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意志

第八章意志
第八章意志

第八章意志

教学要求:1.了解意志的一般概念、青少年意志品质及特点

2.掌握意志行动的结构、意志过程的障碍与克服、青少年良好意

志品质的培养

第一节意志概述

引入案例:张海迪、林肯、桑德斯上校

思考:成功的背后体现了他们的什么心理过程?(意志)

一、意志的一般概念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行动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意志行动过程是由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这两个阶段构成的。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是行动前头脑中确立目标、考虑计划并引向行动的一种酝酿活动,它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头脑里的意图、愿望、计划和措施在行动中加以实施,从而达到目的。在这两个阶段中又包含着许多复杂的互相联系的心理成分。

(一)采取决定阶段

1.开展动机斗争

由于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由需要而产生的动机也是复杂多样的。其间有些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当动机发生矛盾冲突时,便产生动机斗争。动机斗争解决后,才能确定行动的目的。

动机冲突有三类: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

动机斗争后,行动的目的也就确定下来。

例:就业与考研,最后确定考研

3.选择达到目的行动方法

在确定目的后,必须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的行动方法。

(二)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达到近期目的决定了立即执行;另一种是长远的目的,决定以后不立即施行,只是心理上的定向,要为今后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而做长期的准备工作。

但制定了计划而不去实施,却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例:《方与圆》作者丁远峙所举的案例。

三、意志过程的障碍与克服

(一)动机冲突与对待

1.了解你的动机

2.了解你的动机所处的位置

3.学会改变自己的动机和解除冲突的方法

(1)理解分析,做出调整

同时放弃,另谋出路

(2)让时间来考验

4、折中处理,两面兼顾

5、迂回而取

(二)挫折感与对待

挫折感是指个人动机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在遭受挫折时,应注意以下面几种态度和方法去对待:

1.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

例:(1)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名言。

(2)英国作家约翰.克里西未成名前的经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理解:“挫折感——抱负水平——人生观、世界观”的关系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人的任何目标都是通过实践达到的,任何挫折都是在实践中遇到的。

要增加挫折力的耐受力,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可扩展生活经验,磨炼挫折耐受力。

4.学会控制情绪

要学会使用应付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的方法,如发泄、升华和转移等。(见第七章《情绪》,略)

(三)成就感与对待

(1)要善于调整目标

(2)要脚踏实地

(3)排除各种消极情绪,胜不骄,败不馁

第二节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培养一、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

(一)自觉性

(二)坚持性

(三)果断性

(四)自制力

二、青少年意志品质的特点

(一)自觉性与易受暗示性相结合

(二)坚持性相对较稳定

(三)果断性与踌躇性相结合

(四)自制力逐渐成熟

三、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正确的世界观教育

(二)进行克服困难的锻炼

(三)发挥班级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

(四)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锻炼

复习与思考:

1、按本章教学要求复习。

2、思考本章课后练习第1、2、

3、4 、5、6题。

做一做:

一、填空

1、在各种心理活动中,____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反

映的集中表现。

2、一个完整的意志行动过程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阶段

构成的。

3、在进行意志行动之前,人们往往要面临动机冲突,从形式上看,

动机冲突可以分为三类,即____冲突、____冲突和____冲突。

4、____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映。

5、人的主要意志品质有______、______、果断性和______。

6、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____和____。

7、______是指善于控制自我的意志品质。

8、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________,其显著特点是无休止的

________。

9、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首先应对其加强________ __

教育。

二、判断

1、认识、情感、意志这三个过程统一在人的具体活动中,实际上

是密不可分的。(1 )

2、意志必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1 )

3、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意志行动。(10 )

4、青少年学生自制力的发展过程和情感稳定性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5、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活动难度越高,就越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0 )

6、初中生的意志品质仍表现出较大的受暗示性。()

7、在同样的外部情境下,抱负水平高的人更能感受到挫折。(1 )

8、看电视时不知道选择哪个频道好,这是属于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

9、意志是人所特有的。()

