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对人性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资料: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认为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认为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在生产过程 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基本观点是: 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基本观点是: 1、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 ①人具有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是自然界中生物的 人具有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 一支。人同其他动物一样,都需要阳光、空气、 都需要饮食、运动、睡眠; 一支。人同其他动物一样,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都需要饮食、运动、睡眠;都需要新陈 代谢,人同自然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动物没有区别, 代谢,人同自然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动物没有区别,其生存要服从 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这是人的动物性特征。 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这是人的动物性特征。 ②人具有社会属性。因为人是社会的一员,他生活在社会中,他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 人具有社会属性。因为人是社会的一员,他生活在社会中, 会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会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与 动物的根本区别。例如,人能劳动,善于制造: 能有目的地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动物的根本区别。例如,人能劳动,善于制造:具,能有目的地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人有语言、文字,有思想意识、有爱憎之情;人不仅有自然的或生理的需要, 人有语言、文字,有思想意识、有爱憎之情;人不仅有自然的或生理的需要,而且还有社会 的需要、精神的需要。 的需要、精神的需要。 所以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没有人的自然属性, 所以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没有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就无法存在。人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的本质,因而我们讲人的本质或本性, 人的社会属性就无法存在。人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的本质,因而我们讲人的本质或本性,主 要就是指人的社会属性。 要就是指人的社会属性。
小资料: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2、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 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 实践中形成的。 实践中形成的。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离开了社 蜷居在山洞中,没有语言,不知劳作, 会,蜷居在山洞中,没有语言,不知劳作,那 么他只有动物性,不可能有人的本性。 么他只有动物性,不可能有人的本性。人类通 过社会实践活动, 过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人 际关系,诸如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 际关系,诸如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 阶级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阶级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以 及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等等。 及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等等。人的本性正是 在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制约下形成、发展、 在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制约下形成、发展、 变化的。所以人性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变化的。所以人性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应该 怎样活着?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现代心理学各研究取向的人性观
(一)生物学取向——可移植的记忆 生物学取向——可移植的记忆
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为代 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 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是我们听 见、看见、哭泣、愤怒、自私、遗忘、快乐等 看见、哭泣、愤怒、自私、遗忘、 的根源。心理是受其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所决 的根源。 定的。 定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发生的某些生物 化学变化的结果,因此, 化学变化的结果,因此,可以用脑细胞中确切 的物理过程予以解释, 的物理过程予以解释,而这一切都是天生注定 的,人身身是无法改变。 人身身是无法改变。 如 人的记忆
心理学对人性的看法
一、心理学与人性
(一)什么是人性?
一般地,人性即人的共同本质属性,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
但关于人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学者们也还在不断 探讨,不同的理论派别有其不同的看法。 心理学与哲学对于人性的观点,也有不同。
一、心理学与人性
(二)哲学的人性观与心理学的人性观
1、哲学对人性的解释,多从两方面: ① 从心性问题上解释人性,即关于“人性 从心性问题上解释人性,即关于“人性 善与性恶”的争论 善与性恶”的争论 ② 把人性放在同其他动物或生物形态或物质形 态的区别上进行探讨,即把人性同“野性”或“兽性”的 态的区别上进行探讨,即把人性同“野性” 兽性” 概念进行了矛盾组对,探讨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 概念进行了矛盾组对,探讨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 性问题
卡尔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马 (1818—1883),马 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 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 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一、心理学与人性
(二)哲学的人性观与心理学的人性观
2、心理学对人性的解释: 心理学对人性的解释: ① 人性是指人一切性情,包括人与生俱来的, 人性是指人一切性情 人一切性情,包括人与生俱来的, 也包括后天学得的。 ② 不同的心理学者对人性持不同的看法,其 心理学研究取向也就不同,其理论的建构也不同。
小资料:心理学的人性结构
人性层次结构分别由:1)、人的物性,2)、 人性层次结构分别由:1)、人的物性,2)、 人的动物性,3)、人的“人性” 4)、人的 人的动物性,3)、人的“人性”,4)、人的 “超人性”四个层次所组成 超人性”
