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与气血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 兴奋的 上升的 外出的 前进的
静止的 抑制的 下降的 内入的 后退的
春夏 上、外、表、 气态的
白昼 左
无形的
秋Fra Baidu bibliotek 黑夜
下、内、里、 右
液态的 固态的 有形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 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 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 万”。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天与地,昼与夜,动与静, 升与降,热与寒,内与外。
二、阴阳互根。指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没有阴,阳就不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 在。如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热就没寒。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消长。指此消彼长、彼进彼退的现象。 一年四季,由春至夏,寒气渐减,湿热日增, 就称为“阴消阳长”,由秋至冬,热气渐消, 寒气日增,就称为“阳消阴长”。
四、阴阳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 对立面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如白昼与黑夜的交替,四季气候的寒 热变迁。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血虚可导致神志疾病:健忘、
烦躁、惊悸、昏迷、谵妄
调理指导:以增健、维康素或 调理指导:以增健、润红胭或
男仕或灵芝皇为主
女仕为主。
本节结束
祝大家身体健康! 谢谢!
阴
阳
气血学说
一、气的概念: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 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中医学的 气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 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
二、气的生成:气的生成来源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禀受于 父母的先天之精气(肾),第二是饮食中的水谷之精气 (脾),第三是经过肺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肺)。
那“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 《黄帝内经》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 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人背部为阳,腹部为 阴。以脏腑来分,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中 又有阴阳所属,心肺居上为阳,肝脾肾位于下部 为阴。
4、固摄作用:主要表现在血液、汗液、尿液、消化液、 精液等方面。
5、气化作用:气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津液的新陈 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6、营养作用:分布于脏腑组织中,为脏腑提供必须的 营养物质。
血
一、血的生成与功能: 1、生成:血即血液,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
体,主要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与肺 吸入的清气相结合,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 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三、气的生成与分布
气的种类
基本含义
生成分布
主要功能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先天之精所化生,靠后天水 谷之精的滋养及补充,为人 存于肾中 体最根本之气
1、推动生长和发育。生老 病死。2、激发身体的生理 功能,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
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之精气 组成,为全身最集中之气
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生 成,运行于脉中,附着于营 血之水谷精气。
阴阳学说与气血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一)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阴阳的最初涵义: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的 一方属阳,背日的一方属阴。
• 后用来概括和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相互对 立两个方面的属性,或具有对立特性的两 个事物
事物的阴阴属性
温度
运动状态 时间
方位空间
物体存 在
阳
温暖的 炎热的
阴
寒冷的 凉爽的
2、功能: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 用。
虚症形成的原因
• 以妄为常,违犯“常”规。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素问·宣明五气篇》
阴虚、阳虚的症状及调理
阴虚---热证---功能亢进
阳虚---寒证---功能衰退
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
五心烦热(午后热甚)、面色潮 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畏寒肢
气
四、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作用:如此作用减退时,影响人体的生长、 发育或出现早衰,血和津液生成不足,输布和排 泄受阻。
2、温煦作用:人体热量的来源,阳气愈多,产热 愈多,“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如此
功能失调,便可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
3、防御作用:有维护肌肤,防御邪气的作用,免疫力。
气的生理功能:
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生 成,运行于脉外,起保卫作 用。
存于胸中
通过十二经脉 和任督二脉运 行全身
与营气并行, 随同营气分布 全身
1、推动呼吸,声音,宗气 足。2、帮助心脏推动气血 运行。
1、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 组成部份。2、营养全身, 为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1、温养作用,体温。2调节 作用,汗孔的开合。3、防 御作用,肌肤是第一道防御 线。
气虚、血虚的症状及调理
气虚
血虚
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
少气懒言,胸闷气短,食欲减 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指甲
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常 及口唇淡白、心悸失眠、头晕
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苔白,眼花、四肢麻木,皮肤干燥、
脉虚弱
月经淡少、延期,甚至闭经、
严重气虚还可导致低血压、器 舌质淡白、脉细无力
官下垂等症。
红(颧红)、烦而多言、口干 冷、腰酸腿痛、声低气怯、静
咽燥、渴喜冷饮、尿黄、便干 而少言、口淡不渴、尿清长、
(甚至便秘)、舌质红。
夜尿多、便溏(五更泻) 、舌
偶有发热,为持续低热。
质淡白。
情志发展下去—多动,躁狂 情志发展下去—抑郁
宜多静坐,沉思,练习书法。 宜多高歌,呐喊,振奋精神, 调理指导:以增健、女士为主。调理指导:以增健、男士为主。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凡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 等物质为阴,由这些物质所发挥的功能则属于阳。 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 质(阴),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 必定要消耗一定能量(阳)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 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 及阴”、“阴损及阳”,最后可导致“阴阳双虚”。 “阳虚则生寒,阴虚则生热。”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正确的论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 抓住疾病的本质。望诊时面色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
闻诊时声音洪亮为阳,低微断续者为阴。
五、确立治疗原则。阴阳有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 的根本原因,促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病治阴”,“阴病
治阳”
阴阳平衡失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