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

修辞宏观结构 目的下宏观层 次的文本 分析。这儿 的宏观结 构我 们指 的是超越句子层 次的表 达模式。下 面我们将要 论述文本 分 析的理论 , 然后继续 展示两种 特殊风格 的文本 体裁 , 即报纸社论 和诗歌的宏 观文本分析, 以及这种分析是如何帮助翻译者的。
二 、 本 分 析 的理 论 文
二文本分析的理论语言学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现和清晰地描述人类是如何用语言来交流的尤其是表达者如何向接受者传达语言信息以及接受者为了解释和理解这些语言信息需要干什么
20 09年 1 2月
湖北 第 二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b i ie st fE u ain o r a fHu e Un v ri o d c t y o
本的详尽的语 言分析 。这种理论通常被称作 微观结构 的分析 ; 第 二种 : 同文本的修辞结构的分析 和描 述。这种理论被称作 文本 不 的宏观结构 的分析。我们只关 注宏 观分析和它在 翻译 中的意义。 首先要展示 的是 英语 和波斯语 中的报纸社 论 的宏 观结构 。然后 展 示著名波斯诗人 诗歌 的宏 观结构 以及著名英 语翻译家 菲茨杰 拉德对本诗 的翻译。如果没有 足够的研究 和实验 证据把 结论适 用 于所有语言 和所有的风格是 不理智的 。尽管如此 , 在翻译过程 中发现和展示源语 言中的宏 观结构并 在 目的语 中重构类 似的模 式值得理论和实践 注意。好的 翻译 的一项 指数 是翻译者 在何种
语 言学 家的一个 重要任务 是发现 和清晰地 描述人 类是如何 用语言来交 流的 , 尤其是表达者如何 向接 受者传达语言信息 以及 接 受者 为了解 释和理解这些语 言信息需要 干什么。这样 , 言学 语
中出现 了两种理 论来处理话 语 和信 息 的传 递和接 收。第 一种是 话语分析 , 主要关 注 自然产 生的 口语 的结构 , 例如对话 、 评论 、 讲
经济新闻英译中的翻译问题及对策——以诺德文本分析为指导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基金项目:山东工商学院青年基金(2013QN084)。
作者简介:谭淑文(1986.04—),助教,2012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翻译及口译。
0引言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外媒体高度重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最新动向和举措。
出于对外宣传的需要,国内知名新闻网站都有专门的英文网站或其他语种网站。
经济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因其用途广,信息量大,得到读者的喜爱。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经济新闻翻译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克里斯蒂安·诺德的文本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新闻英译,以验证文本分析方法对经济新闻英译的指导意义,解释翻译行为,以期为将来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1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克里斯蒂安诺德首次提出翻译导向文本分析,并以此回应了批评学家对目的论的质疑,对功能理论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诺德认为“大部分的翻译行为要实现多个文本目的,按文本目的的重要程度依次翻译。
”(Nord,2001:35)作为翻译行为的决策者,译者要自行决定译文的主要目的或功能,在翻译过程中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当谈到文本分析时,诺德认为可以使用任何理论来分析文本,只要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始终使用该理论。
在《文本分析》中,诺德用环形图标示了每个翻译步骤的要求,以及如何达到这一要求。
1997年她提出通过文内因素和文本外因素分析文本。
文内因素包扩源文文本作者,作者意图,源文文本和译文文本读者,媒介,交流的时间和地点,交流动机和文本功能。
文本外因素包括主观因素,预设,内容,文本组成,词汇,句子结构,非动词因素和超切分特征。
(Nord,2006:41)对源文文本的分析,诺德认为要重视译文文本的影响,因为所有的文内和文外因素对文本效应都有影响。
文本效应即文本和文本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她还将文本效应归类为三种:有目的或无目的效应,文化差距和无差距,以及常规和原创。
林译本《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赏析——从诺德翻译导向的发展文本分析模式谈起

林译本《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赏析——从诺德翻译导向的发展文本分析模式谈起樊孟轲【摘要】翻译活动涉及原文、译者和译文,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权衡三者利弊的基础上,才可能完成一个成功的译本.以诺德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为指导,从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对《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原文和相应的林语堂英译本进行赏析,结果发现:林译本在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相互积极影响下,有效地传递了原文内涵和文本风格.【期刊名称】《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2)004【总页数】5页(P70-74)【关键词】文本分析模式;《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文外因素;文内因素;林语堂【作者】樊孟轲【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46岁之际著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被誉为中国经典文学著作之一。
1936年林语堂将其译成英文,其译本在国内外好评如潮。
经典文学作品英译工作的重点是落实文化“走出去”战略、弘扬中华文化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探索林译本的《浮生六记》对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者们对林译本《浮生六记》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两方面。
微观层次上主要研究林译本《浮生六记》的特色、翻译策略和方法,如葛校琴、季正明从归化和异化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翻译主体的翻译策略与翻译主体的取向密切相关[1]。
从宏观层次上看,学者们主要从跨文化交流、语篇层面、译者主体性、译语文化和译文的读者对象等维度研究林译本《浮生六记》,例如学者孙会军探究了林译本《浮生六记》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2]。
本文以诺德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为理论基础对林译本《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笑》英译分析——运用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

