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材料
(05级学员)
调查材料(一)
1、调研时间:4月1日—4月5日
2、调研对象:淄博市周村区教体局机关部分工作人员。
3、调研目的:
(1)通过与部分同事座谈,探讨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情况。
(2)确定调查研究对象,搜集他们的基本情况。
4、调研方法:座谈法
5、调查记录:
通过与教体局机关的领导以及部分科室工作人员的座谈了解到,当前,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无疑已成为行政事业中的一个黑洞,像一只蛀虫一样在慢慢地蚕食公务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公务员的内在潜能难以充分发挥,最后引起行政效率的下降。
这已成为困扰行政管理的一大难题。
目前,在局机关就有少部分的同志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同时确定了10名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公务员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材料(二)
1、调研时间:4月6日—1月12日
2、调研对象:区教体局机关部分工作人员。
3、调研目的:
调查10名工作倦怠者倦怠之前的工作表现。
4、调研方法:座谈法
5、调研记录:
10名同志参加工作年限大都在7——5年,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中,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涨,早来晚走,领导交办的事情认真办理,精益求精,自信、乐观、向上,跟领导和同事们的关系融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了领导的赞许和认可,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他们原有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社会影响等都有较好的基础,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团队。
调查材料(三)
1、调研时间:4月13日—4月18日
2、调研对象及职务:周村区教体局机关部分工作人员
3、调研目的:
了解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4、调研方法:访谈法
5、调查记录:
对职场“索然无味”,对工作失去兴趣,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烦琐事务,筋疲力尽,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工作毫无热情;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而言。
挂在他们嘴边的口头禅是:
1.累死了,每天事情都多得要命!
2.天天做重复的事情,真是烦透了。
3.我的××东西又放到拿去了?
4.到哪儿工作都一样,你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
5.我工作的目的就是等工资。
6.工作是我谋生的一种手段,其他的什么都不是。
7.上司总和我过不去,我没法处理好和他(她)的关系。
8.一切都糟糕透了,我做的事情毫无价值等等。
调查材料(四)
1、调研时间:4月19日—4月24日
2、调研对象:10名工作倦怠者。
3、调研目的:调查倦怠的成因
4、调研方法:问卷调查法
5、调查记录:
通过设置相关问题,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一,你是否感觉工作负担过重,常常感觉难以承受,或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二,你是否感觉缺乏工作自主性,往往老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三,你是否认为自己基本上待遇微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四,你有没有觉得组织待遇不公,常常有受委屈的感觉?
五,你是否会觉得工作上常常发生与上层不和的情况?
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六,你是否觉得自己和同事相处不好,有各种各样的隔阂存在?
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七,你是否经常在工作时感到困倦疲乏,想睡觉,做什么事儿都无精打采?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八,你是否以前都很上进,而现在却一心梦想着去度假?
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九,你是否在工作上碰到一些麻烦事时急躁、易怒,甚至情绪失控?
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十,你是否在工作餐时感觉没食欲,嘴巴发苦,对美食也失去兴趣?
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十一,你是否对别人的指责无能为力,无动于衷或者消极抵抗?
A,经常B,有时候会C,从来不会
十二,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断重复而且单调乏味?
把各题得分相加一下,选A得5分,选B得3分,选C得1分
12~20分还没有患上职业倦怠症,工作状态不错。
21~40分,已经开始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的前期症状,要警惕。
41~60分,很危险,对现在的工作几乎已经失去兴趣和信心,工作状态很不佳,长此以往极不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最好尽快向专家求助。
调查材料(五)
1、调研时间:4月25日—4月30日
2、调研对象及职务:周村区教体局机关部分领导和职员
3、调研目的:研究制定倦怠的对策
4、调研方法:座谈法、心理访谈法
5、调查记录: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在工作学习中取得成绩而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向上的良好习惯。
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
公务员要积极面对问题,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困难,躲避现实,要适时进行归因训练,把工作学习中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等,将帮助其成为更加内控的人;另外,要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尽最大努力地去改变环境,以及合理的饮食和锻炼,都有助于公务员逃离职业倦怠的困扰。
对于部门或组织的领导,面对员工职业倦怠时更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
可以通过明确任务分配;阐明角色和责任;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更多地接纳员工对工作流程和再造的意见;工作业绩评定时,员工的优点、贡献、失误、缺点都要放在重要位置等手段帮助有效减少和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情绪。
关于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报告
(05级学员)
部门的行政效率取决于公务员的素质。
公务员的素质是一种伸缩性很强的内在潜能,只有将这种内在潜能充分地转化为有效的行政行为时,才能收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这种转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其中,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无疑它已成为行政事业中的一个黑洞,像一只蛀虫一样在慢慢地蚕食公务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公务员的内在潜能难以充分发挥,最后引起行政效率的下降。
自四月分以来,根据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在实践环节中的要求,运用两年来在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中所学到的知识,针对公务员的职业倦怠这一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达到学有所用,锻炼提高。
调查对象为周村区教体局机关的部分公务员,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有12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公务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压力状况、身体和心理状况、工作态度等方面。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0份,收回90份,有效回收率100%。
此外,还召开了4次座谈会对公务员职业倦怠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根据我们对周村区教体局机关部分公务员调查数据显示,有57%的人还没有患上职业倦怠症,工作状态不错。
有21%的人已经开始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的前期症状。
有12%的人很危险,工作状态很不佳,职业倦怠状况严重。
这些倦怠者的主要表现为:在别人
眼中他们是白领一族,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但其本人却对职场“索然无味”,对工作失去兴趣,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烦琐事务。
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而言。
在情感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上波动很大,会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因素。
在意向方面,疏远工作,无心投入。
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使,得过且过,没有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行动无常等。
