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用残差表示:R 3
2 v i i 1 n
n( n 1)
4 4 平均误差:T x x 5 5 n n 2
4 i 1 用残差表示:T 5 n(n 1)
2 v i n

测量的极限误差
测量的极限误差是极端误差,测量结果 (单次测量或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的误差 不超过该极端误差的概率为P,并使差值(1 -P)可予忽略。 I. 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
i li L0 i li x x L0
令:x L0 x
则: i vi x
2 i
推导得:
v
i 1
n
n 1
......贝塞尔(Bessel) 公式
2 或然误差: 3
v
i 1
n
2 i
n 1
4 平均误差: 5
v
总 结 复 习
算术平均值:x
n
l
i 1
n
i
n
2 i
L0
标准差:

i 1
n
用残差表示:
v
i 1
n
2 i
n 1
测量列算术平均值标准差: x
2 t 1 2 概率积分 : (t ) e dt 2 0

n
t
t , t
单次测量极限误差: limx t
式中, ( sigma)为标准差(或称为方 均根误差有);e为自然对数的底,其值 为 2.7182 。它的数学期望(均值)为:
E
2
e
2 2
F( )
2

e
2 2
d

f ( )d 0

其方差:
2 f ( )d
2

平均误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一组独立的 随机误差绝对值的数学期望称为平均误差。
随机误差在(, )间出现的概率:
1 P( ) 2

e
2 2 2
2 d e 2 0

2 2 2
d
引入新变量 t为置信系数 : t , t t 2 t 2 P( ) e dt 2(t ) 2 0
第一节 随机误差
一. 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
1. 随机误差: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 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 可预定方式变化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就随机误差的总体而言,却具有统计 规律性。 2. 随机误差产生原因:随机误差是由很 多暂时未能掌握或不便掌握的微小因 素所构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测量装置方面的因素:零部件配合的不稳
2 x1 2 x2
p1 : p 2 : : p m
1
源自文库
:
1
::
1
III. 加权算术平均值
若对同一被测量进行m组不等精度测量,得到 m个测量结果 x1 , x2 ,, xm ,设相应的测量次 数为 n1 , n2 ,, nm ,即:
x1
l
i 1
n1
1i
n1
, x2
l
i 1
1 1 D( x ) 2 nD(l ) D(l ) n n

2 x

2
n
x

n
由此可知,在n次测量的等精度测量列中,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为单次测量标准差的 1 当测量次数 n愈大时,算术平均值愈接近被测 n 量的真值,测量精度也愈高。
2 2 或然误差:R 0.6745 x x 3 3 n n
定性、零部件的变形、零件表面油膜不均 匀、摩擦等。 环境方面的因素:温度的微小波动、湿度 与气压的微量变化、光照强度变化、灰尘 以及电磁场变化等。 人员方面的因素:瞄准、读数的不稳定等。
二. 正态分布
1. 随机误差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误差的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 现的次数相等,这称为误差的对称性。 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 的次数多,这称为误差的单峰性。 有界性: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 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这称为误差的有界性。 抵偿性: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 平均值趋于零,这称为误差的抵偿性。
• 用不同测量次数进行对比测量。测量次数n的取 值不同。 • 用不同精度的仪器进行对比测量。
I. 权的概念
在不等精度测量中,各个测量结果的可靠程 度不一样,因而不能简单地取各测量结果的 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应让可靠 程度大的测量结果在最后的结果中占的比重 大一些,可靠程度小的占比重小一些。 各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可用一数值来表示, 这个数值即称为该测量结果的“权”,记为p。 因此测量结果的权可理解为:当它与另一些 测量结果比较时,对该测量结果所给予的依 赖程度。
L0
l
i 1
n
i
n


i 1
n
i
n
因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当 n 时,有

i 1 n i
n
0
x
l
i 1
n
i
n
L0
一般情况下,被测量的真值为未知,不可能 求得随机误差,这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被 测量的真值进行计算,则有:
vi li x i 1,2,, n 式中,l i 为第i个测得值, v i 为 l i 的残余误差(简称残差)。
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lim x t x
作业:P53-2-2,2-4,2-5

不等精度测量
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如在科学研究 或高精度测量中,往往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 用不同的仪器、不同的测量方法、不同的测 量次数以及不同的测量者进行测量与对比, 这种测量称为不等精度测量。 在一般的测量工作中,常遇到的不等精度测 量在两种情况:
l
i
算术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最为接近,由概 率论的大数定律可知,若测量次数无限增加, 则算术平均值 必然趋近于真值 x L0 测量系列中的随机误差之和:
1 2 n (l1 l 2 l n ) nL0
l
i 1 i i 1
n
n
i
nL0
x
p x
i 1 m i
m
i
p
i 1
i
当:p1 p2 pm p
x
p xi
i 1
m
mp

x
i 1
m
i
m
为简化计算,加权算术平均值可用下式表示:
x x0
p (x
i 1 i m i 1
m
i
x0 )
i
p
式中
x0
P(a L b) f ( L)dL
a b
f ( )


