
者注意观察高度以及引流量,以判断颅内压高或低引起的头痛,如为血性脑脊液引流袋可适当放 低。如引流过快过多,应抬高引流管口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量。引流量24小时不应 超过500ml。
硬膜外引流管:引流袋与头颅平齐。 硬膜下引流管:引流袋低于创腔30cm。
创腔引流管:术后早期引流袋放置于头部创腔一致的位置,后期引流袋内口应低于引流管出口位 置,以免逆行感染
C、脑疝 最常见的是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一侧瞳孔先缩小,继之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意识障碍加重,早期对侧瞳孔正常,晚 期随之散大为小脑幕切迹疝的典型表现。若伤后生命体证已恢复正常,但随后出现血 压升高,脉压差增大,呼吸脉搏变慢,提示颅内压增高,常为颅内继发血肿或水肿所 致。 脑疝发生前期患者常存在头痛、呕吐,同时出现烦燥不安的表现,继之进入朦胧状态, 随后为浅昏迷、昏迷、深昏迷,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将危及患者生命;一旦出现上述 现象,应遵医嘱快速静滴20%甘露醇,以脱水降颅内压,给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 通畅,并积极配合医生完善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D、颅脑损伤综合证 颅脑损伤后,部分患者可留有神经或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在运动,认知、语言及感觉 方面,是颅脑损伤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因此,应在患者伤后病情平稳48-72小时内及 时进行康复护理。常见的康复方法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和物理疗法等。
9、预防静脉血栓
患者昏迷或卧床,可致肢体血流缓慢,加之血黏稠度和凝固性增高, 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以腓肠肌静脉及左髂静脉为多见。 表现为足部、踝周、下肢的肿胀,皮肤黄白或发绀,皮肤温度增高 等重要征象。
主要预防措施 早期被动活动及按摩肢体,适当抬高下肢。提高静 脉穿刺技能,避免在下肢穿刺,尤其瘫痪肢体。补充电解质防止脱 水过度。
4、饮食 早期禁食,以静脉营养治疗为主。患者昏迷超过48小时,
则应遵医嘱给予以鼻饲流质。麻醉清醒后4-6小时无呕吐、吞咽功能良 好的清醒患者则可予米粥等流质,并逐渐由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普食。 胃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5、加强管道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脑室引流管: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即高出外耳道水平10-15cm)。头痛
此外,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无血肿迹象,再次头颅CT复查见血 肿者,为迟发性血肿。
Leabharlann Baidu
2、按血肿发生不同部位分类
a、硬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及硬脑膜之间,多见于颞部,出血 多来自脑膜中动脉,少数由静脉窦或板障静脉破裂所致。 b、硬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继发于对冲性 脑挫裂伤,出血来源大多为大脑皮质表面的静脉和小动脉损伤。 c、脑内血肿:血肿位于脑实质内,好发额叶及颞叶前端,出血多 来自挫裂的脑实质血管。 d、脑室内血肿:指血肿位于脑室系统内,出血来源主要为深部脑 内血肿破溃入脑室或脑室壁、脉络丛损伤所致。
并发症的护理
A、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注意做到“四禁”“三 不”“二要”及“一抗” 四禁:禁止填塞外耳道或鼻腔、禁止冲洗外耳道或鼻腔、禁止药物
滴鼻或滴耳、禁止腰椎穿刺。
三不:不用力擦鼻、不剧烈咳嗽、不打喷嚏。 二要:仰卧位要床头抬高15-30°,要保持外耳道或鼻清洁。 一抗: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B、继发癫痫 遵医嘱预防性、合理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患者癫痫发作时就地平卧于病床或地面,防止舌后坠及咬 伤,保持呼吸道通畅,不可强行按压患者肢体,防止骨折。
头部各引流管应适当制动头部,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避免向头部方向挤 压引流管。注意引流管是否畅通,观察色、质、量并记录;注意伤口渗血、渗液, 一旦发现头部伤口渗湿,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翻身、搬动病人前需夹管。
气管插管:应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和减轻拔管后喉咙水肿,可行雾化吸入。
麻醉清醒、呼吸平稳者可尽早拔除气管插管。
各部位颅内血肿
各型颅内血肿的鉴别
项目 急性硬膜外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症状
锥体束征进行性加重
颅高压症状出现早,脑 疝症状出现较快,局灶 症状较多,如偏瘫或失 语
