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教育

摘要:

分享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交往水平的外在体现。中班幼儿虽然经过一年的学校教育,他们在主观上已经产生一些分享的动机与愿望,但是在个人利益受到影响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易发生言行不一致的行为,为了强化幼儿分享意识,教师能够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从而让幼儿体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循序渐进地协助掌握分享技能。本论文以三个方面实行展开:中班幼儿分享水平的现状,分享教育的必要性,分享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中班幼儿分享水平的现状

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分享意识推动分享行为。

中班幼儿经过一学期的集体教育,现如今他们的分享水平又是如何呢?下面我将通过3个案例来分析中班幼儿分享水平的现状,为更好地展开分享教育工作做准备。

案例1:不善于交往的萱萱

萱萱很听话,喜欢协助老师做事,整天喜欢围着老师转。时间一长,老师成为萱萱在班上的唯一玩伴,同桌博文好几次主动去拉萱萱的手,都被萱萱甩开了,僵在那里,拿出口袋里面的手绢,反复揉搓着,表情很不情愿。现如今萱萱已经是中班的幼儿了,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怎么到现在还是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悦,遇到困难就是哭,这种偏向自闭型的幼儿,老师该如何协助他们解除交往障碍,创设条件,让他们体会分享的喜悦呢?

案例分析:

提起分享,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物质分享,往往容易忽视情感分享。情感分享是快乐分享的不可忽视的内容,是分享意识的重要基础,它能协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彼此,从而产生自主分享的乐趣。

案例2:不愿分享的妍妍

妍妍妈妈和子豪妈妈是一对好朋友,她们经常带着孩子两人一起逛街。有时候买的一些零食、玩具都会是双份,两个孩子一起分着吃、一起玩。中班之后,妍妍好像变得越来越小气了,当妈妈让她把巧克力分给子豪一块时,妍妍怎么都不答应,妈妈见说了没用,硬从妍妍手上强抢了一块,送给了子豪,妍妍看见子豪拿着她的巧克力,一边哭一边用手使劲地打她妈妈。妈妈说:“你不是有很多

吗?再说,以前子豪也把他喜欢的东西送给你的呀。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呀。”妍妍任妈妈怎么解释也不听,完全失去理智,一直哭恼。子豪见妍妍哭得厉害,也不理睬,吃得更欢,玩得更起劲。最后,子豪妈妈又跑去重买了一盒巧克力送给佘妍,她才有了笑脸。

妍妍妈妈就纳闷了,中班的幼儿怎么越大越没有之前懂事了,明明在家里是很大方的,很喜欢把自己的物品与家人分享的,不过跟其他人就表现得完全相反,一点礼貌都没有,我的孩子怎么这样?

案例分析:

首先,妍妍妈妈没有考虑到佘妍的感受了。换位思考,如果在征求你的一件之前别人擅自替你做主,你会怎么想?你心甘情愿分享吗?同样的道理,强迫幼儿分享是一种伤害。妍妍妈妈强制要求幼儿把手头上的玩具、食物分给其他幼儿是不准确的,这样的处理方式幼儿都不愿意接受,不利于幼儿分享意识的形成,不能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欢而散,使得朋友之间反而更为尴尬。

其实,妍妍的分享意识缺乏不平等性的,她不想与别人分享,但是却接受别人的善意,这是我们应该即时与她沟通:为什么你不愿意分享?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如想想自己没有玩具时的体验)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最后,对于妍妍这种不良分享行为千万不要助长,不能因为她小、她的哭闹,其他人就让步的必胜心理,必须要她明白,只有准确的途径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我们要让幼儿明白:分享不等于失去。合理的交往规则是分享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只有合理的分享规则才会规范、有序分享行为。

案例3:区域幼儿的争执

中班的小如和阳阳两小朋友一起来到积木区,阳阳把所有的方块积木都挑选出来了,一个一个整齐地摆在桌子上,小如则是把自己想要的积木一个一个的放到桌子上。小如在积木中找了找,没有选到想要的,转身看看阳阳,大声地对阳阳说:“给我一块方积木吧,方形积木都被你拿走了,我想要。”说着就出手想去拿,阳阳急忙一把就抓住小如的手不放,使劲地掰开小如的手,硬把那块方积木抢回来说:“我要所有的方积木,我先拿的,是我的。”

案例分析:小如很想要那块方积木,她认为阳阳已经拿了很多,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让给自己一块,直接去抢阳阳的方形积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完全不顾及阳阳的劳动成果。阳阳则认为积木是自己先拿的,积木就是自己的,哪怕是放着也不于别人分享,再加上小如的无理表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硬对抗,两个孩子的社会行为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交往障碍。

因为中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再加上成人的过度注重和照顾,使得他们习惯性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事情,不顾及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虽然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在分享意识上已经有的初步概念,但是他们易激动,情绪波动大,经常会因争夺一件玩具而发生攻击性行为,为强化幼儿分享行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二、准确理解分享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所以分享行为应该是以自主分享意识为前提,它是没有目的性的,完全因为情感需要,分享不同于报答或取悦,不是简单的相互交换,幼儿的这个交往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当幼儿能够自愿把自己的物品、快乐时,这样的分享行为才是一种亲社会的意识。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我们该如何创设环境,实践中让幼儿体会到分享是一种快乐的事情,为其一生交往水平的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分享教育的有效策略

事实告诉我们,因为幼儿年龄特点的原因,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还是存有一定的发展问题,他们的分享意识还不够强,分享行为还需进一步内化。

1、分享机会多

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应该是在潜移默化的实践中,我们能够利用游戏为幼儿的分享水平提供机会,只有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才能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例如,小小语言区域“悄悄话”的创设,它能够让幼儿分享情绪。在这里幼儿能够与大家说一说家中所发生的一些趣事,讲一讲晚上那些做的稀奇百怪的梦,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另外,通过诗歌、故事等形式激发宝宝的同情心,协助宝宝了解别人的心理感受。让宝宝明白好玩的玩具应该与小朋友分享。

2、分享也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