- 235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笑》英译分析——运用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吴彦龙【摘要】《笑》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成名作,全文以冰心体的诗意语言风格渲染了爱的主题。
本文基于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理论,阐释该理论对散文英译过程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笑》 冰心体 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一、导语散文《笑》由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执笔,刊载于1921年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小说月报》第1号上。
其语言清美,情思浓郁,秉承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基本特点,兼具了叙事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全文以“笑”为重要线索,歌颂母爱、童真和自然,表达了冰心先生一贯“爱”的主题。
《笑》不仅是冰心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也是中西思想合璧的美文典范,作为中国现代散文佳作具有翻译价值。
本文基于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理论,阐释对该篇散文英译过程的指导作用。
二、诺德的翻译文本分析模式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ne Nord)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学派的理论家之一,是功能主义目的论第二代代表人物。
她的理论继承并发扬了第一代目的论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 V 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在著作《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方法及教学》和《目的性行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
与弗米尔的目的论相似,诺德主张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策略,面对人们对目的论违背原文的批评,为弥补目的论的不足之处,诺德着重强调了对源语的关注,即通过对原文文本的文内和文外因素的分析决定翻译策略,以实现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
三、《笑》原文分析原文分析包括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的分析,文外因素包括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场所、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等;文内因素包括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型结构和超音段特征等。
课题研究论文:诺德文本分析模式看许渊冲《道德经》翻译

155131 伦理道德论文诺德文本分析模式看许渊冲《道德经》翻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大量引进世界文明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其中,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翻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翻译大家许渊冲多年来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翻译,其诸多译作在国内外读者中好评如潮。
其翻译的《道德经》对于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对许译本《道德经》进行分析,探讨其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文本分析模式概述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其著作《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中指出翻译过程中文本分析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该模式认为文本是一种“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共同作用而实现的交际活动”。
文本分析的过程是译者更深层次理解原文和译文关系,得出翻译策略的有效途径。
对源语文本的分析可从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两方面着手,文外因素包括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读者、媒介、交际时间、交际地点、交际动机和文本功能等;文内因素分为文本的题材、内容、前提、文本构成、词汇、句型结构和超语段特征等。
二、许译本《道德经》文本分析在许译本《道德经》的序言中,许渊冲先生指出,“在全球化的新世纪,出版这本现代化的《老子》新译本,也需可以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辉,对爱好和平的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许先生在新译本中的推陈出新,以及其对目标语文本目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对许译本《道德经》进行文本分析,在文内因素方面,题材往往应设在题目当中,从《道德经》一书书名即可得知其题材为经书;内容为八十一章合五千余字的文本;因年代久远,前提难以确定;文本由似简实丰的诗体短句构成;文中词汇使用简洁凝练,核心词内涵和外延广博,意义阐释不确定性大;句型结构丰富,对句较多,常见排比、比喻、顶针等修辞手法。
在文外因素方面,文本发送者为老子、因年代久远,发送者意图不明,一说老子于函谷关受邀作此文留给后世;读者范围没有具体限制;媒介为纸质书籍;交际时间和交际地点不详;交际动机为许渊冲先生有意在以往译本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国外读者特点,将此书重新进行英译;文本功能主要为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
浅谈诺德文本分析模式对书籍前言翻译的启发

3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1期总第826期No.21,2020Total of 826前言,写于正文前,旨在对书籍内容、写作缘由、成书过程、书籍价值进行简介,从而使读者快速了解该书、决定是否要购买。
在某些情况下,书籍前言还具有激发读者兴趣、刺激读者购买欲望的作用。
在文本分析模式中,译者可以通过把握文本功能、分析文内文外因素来进行翻译实践,本文旨在探讨该模式对书籍前言翻译的启发。
1 文本分析模式1988年,诺德在其出版的《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一书中提出了文本分析模式。
诺德认为,译者在开始翻译工作之前,需要先对源语文本进行全面分析,既要考虑文本内的影响因素,也要考虑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对此,她就文本分析的文内、文外因素进行了划分,为译者提供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模式和方法。
