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经营理论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理论的回顾与评论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跨国公司理论
1977年,英国里丁大学邓宁(J·H·Dunning)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81年,他又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进一步对折衷理论进行论述。
邓宁认为,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是建立在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基础上的,这些理论虽然对某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跨国公司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基本上可分为四种流派:
1、完全市场C.P. Kindleberger: American Business Abroad, 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 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的假设前提出发,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分析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优势的来源,其代表是海默和金德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该理论认为,垄断优势来自四种市场不完全形态:(1)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2)产品市场的不完全;(3)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的不完全;(4)由政府课税、关税等措施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前3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能够拥有垄断优势,第4种的市场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实现价值增值。
12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在20世纪60年代初所提出的垄断优势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知识资产,如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便利条件、管理技能等;(2)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品牌、商标、差异性产品、营销技巧、价格操纵;(3)跨国公司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海默等为代表的垄断优势论与新古典贸易和投资理论的最大区别是将跨国公司看作国际生产的主体,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国际交换的主体,从而将跨国公司的研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之中。
后来不少西方学者沿着“市场结构→企业行为→行为结果”这一产业组织理论分析范式,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的内容。
比如约翰森(H·G·Johnson,1970)的占有能力论,凯夫斯(R·E·Caves,1971)的产品差异论、尼克博克(F·T·Knickerbocker,197 3)的寡占反应论以及梅纪(Stephen Magee,1977)的信息占有论等等。
13
2、探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互动关系的理论,主要有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产品周期理论(Product Cycle Model,PCM)是美国哈佛大学维农(Raymond Vernon)教授在1966年提出来的,该理论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角度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
维农等认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过程,贸易和投资格局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其
结论是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属于某一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交换而获得利益。
产品周期理论借鉴了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强调技术发明给经济带来的革命性、突变性的影响,并从技术差距的角度阐述了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基础。
值得指出的是,PCM理论将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结合起来,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第54-6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并以此来分析国际生产格局的形成,它认为FDI的动因不仅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而且取决于东道国所具有的区位优势。
而且该理论比较关注供给与需求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因此该研究方法颇具借鉴作用。
14
但是产品周期理论将FDI看作是对贸易活动的替代的观点却值得商榷。
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来说,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此外,PCM认为,跨国公司的FDI是创新技术广泛扩散,产品进入成熟阶段的结果,但是事实上,跨国公司是以全球战略的视角来选择各个区位的生产经营方式,并在全球范围内对各个节点进行整合和协调。
特别是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日趋明显,跨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与当地企业或科研机构结成战略联盟的数量日益增多。
因此其一开始就在海外进行研发、设计并以海外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创新产品多数情况下也是同时在国内和海外市场推出。
对于这种当地化日益明显的趋势,PCM理论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根据日本当时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
他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产周期理论都是建立在垄断优势基础之上的,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只能解释美国型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
