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转型的困难和关键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转型的困难和关键问题
作者:刘若江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9期
摘要:中国的改革过程就是一个经济转型的过程,纵观现状我国经济转型困境重重;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必须要从构建经济转型条件入手,记性明晰的产权界定,保护私有产权;政治体制与经济转型相协调,构建服务型政府;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减弱企业负担。
关键词:经济转型转型条件产权界定民营经济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等,中共十八大报告用一系列表述勾勒了未来数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新阶段的经济转型,其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主要是实现两个转变:从制造向创新转型,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
一、经济转型困境
1.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改变。
近几年,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投资,依然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现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后,为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投资4万亿投资计划,计划下发到地方,各地政府投资高潮的推动导致投资累计高达18万亿,以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一直相对应的是,我国消费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消费的经济拉动贡献率明显不足。
辜胜阻,李洪斌,李华先(2011)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大多数国家在步人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后会伴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并带动消费率的上升,之后消费率将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并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不可否认的是,政府投资政策也位于左右尴尬的地位,对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只能依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投资额度,与之对应的是带来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
政府十分明白扩张性政策的实施效应,如果不追加投资,必将带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度下滑。
2.产业转型的进程举步维艰。
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产业转型的经典案例还是有的,如温州海螺集团。
然而纵观全局,我国产业转型还是举步维艰,局部改变不了全局的命运。
一方面从宏观上讲,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层次偏低,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各行其是。
两者没有实现有效的配合。
产业转型中的关键在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根据我国目前劳动数量众多的现状,短期内解决劳动力就业是不现实的,我国发展劳动力产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和要求,这必然极大的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因此,我国产业转型中,必须实现与转移的有效结合,实施产业转移,促进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实施产业转型,充分考虑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满足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从微观来讲,我国企业经济结构转型举步维艰。
当前我国绝大多部分企业发展依赖于劳动力要素、资源要素,以
及国家政策要素,该种现状不可避免的是技术因素利用率的偏低,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偏弱。
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因素利用的缺失,造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大部门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遇逐步淘汰的格局。
3.经济体制改革困境重重。
第一,政府宏观调整和微观调控的把握,市场发展中,政府作为经济动向的观测人,对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高位准确的把握,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保证市场稳定和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然而无论如何,政府对市场的控制职能定义为宏观,而不能从微观上进行过度干预,市场具有自身的规律。
第二,追求GDP增长速度,追求政绩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理念,影响了国民经济长久稳定和健康发展,我国地方政府考核中,把GDP增长作为衡量一个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为此地方政府管理中,往往为了追求绩效,忽视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政治体制滞后,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二、经济转型条件
1.优化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转型中首先要构建的第一个关键条件,因此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转型的方向和转型效率。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必须由投资和出口带动转变为由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和扩大内需来驱动。
中国经济目前比较严重依赖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美欧目前金融动荡,经济低迷,在可预见的将来进口必定会大幅减少.由于我国超过1/3的出口流向美欧。
我国经济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已走出低谷,但主要是靠国家巨额投资拉动。
从根本上讲。
只有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摒弃靠资源要素驱动、靠投资拉动.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工业化路径,坚定地走一条靠科技进步驱动、靠劳动者素质提高驱动、靠管理创新驱动,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的附加值,最终才能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水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才算是缺的成效。
2.明确产权关系,保护私有产权,促进产权结构良性转型。
第一,明确产权,产权清晰。
产权的模糊是造成转型中各种摩擦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只有明确产权关系,在经济转型中,才能明确责任,才能减少摩擦,增强产权清晰的外部正面效应。
例如我国自然资源的产权问题,由于产权的不明确,资源被过度开采,过度使用。
资源的保护问题困难重重。
如果对自然资源建立明确的产权,产权人则有权力和责任负责起自然资源的保护,从而减少资源争夺、过度开发、浪费等各种问题;第二,保护私有产权。
当前我国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是有一定的谨慎心理的,这主要是鉴于当前社会主义平等性的考虑,根据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建立人人与之间的平等权利,合理保护私有产权,该种做法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性,然而,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现实是,该种产权发展理念,不能成为弱化私有产权保护的理由,如果建立一个有效的私有产权保护评估体系,区分哪些私有产权保护是合理的,纳入私有产权保护体系中,这是当前产权保护的重要问题,只有保护好私有产权,才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创新意识和动机,带动劳动群众的主动性,国民经济发展才能得到更为有效快速的发展。
3.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体制转型。
政治体制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相互协调,构建服务型政府。
我国经济转型中,政府是作为中坚力量,影响我国经济转型方向和改革开放中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我国政治体制转型整体还落后与经济体制转型,呈现该种状况的原因与当前重视GDP增速的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如果实现政府的合理定位,使整体体制转型服务于经济体制转型是一个重要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构建一个服务性的政府。
我国著名理论研究者杨瑞龙就曾经指出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中国的制度变迁方式将依次经过供给主导型、中间扩散型和需要主导性三个阶段,在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目前我国在此方面做的还依然不足。
第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定位,减弱微观调控。
主流经济学理论中,统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如何实现“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结合的问题,其核心是探讨如何进行国家干预。
政府政策引导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对整个经济发展规划起到引领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必须要放松,市场具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只能服务于市场发展需求,因此政府职能调控只能从微观管理中撤出,减少政府行政性指令对市场的干预,坚决取缔政府的行政性许可、市场准入等。
第二,政府政策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环境。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有机补充的体制。
民营经济作为活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活力,应该得到不断支持。
国家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本身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密切相关,但是不能忽视民营经济的活力,应该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生存环境,经济转型中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政策优惠倾向。
这就要求,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减轻企业负担。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成中,民营经济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民营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活跃了市场、繁荣了经济、增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了税收。
第三,改变地方政府GDP政绩考核标准。
政府绩效考核中,GDP不能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尽管建立合理、公平和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价标准是当前必须。
真正解决政府动力问题,才可能使转型过程顺利进行。
四、结语
长久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
不可避免的是新经济体制下,旧体制的负面作用还潜在这很强的影响,加上我国国情的特殊性,造就了我国经济转型必将是一个全新且极其缓慢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明白,经济转型所遇到的困境,首先表现在作为“三驾马车”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没有改变,特别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拉动的滞后负面效果,在我国国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必将影响我国经济转型的绩效。
其次,我国产业转型进程缓慢,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相互分割,企业经济结构转型困难,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偏弱;最后,我国政治体制转型滞后于经济体制转型,经济转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政治体制保障,因此,必须构筑我国经济转型的条件,从产权关系界定、政治体制转型与经
济体制转型相互协调,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着手,实行渐进式的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洪斌,李华."十二五"经济转型的必然性和动力机制[J]. 社会科学家. 2011(4):9-12.
[2]柳希超,丁长青,新形势下中国经济转型刍议[J]. 现代经济探讨. 2010(10):43-46.
[3]陈文科. 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难点[J]. 江汉论坛. 2011(3):5-15.
[4]郭俊华,卫玲.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若干研究观点的述评[J]. 江苏社会科学. 2011(2):69-74.
[5]孙景宇. 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变[J]. 江苏社会科学. 2012(1):45-50.
作者简介:刘若江(1981—),女,陕西西安人,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转型经济学;西安财经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