同时,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始终是以翻译为导向的,即无论是对源语文本的文内因素还是文外因素进行分析,都要紧紧围绕翻译功能[1](汤莉2013:216)。
赖斯将文本分为三类,即信息类语篇(Informativer…Texttyp)、表情类语篇(Expressiver…Texttyp)和运作类语篇(Operativer…Texttyp)(朱小雪2010:43)[2]。
在此基础上,诺德进一步指出了文本所具有的四种基本功能。
其中,信息类语篇具有指称功能,表情类语篇具有表达功能,运作类文本具有呼吁功能,此外,诺德还在三种文本类型之外提出了文本的寒暄功能(die…phatische…Funktion)。
译者需要明确文本的功能,再对文本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不但要求译者能透彻地理解源语文本,准确地阐释源语文本,解释语言和文本的结构及其与源语语言系统规范的关系,还应考虑到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决策的一切因素,以便使译者能确定与翻译目的相适应的翻译策略[3](张文英2012:76)。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探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
语言学主导着翻译研究,人们把翻译仅仅是看做是一个符号转换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奈达(Eugene A. Nida)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Peter Newmark)又将翻译纳入语义学的研究之中。
而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则独树一帜,首先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并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多的涵义。
正如埃德温·根茨勒(Edwin Gentzler)所说,在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转换:(1)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以目的语文本为导向”的研究;(2)翻译培训模式由单纯的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因素和语言学因素相结合的模式。
而德国功能学派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两个方面的先驱者。
功能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全新的目的性交际活动,是基于目的性理论(Skopostheorie)的建立而提出的。
目的论的雏形是由凯瑟琳娜·赖斯(Katherine Reiss)在1971年提出,后由她的学生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1978年明确创立理论,并在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发展。
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借助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的概念,将其扩展为翻译行为理论。
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诺德(Christiane Nord),她是德国功能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1997年出版的《翻译作为具有目的性的活动》(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一书,使她成为第一位用英文系统总结功能派各种思想、深入浅出介绍功能派的学术理论和术语的学者。
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的探究,归纳其在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找到文本分析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解读诺德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及“文内因素”

解读诺德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及“文内因素”摘要要准确掌握翻译的目的及文本的交际目的,就要对原文本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
然而,译者只有通过了解各种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本特有的功能并选择与其翻译目的相适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本分析文外因素文内因素1.引言翻译界对于翻译的文本分析标准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杨晓荣在文献中提出“有条件即有标准”。
所谓的条件是指“随个案而明确的能对翻译标准形成不同程度制约的一系列相关因素”。
包括原作性质,翻译目的,对读者的考虑,以及由翻译活动发生的时代,地域等因素所形成的各种具体限制。
由于侧重点不同以及分析方法不同,国内外学者所确立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
杨晓荣总结国内外对文本分析相关制约因素的研究,在传播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翻译的性质并结合翻译的具体情况确立了七个制约因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目的,传播场合及传播效果。
诺德以文本为基础,在文献中,对源文本中一系列复杂且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进行了分析。
源文本所处的交际情景对其分析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情景因素决定了源文本的交际功能。
诺德称这些因素为“文外因素”,如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及其期望、文本媒介、文本交际场所、文本交际时间和动机等。
与文本自身相关的一些因素,诺德称为“文内因素”,如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型结构和超音段特征等。
目前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还没有一种具体的文本分析模式为译者所遵循。
每个译者只注重文本分析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的,进而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也是忠诚于原文作者和委托人的关键一环。
不同的译者注重不同的方面,这也可能使译文在不同程度上不尽如人意。
本文旨在通过解读诺德影响文本分析的各种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探索出能为译者所遵循的具体的文本分析模式。
2.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及文内因素2.1 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是媒介因素。
运用诺德的翻译文本分析模式分析政府公文的翻译——以十八大政府

a nd t h e c o l d e s t d a y s i n wi n t e r .
