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构主义翻译视角浅析_登高_英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 8 月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
从解构主义翻译视角浅析《登高》英译
郭红燕
(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
摘要:该文论述了解构主义翻译观在延异、原文与译文以及多元翻译标准这三方面的体现,并由此评析千古传诵的七言律诗《登高》 的三种英译本(宾纳 Witter Bynner 、弗莱彻 W.J.B Fletcher 、许渊冲),揭示了解构主义在 翻 译 中 尤 其 是 诗 歌 翻 译 中 的 巨 大 影 响 ,从 而 为诗歌翻译开阔新的视野。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延异;意义性游戏;《登高》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0)08-0245-03
The Analysis of "Climbing the Heights" from the Foint of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GUO Hong-y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points of deconstruction: differra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the plural standards and analyzes the three translated texts (by Witter Bynner, W.J.B Fletcher and Yuanchong Xu respectively) of the septasylabic regulated verse —“Climbing the Heights ”, which shows the huge effects of deconstruction on translation especially the translation of poems to enlarge the horizon of poem-translation. Key words: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differrance; the game of meaning; "Climbing the Heights"
1 概述
解构主义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于法国,盛行于 20 世纪 70 年代。

1966 年德里达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人文科学 话 语 中 的 结 构 、符 号 和 游 戏 》宣 布 了 结 构 主 义 的 终 结 ,认 为 从 柏拉图到结构主义都存在这二元对立的错 误 观 念 , 提 出 应 该 对统一性和确定性进行思想解构,以突出差异 性 和 不 确 定 性 。

特别是德里达的《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文 字 与 差 异 》等 三部著作的发表标志着解构主义理论的确 立 。

其 思 想 以 反 逻 各 斯 中 心 、反 权 威 、反 理 性 、反 结 构 为 特 点 影 响 了 人 文 、社 会 、 哲学等诸多领域。

翻译界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其影响。

众所周知,传统翻译观最为关注的问 题 是 :原 文 是 什 么 意 思? 为了追求原作和原作者的本意,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在围 绕 “直 译 ”、“意 译 ”、“可 译 ”、“不 可 译 ”等 问 题 展 开 。

无 论 是 雅 克·阿 米 欧 (Jacques Amyot )对 称 职 译 者 的 定 义 ,还 是 约 翰·德 莱 顿 (John Dryden )对 译 作 是 奴 隶 的 阐 释 ,还 是 中 国 的 严 复 的 “信、达、雅”,无不在说:忠实原文,忠实原作者。

而解构主义颠覆消解西方主张一个本 原 、一 个 中 心 、一 种 绝对真理的哲学系统,消泯其二元对立。

翻译不存在固定的同 一 意 义 ,而 是 提 供 游 戏 的 空 间 ,延 伸 边 界 ,为 差 异 提 供 新 的 道 路:即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求异。

原文与译文不再是“模 式 - 复制”的关系,而是“共生”和“再生”即平等互补的关系。

而 且,在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传入中国后,国内学 者 根 据 解 构 主 义
翻译思想,做出了种种阐释,衍生出与传统一 元 标 准 相 对 立 的 多元标准,其实质就是对抗传统翻译中的“忠实”原则。

本 文 之 所 以 选 取 《登 高 》,是 因 为 这 首 诗 是 中 国 传 统 七 言 律师的典型代表,集形美、音美、意美为一体,而 其 译 本 的 译 者 既有东方的,也有西方的,这更有利于从多角 度 多 侧 面 评 析 译 本。

通过解构主义翻译视角的解析,不但可以更深的了解解构 主义翻译观对翻译尤其是中诗英译的影响 , 也 能 开 阔 我 们 的 翻译视野和阅读视野, 努力在中诗英译的 技 法 与 实 践 方 面 有 更高的成就。


2 解构主义翻译观
本文着重从延异与差异、 意义性 游 戏 以 及 多 元 标 准 三 方 面来阐释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影响。


2.1 延异与差异
“延 异 (differrance )”一 词 源 自 德 里 达 ,集 时 间 和 空 间 的 差 异于一身。

其有两层含义:一为差异和区分;二为延期或推迟。

这一新词引起了哲学乃至翻译界的种种讨论。

德里达曾经说过,语境之外别无他物。

用在翻译当中,即: 意 义 永 远 处 于 空 间 上 的 “差 异 ”“区 分 ”和 时 间 的 “延 宕 ”之 中 。

专有名词在翻译实践中的多义性证明了这 种 延 异 行 为 。

由 于 多义词的存在,对文本的阐释必然陷入多义解 释 的 困 境 ,而 译 者不可能译出所有的含义。

因此,不能翻译出的那些语义就是 差异,语言的本质只有在具体语言之间的差异 中 才 能 把 握 ,翻
收稿日期:2010-05-12
修回日期:2010-06-17
作者简介;郭红燕,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 09 级,研究方向为翻译。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 书
翻译理论研究
245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
2010 年 8 月
解构主义者声言“作者死了”,颠覆了 传 统 的 作 品 中 心 论 。

