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陶松,110101424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理距离说”的产生
“心理距离说”是诠释美感的一个概念。在文艺欣赏中,欣赏者与文艺作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心理距离,它是建构审美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是在欣赏者和欣赏对象之间形成和谐的审美关系,实现审美理想的重要条件。1912年,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1880—1934)在英国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的文章,在文中,布洛正式提出了“心理距离说”。一般地,“距离”一词指的是物理上的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即某地与某地隔了多远,某时与某时隔了多长,人们把 “远”和“长”称作距离。但是,布洛却提出了和这种言义迥然不同的另一种距离,即心理距离。他认为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之间形成的“距离”并非现实生活中可以度量的时空距离,而是随着欣赏主体心态的变化所产生的心理距离。对于什么是心理距离,布洛举例说:
(二)“距离”能够极大地提高文学作品的意义
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副人物画,而是要深入挖掘它的科学意义、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保持“距离”地去欣赏它,才能明白在人文主义时代,作者通过这幅画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主题思想。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时,切莫把自己当成书中或者电视剧中的孙少安或孙少平,一定要与之保持“距离”,这样,我们才可以领悟到:世界虽然异彩纷呈,但终究归于平凡,小说不仅写了那个年代陕北平凡农民的平凡人生、平凡生活和平凡世界,而且写出了全国人民的平凡人生、平凡生活和平凡世界。也就是说,文艺欣赏中保持“心理距离”,对文学作品意义的提高具有极大作用。
朱先生在介绍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时,按照他所论述的顺序、所举的例证看几乎与布洛论文的基本顺序和所举例证相同。他在自己的《悲剧心理学》的每一章中都体现出了“距离”的影子,《诗论》等著作中也有“距离”方面的思想。
二、文艺欣赏中心理距离的作用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学家在论述审美活动中存在的心理距离时,指出它的作用在于使审美不涉利害。所谓审美不涉利害,即美是无功利的。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美感和快感做了区分。他指出,感觉都涉及到利害关系,渴求满足欲望,例如,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水,累了需休息,在这个时候,主体只关心对象的存在而忽略了其形式;而美感则是无功利的,它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主体只关心对象的形式而不在乎它的存在,所以“美是一种离开任何利害关系的愉悦。”[4]布洛在用“心理距离说”来阐释审美现象时,也指出:主体保持心理距离可以将自己从现实中的不安、焦虑、烦闷、恐怖中带回到美的世界,让审美活动得以发生,让美感真正获得,比如,面对滚滚而逝的江水,画家看见了绘画的素材,工程师想到了可以发电,哲学家想到了时间的流逝,诗人想到了青春的活力。这说明,面对同一幅画面,人们的目的是各各不同的,有的是出于实用目的,有的是出于科学目的,但诗人却与画面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不涉及其利害,超脱了其现实的实用功能,站到美的立场上来欣赏它的美。
那么,怎样才能让船上的人们去发现、欣赏浓雾弥漫中的海景?对此,布洛说:
海上的雾也能够成为浓郁的趣味与欢乐的源泉。就像所有那些兴高采烈地登山的人们并不计较体力上的劳累及其危险性一样(尽管无可否认,有时这种情况也偶然会渗入欢乐的情绪之中,并增强欢乐之情。)你同样也可以摆脱海雾的上述情景,忘掉那危险性与实际的忧闷,把注意力转向“客观地”形成周围景色的种种风物——围绕着你的是那仿佛由半透明的乳汁做成的看不清的帷幕,它使周围的一切轮廓模糊而变了形,形成一些奇形怪状的形象;你可以观察大气负荷的力量,它给你形成一种印象,仿佛你只要把Biblioteka Baidu伸出去,让它飞到那堵白墙的后面,你就可以摸到远处的什么能歌善舞的女怪;你瞧那平滑柔润的水面,仿佛是在为山地否认它会预示着什么危险;最后还有那出奇的孤寂以及与世隔绝的情景,宛如只有在高山绝顶才能感受到的情况。这种经历把宁静与恐怖离奇地糅合在一起,人们可以从中尝到一种浓烈的痛楚与欢乐混同起来的滋味。[2]
朱光潜指出:“就我说,距离是‘超脱’;就物说,距离是‘孤立’。”[3]‘超脱’是欣赏者对其自身的超脱,他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以超出现实实用世界的行动步入到美的世界。所以,在欣赏文艺作品时,欣赏者应该打破以往的客观审美标准,将‘距离’插入到自己的欣赏过程中,使自己与作品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只有插入这种‘距离’才能让自己对功利的‘超脱’变成可能,使审美关系真正产生。从这点上看,审美关系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主体对对象的现实约束进行了超越之后让心灵所抵达到自由境界。例如白居易的《花非花》中“花非花,雾非雾……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5]几句是现实中的鲜花和雾,但在读者眼里却是一个梦幻般的空灵境界,它使读者这个欣赏者的心灵在此现实基础上得以展开,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心理距离的实质便在于它的“超脱”功能。
布洛说:“距离并不意味着非人情的纯理性关系。恰恰相反,它所描述的是人情的关系,而且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只不过有些奇异的特性罢了。距离的特异性在于这种关系中的个性特征,可以这样说,它是已经经过过滤的。它的吸引力的具体性已经除去,只不过还未丧失其本来的结构罢了。”[2]布洛认为,美的纯粹客观性并不存在,以客观的标准和准则来界定美,将会抹掉许多丰富绚丽的美感事实,所以他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美,证明美感是源自于欣赏者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这种效应恰恰是来自心理距离。这里所说的心理距离既不是时间上的距离,也不是空间上的距离,而是欣赏者对文艺作品所显现的实物在情感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超脱了欣赏者对文艺作品的实用态度,使欣赏者凭借文艺作品产生美感并进而升华为一种快感,使欣赏者对文艺作品产生了和起初的体验完全不同的崭新的体验。朱光潜先生进一步指出:“创造与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结果不可了解;‘距离’太近,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理想。”[3]也就是说,“太远”或“太近”,不会获得美感。
设想海上起了大雾,这对大多数人是一种极伤脑筋的事情。除了身上感到烦闷以及诸如耽误日程而对未来感到焦虑之外,它还常常引起一种奇特的焦虑之情绪,对难以预料的危险的恐惧,以及由于看不见远方,听不到声音,判别不出某些信号的方位而感到情绪紧张。船只的胡乱飘动及其发出的警报很快就会打乱旅客的心神;而且当人们处于这种情境之中时往往会伴随而来的那种特殊的、充满希冀而又缄默无言的焦虑之情与紧张状态,一切都使这场大雾变成了海上的一场大恐怖(由于它那极端的沉寂与轻飘迷茫而显得更为可怕),不论是对谙航海的陆上居民,抑或是那些习惯海上生活的海员们都是如此。[2]
Keywords:"psychological distance"; role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original; contradiction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keep the right distance.