在 汉 语 中 ,“ 三 伏 ” 天 是 一 年 中 最 热 的 时 期 , 而 “ 三 九 ”天 是一年 中最冷 的时 期 。若译 者不 了解 其 中 的文 化 内涵 ,仅 按 字 面 意 思 来 翻 译 成 “ i n s u m me r ’S t h r e e f u
1 .诺德 的翻 译文本分析模式
诺 德 是 德 国功 能 学派 的代表 人 物 ,她 充 分 吸取 了前 人 的理 论精 华 ,形 成 了 自己独特 的功 能 翻 译理 论 。她 所
创立 的 “ 翻 译文 本 分 析模 式 ”在她 《 翻 译 的文 本分 析 模 式 :理 论 、方 法 及 教 学 应 用 》 一 书 中 得 到 了详 尽 阐 述 。 诺德 认 为翻 译 是 一个 循 环 往复 的过程 。 她把 翻 译 过程 分 为 四部 分 :翻 译 纲要 分 析 ;从 文 内 因素 文外 因素 对 原文 进行 分析 ;根据前 两步骤 选择 翻译策 略 ;生成翻 译文 本 。
像 结 构 主义 译 文 范式 把 文本 看 成 一个 封 闭 自足 的研 究对 象 , 而 要 求 译 者 把 原 文 本 当成 上 帝 的 ”神 谕 “ 来执行 ; 也 不 能 像解 构 主 义那 样 不 尊 重原 文 和 原作 者 的 意 图 ,对
原文 进 行 随意 操 作 ,而 必 须把 翻 译 的 内部 因 素和 外 部 因
出进 行政 府公 文翻译 的经验 和技巧 。 关键 词 :政府公 文翻译 ; 《 十八大 政府工 作报 告》 ;诺 德 ;翻译 文本分 析模 式 政府 公文 是国家党 政机关 实施领 导 、履行职 能、处 理 公务的具有 特 定效力和 规范体 式的文 书 ,是传达 贯彻党 和 国家 的方针政 策,公布 法规和 规章 ,指导 、布置 和商洽 工 作,请 示和答 复 问题 ,报告 、通报和 交流情 况等 的重 要工 具。其 主要文 种有 1 5 个 ,即决议 、决定 、命令 ( 令) 、公 报、 公 告 、通 告 、意 见 、通 知 、通 报 、报 告、 请 示 、批 复、 议案 、 函、纪 要 。《 政 府工 作报 告 》则 是报 告 类 公文 中最 重要 的组成部 分,是 广大人 民群众 了解 当前阶段 世情 党情 国情最 主要 ,最详实 ,最客观 ,最权 威 的工具 ;其英 译本 则是让 国外人 士 了解 中 国政 策方针 、 向国际社会 宣传 国家 政策 、树 立和谐 大国形象 的重要 途径 。 本 文节 选 《 十八 大 政府 工 作 报告 》作 为本 文 进 行翻 译 研 究 的 对 象 ,运 用 诺 德 的 翻 译 文本 分 析 模 式 对 其 进 行 分 析 并 翻 译 , 从 而 验 证 诺 德 理 论对 政 府 公 文 翻 译 的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摘要: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
作者以功能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该模式要求译者透彻地分析和准确地理解源语文本及其功能与翻译目的,从而帮助译者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本分析模式;功能翻译理论;源语文本分析;功能;翻译目的克里斯蒂安·诺德是德国功能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她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以下简称《模式》)。
她的功能翻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的老师卡塔琳娜·赖斯的影响。
此外,德国功能学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还包括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其核心思想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
赫尔兹-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也是功能学派理论之一,她认为翻译是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1]。
《模式》中提出的文本分析模式始终是以翻译为导向的,即无论是对源语文本的文内因素还是文外因素进行分析,都要紧紧围绕翻译功能。
虽然诺德在《模式》中提出的关于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的理论与赖斯、弗米尔和赫尔兹-曼塔里的理论大有相似之处,但是她的功能翻译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更加注重分析源语文本的特点。
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诺德深受德国功能主义的影响,她认为原文和目标文本首先是“忠实——自由——对等”的关系。
通常人们都期望翻译能够“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所有相关特点,并且期望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对等。
人们习惯将对等概念等同于忠实概念,所以不遵守对等标准的目标文本在原则上被认为是不恰当的翻译。
因此,逐字翻译和直译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算翻译,因为它们“过于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特点。
另外,改译、自由重写和意译同样不被视为翻译,因为它们对原文处理的自由度太大。
“源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而是由译文目的所决定。
基于诺德文本分析模式论科技产品广告的翻译——以苹果公司iPad广告翻译为例

基于诺德文本分析模式论科技产品广告的翻译——以苹果公司iPad广告翻译为例摘要:本文主要简要回顾了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相关理论,以苹果公司iPad的广告翻译为语料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能够较好的指导广告翻译。
最后并对广告翻译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本分析;广告翻译;翻译委托书1 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显著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间科技产品的流通日益频繁。