其所宣扬的译者中心论意在推翻传统的一 元 标 准 , 使 翻 译 呈 现多元化趋向。

但是这个多元化并非辜正 坤 所 说 的 多 元 化 翻 译标准。

辜正坤在其《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一书中指出:所谓 的多元化的翻译标准是一个由若干(层次不同 的 )标 准 组 成 的 相辅相成的标准系统,它们各自具有其特定的功能。

在解构主 义视角下,正如郭建忠所说的:“文本就像一个洋 葱 头 ,由 许 多 层(或层次、系统)构成,里面没有核心 ... 唯有一层层剥下去。

” 意思就是说,文本意义的不确定。

就像剥洋葱 一 样 ,剥 深 剥 浅 是译者的自由,且剥到哪一层也是译者的自由。

既然翻译标准 是多元的,也就没有理由认定哪个译文更可取。


译就是呈现这些被隐藏的差异,德里达所说的 这 种 “差 异 翻 译 法 ”,不 求 同 而 存 异 ,打 破 了 原 文 与 译 文 的 区 分 ,认 为 “所 有 译 文都是另—个早先存在译文的翻译,因为 历 史 文 化 的 涵 义 ,译 文中的词语被不同人的解读, 我们习以为 常 的 原 文 可 能 是 一 种历史上的互文,或者说更早被翻译过的文本 ,翻 译 实 际 上 是 回归或连接一系列意义链条, 是不断修改 或 推 迟 原 文 意 义 的 过程。

”在这种差异翻译下,翻译就不可能将 原 文 意 义 原 封 不 动地移入译语中, 译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 再 现 原 文 或 传 达 原 文意义,翻译被认为是产生多种意义的过程,这 也 说 明 了 翻 译 的不可能性和未确定性,颠覆了终极意义说,使 意 义 永 远 处 于 一个不断更新的循环中。


2.2 意义性游戏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本具有确定的意 义 ,译 者 只 有 在 分 析 文本的结构和语言规律下, 才能在源语和 目 的 语 之 间 传 递 意 义即找到确定的意义。

而且,传统的翻译观认为,原作与译作、 原作者与译者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 在 这 种 二 元 对 立 关 系 中原作和原作者是中心而译作和译者是处 于 从 属 的 地 位 即 从 属于原作和原作者, 译作只是原作的复制 品 译 者 要 尽 可 能 把 原作固定不变的意思传达给读者。

法国解构主义理论代表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在 阐 释 读者与文本,分析文本意义时就明确宣称“作者死了”。

因为在 他看来,一笔作品的文本一旦完成,文本中的 语 言 符 号 就 开 始 起作用,读者通过对文本语言符号的解读,解 释 探 究 并 阐 明 文 本的意义。

而译者只不过是一个身负向译 语 读 者 传 达 原 作 任 务的特殊的读者。

况且在翻译实践中,如果翻译过去时代的作 品 ,原 作 者 在 生 理 意 义 上 也 确 已 死 亡 ,即 使 翻 译 现 当 代 作 品 , 原作者也不可能站出来一一解释原作的含 义 ,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原作者可以说已经“死亡”。

解构主义者很 赞 同 这 种 观 点 。

这样原文文本就成为一个敞开的、开放的文本 ,译 者 成 为 文 本 的主人,有权利和力量探寻文本的游戏性意义。

这种翻译无终 极意义,即使有意义也是游戏性的,那不同的 译 者 就 可 创 作 出 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意义,不同于原作者的本 意 ,读 者 读 到 译 文 ,读 出 的 意 义 与 原 初 的 意 义 也 就 不 同 ,因 而 作 品 没 有 开 始 , 没有终结,只是意义的游戏,这些意义,可以互相 补 充 、互 相 矛 盾。

由于文本本生没有所谓的终极意 义 , 因 而 每 一 次 翻 译 都 使意义推陈出新。

解构主义者认为,原文要想 生 存 下 去 ,就 必 须要有译文。

译者和译文读者在阅读中,不断 地 作 出 解 释 ,这 些解释相互补充。

只有对原文不断的翻译 和 对 译 文 不 断 的 阅 读,原文才得以存活下去。

因此,解构主义者认为,原文与译文 不 是 传 统 翻 译 观 所 认 为 的 “模 式 - 复 制 ”关 系 ,原 作 和 译 作 、原 作者和译者也不是从属关系,原文和译文是一 种 “共 生 ”,二 者 平等互补。

