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方剂学第2章泻下剂详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方剂学第2章泻下剂详解
泻下剂
一、概念: * 组成:以泻下药为主; * 作用: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
逐水饮; — “下法” 。
* 立法依据:《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 “留者攻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 治证: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里实积滞;
胸腹积水; 水饮内停证; 水肿。
峻下热结(急下存阴)。
方证分
大承气汤
析
本方证由于伤寒之邪传入阳明之腑,
入里化热,或温病热入中焦,邪热与肠中
燥屎相结,壅结肠中,腑气不通,故见大
便秘结不通,频传矢气,脘腹痞满而硬,
腹痛拒按;阳明之经气旺于申、酉之时,
腑热蒸腾,上扰神明,故日晡潮热,甚则
神昏谵语;四肢禀气郁阳明,阳明里热炽
盛,迫津外泄,则手足濈然汗出。
药理研究
➢ 软便通里、清热解毒、行气消胀、除满 止痛。
➢ 增强胃肠蠕动、增强胃肠道推进运动作用;
➢ 增加肠容积作用;
➢ 解除梗阻、促使肠套叠还纳作用;
现代运用
大承气汤
•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 梗阻、肠麻痹、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初起以及某些热性病过 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痉厥、发狂等而 有阳明腑实证者,均可加减使用。
• 〖典型病案〗 王××,男,48岁。
• 主诉:便秘1个月。
• 病史:患者一月前高烧后出现大便干结, 常3~5日排便1次,近一周来便后肛门撕裂 样剧痛,时带血鲜红,伴腹胀腹痛,口干 口臭,纳差,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舌 红, 苔黄燥,脉滑数。
大承气汤
运
辨证要点
用
本方为阳明腑实、燥屎内结而设。
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腹胀满硬痛拒按, 苔黄脉实为辨证要点。对于里热实证之 热厥、痉病或发狂也可用之。
大承气汤
加减变化
➢ 邪热较重者,+ 黄芩、黄连; ➢ 兼热盛成瘀者,+ 丹参、丹皮; ➢ 兼气虚者,+ 人参; ➢ 兼阴津亏损,+ 玄参、生地。
大承气汤
类方比较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复方大承气汤
组同
大
黄
异 芒硝 枳实 枳实 厚朴
成
厚朴
芒硝 甘草 芒硝 枳实 厚 朴 桃仁赤芍 莱菔子
功同 用异
清热泻下
峻下
轻下
缓下
峻下并行气活 血
主同
阳明腑实 证
异 痞、满、燥、痞、满、实
治
实俱全的阳 为主而不燥
明热结重证。的阳明热结
轻证。
燥、实为主 单纯性肠梗阻, 而无痞满之 痞满燥实俱重、 阳明轻缓证。气胀明显者。
泻下剂
二、分类与适应证: 1. 寒下 — 攻下积滞,荡涤实热; — 里热积 滞证;(大承气汤) 2. 温下 — 温下寒积; — 里寒积滞证; ( 温脾汤) 3. 润下 — 润燥滑肠,缓下通便;— 津亏肠燥 之便秘证;(麻子仁丸) 4. 逐水— 攻逐水饮,消除水积; — 水饮壅积 于里之实证;( 十枣汤) 5. 攻补兼施 — 泻下通便,扶助正气;— 里实 积滞,正气亏虚证; ( 黄龙汤)
大承气汤
本方主证,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 四字。痞:即自觉胸中有闷塞重压感;满:是 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指肠中燥 屎干结不下;实:即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 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在临床运用时,当以实 热与积滞壅结为着眼点,一旦诊断建立,应及 早使用,不可拘泥于“痞、满、燥、实”四字 俱全。实践证明早用比晚用疗效好,且副作用 小,安全度大。
大承气汤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大承气汤
【病证】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热厥、痉病、发狂。
* 伤寒邪气 内传 化热
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大便秘结; 热结肠胃 脘腹痞满, 气机壅滞 胀痛拒按;
胃肠腑
热结津伤:口燥咽干,苔燥; 燥热浊毒上冲:或发热、谵语;
热积内结: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
* 证候特征: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 【病机】热邪、积滞壅结肠胃; 热盛津伤。 【治法】泻下泄热,行气消积。
用
· 黄、硝相须为用,清泻热结力强,燥、实并治。
佐: 枳实—破气散结 行气导滞,消除痞满,助君以 消积除痞 下热结,不仅治疗兼证,通 过
厚朴— 宽肠下气 二者调畅气机作用, 消胀除满 促进大便的排泄。