受伤数月后出现头痛恶 心,复视,一侧肢体无 力或抽搐,部份表现记 忆力减退,理解力差, 智力迟钝,精神失常
颅高压症状明显
清醒、嗜 睡、昏睡、昏迷 b、观察两侧瞳孔形状、大小及对光反射。 c、生命体征的观察。 d、观察肢体肌力、肌张力 ,了解有无大脑皮质运动区损伤、脑干 损伤的表现。
2、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体位护理 全麻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以免伤口受压,
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时,除非行腰穿术后需平卧4--8小时,均应采 用脑外伤患者的最佳体位,即抬高头部15-30°,以利于脑部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术后搬运患者时双手托起患者头部,并保持 水平位置,防止头颈部过度扭曲或振动。伴有呕吐、咳嗽、吞咽障碍时, 宜取头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及气道分泌物引流,防止误吸和窒息。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按时翻身拍背,做好晨晚间护 理,保持大便通畅。
7、症状护理
高热 患者发生中枢性高热时,遵医嘱物理降温治疗。 应激性溃疡 如患者呕吐咖啡色液体,应遵医嘱胃肠减压,并以冰盐水洗胃后注入 止血药物,同时监测呕吐物的量及生命体征。
8、防止意外损伤
患者躁动时,应结合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判断是否病情恶化,并排除疼痛、 排尿困难、颅内压增高等其他原因,诊断明确时可适当应用镇静药,但不宜使用吗啡、 哌替啶等,加床挡防坠床,修剪指甲防抓伤。一旦发生癫痫,应防止舌咬伤、坠床或 窒息。
什么是颅内血肿
ü 头部损伤后引起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到一定体积,形成局限性占 位病变,称为颅内血肿。颅内血肿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血肿出现的时间分类 a、急性血肿:伤后3天内出现症状者。
其中伤后3小时内出现症状者,为特急性血肿。 b、亚急性血肿:伤后第4天至3周内出现症状者。 c、慢性血肿: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
气管切开:每天碘伏消毒伤口换药两次,纱块被污染要及时更换,内套管每天消毒,
管口覆盖单层无菌盐水纱块,可防止异物掉入气管及湿化作用。
胃管:鼻饲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以防误注,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尿管:保持尿管的通畅,定时夹闭尿管,尿量保证每天1000ml以上。
复合伤的还有胸腔、腹腔、盆腔等引流管
6、做好基础护理
典型中间清醒期:昏 中间清醒期不明显,意
意识障碍 迷--清醒--再昏迷
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慢性颅内压增高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或伤后持续昏迷
头颅CT检查 梭形双凸镜形
新月形高密度
新月形或半月形影
圆形或不规则形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常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
为及时发现手术后继发脑水肿或再出血,防止发生脑疝,应密切观 察和动态分析病情。 a、意识观察过程中,判断意识状态是好转还是恶化。
者注意观察高度以及引流量,以判断颅内压高或低引起的头痛,如为血性脑脊液引流袋可适当放 低。如引流过快过多,应抬高引流管口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量。引流量24小时不应 超过500ml。
硬膜外引流管:引流袋与头颅平齐。 硬膜下引流管:引流袋低于创腔30cm。
创腔引流管:术后早期引流袋放置于头部创腔一致的位置,后期引流袋内口应低于引流管出口位 置,以免逆行感染
C、脑疝 最常见的是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一侧瞳孔先缩小,继之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意识障碍加重,早期对侧瞳孔正常,晚 期随之散大为小脑幕切迹疝的典型表现。若伤后生命体证已恢复正常,但随后出现血 压升高,脉压差增大,呼吸脉搏变慢,提示颅内压增高,常为颅内继发血肿或水肿所 致。 脑疝发生前期患者常存在头痛、呕吐,同时出现烦燥不安的表现,继之进入朦胧状态, 随后为浅昏迷、昏迷、深昏迷,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将危及患者生命;一旦出现上述 现象,应遵医嘱快速静滴20%甘露醇,以脱水降颅内压,给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 通畅,并积极配合医生完善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D、颅脑损伤综合证 颅脑损伤后,部分患者可留有神经或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在运动,认知、语言及感觉 方面,是颅脑损伤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因此,应在患者伤后病情平稳48-72小时内及 时进行康复护理。常见的康复方法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和物理疗法等。