在原文与译文的观点上,解构主义颠 覆 了 传 统 ,使 译 者 在 一个更为开放的系统中进行翻译,进而译出更优秀的作品。


3 浅析《登高》的三个英译本
《登高》这首诗作于唐大历二年 (767 )的 秋 天 ,当 时 杜 甫 已 年 逾 半 百 ,长 年 飘 零 , 重 病 缠 身 ,贫 困 潦 倒 ,但 仍 不 忘 国 难 民 灾。

诗人将悲情蕴于衰飒的秋景中, 情与 景 的 交 融 便 彼 此 升 华。

因此心情是愁苦悲壮的。

但虽是悲歌,却并不消沉,而是激 动 ; 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广。

原诗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一:
The Heights
The wind so fresh, the sky so high, Awake the gibbons ’ wailing cry. The islets clear-cut, the sand so white Arrest the wheeling sea-gulls ’ flight. Through endless space with rustling sound, The falling leaves are whirled around. Beyond my ken a yeasty sea, The Yangtze ’s waves are rolling free. From far away, in Autumn drear, I find myself a stranger here. With dragging years and illness wage Lone war upon this lofty stage. With troubles vexed and trials sore. My locks are daily growing hoar: Till time, before whose steps I pine, Set down this failing cup of wine. (by W.J.B Fletcher)
译文二:
Climbing the Height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deep, sad gibbons cry,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 backward birds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 I ’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 I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Living in hard times,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 I give up of wine.(by 许渊冲 )
译文三:
2.3 多元标准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提到传统翻译 观 认 为 ,原 文 与 译 文 是“模式 - 复制”关系,译作从属于原作,那么,忠实就成为审 核 译作的标准。


A Long Climb
In a sharp gale from the wide sky apes are whimpering, Birds are flying homeward over the clear lake and white
246
翻译理论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 书


2010 年 8 月 sand. Leaves are dropping down like the spray of a waterfall, While I watch the long river always rolling on. I have come three thousand miles away. Sad now with autumn and with my hundred years of woe, I climb this height. Ill fortune has laid a bitter frost on my temples. Heart-ache and weariness are a thick dust in my wine. (by Witter Bynner)
这 三 种 译 本 ,都 是 译 者 在 阅 读 原 作 时 ,做 出 的 不 同 阐 释 , 与原文平等互补,而且没有哪个译文更可取一说。

三位译者有 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当然对原作的翻译也就更 有 千 秋 ,以 下 主 要从形式、意义两方面来进行解构主义评析。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
文三 则 选 用 明 喻 “like the spray of a waterfall ”声 音 与 形 象 相 结 合;再次,颈联中的数词。

数词在唐诗中普遍存在,而且在很多 情况下,并不表示一个确指的量,而是运用了 夸 张 手 法 的 泛 指
15 。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九都为泛
指。

此处译文中,一二均把“万里、百年”用副词 或 形 容 词 来 翻 译 ,三 则 用 确 切 的 数 字 ,但 “万 里 ”被 译 成 三 千 英 里 ,这 三 种 译 法 都 充 分 展 示 了 源 语 和 目 标 语 之 间 的 差 异 ;最 后 ,尾 联 中 “潦 倒”。

潦倒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情绪低沉 不 得 意 ,但 未 说 明原因,是穷困,是官场的失意还是其他。

结合当时的背景,或 许应该理解为穷困兼官场失意。

在译文中,三位译者都做出了 自己的阐释:弗莱彻理解为时间的流逝引起的 悲 伤 ,宾 纳 译 为 心痛和疲惫,许则译为穷困的逼迫。

无论是形式,还是词义或者说意义的 传 达 ,译 者 都 作 出 了 他们各自的阐释,都是在对原文阅读下,与原 文 平 等 互 补 的 译 文。


3.1 浅析形式
作为七言律诗的名作,《登高》通篇对仗 ,工 整 自 然 。

朱 纯 深 在 他 所 著 的 《翻 译 探 微 》一 书 中 曾 提 到 ,对 仗 在 汉 语 中 是 一 种常见的手法,其基础在于词类的平行安排,以 获 得 一 种 意 义 和韵律的鲜明对比,从而使文本结构简洁,文 风 庄 严 而 且 富 有 词汇变化的魅力。

