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数学教学与发散性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专数学教学与发散性思维

摘要:数学学习的目的说到底是锻炼思维,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则是用不同的角度去探求不同的答案,最终让问题得到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法。而数学的学习与发散性思维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学;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61-02

一、中专学生特点

平心而论,中专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但是这并不代表中专生学不好数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对于数学方面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找回遗失的信心。而发散性思维提倡人们思考时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因此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方式那样让人感到枯燥,显得趣味性十足。但是是否能在中专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该怎样去做,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其实与“思想的爆发”差不多,简单来说,就是以一个中心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也可以说来自或联结到一个点的联想过程。有句话叫作“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

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式便会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得出的结果便也不同。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对于探求事情的完美解决方法是很有益处的。那么什么是发散型思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回形针有什么用法,传统的思维来想它可以用来夹文件,但是其实用发散性思维来想的话,它可以用来做工艺品(很多个回形针),还可以被熔掉再用它的铁去制造铁勺等任何铁制品。这种发散性思维用于产品的开发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具体到数学问题上,该种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启迪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最终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思维,又加深了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

三、发散性思维与数学教学

数学的学习最终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思维,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发散性思维的运用非常重要,只有有了良好的发散性思维,才能提高我们的创造力。长久以来,数学的教学都是以集中思维为主。无论是书本上的例题还是平时接触的考题,大多数都遵循这一种思维模式,学生已经习惯了按照这种模式去思考问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当然也是非常好的,因为这种常规思维有利于掌握数学学习中的基础技能,有利于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定向思维不利于智力的发展,更会减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长远来看,并不是特别有利于数学的学习。但是如果在教学中融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减少学生思考时的束缚,淡化那些传统思维带来的答案,从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则可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培养之后,反过来又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发展。

四、在中专数学教学中融入发散性思维所遇到的问题

1.时间少。近年来,随着中专课程实施改革,数学课的教学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把发散性思维融入数学的教学中,必须要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而且一定要和教学大纲的内容联系紧密。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规划,才能安排好教学的时间与题目。

2.难度大。很多学生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愿意去自己动脑筋,还有畏难心理,遇到一丁点不会的就放弃,再加上中专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扎实,导致了在教学中融入发散性思维的难度很大。所以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到自己引导为主,让学生探索为辅,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提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自己的求知欲望,也给予了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还不至于大的方向偏离正轨。

3.如何才能联系实际。中专学生的中考成绩普遍比较低,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学习到正确的方法,而升学以后大多数着眼于现实,比较想学一些实用的技能,然而数学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是偏离实际的,严重脱离了生活,显得既枯燥又乏味,种种原因,导致学生们对于数学这门课程并不怎么重视。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多联系现实,尽量接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五、发散性思维在教学当中的运用

许多老师一想到把发散性思维融入到教学当中就觉得困难重重,事实也的确是如此。然而老师的教学主要是起一个引导作用,以点带面,因此想把发散性思维融入到教学中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难。比如在遇到一题多解的题目时,老师可以先讲授一种解题方法,然后让学生想出剩下的方法,适当地提点一些,主要让学生自己思考,不要全部的解法都讲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在不经意间得到发散。比如说下面这一道题:

8名羽毛球选手中有2名优秀选手a和b,先把这八个人任意分组进行比赛,每组分四个人,请问这两名优秀选手被分在一个组内的概率是多少?

一般来讲可以有三种方法,都是一些常用方法,包括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a+b)=p(a)+p(b)=■+■=■),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a)=1-p(a)=1-■=1-■=■)。

不过其实还有很多种解法,比如有的同学想到了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来解答,假设a的分组已经确定了,则还有七个位置是没有确定的,b分到任何位置的概率是相同的,而和a所在的那一组还剩下三个位置,所以说a与b分到同一个组的概率是:p=■。

类似这样一题多解的题目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发散。为了鼓励学生自我探究的积极性,可以在老师讲完基本的解题方法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来表扬想

法新颖的小组,并简单地分析解题方法好在哪里。

六、总结

发散性思维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可是在中专数学的教学中运用比较少。老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不应把重心放在学习知识量的多少,而是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要目的,以求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在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过程当中,可以让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也能让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在如何把发散性思维融入到中专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做过一些尝试,我相信在这方面以后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周洁嫦.对中专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8):67-68.

[2]马会芹.人本主义理论在中专数学教育的应用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