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句: 风来时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时如一
|
堵坚固的墙。
作用: 比喻描写一般森林的浩瀚。
2、读第2节回答问题: (1)、这一节主要写地下森林的什么特点? 表达作者什么感受?
特点—
奇 特
惊 感受— 讶
生长地方—峡谷 长得不高—够得着脚尖 珍贵—无价财富
品格—沉默寡言 与世无争 (拟人)
(2)、作者在第一节称“一般森林”用第三 人称“它”,而这一节作者改用第二人称“你 ”称呼“地下森林”,这样改换有什么作用?
景仰之情,并揭示作者悟出的深刻哲理。
(一) 阅读1~8节,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是写地下森 林吗?
•不,是写一般的森林。 •由一般森林到地下森林。
2、第一段写一般森林的什么特点 ?其作用是么?找出本节的比喻句 并说明作用。
特点: 广袤盛大
作用:
赞美一般森林,以此反衬长在不受阳 光照耀、不受清风吹拂的黑暗幽谷里 的地下森林的不同寻常。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 不久,我们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 ,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 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 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 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 。从这意义上说,本文正体现了一种时代精 神。历经浩劫而大难不死,重获新生而百业 待兴,这种社会变迁与本文中的地下森林的 历史和现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苍山叠翠
谁持彩练
银装素裹
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 的深山中。
这里是一座死火山,海拔1000米左右。 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 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形 地带上,共有10个。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 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 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 200米。
火山口底比较平坦,里面暗藏着 火山熔洞。熔洞内气温反常,酷夏有 薄冰,严冬有清泉。
这里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 阵阵冷气夹着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神 志飘忽,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 。初唐诗人宋之问有诗曰:“两岩天 作带,万壑林披衣。秋菊迎霜序,春 藤碍日晖。翳潭花似织。绿岭竹成圃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首 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地 下森林断想》。
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充沛。
(3)、这一节末尾连用两个疑问句,有什 么作用?
表达对地下森林的关切,自然地引出下文的 探寻。
3、第3、4节写什么?
通过想象再现“遥远年代”火山爆发的场面
。
气
火 山 爆
狂风呼啸 气浪灼人 沙石飞腾 岩浆横溢
听—巨木折断
势
宏
见—地心“热血”喷 伟
发 天昏地暗 山崩地裂 射
壮
______________想象_________________观_
4、第5节写什么? 前:草地 湖底 岩石 峻岭
——万物鼎盛 后:湖 石山 沙砾 深渊
火山爆发前后的对比
——万籁俱寂
5、第6、7、8节写了哪些内容?
第6节:写火山爆发后留下的痕迹,
并举例说明(黑龙江宁安)
第7节:小结火山来自百度文库发,地貌面目全非, 生命 毁于一旦。
第8节:写昔日的火山石经若干年后,由于 风、雨水、阳光的作用,现在变绿了,鸟儿 也回来了。
(二)阅读9-16段,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第10段写法上的特点。
明确: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阳光的无 情 ,表现出幽深峡谷环境的恶劣。
2. 第11-12段的问句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这里的三个问句是无疑而问,其作用 是 强化对阳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绪。
3. 第13段写出了峡谷怎样的品格? 明确:隐姓埋名,甘于寂寞,信念坚定。
4.第14、15、16段是怎样有详有略地写出自然 界其它生命对峡谷的理解与帮助的?
明确:详写给峡谷以土的风,给峡谷以滋润 的洁净的山泉,给峡谷以种子的鱼鳞松;略 写给谷以种子的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 秀美的黄菠萝。
(三)阅读20-27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21-27段的内容 明确:描写现时的蔚为壮观的地下森林。
分析课文结构
一、(1-2)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 作者的感受( 惊讶 )。
二、(3-20) 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 艰辛 的特点。
第一层(3-8)大地火山爆发,地貌面目全非, 原有生命毁于一旦。
第二层(9-20)幽谷在千万年沉寂之后,暗暗 生长出“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三(21-27)描写现时作者亲眼所见的地下森林的 状貌,突出其自豪的特点,表达作者
2.第20段中“地下”一词的引号的作用是什 么明?确:特殊称谓 3.第21段中“我不愿离去”,原因是什么? 明确:地下森林的奇特震动了作者的内心世
界,作者一半怀着好奇心,一半怀着崇敬 之情留下来
• 文学总是仿拟现实,本文对“文 革”后的社会现实就有很大的仿 拟性。例如作者说:“大自然每 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 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 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 说的是大自然现象,但让人联想 到我们中华民族经历浩劫,损伤 了肌体,却保留和锻炼了灵魂和
给红色生字注音
灼人(zhuó)樵夫(qiáo )黑黝黝(yǒu ) 崛起( jué )孱弱(chán )咔咔( kā ) 沙砾( lì )嶙峋( lín xún )簌簌(sù ) 柞木( zuò )白桦(huà)狼嗥(háo ) 悄然无声( qiǎo )吝啬( lìn sè ) 徘徊( pái huái )愤懑( mèn ) 瘠薄( jí )池沼(zhǎo )沉湎(miǎn ) 百鸟啾啾( jiū )浩瀚无垠( hàn yín ) 怜悯( mǐn )袅袅烟云( niǎo )
导入
地下森林断想
张抗抗
张抗抗:1950年生,浙江
杭州人。1963年考入杭州一 中。1969年到黑龙江一国营 农场当农工,在那里生活了 8年。1972年10月在上海《 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 说《灯》。1975年出版反映 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 长篇小说《分界线》。主要 作品有:《爱的权利》,《 隐形伴侣》,1988年英国剑 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 收入“世界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