一般,七言律诗中对仗的使用仅限于颔联和 颈联,开篇不一定使用对仗,而以对仗结尾,要么 不 合 适 ,要 么 不常见。

杜甫在《登高》中,非常规的运用对仗,带 来 独 特 的 诗 意及美感震撼。

三个译文并没有完全遵循原文的 韵 律 及 格 式 。

译 文 一 追 求 押 韵 ,但 诗 行 数 超 过 了 原 文 ,将 原 文 的 一 行 ,变 为 同 一 韵 脚 的两行,实为弗莱彻的创新,。

译文二中,许采取了在中国较为 规范的 aabbccdd 的格律,两两相对仗(尽管不是完全的严格的 对仗),为追求这种效果,连用四个“so ”,使该译文口语化,不同 于原文的庄严、沉郁顿挫。

且前两种译文,句子结构不完整,采 用诸多的名词词组。

而译文三,宾纳舍弃了韵 律 格 式 ,而 是 用 散文体的形式结合结构完整的语句去表达 意 义 。

三 者 形 式 不 同,却各有特色。


4 结束语
在解构主义的影响下,我们在翻译中颠覆了传统。

差异翻 译法广为应用, 打破了原文与译文、 原作 者 与 译 者 的 二 元 对 立,用多元标准翻译并评析译文,提倡充分发 挥 译 者 的 创 造 性 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创造出与原文平等互补的译文。

面对同一首诗, 三位译者采用了 不 同 甚 至 相 差 甚 远 的 形 式,对意义的传达也有差异,并且三者相互补 充 。

我 们 不 能 以 简单的好坏对错去评判这三个译本, 因为 任 何 译 作 都 是 在 一 定 的 社 会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下 ,译 者 对 他 所 面 向 的 译 语 读 者 的 文 化 心 态 、接 受 习 惯 、阅 读 情 趣 、文 学 水 平 等 进 行 假 设 后 创 作 出来的,都有其适用性和针对性。

解构主义翻译观,为译文的多样性提 供 了 可 能 的 空 间 ,鼓 励用多种翻译策略去翻译作品, 重视差异 , 鼓 励 有 差 异 的 翻 译, 也主张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译作, 从 而 开 阔 了 我 们 的 视 野。


参考文献:
[1] 杨建华 . 西方译学理论辑要 [M]. 天津 :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 [2] 谢天振 . 翻译研究新视野 [M]. 青岛 : 青岛出版社 ,2002. [3] 董 星 华 . 解 构 主 义 翻 译 思 想 与 多 元 化 翻 译 标 准 [J]. 平 顶 山 学
院学报 ,2007(4).
3.2 意义的传达浅析
“登高”作为这首诗的题目,在汉语中,我 们 可 以 把 它 理 解 为 ,登 上 高 处 ,着 重 指 过 程 或 着 重 指 高 度 ,也 可 以 理 解 为 登 高 望远,重在望远。

在翻译这个题目时,许译用 动 宾 短 语 直 译 出 登高,而宾纳,则用形容词加名词,弗莱彻则用更 简 洁 的 名 词 , 三者句法形式不同,但都是欲言又止,其中的 意 义 由 读 者 去 品 味。

诗中, 一些词的翻译也非常值得 解 读 。

首 先 , 首 联 中 的 “鸟”。

译文一不同于另外两个译文,没有译为 birds ,而是译为 “sea-gull ”,把鸟具体化。

作为西方译者或西方读者来说,海对 他们的影响很深,因此把鸟翻译为海鸥也不足 为 奇 ,而 泛 泛 的 “birds ”则 给 读 者 留 下 想 象 的 空 间 ; 其 次 ,颔 联 中 的 象 声 词 “萧 萧”。

译文一,用形容词加名词,直接译出声音 产 生 的 效 果 ,译 文二则选用英语中的拟声词“shower by shower ”,形象生动,译
[4] 刘军平 .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六个维度极其特点 [J].
法国研究 ,2009(3).
[5] 罗志高 . 解构主义和翻译研究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 院 学 报 , 2003(4). [6] 周 宏 , 王 品 . 翻 译 研 究 的 一 面 新 旗 帜 [J]. 湖 北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 2009(10). [7] 翟秋兰 , 阮红 梅 . 从 解 构 主 义 看 唐 诗 中 模 糊 语 言 的 汉 英 翻 译 [J]. 兰州大学学报 ,2008(2). [8] 朱 纯 深 . 翻 译 探 微 :语 言·文 本·诗 学 [M]. 南 京 : 译 林 出 版 社 , 2008.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 书
翻译理论研究
2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