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高血压完美版课件
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02
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输出量与外周阻力关系
01
心脏输出量增加
心脏收缩力增强或心率加快,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
02
外周阻力增大
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腔狭窄等导致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
03
心脏输出量与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
心脏输出量增加时,外周阻力相应减小以维持血压平衡;反之亦然。这
种相互作用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高血压概述 • 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 • 高血压并发症及危害 • 药物治疗策略与选择原则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分为原 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其他神经内分泌因素
如血管内皮素、一氧化氮等也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一氧化氮等舒血管物质释放减少,而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加,导致血管舒 缩功能失衡和血压升高。
炎症反应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内存在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释放可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进一步升高血压。同时,炎症反应还可激活RAAS等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 疾病,增强信心。
针灸、按摩等中医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降 压的效果。
按摩疗法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舒缓肌肉 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临床高血压完美版PPT课件

.
17
药物分类
利尿剂 β阻滞剂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拮抗剂(ARB) α阻滞剂(二线)
.
18
降压药的选择
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 同一类别的不同种类的药物作用有所不同,对某些特殊群体的
病人的疗效也有差异 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
1期:该期的特征是出现CVD早期标记且BP>115/75 mmHg,此外血压类型(包 括夜间的杓型血压丧失、运动或精神应激时反应过度、脉压差增加)可提供更多的 证据已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病的迹象。虽然该类患者常合并>1项的危险因素, 但并无靶器官损伤表现
2期:合并多种CVD标记、有进行性疾病的表现(由血压调节机制紊乱、心血管功 能和结构持续恶化所致)。此期患者静息BP≥140/90 mmHg且合并多种CVD标 记,但早期靶器官损伤的证据却很少,如左心室肥厚(LVH)。
对所有血压≥140/ 90 及≥130/ 80 mmHg 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肌梗死者均应
降压治疗。
不同人群的降压治疗靶目标(2009日本高血压防治指南):
人群 青中年 老年人
临床测量血压mmHg < 130/ 85 < 140/ 90
家庭自测血压mmHg < 125/ 80 < 135/ 85
靶器官受累 无
无
有早期体征 明显,有或
无CVD事件
.
5
预后及危险分层
.
6
影响预后的因素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的损害 并存的临床情况 糖尿病
.
7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男性
高血压ppt课件(图文)【34页】

汇报人:
时间:202X
目 录
CONTENTS
01
高血压病基本知识
02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03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04
预防高血压从点滴做起
M
E
D
I
C
A
L
第一部分
高血压病基本知识
—普及高血压知识 减少高血压危害—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 压与动脉硬化、脑血栓、脑出血、缺血性 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都 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收缩压的增高与以上 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
二、导致多种病变
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 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高血压的危害
三、引发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
• 一组312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15年—18年长期随访,由于心、脑、肾并发症死亡97例,占全部死 因的74.6%。在596例老年人高血压前瞻性27个月随访观察研究中,心、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68.79%, 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36.91%。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
•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 内分泌疾病:如绝经期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 • 心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等; • 颅脑病变:如脑肿瘤、脑外伤等;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其他原因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药物等。
高血压的致病因素
诱发因素
•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很多日常 行为习惯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 诱发因素举例:高钠低钾饮食,超重和肥 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 动不足等。
2024版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调整血脂
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 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动脉粥 样硬化。
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阿司 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血栓 形成机会。
定期筛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脑血管
并发症。
肾脏保护措施及实施方法
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肾 脏损害加重。
及时沟通反馈
家属应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 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06
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趋 势
新型降压药物研发动态
肾素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素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从而有效降低血压。
血管内皮保护剂
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降低高血压并 发症风险。
复合制剂
针对多种高血压发病机制,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在一起,提 高降压效果和患者依从性。
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级、2级和3级。此外, 根据合并症及靶器官损害情况,还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 极高危等不同层次。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 境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等。 其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主要的 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肥胖、 缺乏运动、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 这些危险因素可单独或共同作用于人体, 导致血压升高。