9、预防静脉血栓
患者昏迷或卧床,可致肢体血流缓慢,加之血黏稠度和凝固性增高, 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以腓肠肌静脉及左髂静脉为多见。 表现为足部、踝周、下肢的肿胀,皮肤黄白或发绀,皮肤温度增高 等重要征象。
主要预防措施 早期被动活动及按摩肢体,适当抬高下肢。提高静 脉穿刺技能,避免在下肢穿刺,尤其瘫痪肢体。补充电解质防止脱 水过度。
4、饮食 早期禁食,以静脉营养治疗为主。患者昏迷超过48小时,
则应遵医嘱给予以鼻饲流质。麻醉清醒后4-6小时无呕吐、吞咽功能良 好的清醒患者则可予米粥等流质,并逐渐由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普食。 胃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5、加强管道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脑室引流管: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即高出外耳道水平10-15cm)。头痛
此外,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无血肿迹象,再次头颅CT复查见血 肿者,为迟发性血肿。
Leabharlann Baidu
2、按血肿发生不同部位分类
a、硬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及硬脑膜之间,多见于颞部,出血 多来自脑膜中动脉,少数由静脉窦或板障静脉破裂所致。 b、硬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继发于对冲性 脑挫裂伤,出血来源大多为大脑皮质表面的静脉和小动脉损伤。 c、脑内血肿:血肿位于脑实质内,好发额叶及颞叶前端,出血多 来自挫裂的脑实质血管。 d、脑室内血肿:指血肿位于脑室系统内,出血来源主要为深部脑 内血肿破溃入脑室或脑室壁、脉络丛损伤所致。
并发症的护理
A、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注意做到“四禁”“三 不”“二要”及“一抗” 四禁:禁止填塞外耳道或鼻腔、禁止冲洗外耳道或鼻腔、禁止药物
滴鼻或滴耳、禁止腰椎穿刺。
三不:不用力擦鼻、不剧烈咳嗽、不打喷嚏。 二要:仰卧位要床头抬高15-30°,要保持外耳道或鼻清洁。 一抗: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B、继发癫痫 遵医嘱预防性、合理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患者癫痫发作时就地平卧于病床或地面,防止舌后坠及咬 伤,保持呼吸道通畅,不可强行按压患者肢体,防止骨折。
头部各引流管应适当制动头部,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避免向头部方向挤 压引流管。注意引流管是否畅通,观察色、质、量并记录;注意伤口渗血、渗液, 一旦发现头部伤口渗湿,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翻身、搬动病人前需夹管。
气管插管:应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和减轻拔管后喉咙水肿,可行雾化吸入。
麻醉清醒、呼吸平稳者可尽早拔除气管插管。
各部位颅内血肿
各型颅内血肿的鉴别
项目 急性硬膜外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症状
锥体束征进行性加重
颅高压症状出现早,脑 疝症状出现较快,局灶 症状较多,如偏瘫或失 语
受伤数月后出现头痛恶 心,复视,一侧肢体无 力或抽搐,部份表现记 忆力减退,理解力差, 智力迟钝,精神失常
颅高压症状明显
清醒、嗜 睡、昏睡、昏迷 b、观察两侧瞳孔形状、大小及对光反射。 c、生命体征的观察。 d、观察肢体肌力、肌张力 ,了解有无大脑皮质运动区损伤、脑干 损伤的表现。
2、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体位护理 全麻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以免伤口受压,
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时,除非行腰穿术后需平卧4--8小时,均应采 用脑外伤患者的最佳体位,即抬高头部15-30°,以利于脑部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术后搬运患者时双手托起患者头部,并保持 水平位置,防止头颈部过度扭曲或振动。伴有呕吐、咳嗽、吞咽障碍时, 宜取头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及气道分泌物引流,防止误吸和窒息。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按时翻身拍背,做好晨晚间护 理,保持大便通畅。
7、症状护理
高热 患者发生中枢性高热时,遵医嘱物理降温治疗。 应激性溃疡 如患者呕吐咖啡色液体,应遵医嘱胃肠减压,并以冰盐水洗胃后注入 止血药物,同时监测呕吐物的量及生命体征。
8、防止意外损伤
患者躁动时,应结合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判断是否病情恶化,并排除疼痛、 排尿困难、颅内压增高等其他原因,诊断明确时可适当应用镇静药,但不宜使用吗啡、 哌替啶等,加床挡防坠床,修剪指甲防抓伤。一旦发生癫痫,应防止舌咬伤、坠床或 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