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主要翻译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54 年,茅盾提出了他著名的 “艺术创造性翻译” 思想,这是对他翻译实践的最高经验总结。这一思 想把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作为翻译的根本任务。 • 茅盾把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这一概念引入了翻 译,为翻译提出了最高要求。他认为,最能吸引读者 的是原作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形象使读者对书 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强烈的感情 • 茅盾的“意境” 论是对 “神韵” 说的发展,表明 他对原作的 “精神”—— 思想内容和风格——的 认识深化了。对于如何才能达到传达 “意境” 的 翻译效果,茅盾结合切身翻译体验,提出要 “翻译 与创作并重” 。 • 他认为,文学翻译绝非简单地临摹原作,而是一个再 创作的过程,这一过程甚至难于文学创作,它要求译 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因此要慎重对待翻译过程。 • 按照茅盾的观点, “译者即作者” ,从事翻译绝非 易事,他担负着用译入语再造原作的重任。
茅盾的主要翻译思想
茅盾与翻译
• 茅盾是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 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翻 译家,他的文学生涯就是从最初的翻译活动 开始的,文学翻译实践贯穿了他60 余年的文 学创造实践。茅盾的翻译思想是和他的文 学创作思想紧密联系的,而他整个现实主义 文艺观深受前苏联文艺思想的影响。
•
•
总结
• 茅盾早年提出的 “神韵” 论就初步体现了文艺学的翻 译观,即文学翻译应该像文学作品如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实 质那样来再现原作的艺术特色。 “茅盾提倡直译,但他 的直译更侧重于在译文里忠实地传达原作的主题、 思想、 形象等,而不是追求简单的形式对等,在“形貌” 和 “神 韵” 发生冲突时,应舍 “形” 取 “神” 。茅盾后来发 展了他的翻译 “神韵” 论,提出 “意境” 论,即翻译重 , , 在传达意境。 ” 茅盾认为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一种 形式,这样就把翻译上升到艺术创作的高度,为翻译提出 了文艺学美学的要求。在艺术创造性翻译思想的前提下, 茅盾提倡翻译与创作并重,并向翻译工作者提出了从事翻 译的要求。茅盾的翻译观及其方法论缜密科学,自成体系 ,是其一生翻译实践的经验总结,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影响深远。
对 “直译” 与 “意译” 的新解
• • 茅盾晚年在回顾中国近现代翻译发展历程时曾对自己的翻译思想做过总结,其核心 是重新阐释了他对翻译中 “直译” 与 “意译” 关系这一古老命题的理解。 茅盾将直译解释为再现原作的风格,即对原作风格的忠实才是最大的忠实。可以看 出,茅盾的直译很独特,不同于单纯强调语言形式等忠于原作的传统 “直译” ,而是 一种对原作更深层次的忠实。从文艺学角度考虑,茅盾的直译观无疑是更合理的。 对于意译,茅盾主要是结合译诗来谈的,他反对任意删改原作的意译,强调要保留神 韵。从译诗上所反映的茅盾的意译观来看,在追求译作与原作神似的同时他仍坚持 尽量在语言等形式方面的对原作的忠实,这是比较全面的意译观。 翻译界传统的 “直译” 与 “意译” 之争其实质是不同翻译标准在翻译方法论上 的反映, “直译” 追求字句形式对等, “意译” 追求思想内容对等。茅盾没有正面 回应二者之争,而是从文艺学的观点出发认为直译和意译着眼点都在于传“神” , 只不过实现二者的具体方法不同而已。在茅盾看来, “形” 是服务于 “神” 的, “神” 的精确传达离不开对“形” 符合原作的表达。因此,文学翻译是寓 “形” 于再现原作 “神韵” 的。茅盾关于直译与意译的观点是他“艺术创造性翻译” 思想的基础。至此,茅盾的翻译思想彻底成为一个完整体系。
“艺 术 创 造 性 翻 译 —
茅盾对译者的要求
• 为了达到 “艺术创造性翻 • 译者需要通过语言来体会 原作的艺术创作过程,把握 译” ,翻译者需要具备广博 原作精神,然后从自己的生 的生活经验,愈是对原作所 活体验中找到印证,最后用 描写人物的生活有深刻的 了解,愈有利于译者将其如 符合原作风格的语言把其 实再现于译作。 内容和形式正确再现出来。 这样的翻译过程试图把原 • 好的译者应该像作者一样 作者和译者合二为一,译作 去体验生活、 捕捉细节、 就好像是原作者用外语写 寻找灵感。一言以蔽之,翻 成的。这样的翻译既要求 译即创作。 译者发挥创造性,又要在精 神方面忠实于原作,即用译 入语复制原作,是译者对原 作的再创作。
茅盾翻译观
早年的 “神韵” 说 源自文库艺术创造性翻译” 论 对 “直译” 与 “意译” 的新解
神韵” 早年的 “神韵” 说
补充
1、茅盾是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第一个提出 “神韵” 说的人。他在1921 年发表的 《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 一文中 茅盾在其翻译生涯的初期 鲜明地指出译文应保留原作 “神韵” 。 就产生了文艺学翻译思想 同年,他在 《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 一文 的萌芽,这是和他早年倡 中还分析指出 “形貌” 与 “神韵” 是主 导 “为人生而艺术” 的 次关系, “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观分不开的。 的功用在于感人,译文如果不能保留原文 茅盾已经开始注重在译文 的 “神韵” 就难免要失去感人的力量。 ” 中传达原作的精神了,主 2、茅盾主编的 《小说月报》 曾大量介绍西 张在必要时舍 “形”取 方文艺理论,特别注重译介反映苏俄和一 “神” ,这是在用文学创 作 “如实、 生动地再现 些弱小民族人民思想感情和生活斗争的现 现实生活” 的原则要求 实主义文学作品。这些译介活动增进了矛 翻译。 盾对西方尤其是苏俄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 的了解,促进了他现实主义观的形成,为其 翻译“神韵” 说打下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