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各科技公司竞相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广告以其有效的推广作用成为最重要的手段。
在全球市场中,中国市场以其新兴崛起的科技产业及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受到国际科技巨头如苹果等公司的重点关注。
因而对于外国科技公司而言,科技产品广告语的汉译成为推广产品、开辟中国消费市场的一大重点。
2 相关理论回顾诺德在《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一书中提出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是一种更关注源语的功能分析法。
这个模式包括对交际行为进行语篇内外各个方面的分析,其目的在于从已有的原文以及即将根据要求而产生的目的文本中识别与功能有关的成分,并通过比较译文与原文功能,让译者能够识别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选取适合的翻译策略。
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源语文本所处的交际情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情景因素决定了源语文本的交际功能,诺德将这些情景因素称为“文外因素”,主要包括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及其期望、文本媒介等。
另外,一些因素语文本自身相关,诺德称其为“文内因素”,主要包括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和句型结构等。
这些因素对文本分析以及确定翻译策略也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
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主要分三个步骤。
首先,要先确定翻译目的,这一步主要是从分析文外因素中得以确定。
文外因素的分析也就是常见的翻译委托书。
其次,对文本的文内因素进行分析。
3翻译委托书发送者:原文的发送者为美国苹果公司,译文的发送者是苹果中国官网。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及其案例分析_英语论文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及其案例分析_英语论文英语与汉语各有其独特的句式结构,翻译时句式转换,才符合行文表达习惯,避免译文出现翻译腔,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探析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一、概述任何材料的翻译,译前通读全文并进行文本分析,是全面理解源语文本的前提。
旅游景点材料,是一种内容包含有地方历史与特色的文本,其文本分析与小说、诗歌、政府报告、产品广告等其他类型的文本分析是否有所不同,还是有某种文本分析模式作为依据呢?德国功能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我们需要一个能够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文本范例的源语文本分析模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翻译任务。
她认为可以建立一个无须参照源语或目标语特征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1].笔者则认为,一种模式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但译者认为分析因素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有所取舍与侧重。
这正是本文旨在说明的焦点。
二、文本分析理论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最早源起于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费米尔(Hans Vermeer)创建的德国翻译功能理论及莱斯的功能文本类型理论。
在语言学家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莱斯把语言功能与文本联系起来,根据交际功能范畴把文本划分为:信息功能(informative),表达功能(expressive),感召功能(operative)三大文本类型[2].在篇章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基础上,诺德提出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旨在为译者提供一个分析源语文本的模式,运用于所有的文本类型和翻译过程。
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强调对源文本的充分理解和准确阐释,解释语言、文本结构及源语言系统规范的关系,为译者选择翻译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3].相对语篇结构语言学派的文本结构分析,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更为详细全面,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内外因素进行分析。
诺德将源文本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分为“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文外因素包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地点、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八个方面。
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下的外宣英译

诸 多研 究 中已有详 述 , 这里就不 再赘 言 。 1 . 2 分析步 骤 诺 德 模式 依 次按 翻译 纲要 、 原 文 分析 和 翻译
题 的确定 三个步 骤进行 。
1 . 2 . 1 翻 译纲要 的分 析
1 翻 译 导 向文 本 分 析模 式概 述
1 . 1 理论 基础
“ 翻译 导 向文 本 分析 模 式 ” ( 以下 简称 “ 诺 德模
型: 纪 实翻译 和工 具 翻译 。鉴 于这 两 种 翻译 类 型 在