02
03
肾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导致肾入球小动脉 硬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功能减退。
肾实质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实质 缺血、萎缩,导致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相互影 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 肾功能损害。
高血压完美版课件

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 运动。
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 身和拉伸运动,运动后 进行适当的放松。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 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 运动方式和强度。
控制体重
01
02
03
04
保持健康的BMI指数,BMI在 18.5-24.9之间为正常范围。
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尽 量少吃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压, 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 方案。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包括改善生 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
饮食习惯的改善包括控制盐的摄入量、增加水果和蔬菜 的摄入量、限制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等。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限制饮酒、 减少精神压力等。
不良情绪的影响。
通过冥想、瑜伽、音乐等放松 身心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自己 的感受和情绪,获得情感支持 和理解。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及 时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身心健 康。
06 高血压的并发症与危害
CHAPTER
脑卒中
脑卒中
01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
不同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可 能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 能无明显症状。
并发症表现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 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出 现相应症状,如心绞痛、 肾功能不全等。
02 高血压的病因
CHAPTER
原发性高血压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 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 环境、饮食习惯、缺乏运 动等因素有关。
症状
04 高血压的治疗
CHAPTER
药物治疗
高血压健康教育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戒烟限酒和心理健康维护
戒烟
吸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之一,应尽早戒烟,避免 被动吸烟。
限酒
饮酒过量会使血压升高, 患有高血压的人应避免饮 酒或少量饮酒。男性每日 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 ,女性不应超过15克。
心理健康维护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 紧张和疲劳。适当进行心 理调适和放松训练,如深 呼吸、冥想等。
并发症监测与处理策 略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监测方法
评估方法
采用Framingham风险评分、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风险评分等,综合考虑 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吸烟等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疾 病风险评估。
监测手段
定期测量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及血管病变情况 。对于高危患者,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等进一步检查。
互助小组
建议患者加入高血压互助小组,与 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和支 持,共同应对高血压带来的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适合的降压药物。
联合用药
02
对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提
高降压效果。
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03
根据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和药物作用特点,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确保血压平稳控制。
长期用药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管理
遵医嘱规律服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
定期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
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 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使血管 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从而降 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阻 断血管紧张素受体,减少血管紧 张素Ⅱ的生成或作用,使血管舒 张,降低血压。
(医学课件)高血压最新演示课件

高血压最新演示课件xx年xx月xx日•高血压的基本认知•高血压的病理机制•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目•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管理•高血压病例分享与讨论录01高血压的基本认知血压概念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高血压定义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的血压状态。
高血压的定义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不明的血压升高,通常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指血压升高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因素,如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高血压的成因遗传因素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压力等都可能促使血压升高。
环境因素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也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其他因素02高血压的病理机制激素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神经调节高级神经中枢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来调节血压。
压力感受器调节压力感受器感知血管壁的张力变化,反射性地调节血压。
血压的调节机制高血压患者血管壁发生形态和功能改变,包括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
血管重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血液流体力学改变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氧化应激等影响,功能受损。
高血压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
03高血压的病理过程0201高血压对器官的影响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
对心脏的影响对肾脏的影响对脑部的影响对眼底的影响高血压会导致肾脏损伤,引起肾功能减退、肾衰竭等。
高血压会增加脑卒中、脑梗塞等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会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引起视力下降、失明等。