10、意志活动的中心环节是采取决定阶段。(0 )

三、选择

1、意志活动以(42 )为基础。

A、无意识活动

B、随意活动

C、反射活动 D 、不随意活动

2、意志的强弱主要以(3 )来衡量。

A、对活动目的的明确程度

B、对活动坚持时间的长短

C、所克服困难的大小 D 、对困难的认识程度

3、情绪可以成为意志活动的(3 )。

A、动力

B、阻力

C、动力或阻力 D 、阻碍因素

4、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人们所产生的心理冲突被称为

( 1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 动力冲突

5、当人们遇到挫折时,归因于(32 )往往有助于激发人活动的积

极性。

A、能力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运气

6、在下列三个年龄段中,()的受暗示性是最严重的。

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 大学生

7、(4 )是意志的抑制功能。

A、自觉性

B、坚定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8、意志行动过程中,动机冲突往往产生于(41 )阶段。

A、开始

B、中间

C、结束

D、整个

四、简答

1、人的主要意志品质有哪些?

2、意志与认识过程有何关系?

3、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

4、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动机冲突?

五、案例分析

1、从意志发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初一、初二年级容易出现“乱班”,

而高中生的纪律自觉性则较强。

2、古代有个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前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

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试分析愚公具有什么样的意志品质。

六、论述

1、结合个人情况,谈谈应如何获得恰当的成就感。

2、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应如何对待挫折

有机化学答案第八章电子教案

174 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思考与练习 8-1 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 3-甲基-2-丁烯酸 ⑵ 2-甲基-2-乙基丙二酸 ⑶ 3-羧基-3-羟基戊二酸(柠檬酸) ⑷ 2-溴环戊基甲酸 8-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⑴ ⑵ ⑶ ⑷ 8-3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⑴ > > > ⑵ > > > ⑶ > > 8-4写出丙酸与下列试剂作用的主要产物。 ⑴ CH 3CH 2COCl ⑵ CH 3CH 2COBr ⑶ (CH 3CH 2CO)2O ⑷ CH 3CH 2CONHCH 2CH 3 ⑸ CH 3CH 2COOCH 2CH 2CH(CH 3)2 ⑹ CH 3CH 2COONa 8-5完成下列化学反应。 8-6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 异戊酰溴(3-甲基丁酰溴)⑵ 醋酸乙烯酯 ⑶ 苯甲酐 ⑷ N ,N -二甲基苯甲酰胺 ⑸ 2-甲基丁烯二酸酐 ⑹ 对氯苯甲酰溴 8-7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⑴ ⑵ ⑶ COOH O 2N O 2N COOH CH 3COOH CH 3CH 3CH 2CHCOOH CH 3CH 3CH 2C CH 3COOH CH 3CH 2CHCOOH Cl CH 3COOH CH CH Cl Cl COOH O 2N CH 3CHCH 2CHCOOH 3 3 CH 3C CH 3COOH CH 3CHCH 2COOH CH 2COOH F COOH CH 3O CO OH COOH H 3C ( )1CH 3CH 2COOH 2CH 3CHCOOH Br +HBr CH 3 CH 3 ( )2 25 Δ C C O O O CH 3CH 2COOH + H Δ( )3CH 3CH 2COO +H 2O ( )4CH 3 CH CH 3 CH 3CH CH 3 COBr CH 3 CH CH 3 COCl SO 2HCl H 3PO 3+++C C O O O C C OCH 2 2 O O CH 3CON(CH 3)2