导向, 通 过对 原文 文 本一 系列 的语 言和 非 语 言 因素
的分析 决定 适合 译 文 目的的 翻译 策 略 , 使 译 文在 译 语 文化 语境 中实 现 预期 的文 本 功能 , 从 而 达 到外 宣
英译 的 目的 。
摘
要: 诺德 的“ 翻译 导 向 文本 分 析 模 式 ” 是 一 个 更 为 关 注原 文特 色的 功 能 翻 译模 式 。 该模 式 一 方 面 坚持 译 文 目的
的 导 向作 用 , 另一 方 面强 调 原 文 分 析 对 选择 适合 翻 译 策 略 的 作 用 。运 用 这 一 模 式进 行 外 宣 英 译 , 译 者 可 以在 对 原 文功 能 与 译 文 目的 进 行 分 析 、 比较 的 基 础 上 选择 合 理 的 翻 译 策略 , 使 译 文 更 好 地 实现 外 宣 英译 的 目的 . 关键词 : 翻 译导向; 文本分析 ; 外 宣英 译 ; 翻 译 策 略 中 图分 类 号 : H 3 1 5 . 9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3 9 0 7 ( 2 0 1 3 ) 0 3— 0 2 9 8— 0 4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和翻译方法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和翻译方法翻译是一种将一种语言的意思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而文本分析则是一种对原文本进行深度剖析和理解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文本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入手,探讨翻译中的文本分析和翻译方法,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一、文本分析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文本分析是对原文本进行细致剖析和理解的过程,是理解原文本的关键环节。
无论是翻译技术还是翻译质量,都与文本分析密切相关。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原文本进行充分的文本分析,翻译结果可能会出现单词、短语或语言习惯的错误。
同时,文本分析也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本的准确含义,从而更快地翻译和更出色的翻译质量。
通过分析语言的结构、逻辑和语言风格,翻译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本的含义和符号。
识别文本中使用的技术术语、行业术语和俚语也是文本分析的重要目标。
二、文本分析的方法1、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是一种对原文本句子进行分析的方法。
翻译者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有时候,翻译工作者还需要添加一些不在原文本中的单词和语法成分,以便将原句翻译成目标语言的正确句子。
2、语义分析语义分析是一种对原文本语言的意义和含义进行分析的方法。
翻译工作者可以通过检查单词和信号词的含义,理解原文本的意义以及与其相关的空间和时间背景。
语义分析需要翻译者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理解各个行业和学科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技术描述。
3、文化分析文化分析是一种对原文本背景和文化环境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了解源语言的文化特性以及目标语言的文化特性。
虽然同一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更为明显。
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对宗教、社会习俗、历史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了解,调整翻译文本的语言风格,以避免翻译不当的尴尬和问题。
三、翻译中的翻译技巧1、遵循意译原则意译原则是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对原文本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以维护原文本的核心含义。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博物馆简介翻译研究——以大英博物馆为例

2512020年09期总第501期ENGLISH ON CAMPUS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博物馆简介翻译研究——以大英博物馆为例文/张小冬三、原文分析博物馆简介属于旅游文本,是以游客为对象,介绍本国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资料。
旅游文本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读物,目的就是要让普通游客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高旭东,2010)。
而对于旅游网页,除了具有上述特点,还具有短时、快速、注意力游移等特点。
1.翻译策略以及译文生成。
通过翻译委托书的分析,笔者总结出译文中具体的翻译策略,即直译、增译以及改译,来完成对译文的分析。
(1)直译。
译文大部分采取直译的方法,保留原文句子结构和原文修辞,努力再现原文的形式、内容和风格。
如:原文1:The original collection of the British Museum included antiquities, coins and medals, natural history specimens and a large library collection.译文1:大英博物馆最初的收藏包括文物、钱币、奖章、自然历史标本和一个大图书馆的藏书。
分析:原文为简单句式,信息较为简单,介绍的是藏品的种类。
为了保证原文信息的准确性,译者采取了直译的方式,简洁清晰。