该理论主张,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国际直接投资所导致的技术转移就越容易移植、普及和固定下来,从而可以把东道国没有发挥的潜在优势挖掘出来,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从而创造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
3、内部化理论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对跨国公司行为影响,其代表是巴克利、卡森和鲁格曼等。
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 asson)在其合作出版的专著《跨国公司的未来》(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 e)中系统地提出了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仍然以市场的不完全作为理论分析的前提,但它强调的不是市场不完全如何导致企业拥有垄断优势,而是强调市场不完全如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企业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
内部化理论以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作为理论分析的前提,用交易费用概念解释跨国公司的形成及其运行。
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
根本原因。
中间产品主要包括专利、技术诀窍、营销渠道、商标、信誉等知识产品。
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在进行知识产品的外部交易时,存在着泄密的危险和定价的困难,企业为了克服这些障碍需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
由于外部市场不完全,企业不得不以内部交易机制来取代外部市场,将知识产品的配置和使用置于统一的行政管辖之下,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加以利用以降低交易成本,使企业的中间产品获得充分的报偿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述跨国公司的文献中,有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思想流派。
一是交易成本--内部化的方法,其代表人物主要有Buckley&Casson(1976),Dunning(1980),Rugman(1981)等;二是从跨国公司管理的角度,主要代表人物有Prahalad和Doz(1987),Bartlett&Ghoshal(1989),Hedlund(1986)等。
这两个流派在许多方面有明显不同。
前者主要关注为什么会存在跨国公司,后者则关注跨国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但两者都是研究大型跨国公司,而且近来二者有逐渐融合的趋势,或者说交叉的部分日益增多。
Hedlund (1986),Bartlett&Ghoshal(1989)最早指出,子公司日益扮演战略性的角色。
而Dunning (1993),Rugman&Verbeke(1992)将其与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融合。
但是交易成本学派(Buckley,Casson,Dunning,Hennart,Rugman等)仍主要关注多国性内部化、Julian Birkinshaw:(2000)Multinational Corporate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An Internal Market Perspective, 55-79, from N eil Hood and Stephen Young, The Globaliza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ctivity and Economi c Development, Macmillan Press LTD, pp.55-74对东道国和母国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而多国管理学派--如Bartlett,Doz,Ghoshal,Hamel,Hedlund,Kogut和Prahalad在90年代初则基本上抛弃了多国性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比如知识管理以及核心能力的发展,而所有这些都主要与大公司有关。
19 交易成本理论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跨国公司外部化的原因。
但是,要更清楚地说明战略联盟这一重要发展趋势,还应结合资源能力论来加以论。
John Cantwell(2001)在分析企业为什么日益倾向采取准层级制或准内部一体化的安排胜过于完全的内部化时指出,成本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合作的增。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的下降至少可以使传统的层级制安排也同样受益。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战略联盟的“战略”来考虑。
传统的企业间联盟,比如分包制中的顾客--供应商合作的主要动机是节约成本,而战略联盟还有另外一个动机,即其在本质上是战略性的。
所谓“战略性”是指这些协议的目标在于通过增强企业资产的价值来实现长期的利润最优化。
伴随跨国公司全球化和市场自由化,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白热化竞争使企业低度
增长,因此企业需寻求更廉价的投入或将销售从缓慢增长的市场移往潜在的市场,而且必须使这种转移快速进行。
日益降低的边际收益以及伴随合约或准内部化关系而日益降低的交易成本导致在某些特定产业的企业的非内部化或“内部一体化的消解”(disintegration),因为企业追求灵活性和更低的风险。
企业喜欢联盟而非层级制的更战略的因素是:(1)企业并非总是有办法通过专利来保护其知识产权,而必须依靠保密或共同发明。
(2)以共同发明的方式,联盟允许企业监督竞争对手,并允许企业从事类似的研究。
Narula&Dunning(1998)认为,在同一个行业,当两个领先企业都追求重大的和新的技术突破而又都没有把握他们能赢得这一场创新竞赛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合作,这样可以确保他们联合起来一定是第一的,而且在不确定性很大时,半块蛋糕总比一无所有要好。
(3)当然,跨国公司并不仅仅与技术领先者结成联盟。
与技术资源有限的企业也可结成联盟,此时其目的主要是了解潜在合作对象的研发能力,更清楚地了解其情况,以便为今后的类似合作提供经验(John Cantwell,2001)。
在一个动态的技术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一个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盟关系,Kay, N., (1997).P attern in Corporate 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包括与那些目前还没有显现其价值的企业建立关系是很有益处的,它隐含着更高的学习的潜能,可以应对复杂的形势。
在技术前沿领域,主导性技术标准尚未确定,还存在很多潜在选择时,即使签订一些有交叉性的或重叠的协议也是值得的。
Kay(1997)甚至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与某些企业建立联盟网络关系不是因为他们信任其伙伴,而是为了信任其伙伴。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因为彼此信任才合作,而是因为合作是不可缺少的。
