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08072 海德格尔《筑·居·思》句读(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08072(Phil)

China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cademy China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tle: 海德格尔《筑•居•思》句读(二)

by

Xiaomang Deng

海德格尔《筑·居·思》句读(二)

邓晓芒

在何种程度上筑造归属于居住?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向我们阐明,从居住的本质来思考,筑造真正说来是什么。我们把自己限制在物之建立这个意义上的筑造,并且问:什么是一个被筑造之物?作为例子,一座桥有助于我们的思索。这里“在何种程度上”原文为Inwieferen,也就是说,筑造在一般日常的理解中并不归属于居住,但在深度理解中则可以归属于居住。筑造“真正说来”是什么,这只有联系居住的本质才能阐明。海德格尔在此把自己局限于“物之建立”意义上的筑造,即限制于谈通常的建筑物,或“被筑造之物”。为什么要作这种限制?为什么撇开农作物的种植不谈?海氏这里未作说明。其理由可能是,建筑是筑造偏离其纯朴性的极端例子,它看来完全是人为的技术,与耕种活动相比离天地诸神更远。从词源上看,Bauen的“耕种”、“种植”的含义也更加古老一些,而这个词在现代则主要意味着“建筑”。其次,海德格尔在建筑的诸多例子中又只选中了“桥”,为什么不选住房或者教堂?这也是为了选择建筑物中最能代表现代技术观念的实例。桥既不是用来住的,也不是用来崇拜的,而完全是工具性的设施。海氏就是要通过这个例子表明,即使是最实用、最带工具性的例子,也同样可以从中分析出筑造的居住本质,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这个例子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

下面两段是对桥的阐释和思考。首先谈桥和大地及天空的关系。桥“轻松而有力地”飞架于河流之上。它不只是把已经现成的河岸连结起来了。在桥的跨越中,河岸才作为河岸而显露出来。桥特意让两岸相互贯通。另一边通过这座桥而与这一边对峙。河岸也并非作为固定陆地的无关紧要的边界线而沿河流延伸。桥与两岸一起各自将后面岸边风景的一个和另一个广阔视野带给河流。它使河流、河岸和陆地相互为邻。桥把大地聚集为河流周围的风景。这风景就这样伴随着河流穿过河谷。桥墩落脚于河床,承载着桥拱的跨跃,桥拱则让河流的水势保持自己的轨道。这段话前一半讲的都是“大地”,河岸和河流,陆地和岸边风景,河谷与河床,都依靠桥来“聚集”。下面一半是讲“天空”:不论河水平静欢快地流淌而去,也不论天降的洪水在暴风雨或融雪的时节以凶猛的巨浪绕过桥墩的弧度奔涌而来,桥都已经对上天的气候及其变化无常的本质有了准备。即使是在桥覆盖着河面的那一处,它也通过当即把河的涌流纳入拱形桥洞并将其再次从中释放出去,而止住了苍天所降下的滚滚洪流。这一大段话很形象,也很诗意,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这是一种现象学的描述,它描述的是置身于两岸之间的桥在直观中所形成的周围联系的态势,不同于地形图或地理位置图。但有几个词要联系前面讲的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一个是“大地”,这是前一半着重谈的;后一半讲天气的反复无常,讲暴风雨和融雪,讲桥即使在“覆盖着河面的那一处”(似乎只是大地上的一个覆盖物),却也“止住了苍天所降下的滚滚洪流”,从而与“天空”发生了密切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的词汇是打了着重号的“聚集”(versammelt),这是海氏的一个关键词,通常用来说明语言的“逻各斯”(Logos)。桥“把大地聚集为河流周围的风景”,在桥这样一个“物”身上,凝聚着大地的诸多成份,它决不仅仅是达到某个人类有限目的的手段。其实,桥对天气变化的本质“有了准备”,以及它把河的涌流纳入桥洞并从中释放出去,都不过是对天空的“聚集”的另一种方式。所以,桥所起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将天地万物聚集到一起,桥的筑造不仅仅是桥本身的筑造,而是以桥为中心对天地万物的筑造。因此这一段所谈的就是桥与大地和天空所发生的关系。那么,桥与诸神和“有死者”的关系呢?请看下面一段。

桥让河流保持自己的轨道,同时也给有死者提供了他们的道路,使他们从此岸到对岸来往穿梭。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护送着。城市的桥从城堡周围通向教堂广场,城门前护城河的吊桥把车水马龙带到周围的乡村,溪流上古老的石桥所架起的不显眼的通道为收获庄稼的大车提供了从田野到村子的车路,承载着从田间小路到公路上去的木材车。高速公路的桥被编入到精密计算的最快速的远程交通线路网中。桥永远地且各不相同地来回护送着人类的那些慢悠悠的和急匆匆的车辆,使他们到达对岸(zu anderen Ufern),并作为有死者而最终走向彼岸(auf die andere

