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马氏体转变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 αˊ∥{111}γ; <111> αˊ∥<110>γ
5
马氏体转变量 是在 Ms~Mf 温度范围内,马氏体的转变
量是温度的函数,与等温
时间没有关系。
马氏体转变量与温度的关系
6
爆发式转变时马氏体转变量与温度的关系
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是在零下某一温 度突然发生并在一次爆发中形成一定数量 的马氏体,伴有响声并放出大量潜热。
马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Fe-23%Ni-3.7%Mn 合 金 中 马 氏 体 等 温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类型有两种: 体心立方结构(WC<0.2%) 体心正方结构(WC>0.2%)
(a)C原子在马 氏体的晶胞中可 能存在的位置; (b)C原子在马 氏体的晶胞中一 组扁八面体间隙 位置可能存在的 情况;
16
马氏体点阵参数与C含量的关系
17
2、惯习面与位向关系 (1)惯习面
马氏体转变具有一定的惯习面,即马氏体总是 在母相的某一晶面上首先形成,以平行于惯习面的 母相晶面指数表示,此面即马氏体转变中的不变平 面(不畸变,不转动)。
获得马氏体是使钢强韧化的先决条件。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淬火(即将钢 加热到高温后淬入水或油中急冷) 的方法可以提 高钢的硬度,经过淬火的钢制宝剑可以“削铁如 泥”。
•
十九世纪未期,人们才知道钢在“加热和冷
却” 过程中内部相组成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
钢的性能的变化。为了纪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做 出杰出贡献的德国冶金学家Adolph Martens,法 国著名的冶金学家Osmond建议将钢经淬火所得 高硬度相称为“马氏体”,并因此将得到马氏体 相的转变过程称为马氏体转变。
相变时,整体相互移动一段距离,相邻原子的相对位置无变化。 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位置的位移,因此奥氏体与马氏体保持一定的严 格的晶体学位向关系。主要有:K-S关系、西山(N)关系、G-T关系、
K-V-N关系等。 2、惯习面
惯习面即马氏体转变的不变平面,总是平行或接近奥氏体的某一晶 面,并随奥氏体中含碳量及马氏体形成温度而变化。马氏体即在此平 面上形成中脊面。
奥不氏需体孕以育大,于转某变一立临即界发速生度,V并C且的以速极度大冷速却度到进某行一温,度但,很 快停止。
(2) 马氏体转变不完全性
由部分于未多转数变钢奥的氏Mf体在存室在温,以称下为,残因余此奥钢氏快体冷,到记室为温A时r、仍r有A 或AR。
有残余奥氏体存在的现象,称为马氏体转变不完全性。 要使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为马氏体,可采用冷处理。
• Martensite
M—马氏体
4
一、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1. 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
2. (1)马氏体转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马氏体转变主要为降温转变,过冷奥氏体冷至Ms温度时 才M转f变开称称始为为进马马行氏氏马体体氏转转体变变转的的变终非。止恒而点温冷(性至温。M度f时)马。氏把体马转氏变体终的止降温。
1.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1)钢中马氏体的本质: 马氏体是碳溶于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式固溶体,
记为M或α′。 其中的碳择优分布在c轴方向上的八面体间隙位置。 这使得c轴伸长,a轴缩短,晶体结构为体心正方。 其轴比c/a称为正方度,马氏体含碳量愈高,正方
度愈大。
15
(2)、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类型
不变平面也可以不是相界面,不变平面就为中脊 面。
12
三、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实验测定出母相与新相成分一致 ; 马氏体形成速度极快,一片马氏体在5×10-55×10-7秒内生成; 碳原子在马氏体和奥氏体中的相对于铁原子保持不变的间隙位置 。
四、马氏体转变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马氏体转变时马氏体与奥氏体存在着严格的晶体学关系: 1、位向关系
11
预先在磨光表面上划一直线划痕,相变后直线变 为折线,直线在新相、母相的界面不折断,在新 相晶内不弯曲。
马氏体相变就像形变中的切变一样。切变使得发 生上述宏观形变。而且,在上述相变时,相界面 宏观上不转动,也不变形,所以相界面称为不变 平面。
当相界面为不变平面时,界面上原子既属于新相, 又属于母相,这种界面称为共格界面。由于是切 变共格,也称为第二类共格。