原文2: The core of today’s building was designed bythe architect Sir Robert Smirke (1780–1867) in 1823. It was a quadrangle with four wings: the north, east, south and west wings.译文2:现今主体建筑是由建筑大师罗伯特•斯默克爵士(SirRobert Smirke,1780-1867年)设计于1823年,它是一幢带有四翼的四边形建筑:北翼、东翼、南翼和西翼。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摘要: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
作者以功能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该模式要求译者透彻地分析和准确地理解源语文本及其功能与翻译目的,从而帮助译者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本分析模式;功能翻译理论;源语文本分析;功能;翻译目的克里斯蒂安·诺德是德国功能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她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以下简称《模式》)。
她的功能翻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的老师卡塔琳娜·赖斯的影响。
此外,德国功能学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还包括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其核心思想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
赫尔兹-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也是功能学派理论之一,她认为翻译是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1]。
《模式》中提出的文本分析模式始终是以翻译为导向的,即无论是对源语文本的文内因素还是文外因素进行分析,都要紧紧围绕翻译功能。
虽然诺德在《模式》中提出的关于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的理论与赖斯、弗米尔和赫尔兹-曼塔里的理论大有相似之处,但是她的功能翻译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更加注重分析源语文本的特点。
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诺德深受德国功能主义的影响,她认为原文和目标文本首先是“忠实——自由——对等”的关系。
通常人们都期望翻译能够“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所有相关特点,并且期望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对等。
人们习惯将对等概念等同于忠实概念,所以不遵守对等标准的目标文本在原则上被认为是不恰当的翻译。
因此,逐字翻译和直译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算翻译,因为它们“过于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特点。
另外,改译、自由重写和意译同样不被视为翻译,因为它们对原文处理的自由度太大。
“源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而是由译文目的所决定。
对功能翻译理论“功能”再解读

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功能”再解读摘要: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以赖斯(reiss)、佛米尔(vermeer)、曼特瑞(manttarti)以及诺德(nord)为代表。
但同属一派,几位代表人物各自的理论对“功能”的侧重点又是否一样呢?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将对功能派理论试做一分析,以期能解答笔者心中疑惑,也希望能为该派理论的研究提供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文本类型功能加忠诚1 理论基础1.1 布勒(bulher)的语言工具模式卡尔,布勒(bulher)是德国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及符号学家,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的“工具模式”,主要包含五个组成因素:符号(sign)、说话者(the speaker)、受话者(the hearer)、语境(context)以及语言功能(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而语言功能包括“信息、表情、感染”三种,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也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1.2 冯·赖特(von wright)的行为理论由于诺德在给卞建华教授的邮件中写道,冯·赖特的行为理论确实是目的论的来源之一,而且她和曼特瑞的作品中都引用了冯·赖特的话(卞建华,2006),所以本文有必要对行为理论做一解释。
冯·赖特认为,行为的理由是多样的,许多行为的完成是因为某一个最终的目标,即该行为被认为是或者是有助于这个最终目的的。
那么,对这最终目的意愿认识的组合就是一般所理解的该行为的理由。
行为的理由可以分为内在的与外在的两种,所谓行为的内在理由,是指促使某人行动的内在的、必要的理由,它是发自行为者内心的。
所谓外在理由,则是指行为者之所以有某行为,主要是某些外在的要求或规范“驱使”。
2 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功能”2.1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赖斯根据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类: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还区分了文本种类(genres)与文本类型的关系。
经济新闻英译中的翻译问题及对策——以诺德文本分析为指导

经济新闻英译中的翻译问题及对策——以诺德文本分析为指导作者:谭淑文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14期谭淑文(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摘要】克里斯蒂安·诺德首次提出文本分析理论以此来回应批评家对目的论的质疑,并归纳出四种常见的翻译错误。
