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与割圆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刘徽断言“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其思想与古希腊穷竭法不谋而合。割 圆术在圆周率计算史上曾长期使用。1610年德国数学家柯伦用 2^62边形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1630年格林贝尔格利 用改进的方法计算到小数点后39位,成为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最 好结果。分析方法发明后逐渐取代了割圆术,但割圆术作为计算
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见。这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几项有代表性的
创见: ①割圆术与圆周率 他在《九章算术•圆田术》注中,用割圆术证明了圆面积的精确公式,并
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他首先从圆内接六边形开始割圆,每次边数 倍增,算到192边形的面积,得到π=157/50=3.14,又算到3072边形的面积, 得到π=3927/1250=3.14▪ 刘徽由正六邊形開始,不斷倍增正多邊形的邊數。
正6邊形
正12邊形
正24邊形
邊數愈多,正多邊形愈接近圓形。 最後,劉徽求得π≈ 3.1416。
正48邊形
7
谢谢观看
8
4
②刘徽原理 在《九章算术•阳马术》注中,他在用无限分割的方法解决锥体体积时, 提出了关于多面体体积计算的刘徽原理。 ③“牟合方盖”说 在《九章算术•开立圆术》注中,他指出了球体积公式V=9D3/16(D为球直径) 的不精确性,并引入了“牟合方盖”这一著名的几何模型。“牟合方盖”是 指正方体的两个轴互相垂直的内切圆柱体的贯交部分。 ④方程新术 在《九章算术•方程术》注中,他提出了解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运用了 比率算法的思想。 ⑤重差术 在白撰《海岛算经》中,他提出了重差术,采用了重表、连索和累矩等 测高测远方法。他还运用“类推衍化”的方法,使重差术由两次测望,发展 为“三望”、“四望”。而印度在7世纪,欧洲在15~16世纪才开始研究两次 测望的问题。
②在筹式演算理论方面 先给率以比较明确的定义,又以遍乘、通约、齐同等三种基本运算为基 础,建立了数与式运算的统一的理论基础,他还用“率”来定义中国古代数 学中的“方程”,即现代数学中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 ③在勾股理论方面 逐一论证了有关勾股定理与解勾股形的计算原理,建立了相似勾股形理 论,发展了勾股测量术,通过对“勾中容横”与“股中容直”之类的典型图 形的论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相似理论。 ④在面积与体积理论方面 用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的原理及“割圆术”的极限方法提出了刘徽原理, 并解决了多种几何形、几何体的面积、体积计算问题。这些方面的理论价值 至今仍闪烁着余辉。
5
割圆术介绍与发展
▪ 割圆术(cyclotomic method)
利用圆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求圆周率近似值的方法,其原 理是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它的边长和逐渐逼近圆周。早在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安蒂丰为了研究化圆为方问题就设计 一种方法:先作一个圆内接正四边形,以此为基础作一个圆内接 正八边形,再逐次加倍其边数,得到正16边形、正32边形等等, 直至正多边形的边长小到恰与它们各自所在的圆周部分重合,他 认为就可以完成化圆为方问题。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 阿基米德在《论球和阅柱》一书中利用穷竭法建立起这样的命题: 只要边数足够多,圆外切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 之差可以任意小。阿基米德又在《圆的度量》一书中利用正多边 形割圆的方法得到圆周率的值小于三又七分之一三又七十分之十 而大于 ,还说圆面积与夕卜切正方形面积之比为11:14,即取 圆周率等于22/7。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 中提出“割圆”之说,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每次把边数加 倍,直至圆内接正96边形,算得圆周率为3.14或157/50,后人称 之为徽率。书中还记载了圆周率更精确的值3927/1250(等于 3.1416)。
▪ 成就
▪ 刘徽的成就大致为两方面:
一是清理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并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这方面集中体现在《九章算
术注》中。它实已形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①在数系理论方面 用数的同类与异类阐述了通分、约分、四则运算,以及繁分数化简等的
运算法则;在开方术的注释中,他从开方不尽的意义出发,论述了无理方根 的存在,并引进了新数,创造了用十进分数无限逼近无理根的方法。 3
刘徽与割圆术
主讲人:李慧
▪ 小教一班 ▪ 12号
1
总纲
▪ 刘徽生平简介 ▪ 割圆术的介绍与发展
2
刘徽生平简介
▪ 生平
▪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
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卒年 月、生平事迹, 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 终生未做官。