心理学-第八章 意志

第八章意志 一、单项选择题 1.意志最重要的特征是()。 A.有确定的目的B.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C.坚韧D.随意动作 2.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属于动机斗争的()。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3.小明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4.小明在择业时面临多重选择,这种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5.“进退维谷”是一种()式的动机冲突。 A.双趋B.双避C.趋避D.多重趋避 6.教师鼓励学生要克服和战胜重重困难,别惧怕困难,这是指意志的()。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7.对于胆小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意志的()。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8.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9.遇事没有主见,是因为缺乏意志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10.有的人在行动中畏缩不前,惊慌失措,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11.“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意志()品质的表现。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12.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独立性 1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意志缺乏()的表现。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14.与动摇性和执拗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15.一个男人想结婚,但又怕结婚后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多重趋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避冲突 16.一位演员刚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上台演喜剧时仍能谈笑风生,反映了其意志的()品质A.果断性B.坚韧性C.自制性D.自觉性 17.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A.意志的坚韧性B.遗志的果断性C.意志的自觉性D.意志的自制性 18.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是有很多人吸烟,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有()。 A.任性B.优柔寡断C.动摇性D.盲从E.怯懦 2.意志行动的过程有() A.准备阶段B.动机斗争C.确定目的D.选择行动方法和方案E.执行决定 3.关于意志与认知、情感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B.意志不能够调节情感 C.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需要意志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习题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二、填空题 2.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是因为 三、选择题 1. 在学前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 A.学前儿童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的 B.学前儿童的意志力差 C.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学前儿童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2.学前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的学前儿童已明显出现了____C___。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3.(2013年真题)中班学前儿童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学前儿童( A )。 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 四、判断题 1.幼儿是无忧无虑的。(×) 2.情绪产生的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3.学前儿童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4.学前儿童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5.学前儿童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6.拆卸玩具行为是学前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7.学前儿童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8.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游戏室的布置。(×) 9.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五、案例分析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 (2)请分析打扮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 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 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 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2)生理学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3)认知功能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4.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催眠可以看作是一种意识状态,被试在催眠师的指导下,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之后,会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去做一些动作和事情,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是真实的。在催眠的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似的指导下进行的,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睡眠。 社会认知和角色扮演的观点认为,被催眠的人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是角色要求被催眠的人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 意识功能分离观点认为催眠是将意识的执行功能和监督功能分开了,或者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控制。

第八章意志

第八章意志 一、填空题 1、( )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2、动机有( )、( )、( )三种功能。 3、想参加队又怕影响学习,这类矛盾心理是( )。 4、在意志行动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是( )信号系统。(2000年填空题) 5、在动机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提出,人类的行为是在( )的指引下进行的。 6、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随着( )发生而变化的。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7.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往往与( )相联系。 8.“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是一种( )冲突。 9.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认为,( )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动力和源泉。 10.班杜拉认为,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对自己从事该项活动胜任与否的判断有关。他把这种个体对自己是否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之为( )。 11.最早进行归因理论研究的是心理学家( )。 12.韦纳在使归因理论系统化的同时,把影响成败的因素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稳定性和( )。 13、善于迅速地辩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的意志的( ) 14、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是( ) 15、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2001年、2002年选择题) 16、与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17、与意志的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18、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19、在动机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强调( )的作用。 20、主张归因决定动机的是( ) 21、毕业生择业时,面对多重选择,是那种冲突的表现( ) 22、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五连冠,表明中国女排具有的意志品质是( ) 23、在面对问题时经常举棋不定,是那种意志品质弱的表现( ) 24、对过分活跃和缺乏自控的人,就注意培养他的( ) 25、某学生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喜爱的动画片也不去看,表明该生具备( ) 26、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体现在动机理论中属( ) 二、名词解释 1、意志: 2.动机: 3.双趋冲突: 4.双避冲突: 5.趋避冲突: 6.意志的自觉性: 7.意志果断性: 8.意志的自制性: 9.意志的坚韧性: 10.归因: 11、自我效能感: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意志复习过程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意志 教学目标: 1.掌握意志、意志行动等概念; 2.明确意志行动的环节; 3.理解意志品质及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意志的概念意志的品质 教学难点:意志发生的标志与阶段 教学课时: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意志的概述 活动导入: 《意志努力的程度》 (一)目的 通过实验演示,理解什么是意志及其特征。 (二)器材 秒表三块 (三)程序 1.任选三人当被试,请其站在讲台前。 2.主试向被试说明比赛的做法和规则:“等一会儿开始比赛,请你们三个人呈“金鸡独立”姿势站好不动。即两手侧平举,单腿摆在与地面平行且与身体成90O的位置上。看谁即使身体开始晃动时,仍能坚持这样的姿势时间长。” 3.正式实验,分别记录被试当身体开始晃动时,坚持“金鸡独立”姿势的时间,作为意志努力水平的指标。 (四)讨论 1.什么是意志? 2.意志有哪些特征? 一、什么是意志 1.定义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如:上课时睡意袭来,控制自己,驱赶睡意