但他们原有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社会影响等都有较好的基础。
二、导致工作倦怠的因素
1、个人因素:倦怠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认清自我价值,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预测自己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观情绪是否影响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没有做好应激的积极准备。
如被调查的张华,从学校调入机关工作以来,思想压力太重,总认为自己能力欠佳,在工作中谨小慎微,始终不能放开手脚工作,心理素质低下,导致工作没有创新和起色。
2、社会因素:
(1)称誉与现实的反差: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务员,一直渴望自己的职业与角色活动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赞誉,以维护他们尊严。
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们对他们及该职业的态度与他们所渴望的职业地位和角色形象很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一种“屈尊感”和“失落感”,他们为自己的职业不能给自己带来光荣而烦恼。
处理不当就会对机关工作失去兴趣和动机。
(2)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报酬的背离
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四分之一。
面对这种不合理的“脑体倒挂”现实,公务员们就会产生愤懑心理。
访谈中发现,当前公务员对工资待遇方面意见较大,对现在的收入状况不满意,这一点在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中
得到了证实许多公务员每月的工资收入大部分用于基本生活和人情往来,在业余文化生活和继续教育方面已经没有能力投入了,更不用说面对结婚、住房等大问题了。
(3)职业工作的低创造性
调查结果表明,13%的人有明显的情绪衰竭,有12.6%的人出现玩世不恭的维度。
他们在工作中以执行为主,自主性差,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工作,他们因循守旧、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着烦琐事务,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了公务员的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
(4)自我抱负水平过高与工作准备不足之间的矛盾
在工作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急于实现自己的抱负,由于其它因素的干扰,常常会导致挫折感的产生,从而导致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具体对策
1、从外部着手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
应激又称紧张状态,是引起机体的各种适应性、抵抗性变化的一种机能状态。
人在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生活,无数自然环境的变化,自身生理心理的变化,都可以作为应激源而引起应激。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社会应激源复杂多样。
在实际工作中,其领导应尽可能突出情感化的工作特色,真正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不是一味地施压;工作内容丰富化,让公务员得到全面发展提升尽可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为公务员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使他们的郁闷和疑惑得到及时的排解;同时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员工的成就需要。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倦怠者的心理压力,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
2、提高公务员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能力和运用心理策略的最基本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寄希望于应激源的改变。
这是告别倦怠的根本,也非常有效。
(1)引导倦怠者正确认识自我:就是要认清自我价值,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预测自己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观情绪是否影响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无做好应激的积极准备?有了积极的自我认识,才能正视应激情境的客观存在;才能勇于面对各种现象、准确地对待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并尽量与周围环境保持积极的平衡,成为自身行动的主人,从而避免遭受应激给自己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损伤;才能对可预见的应激,进行自我调整,主动设置缓冲区,提高自己的心理应付水平。
使倦怠者认识到:只有从自我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周围环境,才能把变化视为正常的事,不断接受变化的刺激,积极、愉快、主动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走出倦怠。
(2)、寻求积极的应付方式:应付是指成功地对付环境挑战或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常,积极的应付方式可以使自己有效地面对心理应激、重新恢复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水平状态;消极的应付则往往会使人继续停留在充满压力的应激状态,继续消耗自身潜在的能量,产生倦怠,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因此,我建议被调查者采取两种策略:(a)运用心理暗示的策略——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
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每个人可把自我暗示作为提高自己应付应激能力的策略。
让被调查者充分认识到:当千头万绪、不知所措时,绝不要抱怨、退缩、自怨自艾,要反复提醒自己:“一次一件事,我一定能做完所有的事”,“走过去就是个天”,“工作着就是快乐的”,“与其痛苦地做,不如快乐地做”,“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会为你做些什么,你只有靠自己”。
在经常的这样自我暗示下,由急躁、泄气、灰心变为情绪稳定、有条不紊、信心十足,自信有能力控制各种应激。
心理状态得到调节,心理活动水
平得到提高,从而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在苦难中寻找新的乐趣,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
(b)学会适应的策略——在各种应激事件和压力面前,自己一定不要一味地抱怨,要及时调整心态、学会适应,换一种角度看压力。
学会对让我们曾经头疼不已的压力心存感激,因为没有压力,我们的生活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这是适应的最关键的问题,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
总之,公务员职业倦怠还有很多办法,核心是“人”,即如何形成一个公务员心理安全监控及有效调整的体系。
通过这个体系,既能够将公务员的心理问题解决,同时也将担负起服务于社会公众的职责。
五、预期反思的角度:
1、个人因素:心理健康水平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认清自我价值,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预测自己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观情绪是否影响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没有做好应激的积极准备。
2、社会因素:
(1)称誉与现实的反差: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务员,一直渴望自己的职业与角色活动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赞誉,以维护他们尊严。
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们对他们及该职业的态度与他们所渴望的职业地位和角色形象很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一种“屈尊感”和“失落感”,他们为自己的职业不能给自己带来光荣而烦恼。
处理不当就会对机关工作失去兴趣和动机。
(2)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报酬的背离
但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四分之一。
面对这种不合理的“脑体倒挂”现实,公务员们就会产生愤懑心理。
(3)、职业工作的低创造性
在工作中以执行为主,自主性差,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工作,他们因循守旧、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着烦琐事务,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了公务员群体的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
(4)、自我抱负水平过高与工作准备不足之间的矛盾
公务员在工作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急于实现自己的抱负,由于其它因素的干扰,常常会导致挫折感的产生,从而导致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