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时是否作代胃贮袋处理的不同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5年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资料,依据重建时是否作代胃贮袋处理分为观察组(有贮袋)与对照组(无贮袋)。结果观察组营养障碍、腹痛腹泻、胆汁反流性食管炎、体重下降程度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代胃贮袋的重建方式可以减轻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不良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关键词】

胃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根治的首要方法是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胃肠外科理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全胃切除在临床上的应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然而,伴随全胃切除术后的无胃状态,由此导致的反流性食管炎、营养障碍、倾倒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短期内死亡。所以,重建消化道后保证患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重要。理想的消化道重建应有食物储袋功能,保持食物通道的通畅性,防止反流性食管炎,能促成储袋食物呈梯度向小肠排空[2]。笔者通过所在医院近五年收治的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时是否作代胃贮袋处理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5岁,病灶发病部位:贲门8例,胃体部20例,胃底20例,组织病理学5型:腺癌40例,黏液腺癌5例,印式细胞癌3例,依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空肠对拆吻合形成HuntLawrence袋)28例,和对照组(无代胃贮袋)2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发病部位,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全胃切除术后在距屈氏韧带大约20~25 cm处离断空肠,将远端空肠经结肠后(肥胖患者)或结肠前(相对较瘦)上提,距上提空肠断端约6~8 cm处空肠与食道下端行侧端吻合,要求吻合口通畅、血运正常、无张力,断端空肠口自行封闭,盲端空肠可固定于膈肌附近,亦可不处理。近端空肠断端在距食管空肠吻合口下约40 cm处与远段空肠行端侧吻合,十二指肠殘端关闭。消化道重建完成,代胃的单腔空肠食糜容量较小,食后易胀饱且排空较快,反流食管炎症状严重。观察组在全胃切除术后先在同样位置切断空肠,远端空肠殘端自行缝合封闭,同样经结肠后(或前)上提远段空肠,距断端20 cm处将其对折行侧一侧吻合,由此形成HuntLawrence袋,贮袋长度

10~15 cm。将食管末端再与空肠袋顶点行端端吻合,在该吻合口下方40 cm处将近段与远段空肠行端侧吻合,十二指肠殘端关闭,完成消化道重建。与对照组相比,此术式稍复杂,多作了个贮袋,优点是增加了食糜的容量,同时延缓了食糜的排空时间,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两组患者术后进行1年以上随访。

2 结果

3 讨论

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癌的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种多样,如何维持消化道的正常消化与吸收功能显得格外重要[3]。我们选择是否作了代胃贮袋处理两种重建方式比较发现,食物排空时间是影响体重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这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术式。该术式简单、方便、可靠,较好控制胆汁返流不良影响,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患者能较快适应无胃状态。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食量小、排空快、吸收差。另一种方式增加了作HuntLawrence袋,建立了代胃贮袋,加大食糜容量,同时减缓了食糜排空时间,保证了全胃切除术后营养供应。另外,返流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明显减少。空肠对折行侧一侧吻合形成HuntLawrence袋,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明显。术后半年患者在体重恢复、营养指标提高上有明显优势。所以,空肠贮袋对维持患者的营养,提高生活生活质量是有利的,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 张克钊全胃切除术后两种常用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12(8):4243.

[2] 赵国华,许国岩,赵宜良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3(14):229231.

[3] 郝希山,李强,张忠国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2(6):8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