周六上午到教室复习功课,克制同学邀去逛街的欲望 复习学前心理学,记概念,背知识点,头昏眼花,克制住放弃的愿望。 (1)明确的目的 明确的目的具有激励和抑制作用,是意志对人活动的支配调节的表现。 举例:一个人有了抓紧时间复习功课的决心,就会一方面付诸行动,另一方面努力抵制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达到复习功课的目的。 (2)意识调节行动 ①动作可分为不随意动作和随意动作 不随意动作是在无意中发生的不由自主的动作。例如:眼受到强光,瞳孔立即缩小;手碰到针刺,立即缩回等。 随意动作是受意识支配的动作,它们是实现意志行动的基础。例如:小学儿童练字,就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组成的意志行动。 ②掌握了随意动作,就可以根据目的去组织、支配和调节一系列的动作,组成复杂的意志行动。随意动作掌握的水平越高,越容易实现意志行动。 举例:刚才的活动动作协调能力、技能水平越高,越容易实现意志行动。 (3)克服困难 判断:在行动过程中,没有困难,该行动不属于意志行动。(√) 前面说到“意志行动是在意志调节和支配下有目的、自觉的、有意识的行动”,但并不是所有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都有内心意志努力的性质。例如:平时我们随便吃几块饼干,这是有意识行动,但不一定有内心意志努力成分。然而,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战士几天几夜喝不上水,吃几块饼干充饥,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严重的缺水,口干舌燥难以下咽等),就要作巨大的意志努力。所以意志活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①困难按性质分: 内部困难——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受别的动机或目的的诱惑和干扰,缺乏决心、勇气和信心等主观上的不利因素,属于内部困难。(指人在行动中有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第八章学前儿童意志_学前心理学

学前儿童意志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意志的概念,理解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以及意志的主要心理成分,了解学前儿童意志的发生发展,掌握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方法。教学重点:什么是意志 学前儿童意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 教学过程:讲授法观察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意志 (一)定义 是指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 的心理过程。 (二)基本特征 1、明确目的 2、意识调节行动 一是发动,二是制止,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3、克服困难 包括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一)意志与认识过程 1、意志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2、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影响 (二)意志与情绪 1、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2、意志可以使人的情感服从意志的要求 三、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 (一)态度兴趣 态度是认知与情感有机结合的产物 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二)需要 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动机以及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四)抱负水平 主要来源于个体对自己的评价 (五)意志品质 1、独立性 2、果断性

3、坚韧性 4、自制性 四、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一)有意运动的发生及特点 (二)萌芽时期的表现 (三)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1、需要发展的特点 l 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l 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2、动机发展特点 l 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l 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l 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3、自觉行动目的的发展特点 逐渐能提出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 4、坚持性的发展 行动过程的坚持性是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 四至五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五、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二)鼓励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三)启发自我锻炼 (四)鼓励孩子做的每一件事 (五)通过实践锻炼孩子的意志 (六)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帮助孩子实现目标

