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b类: ①作为对连续遥测的替代或辅助方法,评估起搏器或ICD植
入后即刻的术后起搏器功能。 ②评估植入除颤器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率。
36-15
Ⅲ类: ①通过医疗器具问询、心电图或其他有用数据(如胸片
等)足以确定潜在的原因/诊断时,评估ICD或起搏器 功能障碍。 ②对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随访。
• 动态心电图:受检者随身携带一个心电图记录仪,在常
态情况下长时间(24-72小时)监测心电变化。
• 包括:3、12通道系统,特别是12通道动态心电图显示
了巨大优越性。成为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分析起 搏心电图最有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36- 1
一、特点
1.无创伤性,对人体无害,为绿色检查,常态情况下长 时间连续纪录,获取信息量大,异常现象发现率高。
36- 5
1.心律失常
(1)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Ⅰ类: ①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头晕的患者。 ②反复发生无法解释心悸的患者。 Ⅱb类: ①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 ②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 ③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 出其原因并非心律失常,但治疗这种病因后症状仍持续 存在者。
流动力学异常或术后迟发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的患者。 ②评估以前发作过心动过速的小儿(<3岁)以确定先前未
36- 4
Ⅱa类:证据/观点支持有用/有效。(有争议,但倾向动态 心电图检查有用、有效) Ⅱb类:证据/观点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有争议, 但倾向动态心电图检查无价值) Ⅲ类:有证据表明和/或一般认为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 施无效,而且在某些病例中可能有害。(主客观认为不需 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36-13
胸痛的不同表现
36-14
3.起搏器和ICD功能
Ⅰ类: ①通过评价频繁发生的心悸、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来评估
医疗器具的功能,以除外肌电抑制和起搏器诱导的心动过 速,并且帮助改进参数设定如频率适应和自动模式转换等。 ②在医疗器具问询未能确定诊断时评估可疑的部件失灵或功 能障碍。 ③评估频繁接受ICD治疗的患者对辅助药物治疗的反应。
36- 8
Ⅲ类: ①持续心肌挫伤的患者。 ②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 ③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正常患者。 ④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律失常评估。 ⑤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根据我们的经验,呼吸窒息危
险分析有临床意义) ⑥瓣膜性心脏病病人。
36- 9
• 在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测定心率变异性评估未来心脏
事件发生危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Ⅱa类: 高危患者中检测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Ⅱb类: ①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控制。 ②门诊判定治疗期间反复发生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非持续
性心律失常。
Ⅲ类:无。
36-12
2.心肌缺血
Ⅰ类:无。 Ⅱa类:
怀疑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Ⅱb类: ①评估不能运动的胸痛患者。 ②不能运动的血管外科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③已知冠状动脉疾病(CAD)和不典型胸痛综合征患者。 Ⅲ类: ①能运动的胸痛患者进行初次评估。 ②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2.主要功能:分析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起搏心电图。 3.附加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检查、呼
吸窒息危险分析、其它(T波电交替、QT间期离散 度)。
36- 2
二、适应症
参考 1、1998年中国《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 2 、 1999 年 美 国 心 脏 病 学 会 ( ACC ) 、 美 国 心 脏 协 会 (AHA)制定的《动态心电图指南》 3、2001年ACC / AHA/美国内科医师学会-美国内科学会 工作组制定和发表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能力 声明》 适应症如下:
36-16
4.儿科患者
Ⅰ类: ①发生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的已知心脏疾病患者,以前证
实为心律失常或为起搏器依赖者。 ②其他方法不能确诊的与劳力相关的晕厥或先兆晕厥。 ③评估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④评估可能的或已证实的长QT综合征。 ⑤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遗留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生心悸的
患者。 ⑥评估快速身体发育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 ⑦未置入起搏器的、无症状的先天性完全房室阻滞。
36- 3
•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动态心电图指
南》标准:(该标准参照有关特定的临床情况下,诊断方法或治 疗措施的分类标准)
• 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动态心电图技术的有用性和有效
性按以下分类表示: Ⅰ类:有证据表明和/或一般认为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 施有用、有效。(主客观认为动态心电图检查有用、有效) Ⅱ类:对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施的有用和有效性的证 据有矛盾和专家观点有分歧。(大家对于动态心电图检查的 有用、有效性有争议)
36-10
Ⅲ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正常患者。 ②糖尿病患者评估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以做心率变异
性分析) ③存在可能干扰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心律失常(如房颤)
的患者。
36- 11
(3)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Ⅰ类: 评估个体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其心律失常的基础频 率的特点是可重复,并且频发程度足以进行分析。
36- 6
Ⅲ类: ①患者有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通过
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其它检查)已经确 定病因。 ②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无心律失常发生的其他证据。
36- 7
(2)无症状的心律失常
• 在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中,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评
估未来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EF≤40%)。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36-17
Ⅱa类: ①无合理解释的和无明显的心脏病临床证据的晕厥、先兆
晕厥或持续心悸。 ②开始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特别是有显著致心律失常作用
的药物治疗后评估心律。 ③在与心脏手术或导管消融相关的一过性房室阻滞发生后
评估心律。 ④评估有症状患者的频率反应或生理起搏功能。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
Ⅱb类: ①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无症状患者,特别是遗留明显血