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大承气汤
配伍特点
♣大黄 + 行气药并用,泻下力强; ♣ 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 通因通用; ♣ 寒因寒用。
大承气汤
《伤寒论》
重点:大承气汤的主治证候、配伍枳实和 厚朴意义、用法
难点:大承气汤之急下存阴、寒因寒用、 通因通用的含义
大承气汤
组成
大黄 酒洗,四两 枳实炙,五枚
厚朴去皮,炙,半斤 芒硝三合
【用法】 * 原方四味,以水一半,先煮二物,取五升,
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 上 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 药理研究证明,方中大黄的有效成分具有泻下 作用,不耐高温,若长时间煎煮,泻下成分即 遭破坏,证实了仲景先煮枳实、厚朴,后下大 黄的用法是非常可贵和正确的用药经验。
大承气汤
使用注意
➢本方为泻下峻剂,胃肠无热结,或气阴 亏虚者均不宜用。
➢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口腔脏器的严重梗阻、或有绞窄、坏死
以及穿孔先兆等,禁用本方。
至于热结旁流,自利清水,乃腑热炽盛,燥屎内结, 邪热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所至。此种下利物色纯青 而秽臭难闻,更见脐腹疼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 热邪灼伤津液,津液亏损不能上承于口,则见口燥 咽干。
由于实热积滞闭阻于内,阳气受阻, 不得达于四肢,则可见热厥之证—四肢 逆冷而胸腹灼热;
热盛于里,阴液大伤,筋脉失养则出 现痉病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 弓反张等症。
针对这种阳明实热内盛,燥屎内结, 阴津亏损的病证,应急下实热燥屎,以 救阴液,即所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方解 大承气汤
•君:大黄— 苦寒泄热,荡涤肠胃邪热积滞 长于 泻下通便,治疗主要症状 推荡之功
•臣:芒硝—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使坚结的粪便
相 须 为
变软以利于大黄发挥泻热荡积推陈致新之效
第一节 寒 下
方药配伍方法
➢ 1.以泄热通便药(寒性泻下药)为主:如大黄、芒硝、 牵牛等;
➢ 2.里热积滞壅阻,影响肠腑气机通降,常配行气药: 如枳实、厚朴、陈皮等;
➢ 3.兼有瘀血,配活血化瘀药:如桃仁、赤芍、丹皮等; ➢ 4.兼热毒赤盛,配清热解毒药:如黄芩、黄连、石膏、
知来自百度文库等;
➢5.兼湿热,配清热除湿药:如冬瓜仁、苡仁。
泻下剂
一、概念: * 组成:以泻下药为主; * 作用: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
逐水饮; — “下法” 。
* 立法依据:《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 “留者攻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 治证: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里实积滞;
胸腹积水; 水饮内停证; 水肿。
峻下热结(急下存阴)。
方证分
大承气汤
析
本方证由于伤寒之邪传入阳明之腑,
入里化热,或温病热入中焦,邪热与肠中
燥屎相结,壅结肠中,腑气不通,故见大
便秘结不通,频传矢气,脘腹痞满而硬,
腹痛拒按;阳明之经气旺于申、酉之时,
腑热蒸腾,上扰神明,故日晡潮热,甚则
神昏谵语;四肢禀气郁阳明,阳明里热炽
盛,迫津外泄,则手足濈然汗出。
药理研究
➢ 软便通里、清热解毒、行气消胀、除满 止痛。
➢ 增强胃肠蠕动、增强胃肠道推进运动作用;
➢ 增加肠容积作用;
➢ 解除梗阻、促使肠套叠还纳作用;
现代运用
大承气汤
•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 梗阻、肠麻痹、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初起以及某些热性病过 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痉厥、发狂等而 有阳明腑实证者,均可加减使用。
• 〖典型病案〗 王××,男,48岁。
• 主诉:便秘1个月。
• 病史:患者一月前高烧后出现大便干结, 常3~5日排便1次,近一周来便后肛门撕裂 样剧痛,时带血鲜红,伴腹胀腹痛,口干 口臭,纳差,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舌 红, 苔黄燥,脉滑数。
大承气汤
运
辨证要点
用
本方为阳明腑实、燥屎内结而设。
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腹胀满硬痛拒按, 苔黄脉实为辨证要点。对于里热实证之 热厥、痉病或发狂也可用之。
大承气汤
加减变化
➢ 邪热较重者,+ 黄芩、黄连; ➢ 兼热盛成瘀者,+ 丹参、丹皮; ➢ 兼气虚者,+ 人参; ➢ 兼阴津亏损,+ 玄参、生地。
大承气汤
类方比较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复方大承气汤
组同
大
黄
异 芒硝 枳实 枳实 厚朴
成
厚朴
芒硝 甘草 芒硝 枳实 厚 朴 桃仁赤芍 莱菔子