第八章 意志及其品质的培养

第八章 意志及其品质的培养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意志、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掌握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控制自己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二、意志过程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意志以认识过程为前提,意志对认识过程有巨大影响 情绪情感既可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对情绪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认识、情感和意志密切联系、彼此渗透。 三、意志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一定强度的意志品质是个人健康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意志行为是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意志与行为 一、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明确的行动目的 (二)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三)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二、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一是发动,二是抑制。 三、意志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 确定目的、形成动机(动机冲突类型)、拟订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 第三节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品质 (一)独立性 个体倾向于自主地选取决定和行动,即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不易受周围人们所左右。 (二)果断性

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 (三)坚韧性 在预定目的的行动中,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理品质。 (四)自制性 个体善于根据预定目的或既定要求,自觉控制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心理品质。 二、意志的培养 (一)加强认识,树立正确人生目的 (二)多参加实践活动 (三)运用集体的力量 (四)加强自我培养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概念:意志、随意运动、双趋式冲突、挫折、挫折承受力。 2.简述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有哪些? 4.动机冲突有哪些类型?如何解决? 5.试述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1

第六章感觉 1、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感觉阈限;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绝对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心理学家通常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 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6、韦伯常数:K=ΔI/I 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K 为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分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7、费希纳定律:S=KlogR+C,这里,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和C均是常数。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 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暗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晚上从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我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分辨出黑暗中的物体了 10、光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由漆黑的室外走到明亮的室内时,开始就感到炫目耀眼,什么都看不到,后来就能清楚看清了 11、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12、感觉的基本规律,举例说明:①感受性和感觉阈限②感觉的一般特征⑴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⑵感觉对比:从同一张灰纸上剪下的四个小的正方形,分别放在不同背景纸上,由于背景的灰度不同,感觉对比的效果也不同。⑶感觉的相互作用:听觉影响痛觉温度觉影响味觉⑷联觉:红橙黄暖色调;蓝青绿冷色调⑸感受性的发展和补偿:③感觉后效④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先后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13、除视觉和听觉外,还有哪些感觉?各有什么特点:(1)皮肤感觉①触压觉——触觉与压觉②温度觉——冷觉与热觉(2)痛觉(3)嗅觉和味觉(4)内部感觉(机体觉)(5)运动感觉(动觉)(5)平衡感觉(静觉);(6)内脏感觉—饥、渴、痛、温等机体状态的感觉 第七章知觉 1、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2、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 3、空间知觉: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4、双眼视差:人两只眼睛相距约65mm当看物体时,两只眼睛从不同角度看这一个物体实现便有差别,观察物体时两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差异就是双眼视差 5、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6、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 7、自主运动:比如在暗示中注视一个静止的亮点,注视一段时间后,光点会古怪的动起来,这种运动就叫做自主运动 8、诱导运动:由于周围其他物体云顿,使本来静止的物体看上去在运动的一种错觉 9、运动后效:大多数运动都会产生朝相反方向的运动后效 10、错觉:由大脑对环境讯息所作的推测,称为知觉性假设,错误的知觉性假设就是我们通称的错觉 11、为什么说知觉是对人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①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是认知过程第一步,是高级认知的基础②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③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从感觉到知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知觉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因而知觉对事物的反映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单选题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 ( )为中介的。 .动机.态度.需要.体验 .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 )。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评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方式,或用学习反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 )。 .成就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 ( )。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文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 .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 .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个字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 .动机越强,工作效率也越高.不同的任务具有相同的最佳动机水平.当人们的意志行为受到干扰或阻碍时会体验到挫折,挫折时会产生的反应?( ) .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个性变化.智力变化 .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 ( )。 .习得动机.外在动机.社会性动机.主导性动机 .印刻现象从某一方面为 ( )提供了支持。 .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 、下列哪个概念是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的? 、人本主义、存在主义、自我实现、自我意识 、下列哪个理论强调成功与失败的内外在因素的分析? 、双因素理论、激活理论、归因理论、认知理论 、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能力需要动机信念 、需要是指()。 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环境条件的欲求。 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获得性需要就是()。 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最高层。 尊重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缺失需要自我实现 、动机就是()。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控制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外部动力。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外部动力。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控制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第八章意志教案

