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与古筝的意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琴与古筝的意境
古琴又稱“七弦琴”,顧名思義,它是七弦構成。

今天所能見到的“古琴”,在約二千年前就基本定型,再早的“琴”,各種製不一,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的証明,古琴定型之前還用五弦,定音與現在的古琴差不多。

古琴還是古代人修身養性,自己彈自己聽的樂器。

如孔子當年跟師襄子學琴,就成了一位難得的好學生和優秀的琴家,這則故事也為後人所稱頌。

它的演奏技法非常豐富,在右手八法,右手四法的基礎上,加以種種變化與復合,發展出近五十多種不同指法,演奏者可使用一旋律奏出幾十種不同的音色、色彩豐富,再現力強。

主要作品“梅花三弄”、“流水”、“醉漁唱晚”等。

古人之說“琴、棋、書、畫”中的“琴”即指古琴。

古箏也。

箏是由一個較大的共鳴箱體(長方形),把弦碼放在共鳴板上支撐著箱體兩頭拉緊的弦。

並由多個弦碼把20
根左右相等長度的弦,在面板上分隔為不同振動弦長的發音頻率,每個琴碼支撐著相對應的弦,琴碼可左右移動以改變音高。

它用於獨奏,合奏和伴奏。

具有清雅動聽、純淨華美的表現。

其音樂語言極為豐實,猶如碧波蕩漾,涓涓流水。

它除了獨奏外,在一些民族樂隊中也常用它。

它的主要作品《漁舟唱晚》、《寒鴉戲水》、《戰台風》等。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

想要用它来醉人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自古以来多是些女孩子练一练好卖艺。

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

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

一些大师也曾弹出过加持力很强的曲子,让人觉得如听万壑松,陶醉得不得了。

但从古琴的结构和发展历史来看,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

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

所以古筝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正所谓"筝悦人,琴悦已"。

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

古筝---悦耳,古琴---悦心。

古筝如"花旦",古琴则是"青衣"! 简言之——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筝和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

琴是集中华传统文学、美学、哲学、音乐精华之大成者,但因其深邃的思想意境不易为人理解,故而知音难觅。

甚至不同的琴家之间也未必能形成共
鸣。

筝比较通俗化,雅俗共赏,她通过清脆委婉的音色与韵味以更直接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了人们,为人所喜爱。

听琴可以令听者想到孤崖上的傲梅,空谷中的幽兰,浮云下的竹海,清溪旁的水仙……
筝是御园里牡丹,晴日下的杜鹃,朝露中的石榴……听筝,随其音漂浮情海,心事荡漾;
听琴,至则物我两忘,至则清静无心。

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

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

《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

古琴的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

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

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
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
有100多个泛音,这大概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

古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简字谱),至少有1500 多年的历史。

古琴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琴曲流传下来。

《琴操》中记载:“伏羲作琴。

”然而考察世界各民族进化的历史,凡在野蛮的时代,均能制器作乐。

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在伏羲之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文明时期,必早已制有各种乐器。

不过定名定制,始自伏羲。

所以虽说作于伏羲,其实必早已有琴了。

又有吴仪《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

”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

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武王改为七弦,直至现在仍如之。

”这种琴的制作,虽然始于伏羲,可是今日的古琴,实际上始自虞舜,完成于武王。

古人体高肢长,愈进而愈短。

所以琴的长度,也日益减短。

今日的古琴,长三尺六寸三分,损益它,各为徽识,装饰以金玉的圆点,称为徽全弦。

十三徽,以指按而弹之,即十三音也。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

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
之首;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相对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

据考证,筝在春秋、战果时期及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筝在最初为12弦,至唐代为13弦(现日本还有使用),后弦数越来越多,近年增加到24-26弦。

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中国现代筝普遍已改为21根弦,基本上是一弦1
-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筝,通常又被人们叫做古筝,和琴之被称为古琴一样。

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

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在历史传承上:
古琴有大量真正的古曲(比如: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潇湘水云、阳春、白雪、梅花三弄等均直接传承于古谱),仅明清两代就出版了古琴专用琴谱多达150余部,历代古琴专用谱记有三千余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本的尚有六百余
首,为世界乐器留存古谱之最。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减字谱”。

筝古时多用“工尺谱”,仅有2至3部今人传抄的据说清代所辑的工尺谱,大多数筝的曲目是现、当代音乐家根据琴、琵琶的古曲名目和曲调、及一些现代曲目进行移植创作,比如著名筝曲《渔舟唱晚》移植创作于民国时期。

而古筝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筝的指法因此也没有传承,现代筝的指法是借鉴古琴、琵琶、吉他而定。

而古琴由于有大量古代专用琴书、琴谱的图文记载,基本指法大多直接传承于古法。

古琴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中保存有数百
张唐宋元明清传世实物,有的唐代古琴还能用于实际演奏。

而筝的古代传世实物极为罕见,展出的多为根据出土文物(已不能弹)仿制。

这是由于古琴面板更厚、有漆胎保护、制作工艺更复杂,因此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琴使用寿命可长达上千年;而筝的面板薄,工艺相对简单,面板没有漆胎保护,使用寿命短,加上古人对筝不够重视,所以筝基本没有明器传世。

因此,古琴艺术是目前我国唯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乐器(独项乐器)艺术,而古筝由于
没有古曲传承、没有传世实物不具备申报条件。

在学习难度上:琴与筝的入手难度差不多,到了四、五级水平,在技巧上筝明显要比琴难学得多,而琴更注重于修身养性,故而技巧上要好学一些。

而四五级及以上的筝曲对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显要高,技巧上比较难练。

所以总体上来讲,技巧上是筝更难学些,意境上琴与筝要想弹得好都需要下一番功夫和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在文化内涵上:
古琴堪称世界之最:历代琴学论著可谓浩如烟海,唐诗宋词中几十首直接与琴相关,古琴大量出现于古代文学作品以及绘画作品中,《封神演义》、《西厢记》以及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中明确描述古琴(林黛玉抚琴、诸葛亮抚琴),很多词语、成语最初都是直接源自古琴而不是其它乐器:比如“阳春白雪”(来源于春秋时古琴家师旷)、高山流水”“知音”(春秋时琴师伯牙与钟子期)、“得心应手”(《列子》师文弹琴),“甲骨文的“乐”字就是一个琴的象形。

很多历史文化名人均弹琴:
《礼记》有云“君子无故不撤琴瑟”。

早在春秋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

虞舜、周文王、伯牙、孔子、西施、赵飞燕、司马相如、卓文君、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籍、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宋太祖赵匡胤、宋徵宗赵佶、赵孟頫、李清照、朱熹、明代宁王朱权、雍正、乾隆、谭嗣同等等历史名人都精通弹琴。

其中杨雄、蔡邕、嵇康、苏轼、朱熹、冷谦、赵孟頫等等历史名人的古琴论著还留存于世。

李白、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人还有专门写琴的诗作。

琴在历史上是修身养性、体现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乐器。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于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他虚心认真学琴故事,成为后代的美谈和榜样。

他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是必修乐器,相传孔子曾自作琴曲《幽兰》。

古琴经典样式中就有以孔子命名的“仲尼式”。

而古筝在我国古代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筝的器形与古乐器瑟很有渊源,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时常见到对筝的描写,由于很多筝曲直接从古典作品中移植创作,因而也具有
较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