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融入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品德融入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校的配合和联系中弹性的延展。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让家长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的形成合力的教育资源和优势,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一、教材内容向生活开放,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
的切合点,巧妙地选取学生的事例整合教材,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目
标的达成。

例如,在教学《父母的难处》一课时,教师删除了教材提供的案例,而是结合当今家庭中出现的特殊现象——离异后的重组家庭为背景,以本班学生生活在离异重组家庭中的烦心事为例,通过课前访谈,课中讨论与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与家长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使学生走进了父母的内心世界,懂得了父母的爱心与难处,明白了自己在维系家庭和谐方面的重要责任, 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

可以说,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媒介。

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1.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
途径,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

本课程经常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搜集与处理、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活动、教学游戏、歌曲欣赏、讲故事等。

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充满儿童情趣,愉悦儿童身心,放飞儿童情思,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

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

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

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

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从而激发了儿童的学习热情,营造了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感悟、学习,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进行价值引导。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以及向课外延伸,还可以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
临其境之感。

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班级》一课后,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在全年级组织了一次“夸夸我们的班级”主题队会活动,各班同学积极行动起来,将本班的特点和长处编成一个个片段,采用颂
童谣、打快板、说相声、情景表演、歌舞表演等形式展现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

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自由选择的状态下进行价值建构。

使学生在和谐合作的环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发现自我,发挥自我,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完善自我,激发潜在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最终目的。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

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村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污柴油等,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学校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碧水”行动。

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

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可见,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就是体现在教师能根据学生中即时出现的且需及时进行教
育的教学事例,适时通过品德课和家庭、社会广阔的教育空间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
生学习活动的伙伴,学习过程的主持人,学习成果的欣赏者。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努力把学生推向主体的地位,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

换言之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