功同 用异
清热泻下
峻下
轻下
缓下
峻下并行气活 血
主同
阳明腑实 证
异 痞、满、燥、痞、满、实
治
实俱全的阳 为主而不燥
明热结重证。的阳明热结
轻证。
燥、实为主 单纯性肠梗阻, 而无痞满之 痞满燥实俱重、 阳明轻缓证。气胀明显者。
泻下剂
二、分类与适应证: 1. 寒下 — 攻下积滞,荡涤实热; — 里热积 滞证;(大承气汤) 2. 温下 — 温下寒积; — 里寒积滞证; ( 温脾汤) 3. 润下 — 润燥滑肠,缓下通便;— 津亏肠燥 之便秘证;(麻子仁丸) 4. 逐水— 攻逐水饮,消除水积; — 水饮壅积 于里之实证;( 十枣汤) 5. 攻补兼施 — 泻下通便,扶助正气;— 里实 积滞,正气亏虚证; ( 黄龙汤)
大承气汤
本方主证,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 四字。痞:即自觉胸中有闷塞重压感;满:是 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指肠中燥 屎干结不下;实:即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 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在临床运用时,当以实 热与积滞壅结为着眼点,一旦诊断建立,应及 早使用,不可拘泥于“痞、满、燥、实”四字 俱全。实践证明早用比晚用疗效好,且副作用 小,安全度大。
大承气汤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大承气汤
【病证】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热厥、痉病、发狂。
* 伤寒邪气 内传 化热
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大便秘结; 热结肠胃 脘腹痞满, 气机壅滞 胀痛拒按;
胃肠腑
热结津伤:口燥咽干,苔燥; 燥热浊毒上冲:或发热、谵语;
热积内结: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
* 证候特征: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 【病机】热邪、积滞壅结肠胃; 热盛津伤。 【治法】泻下泄热,行气消积。
用
· 黄、硝相须为用,清泻热结力强,燥、实并治。
佐: 枳实—破气散结 行气导滞,消除痞满,助君以 消积除痞 下热结,不仅治疗兼证,通 过
厚朴— 宽肠下气 二者调畅气机作用, 消胀除满 促进大便的排泄。
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大承气汤
配伍特点
♣大黄 + 行气药并用,泻下力强; ♣ 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 通因通用; ♣ 寒因寒用。
大承气汤
《伤寒论》
重点:大承气汤的主治证候、配伍枳实和 厚朴意义、用法
难点:大承气汤之急下存阴、寒因寒用、 通因通用的含义
大承气汤
组成
大黄 酒洗,四两 枳实炙,五枚
厚朴去皮,炙,半斤 芒硝三合
【用法】 * 原方四味,以水一半,先煮二物,取五升,
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 上 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 药理研究证明,方中大黄的有效成分具有泻下 作用,不耐高温,若长时间煎煮,泻下成分即 遭破坏,证实了仲景先煮枳实、厚朴,后下大 黄的用法是非常可贵和正确的用药经验。
大承气汤
使用注意
➢本方为泻下峻剂,胃肠无热结,或气阴 亏虚者均不宜用。
➢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口腔脏器的严重梗阻、或有绞窄、坏死
以及穿孔先兆等,禁用本方。
至于热结旁流,自利清水,乃腑热炽盛,燥屎内结, 邪热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所至。此种下利物色纯青 而秽臭难闻,更见脐腹疼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 热邪灼伤津液,津液亏损不能上承于口,则见口燥 咽干。
由于实热积滞闭阻于内,阳气受阻, 不得达于四肢,则可见热厥之证—四肢 逆冷而胸腹灼热;
热盛于里,阴液大伤,筋脉失养则出 现痉病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 弓反张等症。
针对这种阳明实热内盛,燥屎内结, 阴津亏损的病证,应急下实热燥屎,以 救阴液,即所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方解 大承气汤
•君:大黄— 苦寒泄热,荡涤肠胃邪热积滞 长于 泻下通便,治疗主要症状 推荡之功
•臣:芒硝—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使坚结的粪便
相 须 为
变软以利于大黄发挥泻热荡积推陈致新之效
第一节 寒 下
方药配伍方法
➢ 1.以泄热通便药(寒性泻下药)为主:如大黄、芒硝、 牵牛等;
➢ 2.里热积滞壅阻,影响肠腑气机通降,常配行气药: 如枳实、厚朴、陈皮等;
➢ 3.兼有瘀血,配活血化瘀药:如桃仁、赤芍、丹皮等; ➢ 4.兼热毒赤盛,配清热解毒药:如黄芩、黄连、石膏、
知来自百度文库等;
➢5.兼湿热,配清热除湿药:如冬瓜仁、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