第八章意志 小游戏:试一试:你行吗?用肘关节夹住笔来写自己的名字体验一下,与用手写有何不同用肘关节能写出漂亮的字吗? 小故事:无手博士赵行良 13岁双手被炸伤硕士:华东师大博士:南京大学 他说“人类生活的意义不限于追逐物质财富一端,人类还应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 你们知道周杰伦吗?他有一首歌叫《蜗牛》谁能唱。 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成长故事: ?周杰伦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说:“明星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你肯努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我不服输的结果。” 王宝强: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大会塔村人,著名“草根”出身演员。 意志的力量的很强大的 也许我们身边的同学,在座的同学,也是凭着自己那股不服输的意志,考上了大学的,因此,意志对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成长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许多的名人都对意志做出了自己的观点: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茅盾 林肯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看了解下林肯的一生,他怎么当上美国的总统的:?1831年,22岁,经商失败。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债还清。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竟然赢了。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1865年,56岁,在华盛顿福特剧院遇刺 坚强的意志是克服苦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林肯 史泰龙的1849次失败: 美国,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身上全部的钱都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21世纪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霍金全身瘫痪,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 昨天下午开始就不断的受到各种短信,因为今天是光棍节,网上很多商家都在打折、都在秒杀。可是到现在我都没有所心动。 可能你们会说,在当今社会,像“愚公移山”这样的精神是否过时了?谈谈你的想法. 本章内容 第一节意志概述 第二节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第三节青少年意志品质的特点和培养 第一节意志概述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九章

第九章—学习 一单选题 1.如果只对条件刺激物强化,对其他近似刺激不予强化,于是对于其他近似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称为(D ) A.消退抑制 B.超限抑制 C.外抑制 D.分化抑制 2.根据强化的性质可以分成(C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3.赌博几次没有赢钱,就在你要放弃的时候,赢了一次,于是你赌博的行为被强化了,接着再赌,可是赢少输多,最后可能输得精光,所以,赌博上瘾的人很难戒赌,这一现象可以用部分强化的(D)来解释。 A.固定时距程式 B.不定时距程式 C 固定比率程式D不定比率程式 4.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发现和提出者分别是(C) A.托尔曼和斯金纳B托尔曼和华生C巴甫洛夫和斯金纳D巴甫洛夫和班杜拉 5.在一位头痛者头部的特定肌肉上安放电子传感器,不断向患者提供其肌肉状态的信息,使其学会控制那些肌肉的收缩与放松,以后头疼时,就可以放松相关的肌肉来制止头疼,这叫做(D ) A行为塑造B学习迁移C及时强化D生物反馈 6.用奖学金来鼓励那些德智体美劳表现优异的学生,这里的奖学金是(B) A.一级强化物 B.次级强化物 C.无条件刺激D条件刺激 7.给小狗呈现中性的声音刺激,再施以电击,在狗对声音形成条件作用后第二个中性刺激闪光也在电击之前出现,结果发现,狗只对声音刺激有条件反应,却对闪光刺激没有条件反应,这种因素叫做(阻滞) 8.在训练老鼠走迷宫的实验中,前十天不给食物强化,老鼠走迷宫的出错率很高。从第十一天起,给予食物强化,老鼠走迷宫的成绩显著提高,这叫做(A) A.潜伏学习B 自我调节学习 C 强化D迁移 9.在生活中,我们学习了汉语拼音不利于学习英文字母,儿童最初以具体事物(如数手指)来学习加减运算,而后以抽象的概念求解包括四则运算的应用题。以上两种现象分别称为(D) A正迁移,低路迁移B负迁移高路迁移C正迁移水平迁移D负迁移垂直迁移 10.以下食物属于次级强化物的是(C) A 食物 B 水 C 奖品 D 安全 11.计算机辅助教学是(B )原理运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方面。 A 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作用C次级条件作用 D 经典条件作用 12.药物成瘾的形成涉及到(D) A 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作用 C 次级条件作用D经典条件作用 13.在负强化的作用下,有机体反应的频率,速度或强度将(A) A 增强B减弱C维持不变D有可能增强也有可能减弱 14.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试验中,食物属于(A) A无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 C 中性刺激 D 非刺激 15.巴甫洛夫实验中,有食物有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B)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八章原子结构教案

