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着》余华的苦难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活着》看余华的苦难哲学
摘要:本文通过余华的代表作《活着》里主人公福贵一次次的经受亲人、朋友的死亡的打击,最后一个人无依无靠、孤独而平静的活着,来展示人在极端的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力,并由此浅析余华的苦难哲学和苦难带给人的反思。

关键词:活着;余华;死亡;苦难哲学
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很多关于苦难与生命的经典事迹。

无论是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福祉而崇高的牺牲, 耶稣基督为了坚持信仰忍受酷刑,还是睿智的俄底修斯返回故里途中的艰难险阻, 无论是屈原为黎民百姓九死不悔的求索, 越王勾践为复国而卧薪尝胆,倍受凌辱的痛楚,还是年迈的杜甫拖着病体绝望的在孤舟上吟哦, 无不体现出人在艰难困苦中对生命本身意义的自觉追求。

而这些伟人最终或是使命还未完成就驾鹤西去,或是惨死他乡,或是孤独终老。

苦难与死亡就像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随时伴在人的左右。

2000多年前,西方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通过不断的思考,提出了“人死后到哪里去”的问题。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很多人哑口无言,一时间问倒了很多人。

在柏拉图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它并非是一件苦事反而是一件乐事,因为死亡正是代表灵魂可以从肉体的枷锁之中释放出来,虽然灵魂的可朽部分会跟肉体一同死亡,但是不朽的、纯洁的部份却会重获自由。

正如柏拉图在《斐多篇》(Phaedo)中说:“死亡只不过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对吗?死亡无非就是肉体本身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对吗?除此之外,死亡还能是别的什么吗?”1中国人虽然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生必然的归宿。

但是向来对死亡充满了不安感,认为死亡是一种令人恐惧、给人威胁的力量,故而在日常生活中极1 [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力避免谈论与死亡相关的事。

死亡主题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禁忌,甚少在文学作品中展现。

但是,余华生活在医生家庭,年幼时父母工作繁忙,他便经常在医院的各个角落游荡,看到过各种鲜血淋漓的场面。

在小学阶段全家搬至医院居住,家对面的太平间给了他更多见识死亡的机会。

所以,他用稚嫩的双眼目睹了很多幕死亡的场景,耳中也听到了各种凄惨的哭声,对于死亡他已熟悉到淡漠的地步。

弗洛伊德曾指出:“现实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早年的经验( 通常是童年时代的经验记忆) , 现在, 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 这个愿望又在作品中得到实现。

”2所以,童年的特殊记忆使余华对待死亡、苦难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独特视角和冷静的态度。

童年生活环境的影响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是死亡和苦难。

他的代表作《活着》就探讨了以死亡为载体的人生苦难。

小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年轻时不务正业,整日花天酒地又懒惰嗜赌,终将巨额家产全部被人一点点骗光。

父亲得悉这一晴天霹雳一气之下从茅坑下意外摔死。

接着,妻子被接回娘家,母亲重病,自己去县城给母亲找医生治病时被抓去参战。

他在残酷的战场上目睹了友人老全和无数战士的死亡。

幸运回到家中,母亲早已病死。

女儿也因病无钱医治也成了哑巴。

一家人好不容易省吃俭用供儿子有庆上了学,在医院给人献血时被医生活活抽干血而惨死。

女儿终于觅得如意郎君并有了孩子,婚后一年却因难产死在产房。

与福贵在战场上同甘共苦的友人春生幸运逃离战场又当上了县长,谁知在文化大革命中忍受不了迫害和折磨,无奈自杀。

接着,任劳任怨的妻子家珍患软骨病多年,受不了儿女双亡的打击含泪而死。

人世间仅剩的亲人,女婿和外孙与福贵相依为命。

刚过上几年安稳日子,勤劳踏实的女婿二喜在工地意外的活生生的被砸死。

唯一的外孙苦根大病后,福贵好心为他煮平时舍不得吃的豆子,却导致他被活活撑死。

最后,周围的亲朋好友全都永远的离他而去,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

在福贵漫长的人生路上处处充满未知的苦难和纷至沓来的变故,在面对这些苦难和打击时他没有选择以死来逃避,而是在最终孑然一身时依然孤独而又坚强的活了下来。

福贵在讲述自己承受的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时,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哭到不能自已。

但他绝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贪生怕死之徒。

他用淡淡的、平静的语调诉说着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

可正是这种轻描淡写
2 [美] S. 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M] ,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让人感受到他心中满满的无奈和苦楚,不禁让人动容。

这种淡然和超脱是历经世事的摧残之后的顿悟。

正如黑格尔所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愈多,愈艰巨,也就愈现出主体性格深厚和坚强。

”3
在面对死亡与生存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主人公福贵身上表现得不是西方古典主义带有英雄色彩的悲壮之美,恰恰是具有中国农民特色的坚韧之美。

如果说前者是在挑战命运之神中宣扬人的能动性,那么福贵则是在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的基础上忍辱负重的执着抗争。

福贵并没有放弃与命运的抗争,只是在他身上这种抵抗表现得更加隐秘。

他虽然不得不承认命运和死亡都早已注定,不可改变,所有的抵抗都可能只是徒劳,但是这也没有让他消极颓废。

相反,他用顽强的“活着”的方式来反抗死亡和命运。

这种抗争不是在力量上与死亡搏斗,而是在时间上与之抗衡,而且他所面对的除了未知的死亡还有那浓重的孤独感和绵绵不绝的悔恨:年轻时自己对家人的漠不关心,甚至大不敬,丝毫没有承担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对于忠心耿耿的仆人的侮辱和不尊重;对于丈人的一次次无情的讽刺……这些足够福贵用一生的时间来悔恨!这种抗衡这是对生命存在和延续的认可,是一种生命内在韧性的展现。

