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专业师范性培养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育专业师范性培养的探究
提要: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美术教育人才,毕业生要掌握基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方法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有一定的美术教学能力,这是美术教育师范性的体现。在师范院校美术教学中,各大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上都加强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性教育。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引起大家对高师美术教育的重视,提高美术师范教育的含金量。
关键词:师范性;美术师范性;课程设置;教育实习
长期以来,美术师范教育基本停留在一个以美术技术、技能教育为主的阶段。师范美术学科的专业性不明确,经调查,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做专职画家或做设计,而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做老师,这种例子是常见的。师范院校中的纯美术专业也开设了师范技能课,学生只要修够了学分,参加教师技能考核,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而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掌握了美术和艺术设计的技能,在毕业时也可以另选途径就业。表面看,毕业生的就业路径宽,方向多。可以推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我们可以从中反思一个问题:美术学院和设计学院里,既然开设了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一致,课程设计一样,培养的方向一样,还有师范性可言吗?何必要开设师范专业呢?美术师范专业培养的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从目前的形式看师范性不足是师范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师范院校中美术教育学生的师范性,增强学生在教育岗位上的适应能力。
一、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师范观念
“态度决定一切”,成为表达积极思维力量的一句口头禅传遍了全世界。不少的师范院校的学生,谈专业的多,论教育的少;只想经过个人的奋斗成为艺术家,轻视美术教育。这些态度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要树立正确的师范观念,就要明确培养目标,师范学院的培养对象是中小学美术老师,是专门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是一个园丁工程;美术学院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专门的美术人才,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专业。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课程不能真正体现师范性,学生容易认为师范生就是多学两个教育学和心里学,与美术类、设计类专业区别不大。抱着画家梦、设计师梦去完成师范学业,出发点就是错的,就别说有满腔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了。所以要实事求是地立足本专业,认真研究师范美术教学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如今教育部门要求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而通常美术专业技术好的学生表达能力往往有所欠缺,在教学过程中,讲课不明不白,使得学生一知半解,压抑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作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明确师范是什么?美术
师范生该干什么?才能清楚学习的专业方向,认识师范教育的意义,才能进一步强化师范性教育。
二、美术师范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直接体现着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的对象主要是面对中小学生“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教育教学骨干课程的作用是不够的,而且课程也没有和实践结合起来,纸上谈兵,熟悉教学法并不能和教学能力划等于号。
师范美术教育的专业课程要求设计面广,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无论是工艺美术或是教育实习等等都是必修课。如果花大量的时间专功一个专业,就不能很全面的学习美术各方面的知识。
高师美术教育学习内容宽广的目的在于使师范生全面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以胜任美术教师的工作。笔者认为,当代师范美术教育应该从两大面来设计。一是专业知识能力;二是实践的操作能力。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培养在师范院校中脱节严重,教学法、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多于实践,而且内容枯躁乏味,虽然是必修学科,但实用性不强;教学的基本功训练不足,实习的时间短且形式主义严重,没有达到实习的目的,学生的教学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
经过笔者的调查,有一些高校高师理论的开设科目甚少,笔者认为要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和中小学美术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如《中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以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
三、探索美术师范教育改革新路子
现阶段中小学教材,更大程度的拓宽了传统的教学,更加倾向于美术思维模式的培养。师范院校也应在针对此形式进行了一些专业课程上的改革,如增加教育实习的课时;增加美术审美课;取消了原来2+2的课程设置,学生到了大三,不分国画、油画等专业,一律都是基础课,而且还开设了手工为主的以前不被师范教育纳入专业课程里面的学科,使高师的美术教育知识面更具完整性。
尽管如此,根据对毕业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反映,他们对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还是比较陌生的,对中小学的教材也不了解。从中说明,高师教育实习和教学实践还没有到位,美术师范教学和实际所需脱节严重,所学知识还没有能真正发挥用处,所以高师教学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针对目前的形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的操作能力从而加强师范性:
(一)美术理论课程的学习
美术教育学的学生基本上文化底子比较薄弱,理论基础还有待提高。加强理
论课的学习,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学科的理论指导思想。在原有的理论课基础上适当的增加美术课程论课程论、美术教学法等美术教育专业的主修课程。
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研修的理论课程,学习和研究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了解教学和教学问题,有助于适应和创造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用理论来支撑自己的实践。
(二)有效的实习
实习,是走上工作岗位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过度期。虽然高校改革把实习的时间拉长,但是笔者认为,这还是不够的。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到各中小学见习,实习,在实践教学中认识到以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明确在大学阶段应该学习的方向,积累经验,确保把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实习管理方面也需要有待改进。据了解,因为中小学里美术教师一般只有一两个,而且美术课的课时不多,所以需要的美术实习老师人数不多,而美术实习生的上课课时也不多,基本上并没能掌握教学的能力。另外大部分高校安排学生分散实习,使得实习管理的难度加大,实习往往流于形式。
(三)掌握和运用现代多媒体
设计新颖的课件的能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教学,便于学生接受美术知识。激发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教师上课的得力助手。所以掌握课件的制作能力,是对新一代的美术老师的新要求,也是美术和科学结合的趋势。
在大部分的高师美术院校,还没有开展课件制作课和相关的学习活动,学生课件制作的能力不强。虽然大部分的学生比较熟悉电脑,也能掌握一些实用的软件。但是没有把课件制作当成一门学科,没有系统的进行课件软件制作的学习,这些因素制约了学生教学能力的发挥。笔者建议把课件的制作和相关的教学技能结合起来,组合成一门师范课,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四)高师院校中美术学院与各学院的资源利用
美术教育应该提倡通才教育,多方面的获得知识。教师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就可以用更好的语言和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录取的分数线远远低于其他本科专业,文化知识面不够丰富。在中小学美术教材中,已经把美术和各学科高度融合在一起,美术教学中所发展的学生联想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等又可促使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物理学中的光和影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知识;音乐中的节奏、韵律更是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是相通的。在新课改的湘版教材上,美术课就涉及到音乐、语文、物理等知识,如何将美术教学与各学科知识结合,以达到利用各科教学的一些知识促进,加深学生对美术教学知识、技能掌握这一目的,这对美术教学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在师范学院里面,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