03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在诊所或就医场所静息(休息5-10分钟)后,两次或两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诊所高血压可评估昼夜血压节律,诊断白大衣高血压以及发现隐蔽性高血压。
(医学课件)高血压最新演示课件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 占绝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较少见。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3
多数无症状,少数有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 。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患病率
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 年轻化。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与饮食、生活习惯、气候等有关。
控制热量摄入
合理安排饮食,控制总热 量摄入,避免高糖、高脂 肪食品的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全麦面包、燕麦、蔬 菜等。
运动治疗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 压。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可增 强肌肉力量,提高代谢率 。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可增 加关节灵活性,缓解压力 。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减 轻情绪压力,降低血压。
放松训练
学习渐进性肌肉松弛、深呼吸等 技巧,缓解紧张情绪,降低血压 。
情绪管理
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避免 情绪波动对血压的影响。
05
高血压的并发症预防
肾功能损害的预防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危 险因素,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 围内可以显著降低肾功能损害
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引起,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 。
高血压的管理策略
改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 重、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
合理用药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 监测血压变化。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 声心动图、肾功能等,以了解高血 压对靶器官的损害情况。
高血压免费ppt课件

高血压的诊断应至少两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 高时方可确诊,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三次的平均值计。
高血压的分类
01
02
03
原发性高血压
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 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
指由某些明确独立的疾病 引起的血压升高,如肾实 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嗜 铬细胞及时发现高血压
定期检测血压有助于及时发现高 血压,避免长期高血压对心脑血
管的损害。
监测治疗效果
定期检测血压可以监测药物治疗 的效果,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
方案。
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定期检测血压有助于提高个人的 自我管理意识,主动关注自身健
康状况。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合理饮食
减少盐、糖、脂肪的摄入,增 加膳食纤维、钾、钙等营养素 的摄入。
02
高血压的成因
遗传因素
家族史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基因突变
部分高血压患者是由于基因突变 导致的,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异常等。
环境因素
饮食
高盐、高脂肪、高热量等 不健康饮食习惯与高血压 的发生密切相关。
精神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也可导 致血压升高。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使血管狭窄、阻塞,增加心脑血管事 件的风险。
血栓形成
高血压可促进血栓的形成,导致血管 阻塞、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后果 。
04
高血压的诊断与预防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收缩压(高压) ≥140 mmHg
诊断时应至少两次测 量血压均达到上述标 准
舒张压(低压)≥90 mmHg
2024高血压课件ppt免费完整版含内容(2024)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4
肾脏保护策略实施
1 2
了解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减退等。
控制血压以保护肾脏
积极控制血压,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损害 进展。
3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选用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注意药物剂量 调整及副作用监测。
2024/1/30
25
视网膜病变监测和处理
32
TH3
14
症状性高血压表现
头痛、头晕、心悸等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
2024/1/30
症状与血压水平相关,但个体差异大
15
继发性高血压识别
血压升高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 查进行识别
2024/1/30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原因包括肾实质性 疾病、肾血管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 等
16
诊断流程和辅助检查
0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家 族史、既往史及相关症 状
2024/1/30
02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包括测量血压、心率、 身高、体重等
03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辅 助检查,如尿常规、血 常规、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等
17
04
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 ,确定高血压的诊断及 分型
04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策略
2024/1/30
18
非药物治疗措施
生活方式干预
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等。
其他措施
包括补充叶酸、保持心理平衡等,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辅助手段。
2024/1/30
19
高血压ppt免费课件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技巧培训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需求
家属应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学习心理支持技巧
家属可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情绪调节方法,帮 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
协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家属可协助患者制定合理的生活和饮食计划,督促其按时服药、定期 测量血压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的安全。
04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在高 血压治疗中作用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保持适宜的体重。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类、豆类 、水果、蔬菜等。
多吃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如海带、紫菜、芹菜、菠菜、花生等 。
脂肪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以 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 的7%。
