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神魔小说的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神魔小说的里程碑——《西游记》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妇孺皆知。几百年以来,改编自《西游记》的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数不胜数。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样式众多、数量惊人的以孙悟空等为主角的文艺作品。

一、《西游记》的作者

明代小说的作者往往不在书上署名,现在见到的几种明版《西游记》也均未署作者姓名。明世德堂刊本陈元之序云:“《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旧有序,余读一过,亦不著其姓氏作者之名。”因此,《西游记》的作者到底为谁显得扑朔迷离。

清代,关于《西游记》的作者有丘处机、吴承恩两说。

20世纪初,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涉及作者,用吴承恩说。支持者有胡适等。俞平伯、章培恒等提出质疑。

在没有找到新的、更确凿的证据前,我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应该是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

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屡试不第,约四十馀岁时,始补岁贡生。因母老家贫,曾出任长兴县丞两年,“耻折腰,遂拂袖而归”。后又补为荆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晚年放浪诗酒,贫老而终。吴承恩“家贫无子”,去世后“遗稿多散失”,后由宦归的表外孙丘正纲“收拾残缺,分为四卷,刊布于世”,即《射阳先生存稿》。嘉靖、万历间人周弘祖的《古今书刻》曾著录有“鲁府”和“登州府”刊刻的《西游记》,可惜均佚。

二、《西游记》故事传承

《西游记》的故事经历了佛经故事向神魔小说的转化。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玄奘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据《旧唐书•方伎传》和野史笔记记载,玄奘(602—664),俗姓陈,名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他约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出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不顾禁止国人出国的禁令,只身离开京城长安,混入商队,偷越国境,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经新疆北道,越葱岭,出热海,历经百余“国”,历尽艰难险阻,跋涉5万多里,最后到达了印度。玄奘在印度13年,至贞观十九年(645),载誉而归,并带回梵文佛经657部。今天西安的大雁塔,就是当年玄奘藏经的慈恩寺塔。

玄奘西天取经,历时19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这一宗教传奇后来被逐渐神话化。

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皆存实录,非敢雕华”,是一部有较高学术、史料价值的著作。

及到玄奘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唐末出现了《独异志》、《大唐新语》、《开天传信记》等敷衍玄奘取经神奇故事的笔记小说。而唐五代寺院“俗讲”的盛行则使玄奘取经由历史故事真正转变成了神魔故事。

在僧人的讲唱中,取经故事逐渐演变成一个既怪诞不经又结构完整的神话故事。刊印于南宋的《大唐三藏

取经诗话》是唐五代寺院“俗讲”的底本,主要人物有三藏法师、猴行者、深沙神。猴行者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化为白衣秀才助唐僧取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真实的取经故事只是作为叙事的框架,玄奘变成了配角,猴行者成了故事中的灵魂人物,一个宗教故事已演变成神魔故事。

猴行者形象出自本土还是“进口”存在争议。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认为悟空形象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国大将哈奴曼。哈奴曼能在空中飞行,拔起并背走喜马拉雅山,被吞入老母怪肚中之后,伸缩变化,又从耳朵中钻出。认为哈奴曼的神通与悟空特别接近。但在我国,有大量的猿猴成精的奇闻异说,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佛、道故事中就有诸如“石中生人”的夏启、“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争位”的刑天等。

唐李公佐传奇《古岳渎经》中淮、涡水神无支祁,“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后来大禹治水,派三位神将去降服,前两位都无功而还,第三位才将它战胜。水神被制服后,大禹将它“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无支祁的形态、神通、命运与西游故事中的猴行者有相似之处。因此,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都说孙悟空“正类”“袭取”无支祁。即使猴王受到了哈努曼的影响,也被中国化了。取经故事的猴行者以及后来的孙悟空,其形其神,都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

宋后,取经故事在民间以神魔化的方式继续广泛流传。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到元代,西游故事渐趋定型。广东博物馆藏元代磁州窑烧制的“唐僧取经枕”,上面已有师徒四人的形象。现存元末明初杂剧作家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其中的猴行者已演变为有名有姓的孙悟空,深沙神也改成了沙和尚,并在文学作品中首次出现了猪八戒的形象。元杂剧演西游故事还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

元明之际还出现过一部《西游记平话》。朝鲜古代一本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约刊于元代),曾引述过一部题为《唐三藏西游记》的平话,其中有闹天宫、车迟国斗怪、红孩儿、火焰山等情节;明代《永乐大典》中保留的一段题为“魏征梦斩泾河龙”的文字,所引书名题为《西游记》,其内容与现在通行的世德堂本《西游记》第9回的前半部基本相同。说明平话《西游记》应是后来小说《西游记》创作的主要依据。

玄奘取经故事经九百年的流传演变,形成了丰厚的民间文学创作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三、《西游记》的主旨

如果问中小学生《西游记》是一部什么书,答案很简单:描写孙悟空打妖怪、降妖伏魔的好玩有趣的书。但在学者眼里,《西游记》的主旨问题却很复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清时人认为《西游记》“幻中有理”。“五四”前后的学人,强调《西游记》“幻中有趣”。四十年代后,特别是全国解放以后,学界特别强调“幻中有实”。用社会政治的观点来解读这部小说。

(一)从文本实际看,《西游记》的主旨是采用奇幻的手法,通过孙悟空助唐僧取经的故事宣扬“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

“心学”是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即所谓良知之学。为学主“明本心”、“致良知”。认为心为宇宙的本原。心学的基本思想是使受外物迷惑而放纵不羁的心,回归到良知的自觉境界——“改邪归正”。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曾劝车迟国王说:“望你把三教合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正表露了作者的思想。特别是小说选用“心猿”这一典型的比喻躁动心灵的宗教用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