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这其实是对大黄的不公正的看法。大黄不仅功效多,而且对疾病的涉及范围也广。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传统中药大黄应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进一步探明了大黄许多与现代医学相关而原来未知的功效,为今后对大黄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用药指导依据。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年第03期中摘录:部分学者近年发表的有关文献报告进行综述。1基础研究1.1动物实验:陈德昌等;〔1〕研究表明:大黄可抑制病理情况下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 (P5 5 )和TNFR2 (P75 )的基因表达,并能降低血浆和肝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 6 )水平,具有明显抗炎作用;〔2〕认为烫伤能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明显受损,而用大黄治疗对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陈德昌等;〔3〕还认为,大黄能降低烫伤后大鼠小肠和肝脏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组织内黄嘌呤氧化物(XO)的产生有关;苏立凯等〔4〕认为:缺血脑组织中,随组织变性,TNF、IL 1的表达增加,而大黄素甲醚可减轻缺血性病理损害,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IL 1的过度表达而实现的。这项文献说明各个学者对大黄越来越关注了,对大黄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了。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

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在现代研究中发现大黄根状茎含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游离蒽醌衍生物,均无致泻作用。另含以上物质的葡萄糖苷及番泻叶苷A、B、C等结合状蒽醌衍生物,均有致泻作用。此外尚含鞣质等。大黄根状茎及根有清热泻下、破积去瘀、抗菌消炎等作用。生用为峻下药,炮制后使用为缓下药。炒炭后又可用于止血。小剂量服用时有健胃、收敛作用。另外大黄含有蒽甙,故呈黄色,有通便之效。又含近40%的草酸钙,故多硬渣。其他成分还有大黄素、胶质、树脂、大黄酸、大黄泻脂和具收敛性的大黄鞣酸。在【各家论述】中摘录: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

诸火疮。还有在《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御览》,此下有道字),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吴普》曰∶大黄,一名黄良,一名火参,一名肤如,神农、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为中将军。或生蜀郡北部,或陇西。二月花生,生黄赤叶,四四相当,黄茎高三尺许;三月,花黄;五月,实黑。三月采根,根有黄汁,切,阴干(《御览》)。《名医》曰∶一名黄良,生河西及陇西。二月、八月采根,火干。

大黄虫丸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记载:“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之。”该方由大黄、熟地黄、黄芩、土鳖虫、芍药、桃仁、干漆、水蛭、甘草、蛴螬、杏仁、虻虫12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散结、缓中补虚之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五劳虚极所致的干血证及妇女血枯经闭等证。近年来,随着对大黄 虫丸药理研究的深化,其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尤其是在治疗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类风湿等与免疫失调有关的疾病方面疗效肯定,药理研究亦发现其功效与现代免疫理论相关。现将近15年该方与免疫调节机能相关的临床应用与治则研究做一综述。

现代研究认为,大黄虫丸的功效与现代免疫理论密切相关,方中选用大量活血祛瘀之品,将体内陈旧瘀滞的物质清除,进而加快体内新陈代谢所需物质的产生,扶助机体正气的恢复,以达到各脏腑功能正常

的目的。这与现代免疫学所述免疫自稳有相似之处。因此,近年来大黄虫丸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在治疗慢性肝炎、肿瘤等与免疫失调有关的疾病方面疗效更加显著。

运用近年来对大黄虫丸的研究成果,使得它在各个疾病中都有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摘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第四期: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以及由此引起的病毒复制有关,因此,调整机体免疫状态和抑制病毒复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1]。近年研究发现,大黄 虫丸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联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能显著提高患者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全面提高抗HBV免疫功能,并且在体内可诱导内源性干扰素的产生。龚氏等[2]应用大黄 虫丸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乙肝患者77例,并与60例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48.08%的患者HBeAG转阴,30.56%的患者出现抗HBe阳转,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3%。大黄虫丸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消除症状。林氏等[3]用本药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服药方法:大黄 虫丸每次3 g,3次/d,干扰素300万U,3次/周,肌注,6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一般的保肝药和维生素,两组疗程相同,且均不用降酶药物,治疗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35例经6个月治疗,显效19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30例只有3例显效,11例好转,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由于肝脏细胞外基质(ECM)分泌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