她对于四种常见的翻译错误的分析对于实用文本的翻译证明是有成效的。
本文试图分析在经济新闻英译汉的过程中一些中国特色词汇或其他新词的翻译,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法,以期对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本分析;翻译错误;翻译策略0 引言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外媒体高度重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最新动向和举措。
出于对外宣传的需要,国内知名新闻网站都有专门的英文网站或其他语种网站。
经济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因其用途广,信息量大,得到读者的喜爱。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经济新闻翻译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克里斯蒂安·诺德的文本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新闻英译,以验证文本分析方法对经济新闻英译的指导意义,解释翻译行为,以期为将来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1 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克里斯蒂安诺德首次提出翻译导向文本分析,并以此回应了批评学家对目的论的质疑,对功能理论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诺德认为“大部分的翻译行为要实现多个文本目的,按文本目的的重要程度依次翻译。
”(Nord, 2001:35)作为翻译行为的决策者,译者要自行决定译文的主要目的或功能,在翻译过程中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当谈到文本分析时,诺德认为可以使用任何理论来分析文本,只要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始终使用该理论。
在《文本分析》中,诺德用环形图标示了每个翻译步骤的要求,以及如何达到这一要求。
1997年她提出通过文内因素和文本外因素分析文本。
文内因素包扩源文文本作者,作者意图,源文文本和译文文本读者,媒介,交流的时间和地点,交流动机和文本功能。
文本外因素包括主观因素,预设,内容,文本组成,词汇,句子结构,非动词因素和超切分特征。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
教学应用》评介
汤莉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3(000)032
【摘要】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
作者以功能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该模式要求译者透彻地分析和准确地理解源语文本及其功能与翻译目的,从而帮助译者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总页数】2页(P216-217)
【作者】汤莉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
【相关文献】
1.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下的翻译教学设计 [J], 罗琼
2.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对应用翻译的指导意义及应用翻译的整体翻译策略研究 [J], 王菲
3.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旅游英语文本分析模式和翻译策略研究 [J], 秦文
4.多模态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模式——《多模态语用学与翻译:源语文本分析新模式》
评述 [J], 廖文君; 蓝红军
5.多模态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模式——《多模态语用学与翻译:源语文本分析新模式》评述 [J], 廖文君; 蓝红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阶段模 式
分析
综合
三阶段模 式
分析
转换
综合
循环模式
• 第一步:分析和理解目标语目的 • 第二步:分析源语文本 • 第三步:根据目标语文本目的的要求进行 改写,与相应的目标语成分相匹配 • 第四步:将目标语文本结构成篇
源语文本分析中的各个因素
文外因素
• 交际情景因素
决定 影响 文内因素 文本交际功能 文本分析
跨文化合作
• 生成某种信息传递载体的过程,该传递载 体用于上级的系列活动中以协调行为和交 际合作。 • 诺德不同意该定义 • 目标语文本的生成如果不是基于或者依赖 于具体的源语文本,即使其生成条件可能 类似于翻译情景,也不能称之为翻译。
功能与忠诚
• 功能:翻译使交际行为得以进行 • 忠诚:译者单方面对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 本情景负责,同时也要对源语文本发送者 和目标语文本接受者负责。 • 功能+忠诚:按照目标语文本的要求,译者 可以关注源语文本的具体特征,而舍弃其 他方面。
文外因素 之间的互 相依赖关 系
发送者 发送者意 图
交际动机
文 外
读者
文本功能
媒介
交际时间
交际地点
文内因素 之间的互 相依赖关 系
题材 内容
超语段特 征
文 内Βιβλιοθήκη 前提句型结构文本构成
词汇
非语言成 分
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
——源语文本分析的作用与功能
源语文 本&目标 语文本 的关系
等值
目的与文 际连贯
跨文化合 作
功能与忠 诚
等值
满足文本各个层面的要求
目的与文际连贯
根据Vermeer的目的论,翻译的目的是由目的语文本要实 现的功能决定的。目的论首先由Vermeer在1978年提出,是 “普通翻译理论”的一部分,并以所谓的“目的原则”作为 其社会学的准规则。 根据该理论,翻译的出发点也是文本,该文本用源语写成, 需要翻译成目的语,然后能够成为接受者认为是“与其本人 情景连贯”的“世界统一体”的一部分。源语文本和目标语 文本的关系应该可以用“连贯”(根据Vermeer的观点,文 际连贯=忠实)这一术语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