正是这种生命的韧性,福贵才能安然挺过一次次无情的打击和命运反反复复的摧残。

余华曾这样阐述过他眼中的苦难:“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写《活着》,就是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4福贵就是这样一个单纯为活着而活着的人。

他尊重生命本来的面目,并不因自己亲人好友的死去而怀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他理解的生命注定是要承受苦难,是要经历打击,是要体会苦涩。

但是福贵这样默默的活下去绝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包含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所以他才会有信念冲破重重阻碍从战场上回来。

他心中深深的爱着这个被他一手破坏又一点点凝聚起来的家庭,这个处于风雨飘摇中、破败的的家也需要他继续支撑下去;包含了一种坚定的力量,所以他才会送走一位位挚爱的亲人、朋友之后仍然有毅力顽强的活下去。

我们为之钦佩的不仅仅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那种
3金路杰:《余华〈活着〉死亡悲剧的崇高美》,《九州文坛》,2011年
4叶立文:《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对家人、对朋友的爱的力量,更是那股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的力量,那种顽强活下去的力量。

在送走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之后,他也可以用死亡来解脱。

可是福贵已经看清苦难在他的生命中的价值,他对生命仍存在期许。

于是,他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买了一头老牛,与牛为伴使他的心里美滋滋的,像是又找到了家人在侧的感觉。

对于福贵这样一个在与命运的抗衡中处于极端劣势的人,为活着而活着所经历的痛苦远比死亡的解脱来得更为沉重和辛苦,但是他却顽强的活了下来,这需要一种超人的意志,更是一种奇迹。

当生命变得不能承受之重时,活着绝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福贵的人生经历不正验证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5吗?
福贵人生的苦难历程不是特例,他代表的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

这部小说社会背景十分宽广,“做了手脚”、“挖了个坑让人往里跳”6的赌场;枪林弹雨, 死尸满地, 随时会丧命的战场;荒谬至极的大跃进炼钢时代;饿殍满地的三年饥荒时期;黑白不分,人性扭曲的文革日子。

在各种社会重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余华通过福贵之口轻描淡写的描绘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要承受的无尽的苦难。

福贵的战友老全在战争中的死和春生战乱之后当上县长又在文革中被迫害至自杀身亡都是时代演进的消极后果。

福贵的苦难也是那个动荡混乱的时代的苦难,是那个时代人的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同时,这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苦难。

漫漫人生路上处处充满未知的苦难,在面对这些苦难和打击时我们应该反思,是默默承受还是选择以死来逃避?我想,福贵已经用自身的经历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我们在福贵身上看到了中国人传统的隐忍和坚持的精神。

“李泽厚曾说过,‘崇高正是在与各种严重的敌人,与困难、凶恶、灾祸、苦难、挫折的斗争中。

不管他们是采取狂风暴雨的激烈方式还是表面上比较和缓的形式,隐忍才是光芒四射的。

’”7
但是苦难给福贵带来的不只是痛苦,也带来了对人生深刻的体会和大彻大悟的思想境界。

所以,在福贵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位孤苦无依的老农,而是一位妙语连珠的智者。

他在评价一位妇女们谈论的男人说;:“做人不要忘记四
5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呈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6余华,《活着》,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第14页
7金路杰:《余华〈活着〉死亡悲剧的崇高美》,《九州文坛》,2011年
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末了他还说“这都是做人的道理”8。

这四条人生真理是福贵用一生的经历总结体验出来的。

试想,若没有家财尽失,福贵不会去真正关心在意任何人,更不会对自己拥有的任何东西心存感激;没有死里逃生,他不会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没有亲朋好友的纷纷死去,他不会领悟到这些平凡的生命给他的生命增添了多少意义;没有被逼至生存的边缘,他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贫苦人民的痛楚和艰辛,更不能与劳苦大众打成一片。

没有他社会地位的骤降,他永远看不清楚一些势利小人的丑陋嘴脸,体会不到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人的忠贞。

苦难于福贵的人生来说,应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正是在接连不断的苦难的折磨下,福贵才明白支撑他活下去是对命运的顺从与认同, 亲人间所体现出的脉脉温情, 以及福贵内心深刻的家庭情结。

活着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字有沉甸甸的重量。

我们阅读《活着》虽然看到的是福贵的苦难人生,但内心感受到的却是那种以静静的活着来与苦难抗争的勇气。

余华用他冷峻的笔让我们看到生命在无尽的苦难下巨大的张力。

它告诉我们尽管命运可能注定以悲剧结尾, 然而生存的意义就在于活着, 关键是活着。

苦难是恒在的,不管是个人、民族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历程。

只有经受苦难的摧残而像一棵参天大树一样坚定的活着, 人类的高贵才能在毫无意义的世界里重新定位。

面对苦难, 面对悲剧的命运而活着,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言的反抗, 就是在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

8余华:《活着》,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127页
参考文献
[1] 余华:《活着》,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2] [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美] S. 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M] ,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4] 金路杰:《余华〈活着〉死亡悲剧的崇高美》,《九州文坛》,2011年
[5] 叶立文:《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6]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呈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