第八章原子结构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特征;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等核外电子运动的近代的概念;熟悉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熟悉s、p、d原子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 2.电子原子结构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理,会由原子序数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和外层电子构型;掌握元素周期系和各区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特征;根据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能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解有效核电荷、屏蔽效应的概念;熟悉原子半径、有效核电荷、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主要氧化值等周期性变化规律,以了解元素的有关性质。 二、学时分配: §8.1引言从19世纪末,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科学手段的加强,在电子、放射性和x射线等发现后,人们对原子内部的较复杂结构的认识越来越清楚。1911年卢瑟福(Rutherford E)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指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原子核并不发生变化,只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原子核外电子层的结构和电子运动的规律,特别是原子外电子层结构,就成为化学领域中重要问题之一。 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运动状态的研究以及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是从对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开始的。 §8.2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8.2.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光压、光电效应则表现出光的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可表示为λ= h/p= h /mυ式中,m是粒子的质量,υ是粒子运动速度 p是粒子的动量。 1924年,法国理论物理学家德布罗依(de Broglie L V)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大胆假设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现象。他认为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所有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7年,德布罗依的大胆假设就由戴维逊(Davisson C J)和盖革(Geiger H)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图8-1是电子衍射实验的示意图。当经过电位差加速的电子束A入射到镍单晶B上,观察散射电子束的强度和散射角的关系,结果得到完全类似于单色光通过小圆孔那样得到的衍射图像,如图所示。这表明电子确实具有波动性。电子衍射实验证明德布罗依关于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假设是正确的。

第八章 意志222

第八章意志 当前位置:首页-授课教案-第08章意志作者:山东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07-12-22 阅读:514次 一、本章主要内容 1、意志概述 2、意志行动过程的心理分析 3、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意志的含义及其特征,了解意志在人们行动中的意义。 2、让学生牢固地把握意志行为过程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意志行为。 3、让学生了解初中生意志的特点及怎样根据其特点进行教学。 三、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意志行为过程分析(2)意志品质及相反品质 2、本章难点 意志行为过程分析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心理测量 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改造世界,使事物按照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为人类服务,这就是人所独具有的意志活动过程。全面了解和把握意志活动过程的心理规律,对于控制意志行动,提高活动效率,乃至对青少年素质的发展和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以目的调节和控制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要克服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困难。由于遇到困难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因而意志活动的表现也不同。例如,睡觉之前要完成必须及时完成的任务;胖人要克制自己进

食的生理需求而采取减肥活动;学生的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等,这些行动之中都有意志活动。 意志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人在行动之前总要考虑做什么、怎么做,并按照考虑好的计划去行动,努力克服在行动之中遇到的困难。通常把这种在意志支配下的行动叫意志行动。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人的意志行动的结果。例如,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起作用的不仅是他们的聪明才智,更主要的还在于他们有坚韧不拨的毅力和勇气。他们的聪明才智往往在战胜挫折和失败中得到运用和发展。正如北宋文学家苏轼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拨之志”。所以,无论是创新者的毅力,还是革命者的刚毅气节等,这一类的优秀品质和行为,都凝结着一个重要成分,即意志。因此,意志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二、意志的基本特征 (一)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并感到有一定需要的时候,就会组织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客观现实,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是说,人在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已经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并以此为前提,拟定计划,选择方法,调节行动,使之服从于预定目的。动物的行为虽然也作用于环境,但动物行为是无意识发生的,而且对于动物本身来说也是偶然的。例如,羊群到草地去吃草,羊的代谢物,无意识地供给牧草以肥料,使牧草长势更好,在某种意义上,羊的行为维护了生态循环。但是当代谢物过多,致使牧草枯萎时,它却意识不到这个后果,也不能改变这个后果。所以,动物只能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只有人类才能积极主动地影响环境、改造环境。因此说“如果说动物不断地影响它周围的环境,那么,这是无意地发生的,而且对于动物本身来说是偶然的事情。”或者说“一切动物的一切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而且“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有人才有意志行动。 (二) 意志表现为意识对行为的调节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方面,它表现为人的意识对行为的自觉调节和控制。人在活动以前,活动的目的与结果,就以意识到的观念或表征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并以此为前提,拟订计划、