入后即刻的术后起搏器功能。 ②评估植入除颤器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率。
36-15
Ⅲ类: ①通过医疗器具问询、心电图或其他有用数据(如胸片
等)足以确定潜在的原因/诊断时,评估ICD或起搏器 功能障碍。 ②对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随访。
• 动态心电图:受检者随身携带一个心电图记录仪,在常
态情况下长时间(24-72小时)监测心电变化。
• 包括:3、12通道系统,特别是12通道动态心电图显示
了巨大优越性。成为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分析起 搏心电图最有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36- 1
一、特点
1.无创伤性,对人体无害,为绿色检查,常态情况下长 时间连续纪录,获取信息量大,异常现象发现率高。
36- 5
1.心律失常
(1)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Ⅰ类: ①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头晕的患者。 ②反复发生无法解释心悸的患者。 Ⅱb类: ①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 ②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 ③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 出其原因并非心律失常,但治疗这种病因后症状仍持续 存在者。
流动力学异常或术后迟发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的患者。 ②评估以前发作过心动过速的小儿(<3岁)以确定先前未
36- 4
Ⅱa类:证据/观点支持有用/有效。(有争议,但倾向动态 心电图检查有用、有效) Ⅱb类:证据/观点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有争议, 但倾向动态心电图检查无价值) Ⅲ类:有证据表明和/或一般认为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 施无效,而且在某些病例中可能有害。(主客观认为不需 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36-13
胸痛的不同表现
36-14
3.起搏器和ICD功能
Ⅰ类: ①通过评价频繁发生的心悸、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来评估
医疗器具的功能,以除外肌电抑制和起搏器诱导的心动过 速,并且帮助改进参数设定如频率适应和自动模式转换等。 ②在医疗器具问询未能确定诊断时评估可疑的部件失灵或功 能障碍。 ③评估频繁接受ICD治疗的患者对辅助药物治疗的反应。
36- 8
Ⅲ类: ①持续心肌挫伤的患者。 ②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 ③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正常患者。 ④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律失常评估。 ⑤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根据我们的经验,呼吸窒息危
险分析有临床意义) ⑥瓣膜性心脏病病人。
36- 9
• 在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测定心率变异性评估未来心脏
事件发生危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Ⅱa类: 高危患者中检测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Ⅱb类: ①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控制。 ②门诊判定治疗期间反复发生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非持续
性心律失常。
Ⅲ类:无。
36-12
2.心肌缺血
Ⅰ类:无。 Ⅱa类:
怀疑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Ⅱb类: ①评估不能运动的胸痛患者。 ②不能运动的血管外科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③已知冠状动脉疾病(CAD)和不典型胸痛综合征患者。 Ⅲ类: ①能运动的胸痛患者进行初次评估。 ②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2.主要功能:分析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起搏心电图。 3.附加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检查、呼
吸窒息危险分析、其它(T波电交替、QT间期离散 度)。
36- 2
二、适应症
参考 1、1998年中国《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 2 、 1999 年 美 国 心 脏 病 学 会 ( ACC ) 、 美 国 心 脏 协 会 (AHA)制定的《动态心电图指南》 3、2001年ACC / AHA/美国内科医师学会-美国内科学会 工作组制定和发表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能力 声明》 适应症如下:
36-16
4.儿科患者
Ⅰ类: ①发生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的已知心脏疾病患者,以前证
实为心律失常或为起搏器依赖者。 ②其他方法不能确诊的与劳力相关的晕厥或先兆晕厥。 ③评估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④评估可能的或已证实的长QT综合征。 ⑤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遗留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生心悸的
患者。 ⑥评估快速身体发育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 ⑦未置入起搏器的、无症状的先天性完全房室阻滞。
36- 3
•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动态心电图指
南》标准:(该标准参照有关特定的临床情况下,诊断方法或治 疗措施的分类标准)
• 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动态心电图技术的有用性和有效
性按以下分类表示: Ⅰ类:有证据表明和/或一般认为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 施有用、有效。(主客观认为动态心电图检查有用、有效) Ⅱ类:对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施的有用和有效性的证 据有矛盾和专家观点有分歧。(大家对于动态心电图检查的 有用、有效性有争议)
36-10
Ⅲ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正常患者。 ②糖尿病患者评估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以做心率变异
性分析) ③存在可能干扰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心律失常(如房颤)
的患者。
36- 11
(3)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Ⅰ类: 评估个体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其心律失常的基础频 率的特点是可重复,并且频发程度足以进行分析。
36- 6
Ⅲ类: ①患者有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通过
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其它检查)已经确 定病因。 ②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无心律失常发生的其他证据。
36- 7
(2)无症状的心律失常
• 在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中,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评
估未来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EF≤40%)。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36-17
Ⅱa类: ①无合理解释的和无明显的心脏病临床证据的晕厥、先兆
晕厥或持续心悸。 ②开始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特别是有显著致心律失常作用
的药物治疗后评估心律。 ③在与心脏手术或导管消融相关的一过性房室阻滞发生后
评估心律。 ④评估有症状患者的频率反应或生理起搏功能。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
Ⅱb类: ①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无症状患者,特别是遗留明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