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节选)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 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能安;安而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虑;虑而后能得(5)。物 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至善”。 (5)得:收获。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 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 平静;内心平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 遇事安和,就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 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 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物皆有开始 和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 那么,就接近道了。
2.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 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 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 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整体感知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 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礼制分崩离析,社会动 荡纷乱,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人们惶惶不安, 人们反对纷争,对国家、民族大一统热烈追求, 希望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理想的大同社 会。可惜在那个时代只是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所以只能退求其次。即通过礼制的建设与推行 实现“小康”社会。这也是人们对于儒家理论 的新思考。 西汉宣帝时,戴圣辑孔子弟子及其再传、 三传弟子所记的先秦至汉初儒家关于礼仪教化 的论述而成此书。
第一段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 亲民(3),在止于至善。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 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 “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 “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 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二、《大学》和《礼记》

《大学》并不是单独的一本书 西汉儒者戴圣、编撰《礼记》,共49篇, 《大学》是其中一篇。
三、说文解字

《大学》之第一章 集中阐述: 儒家学派关于人格修养的宗旨 实践此宗旨的步骤
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1.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 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 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 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 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道理。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 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 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 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 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 领。
《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 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 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 发展的宏观图示。 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 起,讲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 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 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 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 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 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 也就能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 天下太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 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 情、做法等)。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大学》中的“三纲 领”和“八条目”的现代意义。
返回
作品简介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 或《小戴记》。内容基本上是孔 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 的先秦至汉初儒家关于礼仪教化 的论述。相传是西汉宣帝时戴圣 所辑,今传本为东汉郑玄注本, 共四十九篇。《礼记》是儒家的 主要经典之一,与《周礼》、 《仪礼》合称“三礼”,为后人 研究古代礼制文明及早期儒家思 想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 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 在宋代与《论语》、《孟子》合 为《四书》。
背景简介
《大学》介绍: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 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 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 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 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 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 为“四书”。
一、学习焦点


“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有 何意义? 儒家学派人格修养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 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 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 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 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 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研究万事万物。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于天下的人, 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 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 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 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 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要先使自己 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得 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 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礼记· 大学》(节选)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一、认真领会《大学》所提出了“三纲领” 和“八条目”的意思和现代意义。 二、学习古人对人类美好理想热烈追求的精 神,树立为人类美好理想的实现努力奋斗的 信心和决心。 三、深刻认识本文提出的“大同”和“小康” 的思想内涵,正确分析其与我们现在提出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渊源关系,及其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