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

观音是舶来品,并不产生于中国,而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而在古代印度中观音到底来之于何处,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观音是阿弥陀佛之子,也有人认为观音为莲花所化生,更有甚者说观音是由人转化而来的。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观音是婆罗门教的“双马童神”的神话传说演化而来的。

古代印度信奉的婆罗门教约成教于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为经典,后因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衰落。《吠陀》以古梵文写成,主要是对神的赞歌、祭词、咒词等,共有四部,以《梨俱吠陀》产生最早。《梨俱吠陀》中涉及许多神,其中一位即双马童神。传说大梵天创造了世界之后,感到自己很孤独,便从他的心灵、眼睛、嘴巴、左耳、右耳、鼻孔等处生出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的后代中有一位名叫苏里耶,他由于天生一副怪相而被哥哥们改造成为凡人,他由此成为人类的始祖。苏里耶的妻子萨拉尼尤不愿意同凡人过在一起,宁愿变成一头母马,消失在北方的茫茫草原上。后来,苏里耶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毅然变成一匹公马。萨拉尼尤深受感动,两人便又以马的形象过在一起,开始了真正有爱的生活,生下了一对孪生兄弟,名叫阿湿波,双马童就是阿湿波(梵文Asvin)的意译。双马童其后成为婆罗门教、印度教崇拜的神明,其主要的功德就是救苦救难,尤其能治病。他俩能使瞎子复明,残废复全,能使无奶的牛产奶,阉人的妻子生子,使老女得夫,沉船获救。双马童神的神通,传说其行动比思想还快,无论哪里有灾难困苦,只要呼唤其名字,他就立即奔赴救援。显然,双马童神是古印度人民,特别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下层百姓的一种美好寄托与慰藉。后来,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继承了双马童神的全部功德。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双马童神有许多特征都和后来的观音信仰一致,如美丽、慈悲善良、助人为乐、闻声而来、神力无边和称其名号则可获得感应与救度等。密教著名的马头观音,也为观音来源于印度双马童神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发展

观音信仰在其产生之后的发展盘根错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观音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而盛行的。在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双马童”的词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形象。”

观音信仰为何随大乘佛教而盛行?这就要从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的观念——菩萨说起。大乘佛教也叫“菩萨乘”,它是以菩萨信仰为其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核心的。何谓“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唾”的简称,在大乘佛教里,是仅次于佛的第二等果位。对菩萨的含义,《翻译名义集》卷131僧肇释:“菩提,佛道名,萨唾,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引法藏释:“菩提,此谓之觉,萨唾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所以菩萨的职责就是“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菩萨是佛教的高级职称,在大乘佛教中为第二等果位,高于罗汉,却次于佛。菩萨的职责就是帮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救度在水生火热中的芸芸众生。大乘佛教致力于普度众生,以菩萨作为理想的修行对象,认为如果一下子不能达

到佛的境界,至少可以先做佛的候补者,而小乘是根本不承认菩萨的。

大乘与小乘都是佛教教派的名称。小乘佛教又称为“原始佛教”,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直接传承。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一个新的佛教派别诞生了,就是大乘佛教。一般认为,大乘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以龙树、提婆所创立的中观学派为代表的初期大乘(1-5世纪)和以无著、世亲所创立的瑜伽行派为代表的中期大乘(5—6世纪)以及密教流行的后期大乘(7-12世纪)三个阶段。密教是大乘佛教后期学说,是大乘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禳灾、祈福和多神信仰观念,以及中观、唯实及瑜伽术的修行方法,于公元7世纪出现在印度的一个新教派,其基本的特征表现在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语密”)、手结印契(手势和身体姿势,“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7世纪《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产生以前的零散的密教形式被称为“杂密”,以后的密教有了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则被称为“纯密”。

伴随着密教的发展,此时的观音信仰也开始了全面密教化的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各种观音咒术的出现,例如著名的观音咒——“六字大明咒”,该咒翻译成汉语发音为六个音节,即“唵嘛呢叭咪吽”,其意思是“归依莲花上之摩尼珠”。此真言为阿弥陀佛对现世观音菩萨的赞叹语,被密教认为是一切福德智慧及诸行之根本。不仅如此,各类密教观音均有其独特的神咒和印契,观音逐渐成为密教宣扬其教义理论与修道方法的重要凭借;其次是出现了大量密教型观音信仰的经典,例如《观咒》、《观世音说随愿陀罗尼》、《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观世音说应现与愿陀罗尼》、《观世音除业障陀罗尼》、《观世音现身施种种愿除一切病陀罗尼》等等;最后,密教化的观音信仰受到“身密”的影响,形成了大量不同造型、不同身姿、不同手印、不同相貌的观音形象,著名的有圣观音、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正是在大乘思想的催化下,佛教把个人修行转变为具有丰富社会内容的“菩萨行”,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也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主张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因此观音被视为理想的菩萨形象,广为人们所接受。再加上,当时的大乘佛教积极鼓励信徒制造、供养佛像,以累积功德、福报,使得各地大量制造佛像,其中当然也包括观音像。菩萨观念再加上造像风盛行,观音信仰的传播就越来越广了。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基本特征

(一)慈悲为怀

观音是以慈悲得名的,《悲华经》中有云:宝藏如来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法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于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这说明菩萨因具有大悲心,普令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为观世音。所谓“慈悲”即怜爱、怜悯、同情等意思,在大乘佛教中“慈悲”有特定的内涵,指的是“大慈大悲”,“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解除人们的痛苦,两者合起来意即“拔苦与乐”。《大智度论》卷27解释说:“大悲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苦,心苦,怜悯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乐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悯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这都说明了观音慈悲博爱的精神。

(二)救苦救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