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练习题》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
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 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边塞诗练习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 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边塞诗练习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
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 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边塞诗练习题》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 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 ①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 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1分)"百战"极言战事之频
繁,(1分)"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 苦.(1分)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 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1分)
• ②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 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1分)衬托(1分)戍边将士不
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边塞诗练习题》
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家乡却又有 家难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
3.诗人为什么在“归无计”之前加上“燕然未勒”四字?
表现了胸怀壮志的将军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感慨。 4.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 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 ,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边塞诗练习题》
3.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 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 了让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迅猛声 威和紧张气氛。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 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景和捷报传来时的振奋喜悦情景。
《边塞诗练习题》
1 阅读卢纶的《塞下曲》,回答问题。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Fra Baidu bibliotek
⑴“月黑”句在全诗的作用。
月黑,无光;雁飞高,无声。渲染出夜晚的 深沉寂静,为下文单于遁逃唐朝将士追击作 了铺垫。
⑵诗中能表现主题的形象是什么?
主题是表现边境战争艰苦,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能表现这一主题的形象在最后一句,一支骑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 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 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
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1分).
《边塞诗练习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 洮(táo)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1. 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 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 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东高考)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 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 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 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 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 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 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 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 分析。
•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 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 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边塞诗练习题》
(陕西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注释】 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 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 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上阙写出边塞秋天之景:南飞的雁儿头也不回地走了,塞上 特有的边声——西风的呼啸、驼马的嘶叫、兵士的吟唱,衬上悲 凉的号角,渲染出严凝肃杀(荒芜凄凉)的气氛。四面耸立的高山, 山脚横着茫茫的烟雾,太阳沉落,只剩一座孤城,城门紧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