13
五、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在某些合金中A冷却时A→M,而重新加热时马氏 体又能M→A,这种特点称为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逆转变开始的温度称为As,结束的温度称为Af 。 M进→行A。的逆转变也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As-Af) 形状记忆合金的热弹性马氏体就是利用了这个特
点。
14
二、 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
第五章
马氏体转变
1
热处理的定义:热处理是将材料通过特定的加热
和冷却方法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的工艺过程。
温 度
奥氏保温体化 临界温度
热
珠光体转变
加
冷
贝却 氏体转变
马氏体化
时间
2
马氏体的定义
(1)马氏体是碳溶于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式 固溶体;
(2)马氏体是在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基本特 征属于马氏体型转变的转变产物。
钢中常见的惯习面有三种,即 C%<0.6%为 (111)γ 0.6-1.4%为(225)γ C%>1.4%为(259)γ
随马氏体的形成温度降低惯习面指数增大。 18
19
(2)位向关系
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特征是马氏体与母相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位向关系。在钢中已观察到到的有K—S关 系、西山关系和G—T关系。 (1)K—S关系
马氏体转变时产生表面浮凸示意图
9
高碳轴承钢马氏体的等温形成1.4%C,1.4%Cr, 浮凸,直接淬至100℃等温10小时 800×
10
下图是三种不变平面应变,图中的C)既有膨胀 又有切变,钢中马氏体转变即属于这一种。
显然,界面上的原子排列规律既同于马氏体,也同 于奥氏体,这种界面称为共格界面。但不变平面可以是 相界面,也可以不是相界面。
转变。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可以
用类似C曲线T-τ等温图来描述。有孕育
期,但等温转变不完全。
7
二、马氏体转变的切变共格性和表面浮凸现 象
(1) 马氏体转变时在预先磨光的表面上产 生有规则的表面浮凸 ;
(2) 马氏体形成有惯习面,马氏体转变时 马氏体与奥氏体之间保持共格关系 ;
8
表面浮凸:预先磨光表面的试样,在马氏体相变后 表面产生突起,这种现象称之为表面浮凸现象。
5
马氏体转变量 是在 Ms~Mf 温度范围内,马氏体的转变
量是温度的函数,与等温
时间没有关系。
马氏体转变量与温度的关系
6
爆发式转变时马氏体转变量与温度的关系
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是在零下某一温 度突然发生并在一次爆发中形成一定数量 的马氏体,伴有响声并放出大量潜热。
马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Fe-23%Ni-3.7%Mn 合 金 中 马 氏 体 等 温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类型有两种: 体心立方结构(WC<0.2%) 体心正方结构(WC>0.2%)
(a)C原子在马 氏体的晶胞中可 能存在的位置; (b)C原子在马 氏体的晶胞中一 组扁八面体间隙 位置可能存在的 情况;
16
马氏体点阵参数与C含量的关系
17
2、惯习面与位向关系 (1)惯习面
马氏体转变具有一定的惯习面,即马氏体总是 在母相的某一晶面上首先形成,以平行于惯习面的 母相晶面指数表示,此面即马氏体转变中的不变平 面(不畸变,不转动)。
获得马氏体是使钢强韧化的先决条件。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淬火(即将钢 加热到高温后淬入水或油中急冷) 的方法可以提 高钢的硬度,经过淬火的钢制宝剑可以“削铁如 泥”。
•
十九世纪未期,人们才知道钢在“加热和冷
却” 过程中内部相组成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
钢的性能的变化。为了纪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做 出杰出贡献的德国冶金学家Adolph Martens,法 国著名的冶金学家Osmond建议将钢经淬火所得 高硬度相称为“马氏体”,并因此将得到马氏体 相的转变过程称为马氏体转变。
相变时,整体相互移动一段距离,相邻原子的相对位置无变化。 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位置的位移,因此奥氏体与马氏体保持一定的严 格的晶体学位向关系。主要有:K-S关系、西山(N)关系、G-T关系、
K-V-N关系等。 2、惯习面
惯习面即马氏体转变的不变平面,总是平行或接近奥氏体的某一晶 面,并随奥氏体中含碳量及马氏体形成温度而变化。马氏体即在此平 面上形成中脊面。
奥不氏需体孕以育大,于转某变一立临即界发速生度,V并C且的以速极度大冷速却度到进某行一温,度但,很 快停止。
(2) 马氏体转变不完全性