“距离产生美。”的确,当人们欣赏一幅油画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近,会看到画面是一堆色彩的堆砌;太远,画面会变得模糊一片,丧失美感。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1]也就是说,在对美的对象的欣赏中,审美主体要与审美对象保持适当的现实距离,这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前提。那么,在对文艺作品欣赏时,是否有类似的“距离”现象呢?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文艺欣赏中保持心理距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距离”可以“增加审美的魅力”[6]
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如果保持“距离”,马才显得格外强壮,月亮才显得格外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等普通的东西,之所以成为了富有情趣的意象,是因为作者和它们保持了心理距离,所以才显得美。布洛说,一个怀有猜忌心的人,是无法欣赏《奥赛罗》这出戏的。因为他看到奥赛罗的情感经历与他自己的情感经历相吻合时,他或许对奥赛罗的处境会产生更深刻的领会,但是他却无法欣赏这出戏,他会觉得这种情况只会令他更加痛切地意识到自己的猜忌心;如果他能够对这出戏保持“距离”,那么,这出戏一定可以增加他审美的魅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所以将月下的荷塘写得妙不可言,那是因为作者是在特殊的心境下和自己的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才使文章才具有了超凡的审美意蕴,如果按照文章中的遗址去寻找荷塘,不免会使人大失所望。所以,在文艺欣赏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增加审美的魅力。
但是,对“距离”详细分析,可以看出,它含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方面的作用。就消极的方面来说,保持心理距离可以抛弃实际的目的和需要;就积极的方面来说,距离可以使“我”这个主体得到“超脱”,但对对象说,距离却使对象呈现出“孤立”状态。比如当我们听到别人称赞一个诗人的作品是“潇洒出尘”、“超然物表”、脱尽人间烟火气”时,意思是说他和对象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如说某位诗人的诗作具有“形为物役”、“凝滞于物”、“名缰利锁”的特点时候,意思是说他把事物的利害看得太切身了,没有在“我”和“物”中留出“距离”来。和审美对象保持心理距离的实质在于既“摒弃了事物实际的一面,也摒弃了我们对这些事物的实际态度。”[2]这样做可以使我们从事物的利害关系中超脱出来,从“形为物役”中超脱出来,可以使我们的审美经验得到精炼,使我们能客观地欣赏对象,使我们能从对象上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起先,布洛指出雾海航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极伤脑筋的事,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危险,还会给精神上带来烦闷、痛苦、焦虑、恐惧。但是,人们如果暂时摆脱身体上的不适、危险和精神上的忧闷、恐惧,换一种心态去欣赏周围的海雾,它就会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并且成为你快乐的源泉。而愉悦和快乐的来源主要归功于心理距离的作用。他所说的‘距离’,正是不同于客观时空距离的又一种距离,即心理距离。
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文艺欣赏作为一种相当复杂而又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动,欣赏者在这种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文章主要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去解释和阐述“心理距离说”的产生,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作用,“心理距离说”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心理距离说”。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心理距离的作用 ;超脱;距离的矛盾;不即不离
Abstract
Artistic appreciation is a kind of quite complex and very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activity. The appreciator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is activity. The paper mainly explain and expound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from the angle of the viewer,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the role of artistic apprecia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so a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三)“距离”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
当文艺作品所描绘的生活与我们自身的特殊生活经验、生活体会和个人经历相吻合时,我们才能对艺术作品的领会深切入微,达到感动我们目的。鲁迅说:“看看工作的人,也很难,是一种不同的经验。既不能心心相印。它往往是很重要的,非常美妙,和读者看不懂,然后经历一个类似的东西,它会放晴。例如,饥饿的丰富的描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懂,如果饿了他几天,他会理解的好处。”[7]这是说欣赏者与文艺作品有了“距离”,才能产生共鸣。作者在作品中描写的生活真实,只有当读者亲身经历或体验过,才能使读者和作者产生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