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文言现象和翻译 共60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王因为不了解忠臣的资质,所以在内被郑 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1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行 走一面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像干 枯的树木一样。
15、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
为众?人” 都昏醉,为什么不跟着吃那酒渣、喝那薄酒? 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才美德而使自己被放逐 呢1?6、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
他的文笔简练,用语含蓄精深;他的志趣 高洁,行为清廉。他的作品描写的事物虽 然普通,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举的是近 事,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 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 脱污秽环境,浮游在尘埃之外,不沾染世 俗的污垢,他俨然是一个不受世间污秽所 染,保持高洁品德的人。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在内,在外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力
3、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4、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的小人
5、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7、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一样
8、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状,用厚币
9、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一天天地
10、时秦昭天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 11、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姻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败。 名作状,在内,在外 1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形作动,诋毁 1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4、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使 动 用 法 , 使 ……
振兴
1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作动,效法
16、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名作动,染黑
17、惠王患之 18、于是怀石
意动,以……为患 名作动,怀抱
19、怀瑾握瑜 20、悲其志
名作动,怀着
21、又怪屈原以彼其材
22、轻去就
特殊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 判断句
也。
1、遂绝齐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勒尚 3、以出号令
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遭遇 2、人穷则反本 通“返”,返回 3、靡不毕见 通“现”,表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旨趣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浊”,污浊 6、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通“涅”,染黑
7、屈平既绌 通“黜”,罢免官职 8、齐与楚从亲 通“纵”,合纵 9、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任——疏——黜——迁——沉
《屈原列传》文言现象及翻译
《屈原列传》 文言整理 1、文言实词、虚词的多义 2、古今异义词 3、通假字 4、文言句式 5、词类活用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晓国家治乱的 道理,擅长应对。
2、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
上官大夫看了就想(按自己的意思)改动, 屈原不同意,于是他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 坏话。
古义:当权 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4、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6、而能与世推移 古义:变化,今义:移动 7、皆祖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今义:举止行动不慌不忙
词类活用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名作状
9、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秦惠王以齐楚联合抗秦为患。就叫张仪假 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给楚国作为 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10、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 并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面前编造谎言。
11、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 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怎么能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最终还是 去了。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 路,于是扣留了怀王,强求楚国割让土地。
1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思念国君,想振兴楚国,并希望国君和 社会重走正道的意愿,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 达(这种)意愿。
1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我听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灰 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作 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清白之身受脏污 的17玷、辱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
想见其为人。
为屈原的志趣而痛惜,到长沙,看了屈原投 江的地方,忍不住流泪,想见屈原的容貌和 品行。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 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 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 人妨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朝廷所容。
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 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 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遭到小人挑拨离间, 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
省略句
1、遂绝 ( 于 ) 齐 ( 省略介词 ) 2、又因厚币 (源自文库赂 ) 用事者臣勒尚 ( 省谓语 ) 3、以 ( 之 ) 出号令 ( 省介词宾语 )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国风》好写男女爱情,却从不过分失当,《小 雅》好写臣子的批评,却无背叛之心。
6、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离骚》阐明真理和道德的广大崇高,国 家治乱的规律/条理,无不完全显现出来。
7、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 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详:通“佯”,假装;通“贽”,见面礼
10、亡走赵,赵不内 通“纳”,接纳 1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
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第二年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骗人的假话, n 今义:无理狡辩,v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古义:返回 ( 楚国 ) 恢复 ( 国家 ) 。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 4、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