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1.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措施有( )

①采用汉族礼仪制度②与汉族通婚③迁都洛阳

④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解析:孝文帝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快鲜卑族的封建化,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①②③④都有利于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

答案:C

2.(2014·西城区模拟)写于南北朝的某书记载:“自晋宋以来,视□□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中的文字应该是( )

A.洛阳 B.成都

C.杭州 D.广州

答案:A

3.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

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B.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辨别能力。商鞅变法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封建地主统治的发展;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则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选A项。

答案:A

4.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采用均田制消除了土地兼并

B.易姓改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C.迁都洛阳,适应了游牧需要

D.实行俸禄制,杜绝了官吏贪腐之门

解析:采用均田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迁都洛阳,适应了封建化需要;实行俸禄制,使吏治有所好转而不能杜绝。

答案:B

5.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从服饰演变中可知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二月甲子,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即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

材料二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有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

(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班赐冠服”的实质和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

答案:(1)实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行汉化政策。

意义: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

(2)思想:“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494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六月乙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九月庚午,六官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祖纪》下

材料二“北齐初,(齐文宣帝)高洋曾问汉族士大夫杜弼:‘治国当用什么人?’杜弼说:‘鲜卑人只会骑马坐车,治国当用汉人。’高洋听后,不久就把杜弼杀了。甚至他的太子高殷也因受汉文化的熏陶,被认为是得了‘汉家性质’,几乎被杀掉。北齐末,(齐后主)高纬又杀汉族官吏,被杀汉族官吏的家属发往北边,妇女罚作官奴婢……这样,北齐政权日益鲜卑化,鲜卑语也渐渐流行。”

“(北周奠基人)宇文泰是外鲜卑人,重用汉人苏绰制定制度,苏绰对汉族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加以总结,奏上‘六条诏书’。宇文泰下令官吏学习,并颁布全国实行。北周后期,周武帝解脱了鲜卑旧俗,真正接触汉文化优秀部分,最明显的表现是释放奴婢……基本解决了魏晋以来残存的奴隶制问题。”

“北齐和北周,东西相对,以黄河为界。先时,河西的周人唯恐齐人乘河向西,整个冬季守河的将士天天去椎冰,年年如此。后来周人不再椎冰,轮到河东的将士开始椎冰,防备周人东渡。”

——郭伯南《新编中国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高祖”采取的治国措施。请运用所学知识给予简要评析。

(2)北齐与北周的统治政策有何不同?结果如何?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以鲜卑族的封建化为主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第(1)题第一小问要依据“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六官及文武尽迁洛阳”等信息概括归纳。第二小问联系孝文帝改

革的内容进行评价。第

(2)题要依据材料中“北齐政权日益鲜卑化,鲜卑语也渐渐流行”“基本解决了魏晋以来残存的奴隶制问题”“后来周人不再椎冰,轮到河东的将士开始椎冰,防备周人东渡”等信息分析理解第一、二问,围绕封建化的作用回答第三问。

答案:(1)措施:实行汉化政策(或改革鲜卑旧俗,穿汉服,说汉话);迁都洛阳。

评析:孝文帝这些举措,主观上是为了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鲜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了民族融合。

(2)不同:北齐屠杀汉人实行鲜卑化,北周重用汉人采用汉族先进制度;北齐将汉人为奴,北周释放奴婢。

结果:北齐由强转弱,北周由弱转强,最终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启示:落后的民族最终为先进的民族文化所征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