由部分于未多转数变钢奥的氏Mf体在存室在温,以称下为,残因余此奥钢氏快体冷,到记室为温A时r、仍r有A 或AR。
有残余奥氏体存在的现象,称为马氏体转变不完全性。 要使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为马氏体,可采用冷处理。
• Martensite
M—马氏体
4
一、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1. 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
2. (1)马氏体转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马氏体转变主要为降温转变,过冷奥氏体冷至Ms温度时 才M转f变开称称始为为进马马行氏氏马体体氏转转体变变转的的变终非。止恒而点温冷(性至温。M度f时)马。氏把体马转氏变体终的止降温。
1.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1)钢中马氏体的本质: 马氏体是碳溶于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式固溶体,
记为M或α′。 其中的碳择优分布在c轴方向上的八面体间隙位置。 这使得c轴伸长,a轴缩短,晶体结构为体心正方。 其轴比c/a称为正方度,马氏体含碳量愈高,正方
度愈大。
15
(2)、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类型
不变平面也可以不是相界面,不变平面就为中脊 面。
12
三、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实验测定出母相与新相成分一致 ; 马氏体形成速度极快,一片马氏体在5×10-55×10-7秒内生成; 碳原子在马氏体和奥氏体中的相对于铁原子保持不变的间隙位置 。
四、马氏体转变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马氏体转变时马氏体与奥氏体存在着严格的晶体学关系: 1、位向关系
11
预先在磨光表面上划一直线划痕,相变后直线变 为折线,直线在新相、母相的界面不折断,在新 相晶内不弯曲。
马氏体相变就像形变中的切变一样。切变使得发 生上述宏观形变。而且,在上述相变时,相界面 宏观上不转动,也不变形,所以相界面称为不变 平面。
当相界面为不变平面时,界面上原子既属于新相, 又属于母相,这种界面称为共格界面。由于是切 变共格,也称为第二类共格。
13
五、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在某些合金中A冷却时A→M,而重新加热时马氏 体又能M→A,这种特点称为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逆转变开始的温度称为As,结束的温度称为Af 。 M进→行A。的逆转变也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As-Af) 形状记忆合金的热弹性马氏体就是利用了这个特
点。
14
二、 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
第五章
马氏体转变
1
热处理的定义:热处理是将材料通过特定的加热
和冷却方法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的工艺过程。
温 度
奥氏保温体化 临界温度
热
珠光体转变
加
冷
贝却 氏体转变
马氏体化
时间
2
马氏体的定义
(1)马氏体是碳溶于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式 固溶体;
(2)马氏体是在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基本特 征属于马氏体型转变的转变产物。
钢中常见的惯习面有三种,即 C%<0.6%为 (111)γ 0.6-1.4%为(225)γ C%>1.4%为(259)γ
随马氏体的形成温度降低惯习面指数增大。 18
19
(2)位向关系
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特征是马氏体与母相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位向关系。在钢中已观察到到的有K—S关 系、西山关系和G—T关系。 (1)K—S关系
马氏体转变时产生表面浮凸示意图
9
高碳轴承钢马氏体的等温形成1.4%C,1.4%Cr, 浮凸,直接淬至100℃等温10小时 800×
10
下图是三种不变平面应变,图中的C)既有膨胀 又有切变,钢中马氏体转变即属于这一种。
显然,界面上的原子排列规律既同于马氏体,也同 于奥氏体,这种界面称为共格界面。但不变平面可以是 相界面,也可以不是相界面。
转变。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可以
用类似C曲线T-τ等温图来描述。有孕育
期,但等温转变不完全。
7
二、马氏体转变的切变共格性和表面浮凸现 象
(1) 马氏体转变时在预先磨光的表面上产 生有规则的表面浮凸 ;
(2) 马氏体形成有惯习面,马氏体转变时 马氏体与奥氏体之间保持共格关系 ;
8
表面浮凸:预先磨光表面的试样,在马氏体相变后 表面产生突起,这种现象称之为表面浮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