20
R&D的海外投资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R&D投资的形式也同样表现为内部化与外部化的关系,因此也可以由内部化理论或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
但是,鉴于R&D合作的特殊性,特别是“技术导向型”R&D活动的复杂性,用交易成本理论很难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技术导向型”R&D刘海云:《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第231-238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活动并不完全是企业按照交易成本大小进行选择和设计的自主行为,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联盟伙伴获取资源和能力的战略行为,常常涉及合作双方资源和能力的双向交流,有时甚至是完全外部化的。
交易成本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区位选择问题,但是区位战略,尤其是R&D活动的区位选择的动机要比一般的FDI的区位选择复杂得多。
21 跨国公司的R&D活动,逐步从过去的集中性大规模型转变为分散且较小规模的R&D 活动。
R&D活动在全球的分散布局,为跨国公司接近不同地区的外部技术资源创造了条件,
为与其他企业构建R&D战略合作打下了基础。
虽然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通讯网络能够使科研人员实时交流,使管理者们实时控制和协调,使跨国公司能够内部化地分散组织R&D活动,然后将分散的R&D活动加以整合并获得集中化的利益。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竞争已使从外部接近、学习、吸收技术资源同样重要。
相对于跨国公司传统的主要靠内部发展的方式来说,甚至更为重要。
弗洛达(1997)认为R&D对外投资的迅速增长,反映了跨国公司致力于利用外部化科学和技术能力并创造新技术资产的倾向。
弗洛达的研究,基于对外国公司在美国的200多个R&D实验室的调查,主要分析了在R&D国际化活动中适应于生产和市场的动机的相对重要性。
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表明,接近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建立与美国科学技术团体的联系的考虑,是与R&D显著相关的唯一因素。
这种R& D活动的组织被称为是“技术导向型”的(相对于“生产市场导向型”而言)。
这一研究说明了日本、西欧的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在美国“硅谷”等地区设立R&D机构的动机,是为了充分利用那里的科研环境,接近美国科技人才和与其他科研机构建立联系等。
这一动机更多地使R &D活动表现为外部化的活动,如更多地通过分包、技术许可、战略联盟等合作形式,甚至是通过与科学家个人联系和合作的形式组织R&D活动。
22
在过去的20年中,邓宁的折衷理论是解释跨国公司活动的主流理论。
但如今它面临着许多挑战。
经济全球化及战略联盟的迅速增长改变了国际、国内商业活动的运作和组织方式。
战略联盟和外包这些新的运作方式要求将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折衷理论中去。
当然,OLI 框架仍继续有效,它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比如从贸易理论、经济地理、进化经济学和资源基础论或战略管理的角度看。
本文以下就分别对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以及区位优势进行探讨,并对邓宁的综合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
1、关于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是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1937年科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企业的性质》,该论文提出了企业均衡规模和市场交易内部化的思想。
科斯认为,市场交易过程是有成本的。
同时,科斯又指出,企业组织也是有成本的。
但是只要企业能在内部组织交易并花费比公开市场交易更低的成本,企业就会将这些交易内部化。
科斯还进一步分析了市场与企业的边界问题。
科斯指出,企业的扩大必须达到这一点,即在企业的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完成这笔交易所需的成本。
内部化理论就是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形成及其运行的。
其代表人物有巴克莱(Peter J·Buckley)、卡森(Mark C·Casson)、鲁格曼(Alan M·Rugman)等。
巴克利
和卡森认为,随着生产分工进一步深化,中间产品在生产中的作用大大提高。
中间产品多种多样,它不仅包括半成品、原材料,而且包括隐含在专利权和人力资本之中的各种知识。
一般来说,企业在其经营和活动中需要一系列的中间产品。
但现实中,某些中间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表现在要么没有或只有很少可供企业进行产品交换的市场,要么市场效率低,使交易成本上升。
特别是一些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其外部市场极不完全,而且知识产品在消费市场还存在外部经济性。
而如果企业利用知识产品这种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的特点,将知识产品在内部市场转移和使用则可以使跨国公司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因为知识的开发和应用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自我垄断”的性质,歧视性定价和差别定价是知识实现增值的主要形式,但现有的专利制度不允许歧视性定价行为。
因此,知识产品内部化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最佳途径,内部化可以有效地保护知识资产的所有权优势。
一般来说,内部化是对外部市场不完全的反应。
鲁格曼认为,只要存在不规则市场,或者当规则市场交易成本很高时就会产生内部化的要求。
巴克莱等认为,内部化的条件是内部化的边际收益等于内部化的边际成本,但由于国际市场极不完全,内部化处于边际收益递增阶段,因此内部化更显得重要。
在影响内部化决策相关的四个因素中,即行业特定因素(包括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等)、地区特定因素(地理位置、文化差别、社会心理等引起的交易成本)、国别特定因素(东道国政府在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企业特定因素(企业组织结构、协调、管理能力等),行业特定因素对市场内部化的影响最重要。
23
就内部化过程而言,跨国公司通过所有权控制关系将其所属的海外子公司纳入其全球性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之中。
对纵向一体化的跨国公司来说,子公司成为母公司的前向和后向联系的经营单位,分别承担不同产品的生产或同一生产部门不同阶段的生产任务。
同时,在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技术等通过内部市场体系进行交换,从而将传统的国际市场内部化。
比如跨国公司通过其国际化生产网络转移软硬件生产技术,使其子公司获得生产产品和零部件所需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
中间投入品市场也可以通过内部市场来进行贸易。
各子公司独立生产某个环节的零部件或半成品,通过内部市场供地区分市场上的中心工厂进行最后的组装。