F( )

算术平均值
1. 算术平均值的意义
算术平均值:在系列测量中,被测量的n 个测得值的代数和,除以n而得的值称为 算术平均值。 设 l1 , l2 ,, ln 为n次测量所得的值,则算术 平均值 n
l1 l 2 l n x i 1 n n
12 22 n2
n
2 i i 1
I.
n
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分布密度
1 f ( ) e 2
2 2 2

坦。
值越小 ,曲线变陡 ;反之 ,曲线越平
可作为测量列中单次测量不可靠性的评 定标准。

当被测量的真值为未知时,不能求得标 准差。实际上,在有限次测量情况下,可用残 余误差 v i 代替真值误差,而得到标准的估计 值。
简便法进行计算方法:
任选一个接近所有测得值的数 l 0 作为参 考值,计算出每个测得值 l i 与 l 0 的差值: li li l0 , i 1,2,, n
x
l
i 1
n
i
n
, x0
l
i 1
n
i
n
x l0 x0

测量的标准差
测量的标准偏差简称为标准差,也可 称为方均根误差。 测量列中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由于随机误差的的存在,等精度测量 列中各个测得值一般皆不相同,它们围绕 着该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有一定的分散, 此分散度说明了测量列中单次测得值的不 可靠性,必须用一个数值作为其不可靠性 的评定标准。 n
II. 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 为算术平均值误差 x x L0 测量列 xi (i 1,2,, N ) 的算术平均值误差为正 态分布时,同理可得 limx t x
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条件:误差的对称 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公式。
II. 权的确定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按测量的次数来确定权,即 测量条件和测量者水平皆相同,则重复测量 次数愈多,其可靠程度也愈大,因此完全可 由测量的次数来确定权的大小,即 pi ni 。 假定同一个被测量有m组不等精度的测量结 果,这m组测量结果是从单次测量精度相同 而测量次数不同的一系列测量值求得的算术 平均值。因为单次测量精度皆相同,其标准 差均为 ,则各组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为: xi , i 1,2, m ni
n2
2i
n2
,, x m
l
i 1
nm
mi
nm
根据等精度测量算术平均值原理,全部测量 的算术平均值应为:
nm n2 n1 x l1i l 2i l mi i 1 i 1 i 1
n
i 1
m
i
则:
n1 x1 n2 x2 nm xm p1 x1 p 2 x2 p m xm x n1 n2 nm p1 p 2 p m
i 1
n
2 i
n 1
II. 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评定标准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量值作多组重复的系列 测量,每一系列测量都有一个算术平均值。 标准差 x 则是表征同一被测量的各个独立测 量列算术平均值分散性的参数,可作为算术 平均值不可靠性的评定标准。
l1 l2 ln 已知算术平均值:x n
1 方差:D( x ) 2 ( D(l1 ) D(l2 ) D(ln ) n
D( X 1 X 2 X n ) D( X 1 ) D( X 2 ) D( X n )......方差性质
D(l1 ) D(l 2 ) D(l n ) D(l )
4 f ( )d 5

2
或然误差:



1 f ( )d 2
2 0.6745 3
随机变量 L 出现在区间 (a, b) 的概率是 则对于偶然误差 来说,出现在区间 ( , ) 的概率是0.5,那么偶然误差 的或然误差就 是 。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均具有以上四个 特征。
2. 正态分布
设被测量的真值为 L0 ,一系列测得值 l L 为 li ,则测量列中的随机误差为: 式中, i 1,2, , n 。 正态分布的分布密度 f ( ) 与分布函数 F ( ) 为: 1 1
i i
2
0
2
f ( )
2 2 2 2 n n n 由此可得: 1 x1 2 x 2 m xm
pi ni
2 2 2 2 p1 x p p 1 2 x2 m xm
x2m • 由此可得出结论:每组测量结果的权与其 相应的标准差平方成反比,若已知各组算 术平均值的标准差,则可按上式确定相应 权的大小。 • 测量结果的权的数值只表示各组间的相对 可靠程度,它是一个无量纲的数
2
2 1 t 2 (t ) e dt......概率积分 2 0
t
不同t的 (t ) 可由附录表1查出 在一般的测量中,测量次数很少超过几十 次,因此可认为绝对值大于 3 的误差是不可 能出现的,通常把这个误差称为单次测量的极 限误差 limx 。
limx 3 当t=3时,对应的概率这P=99.73%。


误差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研究误差的意义; 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误差来源;误差分类。 精度。 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数字舍入规则; 数据运算规则。
第二章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任何测量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为了 提高测量精度,必须尽可能消除或减小误 差,因此有必要对各种误差的性质、出现 规律、产生原因、发现与消除或减小它们 的主要方法以及测量结果的评定等方面作 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