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初探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我党的重要力量。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对党保持先进、永葆青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高校党员培养体系尚存在一些不足,党员发展过程和大学生党员的现实表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的探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为党的高校党建工作添砖加瓦。
标签: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长效机制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我党的重要力量。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关系着即将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共产党员的发展,对我党保持先进、永葆青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校党委历年来十分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传播学院党委、分团委也一直紧抓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把如何发展优秀学生入党,保证学生党员质量,提升到学院发展的高度,使我院学生党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必须克服不足加以改进,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的新路子。有鉴于此,笔者立足工作实际,参考前人研究成果,试图建立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1.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健康健全的身心素质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塑造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地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团建的亲密关系,无一不迫切要求高校通过构建有效的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加大组织发展力度,吸收更多优秀分子到党组织中来,并把学生党员培养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质优秀、专业知识技能突出的建设者,使他们在社会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学生党员思维活跃,积极要求上进,观念更新快,但也因社会阅历浅,思想存在不成熟的方面,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较弱等原因,使得学生党员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引起思想上的起伏和反复。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能结合学生在校时间多的特点,抓住他们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大学生党员特点和主流价值观的培养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是非辨别力,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
3.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是学院凝聚向心力的必然要求
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多数是在学院直接进行,通过一比一的结对子,交流、
培养、谈心等活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除在专业学习上互相提高和帮助,在思想上也能形成一定的共识和影响力,与团委、学生会功能一样,党员培养这个特殊的载体形式,将学院优秀学生凝聚在一起,通过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交流,汇聚一股强烈的学院荣誉感和向心力,也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二、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当前国内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总体是健康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大多数学生党员能够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是由于培养体系尚存在一些不足,党员发展过程和大学生党员的现实表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总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在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上过于追求数量
中组部、教育部和团中央曾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为高校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做好党的组织发展工作,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指明了努力方向。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然而,部分高校片面追求发展数量,为了提高大学生党员比例,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质量把关不严的情况,没有严格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组织发展原则,直接导致大学生党员质量下降,党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先锋作用不明显,威信不高、先进性不强的现象,削弱了党组织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不利于党组织的健康发展。
2.对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有所欠缺
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组织发展考察工作任务繁重,不少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对入党前的考察、教育工作,忽视或放松入党后教育的现象,尤其是正式党员的教育工作。由于对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入党后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的学生,不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进而影响基层学生党组织在学生活动中的整体影响力呈下降趋势。
3.基层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
如今的学生是伴随网络和高科技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乐意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和手段,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国内高校多数党的基层组织由于受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对于党员的培养教育仍然停留在学文件、读报纸等传统方式,没有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到社会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在大学生党员学习、交流平台建设上,虽然各个高校都顺应技术发展,建立了各自的党建网站,但除了为数不多的网站运行成功,成为广大学生学习和交流党的理论知识平台外,大多数党建网站由于技术和内容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引起更多的注意力。
4.基层党组织的考察机制相对简单和形式化
一般来讲,党支部为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考察建立的培养人或联系人制度,缺乏具体的标准和规则,有时甚至纯凭培养人的印象或是被培养人的思想汇报数量来给出评价。同时在目前高校发展党员的体制下,不少在低年级担任学生干部并表现突出的预备党员,到高年级由于学业任务、实习任务的原因不再从事社会工作,刚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又得重新培养新人,而新人的培养是在反复纠错的基础上建立的,好不容易上路了却又面临更新换代的局面,所以这里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
三、我院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建立的思考与探索
1.建立高效、务实的党支部运行机制
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来源于支部,其培养过程持续时间长,可变因素多,属于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党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延误、偏差等种种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因此开展党员培养工作,首先必须建立高效、务实的支部运行机制,良好的制度体系是落实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问题的基本保障。
2.发挥专业特色,强调实践教育和示范教育
国内高校一直以来存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比例缺乏平衡的状况,学生自身也多次呼吁在党员培养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践成分。学生党支部应根据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特点和意愿,安排一定的社会工作,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并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其在行动中感受先进、实践先进,提高预备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如党员宣誓入党的时候,各党支部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有创意且富有纪念意义的活动与仪式,令党员同志终身铭记。
3.充分利用网络,在形式灵活的组织生活中开展培养教育
组织生活是支部培养教育党员的重要方式,新时期的组织生活应该不断加强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创新,提高教育效果。如加强“党员之家”的建设,使“党员之家”名副其实,不要仅停留在形式上,加强学生党员的组织纪律性和政治归属感的培养,在开展理论学习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利用学校资源优势,邀请教授、专家、学者、先进人物及老革命家与学生党员开展座谈,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等角度对他们加以激励和引导。同时,加快校园网络建设,尤其是红色网站的建设,将组织交流深入网络。我们学院的网站开辟了党员之家的专栏,将历年党建课题的成果,有代表性的组织生活,党史知识等内容模块均在网站中得到体现。
4.强化后续教育,建立入党前和入党后的考核标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