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记忆是个体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根据不同的标准分成不同类型,按照“信息保时间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概念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被称瞬时记忆,也被称之为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或者感觉寄存器。短时记忆是指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也被称为操作记忆或者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的记忆,也称为永久性记忆。
【考题再现】
名词解释题目:短时记忆
该题考查概念的识记,不同的心理学教材中三种记忆定义会有略有差别,但是时间特征都基本保持一致,所以要抓住关键时间进行阐述。
小明在记忆英语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
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十几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A.内隐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答案】C。
该题变相考查短时记忆的概念,考查其时间特性。综上两道题目,要对三种记忆类型的概念进行识记,并结合其特时间特征进行深入理解。同时对不同记忆的别称也要清晰,在考查中可能以别称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二、编码
瞬时记忆:是最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其编码形式主要依靠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可以理解为信息尚未经过任何的心理加工,只是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下来,主要通过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进行编码,所以其编码方式主要是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短时记忆:波斯纳及康拉德的实验研究证明,视觉编码和言语听觉编码的方式存在,并验证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会逐渐向听觉形式过度,所以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为言语听觉编码。
长时记忆:其信息编码需要将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将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主要为意义编码,包括表象和语义两种形式。
【考题再现】
短时记忆编码形式主要是()。
A.视觉编码
B.语文编码
C.言语听觉编码
D.情景编码
【答案】C。
该题考查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侧重识记,学员备考中需要识记三种类型的编码方式。
三、存储
瞬时记忆编码形式主要依靠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只是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下来。所以其存储形式主要是图像和声像。
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是复述,复述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
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着两种不同的记忆信息,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考题再现】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储存。
A.语义
B.概念体系
C.图式
D.视像和声像
【答案】D。
该题考查瞬时记忆的储存形式,需要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识记三种记忆类型的存储形式,同时该题目也考查了瞬时记忆的别称。
四、转换
瞬时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瞬时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
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未被注意的信息,转瞬即逝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换:短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经过复述,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保持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的时候又会被提取出来,进入到短时记忆中。
【考题再现】
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复述
B.思维
C.想象
D.注意
【答案】A。
该题考查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换,主要是经过复述。
五、特点
综合三种记忆类型的概念、编码、存储以及转换形式,可以概括出其典型特征:
瞬时记忆:时间极短、容量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短时记忆:时间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
长时记忆: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考题再现】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短时记忆特点的是()。
A.信息原始
B.时间很短
C.易受干扰
D.意识清晰
【答案】A。
该题将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特点混淆,需要明确各自的特点,进行准确的选择。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与记忆阶段分类,可将记忆分为()。
A.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B.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C.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抽象记忆
D.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答案】D。
该题则考查分类方式,所以在关注细节的同时,不要忘记其整体的分类。
综合以上题目及分析,学员在备考时主要以客观题为主,从三种记忆的分类标准、概念表述、编码方式、存储形式、相互转换的条件、各自的特征进行全面的把握,准确的识记,明确的区分。
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考点,可查看中公教师网-教育心理学频道。
中公讲师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我要过面试”获取试讲教案+答辩+结构化解题思
路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