▪ 刘徽断言“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其思想与古希腊穷竭法不谋而合。割 圆术在圆周率计算史上曾长期使用。1610年德国数学家柯伦用 2^62边形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1630年格林贝尔格利 用改进的方法计算到小数点后39位,成为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最 好结果。分析方法发明后逐渐取代了割圆术,但割圆术作为计算
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见。这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几项有代表性的
创见: ①割圆术与圆周率 他在《九章算术•圆田术》注中,用割圆术证明了圆面积的精确公式,并
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他首先从圆内接六边形开始割圆,每次边数 倍增,算到192边形的面积,得到π=157/50=3.14,又算到3072边形的面积, 得到π=3927/1250=3.14▪ 刘徽由正六邊形開始,不斷倍增正多邊形的邊數。
正6邊形
正12邊形
正24邊形
邊數愈多,正多邊形愈接近圓形。 最後,劉徽求得π≈ 3.1416。
正48邊形
7
谢谢观看
8
4
②刘徽原理 在《九章算术•阳马术》注中,他在用无限分割的方法解决锥体体积时, 提出了关于多面体体积计算的刘徽原理。 ③“牟合方盖”说 在《九章算术•开立圆术》注中,他指出了球体积公式V=9D3/16(D为球直径) 的不精确性,并引入了“牟合方盖”这一著名的几何模型。“牟合方盖”是 指正方体的两个轴互相垂直的内切圆柱体的贯交部分。 ④方程新术 在《九章算术•方程术》注中,他提出了解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运用了 比率算法的思想。 ⑤重差术 在白撰《海岛算经》中,他提出了重差术,采用了重表、连索和累矩等 测高测远方法。他还运用“类推衍化”的方法,使重差术由两次测望,发展 为“三望”、“四望”。而印度在7世纪,欧洲在15~16世纪才开始研究两次 测望的问题。
②在筹式演算理论方面 先给率以比较明确的定义,又以遍乘、通约、齐同等三种基本运算为基 础,建立了数与式运算的统一的理论基础,他还用“率”来定义中国古代数 学中的“方程”,即现代数学中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 ③在勾股理论方面 逐一论证了有关勾股定理与解勾股形的计算原理,建立了相似勾股形理 论,发展了勾股测量术,通过对“勾中容横”与“股中容直”之类的典型图 形的论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相似理论。 ④在面积与体积理论方面 用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的原理及“割圆术”的极限方法提出了刘徽原理, 并解决了多种几何形、几何体的面积、体积计算问题。这些方面的理论价值 至今仍闪烁着余辉。
5
割圆术介绍与发展
▪ 割圆术(cyclotomic method)
利用圆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求圆周率近似值的方法,其原 理是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它的边长和逐渐逼近圆周。早在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安蒂丰为了研究化圆为方问题就设计 一种方法:先作一个圆内接正四边形,以此为基础作一个圆内接 正八边形,再逐次加倍其边数,得到正16边形、正32边形等等, 直至正多边形的边长小到恰与它们各自所在的圆周部分重合,他 认为就可以完成化圆为方问题。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 阿基米德在《论球和阅柱》一书中利用穷竭法建立起这样的命题: 只要边数足够多,圆外切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 之差可以任意小。阿基米德又在《圆的度量》一书中利用正多边 形割圆的方法得到圆周率的值小于三又七分之一三又七十分之十 而大于 ,还说圆面积与夕卜切正方形面积之比为11:14,即取 圆周率等于22/7。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 中提出“割圆”之说,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每次把边数加 倍,直至圆内接正96边形,算得圆周率为3.14或157/50,后人称 之为徽率。书中还记载了圆周率更精确的值3927/1250(等于 3.1416)。
▪ 成就
▪ 刘徽的成就大致为两方面:
一是清理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并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这方面集中体现在《九章算
术注》中。它实已形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①在数系理论方面 用数的同类与异类阐述了通分、约分、四则运算,以及繁分数化简等的
运算法则;在开方术的注释中,他从开方不尽的意义出发,论述了无理方根 的存在,并引进了新数,创造了用十进分数无限逼近无理根的方法。 3
刘徽与割圆术
主讲人:李慧
▪ 小教一班 ▪ 12号
1
总纲
▪ 刘徽生平简介 ▪ 割圆术的介绍与发展
2
刘徽生平简介
▪ 生平
▪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
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卒年 月、生平事迹, 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 终生未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