第八章:组合逻辑电路电子教案

第八章:组合逻辑电路电子教案

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教研室: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 任课教师: 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制

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理论教学用) 第 29次课 2学时 章 节 第8章组合逻辑电路8.1集成门电路讲授 主要内容1.基本逻辑门电路; 2.三极管—三极管逻辑门电路(TTL)。 重 点难点1. 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形式和原理; 2. TTL门电路的原理; 3. TTL门电路的应用。 要求 掌握知识点和分析方法1.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形式和原理; 3.掌握TTL门电路的原理; 4.了解TTL门电路的应用。

授课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教学思路:首先利用视频动画或图片来引入现实生活中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画播放展示基本逻辑门电路,让学生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形式和原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动画说明TTL门电路的原理及TTL门电路的特性。通过表格讲解TTL门电路的参数。利用视频动画说明TTL门电路的应用。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播放等 板书设计:在进行多媒体教学,可适当在黑板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和分析 重点突出及难点解决:上课开始指出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和任务,通过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形式和原理及TTL门电路的原理讲解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下课前再次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及重点难点,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来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师生互动:列举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后,让学生自己进行举例,并进行讨论。让学生们举例说明TTL门电路的应用。 作业 布置 总结TTL门电路的应用。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情感和情绪主要内容 定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组成。 个体和环境间关系的维持和改变。 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功能 情绪指感情的过程(个体需要和情境的相互作用),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情绪指稳定、深刻、持久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 两极性 维度(两极性) 动力性:增加和减少 激动性:激动和平静 强度和紧张度:强和弱 维度理论 三维:Wundt(愉快,激动和紧张)等 四维:Izard(愉快、紧张、激动和确信) 情绪分类 分类 基本情绪(人和动物都有)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 Izard认为基本情绪有11种,复合情绪有三类 基本情绪的混合 基本情绪与内驱力的结合 基本情绪和认知的结合 情绪状态的分类: 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强烈、爆发、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人对某种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感神经科学 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 观体验。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情绪和脑 脑中枢机制 ◆情感神经科学 ◆两种基本的情绪系统 ?趋近系统:左前额皮层(PFC) ?退缩系统:右前额皮层(PFC) ◆杏仁核:知觉和产生消极感情有关 ◆海马和前部扣带回:情绪调节 ◆网状结构:情绪激活 ◆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化与情绪 外周神经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副交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 血管系统活动加快,呼吸加快,消化系统减慢。 ◆情绪与分泌系统: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引起不同的激素分泌。 ◆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面部、姿态和声调表情反应。 唤醒机制 ◆两种观点: ?每种情绪都有独特的自主活动模式,艾克曼研究。 ?每种情绪都有相同的生理唤醒:利文森的研究。 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面部表情 通过眼部、颜面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语调表情 ◆体语:面部、状态和语音和语调 ◆体语在人际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感觉反馈 ◆通过身体的反馈活动来增强情绪和情感的体验。 ?Laird的假装表情的实验 ?Stepper的姿态实验 第四节情绪理论 早期理论 James-Lange理论(情绪外周论)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情绪刺激引起了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了情绪体验的产生。 该理论认识到情绪的发生与机体内部生理变化的联系;促进了对情绪生理机制的研究。但是,该理论片面夸大了有机体内部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视了皮层中枢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