肾脏损伤及眼底病变等并发症处理
肾脏保护
选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 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 抗剂(ARB),减轻肾脏损伤。
眼底检查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综合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激光 治疗等,以减轻并发症对患者的危 害。
、精神压力等。
02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高血压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头痛、头晕、心 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表现。
诊断依据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 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此外,还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性心血管病()早期标记
血压:夜间的杓型血压丧失、运动或精 神应激时反应过度、血压反应过度、盐 敏感、脉压差增加
心脏:(轻度)、心房充盈压升高、舒 张期松弛降低、利肽钠升高
肾:微蛋白尿(尿蛋白排出,估计下降) 脑血管:脑卒中、、认知功能下降、丧
失视力
高血压分期
分类
正常
期高血压
期高血压
重) 增加其他营养:增加水果及蔬菜量、减少胆固醇及饱
和脂肪酸摄入量。推荐适当食用鱼及鱼油() 其他:注意冬季保暖、缓解精神压力()
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 良反应最小,如有效而血压控制不满意,可逐步 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小时内血 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如此可以防止从夜间较低 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致猝死、卒中或心脏 病发作。要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 而有持续小时作用的药物。其标志之一是降压谷 峰比值 >%,此类药物还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或≥
高血压定义
由一系列复杂且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的进行性血管综合征。
理想水平且无早期标记者划分为正常人群。该人群静息≤ ,无早期心血管疾病指标 及靶器官损伤的证据,但可偶尔升高。由于并不认同高血压前期的概念,有些符合 标准的高血压前期患者与新分期中的正常人群有重叠。
期:该期的特征是出现早期标记且> ,此外血压类型(包括夜间的杓型血压丧失、 运动或精神应激时反应过度、脉压差增加)可提供更多的证据已明确患者是否存在 高血压病的迹象。虽然该类患者常合并>项的危险因素,但并无靶器官损伤表现
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目标:
最大程度的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治疗所有已明确的可逆的危险因素,包 括吸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还要合理控制并存临床情况。普通高 血压病人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应严格控制在以下;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则应 降至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以下,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
期:合并多种标记、有进行性疾病的表现(由血压调节机制紊乱、心血管功能和结 构持续恶化所致)。此期患者静息≥ 且合并多种标记,但早期靶器官损伤的证据却 很少,如左心室肥厚()。
期:是这一连续进程的终末期,患者可被明确诊断出患有,同时可见明显的靶器官 损伤,甚至事件已经出现。此时,患者常常静息> ,即使在充分治疗的情况下也可 能维持在 以上。疾病发展达此阶段者,特别是出现心脑肾并发症时应在持续改善危 险因素的同时积极干预靶器官病变
并存的临床情况
脑血管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 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心肌梗 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充 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肾 病、肾功能受损(血清肌酐:男性>、 女性>;蛋白尿(>)、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糖尿病
糖尿病被列在单独一栏,主要是为了强 调它作为危险因素的重要性(与非糖尿 病病人相比,至少使危险增加了倍)
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 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 药物联合治疗。事实上,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 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
降压治疗的策略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但不是所有病人) 都应该在几周之内逐渐将血压降至目标 水平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大部分病人需要服 用一种以上的降压药
期高血压
描述性分布
心血管危险 因素 早期疾病标 志物 靶器官受累
血压正常或 偶升高,无 可查出现的 无或少见
无
无
偶有或间断 血压升高, 或早期 几种
常有
无
血压持续升 高或进行性
多种 明显
有早期体征
血压明显持 续升高或晚 期
许多
明显,进展 性
明显,有或 无事件
预后及危险分层
影响预后的因素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的损害 并存的临床情况 糖尿病
定义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或舒张压>。(中国 高血压防治指南 )
───────────────────────
分 类 收缩压() 舒张压() ───────────────────────
理想血压
〈
和〈
正常血压
〈
和〈
正常高限
或
高血压
级(轻度)
或
级(中度)
或
级(重度) ≥
强调针对不同特征的患者采用不同的降压治疗目标。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 其诊室血压目 标值为 以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目标值为 以下; 糖尿病与慢性肾病患者血压 目标值 。一般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或日间动态血压目标值为 以下。( 加拿大高 血压防治指南)
对所有血压≥ 及≥ 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肌梗死者均应降压治疗。
量化地危险分层
───────────────────────
血压()
其它危险因素与
级级级ຫໍສະໝຸດ 过去病史≥或
≥
──────────────────────
Ⅰ无其它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Ⅱ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极高危
Ⅲ≥ 个危险因素 高危
高危 极高危
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Ⅳ并存的临床情况 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
不
同人群的降压治疗靶目标(日本高血压防治指南):
人群
临床测量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青中年
<
<
老年人
<
<
合并糖尿病、肾病、 <
<
心肌梗死
脑血管疾病
<
<
非药物治疗
减重( 减重 ) 膳食限盐( 以下日,减重 ) 减少膳食脂肪 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减重 ) 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 戒烟、限酒,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戒酒(减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级)、男性>岁 、 女性>岁、吸烟、血脂异常(≥或>或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 发病年龄<岁、腹型肥胖或肥胖(腹型 肥胖:腰围男性≥、女性≥;肥胖≥)、 缺乏体力活动、高敏反应蛋白≥或反应 蛋白≥
靶器官的损害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 线)、动脉壁增厚(颈动脉超声≥或动 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超声表现)、血清 肌酐轻度升高(男性、女性)、微量白 蛋白尿、尿白蛋白、白蛋白肌酐比:男 性≥()、女性≥()
根据基线血压水平以及有无并发症,高 血压在起始治疗时采用低剂量的单一用 药或两种药物的低剂量联合治疗是合理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