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过节和观灯》课件(共3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特色
沈从文的散文,不饰雕琢,文笔如行云流 水,舒放自然,本文更是把广博的文史知 识和朴实厚重的语言巧妙地融为一体,不 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拓宽读者的视野, 还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洗尽铅华 之后,絮絮地诉说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 在。
语言品味
任何一种特定的文化样式,都是人的生命 活动的结晶,蕴涵着一定的生命精神。这 篇文章,因为源自真切的生活体验,所以 作者写得具体、细腻,既有大场景的勾画, 也不乏细节上的雕琢,不仅充满着强烈的 动感和紧张而明快的节奏,而且字里行间 蕴藏着作家赞美、热爱、怀念这一民俗文 化的感情。
故宫藏本
龙舟文化
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特别”在?
在于沅水流域龙舟竞渡的习俗,记 忆中赛龙舟的景象,是作者亲身经历的, 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历久而弥新,成为他 生命中的沅水情结。
作者再现了龙舟文化经久不衰的生命 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灯节的灯
一、(1、2)观灯历史。 二、(3-5)家乡灯市。
写“灯节的灯”,首先交代人们元宵节观灯的悠 久的历史。第2段介绍古代灯节的盛况和“琉璃 灯”“万眼罗”等几种奇巧的灯。如果说第2段是 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向人们展示古代观灯的盛况 的话,那么第3段则以家乡为例,通过自己的亲身 经历形象地描绘了灯节的热闹景象。字里行间洋 溢着对节庆习俗、对人的品味和赞赏。最后,提 出自己的预见:随着生活的变化,观灯的习俗将 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结尾戛然而止,引发读者 对已不存在的习俗的思索。“龙舟竞渡”也好, “灯节的灯”也好,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五 花八门,但是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 果,在作者有条不紊地梳理之下,顿时“秩序井 然”,文章的思路就显得十分清晰了。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 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20岁以前生 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 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
——汪曾祺
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极富生活情趣的散文,作者以 平易而又不乏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中华民族 的节庆风俗,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的是 愉悦和怀念,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 的情趣。在“过节与观灯”的大标题下, 介绍了“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和“灯 节的灯”两方面内容。
主题
本文是一篇回忆乡情民俗的极富情趣的散 文,详细描述了端午节和元宵节的盛况, 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对自然、对艺术 的品味与赞赏。及对民俗文化的赞美、热 爱、怀念之情。
作者把生活情景与文史知识的介绍巧妙结合 于一体,你怎样看待这种写法?
生活情景的生动描述与文史知识 的自然铺排,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内 容,拓宽读者的视野,还可以增强读 者的阅读兴趣,延伸民俗文化的渊源, 加深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表达了作 者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爱。
灯市
灯市
灯市
作者为什么介绍了明代宫中行乐图和长大后 读宋词的感受?
作者在引经据典地向人们介绍了古代灯节的 概况和“琉璃灯”“万眼罗”等几种奇巧的灯 的时候,还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的明代宫中行乐图描绘的宫中过年的热闹景象, 文章就是要以此作为实例,更为详实地向人们 介绍古代灯节的盛况,使内容更加充实、可信。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形象地描绘了灯节的 热闹景象,同时还讲述了自己长大后读宋代咏 灯节灯事的诗词的感受,在有了儿时观灯的生 活体验之后,作者才会对描写观灯的文学作品 倍感亲切和熟悉,作者借此表明家乡的灯节给 自己留下的印象之深和对灯会的喜爱,并巧妙 地过渡到下文。
A、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
一、(1、2)端午民俗。 二、(3)沅水闹龙舟。 三、(4、5)龙舟文化
写“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作者在第1、2段 首先从中国的各种节日习俗谈起,这正是他闲适 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从文章思路来看,谈中 国的节日习俗也是必要的,文题为“端午节给我 的特别印象”,因此,首先必须先写节日习俗, 从全国的各种习俗引出地区性习俗,水到渠成地 转写南方的端午节的习俗。南方的端午节留给我 特别印象的习俗是龙舟竞渡。第3段描写记忆中赛 龙舟的景象。作者特别强调它留给自己的印象之 深。第4段借历代的艺术品回顾赛龙舟的悠久历史。 此时的作者更像是一位渊博的历史学家,带领读 者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第5段以明清时代为例说 明人民对赛龙舟活动的喜爱。四个层次,缓缓展 开,环环相扣,一丝不乱。
各种百度文库日习俗(吃)
各种节日习俗(玩)
各种节日习俗(穿戴)
中国民俗文化——宏观
一、丰富的内容;

二、复杂的来历;

三、悠久的历史; 四、地域的差异;

五、厚重的文化意义。 文
沅水闹龙舟
龙舟文化
宋 张择端《金明争标图》
龙舟文化
元 王振鹏 《龙舟图》
龙舟文化
清 《十二月令 ——端阳龙舟图》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 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 《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 《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 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 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 《湘西》等,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 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 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 《沈从文文集》等。
过节和观灯
沈从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 作品,把握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教 师指导。
3、情感价值观:了解中国传统习俗,培养 学生爱国情感。
作家与作品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 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 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 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 边区生活。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 后开始发表作品。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 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 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 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 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 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 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开始,沈 从文出版了70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