对横向一体化跨国公司而言,公司内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各子公司分别承担同一种产品不同零部件的生产,然后集中到某个子公司进行装配和向外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科斯对企业性质的分析,还是巴克利和卡森在跨国公司理论中的进一步发挥,一个企业的边界都是内部化的边际收益等于内部化的边际成本时的规模所确定的。
但是,由此确定的一个企业的边界只是一个静态均衡的边界。
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原有的均衡状态就会被破坏,这会导致企业进一步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向外推展其边界,直到实现新的均衡为止。
但在这种传统解释中。
理论只涉及“一个企业”和“一个市场”,企业内部化的进程似乎是可以孤立进行的,与其他同类企业无关。
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实际情况却是,企业在扩展其边界时,最终的均衡状态不仅由内部化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的规模来确定,而且也同时会受到其他同类企业已经确立的边界的制约。
24
今井贤一等人也认为,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虽然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开辟了分析的切入点。
但是交易成本理论有其局限性。
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手段,两者可互相替代。
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是由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是通过权威,即通过组织和行政命令来完成。
但是,企业为何要替代市场,相邻的生产环节为什么要实行一体化,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看来,这主要是为了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
但是,该理论分析其实隐含了一个假设,即一项经济活动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进行,其生产成本是没有差别的。
但是现实是,不同企业显然具有不同的资源或能力,因此在从事相同的活动时其效率当然也明显不同,从而其生产成本也就不一样。
笔者认为仅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引入资源基础能力论可以更好地解释企业为何选择自制或外购,也可以更好地解释企业为什么必须在某些环节或领域与其他企业结成战略联盟。
总之,一项经济活动是通过内部化来组织进行还是通过外部市场交易获得,应取决于其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或协调成本综合的比较。
因此,本文综合资源基础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企业的形成及其竞争优势的获得。
在科斯看来,企业之所以出现并代替市场是因为企业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换个说法,如果市场中的交易效率提高,那么企业对市场的替代程度就会减小,也就是说,当交易制度或交易条件改善时(比如,法律的完善、交通通讯的发达、交易方式的完善等等),将导致市场交易费用降低,企业规模将会相对变小。
但是这似乎与现实经济发展不相吻合。
钱德勒曾经用大量实证资料对现代企业组织代替古典企业组织以及现代企业规模的发展进行过研究,认为这种变化是建立在市场规模扩大,尤其是技术、通讯、铁路、运输等交易条件极大改进基础之上的。
虽然企业涉足的生产领域在不停地变化,但规模却是在不断地膨胀,而这与科斯理论隐含的思想不一致,因此简单地用交易费用概念是无法对此进行解释的。
如果在此继续沿
用科斯的标准,把企业规模的扩张简单地归为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市场交易复杂化,企业组织规模膨胀是将市场内在化的结果时,就难以全面理解现代企业发展之初规模膨胀为何如此迅速,如此急剧的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科斯的观点事实上是存在着悖论。
如果完全延用交易费用概念是无法解释清楚,必须对以交易费用为标准的市场与企业的简单两分法的现代企业理论加以理论突破。
25
确实,如果要使科斯的理论本身向前发展,有必要解释交易成本本身是如何受经济增长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的。
交易成本理论虽然解释了在非市场制度安排下的情况(比如在企业内部),但是它忽略了管理策略的积极作用以及投资战略的影响。
换句话说,跨国公司理论虽然能够解释企业或MNC的存在的原因,但是它却把企业本身当作是一个对外部环境的被动的反应者,忽视了那些使企业具有活力和使企业成长的内在因素。
而实际上企业技术能力的积累及其内部生产的增长会影响交易成本本身。
科斯强调导致企业所处的市场条件或交易环境。
但是,企业的交易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安排的本质和范围,还有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有赖于其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还有,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实行内部化是因为市场交易的不稳定性和较高的交易成本。
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市场失灵的问题。
一方面,电子商务是国际商务的促进器。
它创造了新的虚拟市场来取代和补充现有的市场和企业层级制。
这使人们反思内部化优势。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本身也是一个产业,它创造了可供选择的市场和层级制来产生经济租。
换句话说,它是产生John Cantwell & Rajneesh Narula (2001):The Eclectic Paradigm in the Global Economy, MERIT-Infonomics Research Memorandum series 价值的活动,与其他活动一样,电子商务产业内部的活动也可用OLI范式解释。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区位,以互联网为杠杆利用和改善其所有权优势,这与传统企业是一样的。
同时,他们又指出,电子市场的独特之处是它本身就是市场。
在传统市场失灵的地方,电子市场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而不必求助于层级制的内部化方式。
因此可以说,电子商务使战略联盟更加流行。
26跨国公司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不仅要寻找适当的区位来获得互补性生产要素和优势,而且要选择相应的组织形式来加以整合。
但这并不是非得采取内部化的方式不可。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88)的《跨国公司:趋势与前景》的报告认为,内部贸易是反映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内部贸易比重高,反映企业生产国际一体化程度高;内部贸易所占比重低,则企业范围的国际一体化程度低。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直到现在也仍然被视为跨国公司系统内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间的贸易。
在化工、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