人的物性是指人也是属于一种物体。从物理学、 人的物性是指人也是属于一种物体。从物理学、分子生物学 是指人也是属于一种物体 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一种生物,也是由各种生物物质组成的, 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一种生物,也是由各种生物物质组成的, 故人具有物性。 故人具有物性。人的物性体现在人在生理上的生老病死等各 个方面变化 人的动物性是指人在物性的基础上, 人的动物性是指人在物性的基础上,作为一种高等动物所具 是指人在物性的基础上 有的跟一般动物相似的需求,譬如人的求生愿望、 有的跟一般动物相似的需求,譬如人的求生愿望、七情六欲 都可以归属于人的动物性。 都可以归属于人的动物性。 人的“人性”指狭义的人性,是指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地方。 人的“人性”指狭义的人性,是指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地方。 人性出现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后,它从它人、 人性出现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后,它从它人、社会的角度考虑 问题。人性包括一切真正意义上的“仁义道德” 问题。人性包括一切真正意义上的“仁义道德”。
返回
小资料:西文哲人的人性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人与动物进行了比较,他认为人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人与动物进行了比较,他认为人是“有理性 的动物” 但这并没有否定人的“非理性” 显然的另一层意思为: 的动物”,但这并没有否定人的“非理性”,显然的另一层意思为:人 仍将保留在生物的圈子里,直至保留在动物的种属里, 仍将保留在生物的圈子里,直至保留在动物的种属里,就肯定了人性中 所保留的性恶成分。 所保留的性恶成分。 德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兰德曼曾创造性地提出这样一个论点, 德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兰德曼曾创造性地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即人的非专 门化。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具有各种固定的本能, 门化。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具有各种固定的本能,人在本能方面是贫乏 自然没有规定人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但是, 的,自然没有规定人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但是,正是非专门化使得 人类较之于其他动物而言更具有对环境的普适能力 尼采在把人与其它生物的比较中同样提到了“人的不确定性” 尼采在把人与其它生物的比较中同样提到了“人的不确定性”,他认定 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 也就是说, 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也就是说,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个预先建 立的理性过程。而大自然似乎只做完一半就让他上路了, 立的理性过程。而大自然似乎只做完一半就让他上路了,大自然把另一 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 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 同样的,卢梭在他的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指出: 同样的,卢梭在他的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指出: 各种禽兽只有它自己所固有的本能,但人也许不具备固有的本能, 各种禽兽只有它自己所固有的本能,但人也许不具备固有的本能,但却 能够逐渐取得各种禽兽的本能
小资料:我国古代先哲的人性观
我国先哲们的人性论有: 我国先哲们的人性论有:
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 “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仁、义、礼、 智,人所共有。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所共有。他认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
人之初, 性本善抑 或性本恶? 否也, 乃性本 恶也!
人之初, 性本善也!
小资料:我国古代先哲的人性观
“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 人之性恶, 人都有“ 也。”(《荀子.性恶》)人都有“饥有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荀子.性恶》 人都有 饥有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的本性,人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里好愉佚” 的本性,人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里好愉佚”。 (《荀子.性恶》)如果顺着“好利”的方向发展,就会产生争夺;放纵人的本性, 如果顺着“ 《荀子.性恶》 如果顺着 好利”的方向发展,就会产生争夺;放纵人的本性, 就必定会危害社会,致使天下大乱。 就必定会危害社会,致使天下大乱。 “性混论”:周朝的世硕主张人性中善恶兼具,既有善、又有恶,而非独善或独 性混论” 周朝的世硕主张人性中善恶兼具,既有善、又有恶, 人性中善恶兼具 至前汉末,杨雄提出人性善恶混的命题: 人之性也,善恶混” 杨子 杨子: 恶。至前汉末,杨雄提出人性善恶混的命题:“人之性也,善恶混”。(杨子: 法言修身 修身》 至前汉末,杨雄提出人性善恶混的命题: 人之性也,善恶混” 《法言 修身》) 至前汉末,杨雄提出人性善恶混的命题:“人之性也,善恶混”。 (杨子:《法言 修身》) 杨子: 法言修身 修身》 杨子 “性纯论”:孔子主张性纯可塑论。他认为,人初生时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态, 性纯论” 孔子主张性纯可塑论。他认为,人初生时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态, 完全象纯洁的白纸片,可以任后天的环境塑染。环境千变万化, 完全象纯洁的白纸片,可以任后天的环境塑染。环境千变万化,塑染的形态就千 姿百态, 姿百态,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小资料:心理学的人性结构
人的“超人性”主要体现在“ 人的“超人性”主要体现在“人”在超越作为“人”的主 在超越作为“ 观愿望上。譬如有人追求“超凡脱俗” 追求“出世” 观愿望上。譬如有人追求“超凡脱俗”、追求“出世”都 可以理解为一种“超人性”的表现。 可以理解为一种“超人性”的表现。 人性的四种结构呈现的是一种层次结构, 人性的四种结构呈现的是一种层次结构,各个层次都 不是独立的,底下的层次是上面层次的基础, 不是独立的,底下的层次是上面层次的基础,服务于上面 那一层。 那一层。如下图
人的超人性 人的人性 人的动物性 人的物性
一、心理学与人性
(三)人性问题对应着心理学中的 两大核心问题
1、人的存在依据 即人为什么活着?人从哪里来? 2、人的终极关怀问题 即人应该怎样活着?
“心理学是研究人自身的一门主要科学,心理学的 心理学是研究人自身的一门主要科学, 研究要从人出发而又归结到人。 研究要从人出发而又归结到人。而心理学的根本任 务就是要科学地阐明人是什么, 务就是要科学地阐明人是什么,以求得对人的实质 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 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 ——潘菽 ——潘菽
人性观
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看法 后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 心理学视野中的人性与教育 心理学人性观与当代教育
目标要求
1、理解人性的含义,认识心理学与 、理解人性的含义, 人性的关系 2、认识了解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认 、 识,掌握后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 3、认识了解心理学中不同人性取向 、 的人性观与教育的关系。 的人性观与教育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