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涵发展的高职专业品质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内涵发展的高职专业品质建设研究
摘要:专业是高职教育重要的标志,专业品质建设则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单元,本文从高职内涵发展的基点着眼,就专业品质建设的内涵和路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专业;品质建设;内涵发展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了高等教育大国的目标。

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张已不再是主要任务,实现由外延拓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已经现实地摆在面前。

今后一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内涵发展、着力提高质量。

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在内涵发展中承担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

一、专业品质建设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区分学科知识型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型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抓学科还是抓专业,学科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点,而专业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点。

正因为这样,专业也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关键和前提。

1.专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它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要素。

在动态发展着的高等学校教育实践中,人们一般会不断关注学校的水平、实力和影响。

对于本科学校而言,人们一般会关注名师及其带领下的学科,以学科水平衡量和鉴定学校水平。

作为高等教育新类型的高职教育,由于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职业化专业人才,因此,其虽有学术也有理论,但考查的主要内涵是一个个面向职业岗位、面向行业需求的专业,专业水平反映了高职教育办学的水平,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地位。

一个学校如果有8~10个高水平有影响的专业,这个学校无疑将成为高水平的学校。

2.专业的竞争力水平反映了一所高职院校办学的实力和水平。

因为专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专业水平在划分学校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学校发展从粗放的规模发展进入相对精细的内涵发展阶段,总量管理必然要被结构和专业管理所替代,一所学校既要有综合实力和规模水平,更要有专业水平。

形成一定数量、有特色、有水平、有竞争力的专业,则会成为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其在招生、就业、社会服务等领域形成品牌和优势,会成为学校重要的优势和基础。

专业竞争力强弱和水平高低,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地位。

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就成为增强学校竞争力、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抓手之一。

3.专业是考生和家长及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

衡量一所学校水平既有学校的概念因素也有专业的具体因素。

随着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深入,让学生有较自主的专业选择权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一体制框架内专业建设的水平、专业的特色和影响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社会而言,用人单位有一个对某校某专业的认同问
题,决定着该专业毕业生能否拥有顺利入职的机会;对学校而言,学生对某专业的认同,决定了其取舍和选择,从而也会影响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正因如此,在微观管理进入精细化阶段,专业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事实上,在近10年的高职项目评选中,虽然有学校的因素,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006年开始的国家示范高职建设就是以专业为龙头的项目建设,2008年的国家资源库建设更是以专业为单元,2011年的专业服务产业发展项目更是直接以专业为考查标准。

二、专业品质建设的若干要素及运行机制
专业品质建设,实际上就是以更高品质为目标,规范化地设置和推进专业建设和运行,以切实促进专业建设的规范创新、创特树优。

具体而言,有以下要素。

1.专业名称。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问题历来引起人们重视和关注,但至今没有完全梳理好。

虽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修订过多次,但考虑到历史延续等因素,始终没有达到理想化的水平。

如何协调专业设置的学校自主性和行政管理统一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学理上的科学性和社会公众的认同性的协调等,很值得研究。

如高等职业教育中有一个“金融管理与实务”,这个专业始终认为名不副实,也不通俗。

至于金融与证券、金融与保险等专业名称显然也不尽科学。

但至今仍十分热门、津津乐道。

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中的专业名称必须体现职业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且与本科乃至更高层次接轨,与社会观念对接,口径可以宽一些,让学校有设专业方向和特色培养的空间。

2.目标定位。

这是指高职院校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最重要的定位问题。

从科学意义上讲,培养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所在。

其基点是专业人才,以区分于学术型人才、纯操作性人才。

其特征是职业化专业人才,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化特征,要求我们注重职业理想、职业文化、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教练。

其追求目标是高适应性,即适应社会、适应行业、适应岗位、来之能上岗、上岗适应快、动手能力强、实际水平高。

在此前提下,每一个专业有具体的定位方向和领域。

3.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资队伍在总体上要体现以下几种能力,即:教育教学能力,这是根本和前提;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这是重要彰显点;育人能力,这是学校区别于一般培训的重要特征。

为了保证培养出职业化专业人才,教师队伍除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以外,必须做到专兼结合、双师组合、机制融合,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与社会联同,课堂与实践融通。

其中,每个专业拥有1~2名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十分重要,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必不可少。

4.建设内容。

实际上就是指教学内容及其组合排列方法。

具体来说,包括了课表、课程、课堂、课本、课余、课外等,涵盖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优质的课程、立体化的教学资源、高效活跃的课堂和丰富的课余安排和课外拓展。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能够引入国内先进并适用的、国际通用而又可行的职业资格标准,并以课证结合和融通的方式组织教学,那无疑将带来事半功倍的作用。

5.条件建设。

条件是专业建设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除了教师队伍以外,条件保障还包括其他许多内容,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建设等。

这些年,各个学校都响应教育部号召,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也显得十分重要。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各个学校纷纷研究出台“校内实训生产化和校外实践教学化”的机制,影响长远。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网络和条件建设亦相当重要。

在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意义重大。

在全社会重视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下,加大就业帮扶创业支持的环境建设也显得相当重要。

6.质量保障。

这主要是指专业建设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包括学制、考核内容、考核标准、毕业条件等。

除此之外,我们要研究引入第三方来评价培养效果,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以此来综合反映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率、校友满意度、毕业生创业成效、学校美誉度等,通过健全的跟踪反馈机制,考核专业建设成效。

从今后长期发展来看,学习借鉴本科学校学科排名办法,推出高职院校专业排名也是一个可能之举,对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专业品质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提升专业建设的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齐抓共管,也需要从考核体系上采取有力措施。

1.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这是学校层面要做的工作。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内是一张施工路线图,对外是一个公开承诺。

它是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纲领,其水平高低反映出学校的水平,其特色所在反映出学校的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定要建立在充分调研和市场分析基础上,反映出高职特点、地域特征和学校特色,要以专业系部为主,综合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校企合作以及校友和合作企业综合力量进行系统设计,通盘考虑,力求完整科学,有特色,有实效,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事实上,2006年开始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就将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充分证明了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2.构建一个以专业建设绩效为重点的考核机制。

就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当按照分类指导、特色办学的思想,鼓励学校从实际出发、推进特色化办学、培养特色化人才,少专业、多特色、高水平,尤其鼓励优势专业做强做大做特,并给予必要倾斜。

对学校来说,要坚决防止和在克服平均主义思想,坚持从学校特点出发,鼓励办好数量不多、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专业,形成一批专业高原乃至高峰,以此来彰显学校的实力和水平,防止小而全、大而全、多专业、低水平现象出现,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3.创造条件建立高水平专业带头人考核激励制度。

提高专业带头人尤其是重点专业带头人在学校事务和整个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全面提升专业建设品质的重要措施和路径。

一方面,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是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高品质专业建设与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之间是良性互动关系。

正因为这样,我们一定要怀着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崇敬之心,切实改进生活待遇,
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其地位,让其更受尊重,更倾心工作,带领整个团队集中精力把专业建设得更好。

同时,我们要重视和不断加大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切实提高专业带头人整体质量和水平,以此来促进专业建设品质的提高。

4.积极探索专业建设年报和质量发布制度。

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985工程”建设高校陆续发布了质量报告,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也发布了质量报告,这是一大进步。

我们认为,从推进内涵发展、提升专业建设品质的角度看,我们应当鼓励各学校选择若干重点专业发布专业建设年报和质量报告,并逐步形成制度。

以此为契机,开展专业建设评比、排名和考核,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监督专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专业建设品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建松.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培养机制研究[J]. 高等工程研究,2011(6).
[2] 周建松等. 高职教育优势专业建设机理与方法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