Seite )。以上讲桥与人类居住的关系,并由此过渡到桥与“彼岸”诸神的关系:这些桥有的以高弧度、有的以低弧度飞越河流和峡谷;而不论有死者对桥面的这种飞越是牢记在心还是忘记了:他们总是已经走在通往最后一座桥的途中、因而根本上都力求超越他们习惯了的或无救的状态,以便把自己带到神圣者的拯救面前。这些桥集合为飞越到神圣者面前的通道。不论这些神圣者的在场是否被特别地思考到了,并如同在桥的神圣化(Brückenheiligen )这一形象中那样明显地得到了感谢,也不论这一点是否仍然被伪装着,甚至仍被拒之门外。这一大段同样表明,桥把有死者和神圣者“聚集”或“集合”在一起了。但桥并不是通过什么强制的手段做到这一点的,而是“让”河流保持自己的轨道,也给有死者提供自己的道路,它“护送”着人的各种各样的车辆,使他们在此岸到对岸之间来往穿梭,并最终走向“彼岸”。当这些桥以不同的弧度飞越河流和峡谷时,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他们所经过的一座座桥实际上总是在朝向自己最后一座桥前进,也就是在跨越他们已经习惯了的沉沦状态,以便到达一个彼岸的神圣者面前而得救。所以“这些桥集合为飞越到神圣者面前的通道”,至于人们是否想到了神圣者的在场,并以桥的形象作为神的拯救的象征(“桥的神圣化”亦可译作“桥的拯救”),对之加以“感谢”,或者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而且还拒绝这样想,这都无关紧要。

总之,桥以自己的方式把大地、天空、神圣者和有死者聚集在自己那里。这是对以上两大段话的总结。之所以“自己的”上面有着重号,是因为桥有自己的方式,其他的“物”也有它们各自的方式,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方式,每件事物都是对四者的一种“聚集”。

聚集(Versammlung )根据我们语言中的一个古老的词,叫做“物”(thing )。桥是一物——也就是作为上述四重体的聚集之物。然而人们却认为,桥首先并且本来只不过是一座桥而已。后来,并且偶尔地,桥也有可能还会表达出某些不同的东西。而作为这样一种表达它就成为了象征,成为了前面所提到的那一切东西的范例。然而,桥,如果它是一座真正的桥的话,它就永远也不会首先只是一座桥而后才是一个象征。同样,桥也并非首先只是在它表达某种严格说来并不属于它的东西这种意义上的象征。如果我们严格地看待桥,那么它从来都不显示为表达。桥是一物,并且仅仅是这一物。仅仅吗?作为这一物它聚集着四重体。海德格尔又从德语的词源上做文章。在古德语中,Ding (物)就是thing ,本来就是“聚集”的意思,犹如我们汉语中叫“东西”。《辞源》上说:“物产于四方,约言之曰东西”,因而“泛指物件为东西”。聚集什么?聚集一切可聚集的“东西”,这就是天、地、神、人。但可惜的是,人们一般不这样看,而是把桥就只看作是桥;然后,如果这个人还有点诗意的话,他或许会同意桥也可以成为某种“象征”——随便你怎么解释。海德格尔认为,“严格地看待”桥,则桥决不只是另一物的“表达”,因而也不是别的东西的象征;桥在直观(现象学直观)中就是“这一物”;但正因为它是“这一物”,所以它“聚集着四重体”,即以独特的方式把四者本源地聚集在自己那里。所谓“严格地看待”,也就是现象学地看待,让桥直观地显现在面前,而不把它变成抽象概念。抽象概念不能解释具体丰富的“桥”,或者即使它要解释,也是“不严格”的,就像用数学公式来解释一首诗一样“不严格”;只有诗意地解释一首诗才是严格地解释一首诗(“以诗解诗”),只有严格地看待桥,也就是诗意地思这座桥,才是严格地解释这座桥,即在桥中看出它所“聚集”的一切。

123然而,我们的思维历来就习惯于太贫乏地估计物的本质。这在西方思想的进程中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即人们把物设想为一个未知的X ,它带有各种可感知的属性。由此来看,该物的一切已经属于聚集着的本质的东西,当然就对我们显得像是后来才硬加进去的附属品了。当桥从来都不是一座单纯的桥时,桥也就不会是一物了。这里“历来就习惯于太贫乏地估计物的本质”,是指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把事物的本质从现实的感性世界割裂开来而置于彼岸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把物设想为一个未知的X ”则显然是指康德的自在之物(Ding an sich selbst )。康德的物自身不可知的学说根源在于柏拉图的彼岸世界的理念论,康德认为我们能够感知物的各种属 1

《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825页。 2 联系到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的“这一个”,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性格”,可以看出其中有某种隐秘的关联。文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就是对一切可聚集的东西的聚集,但又是唯一的、独特的。 3 胡塞尔把他的现象学称之为“严格的科学”(die strenge Wissenschaft ),就是此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