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课件23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建青藏铁路
农业生产
电视机装配生产线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北京航天指挥中心
关注热点——“嫦娥二号”
探究活动
1. 上述材料中
是谁在从事活
“嫦娥二号”三维图像
动? 2. 这些活动对
象是什么,是在
认识世界还是
在改造世界?
3. 这些活动是
不是纯主观的
思维活动?
“嫦娥工程” 是一种什么活动?
随堂检测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 ③ ④ ⑥ )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③农民种地、工人做工、教师讲课
√④2004年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
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⑤学生教室里听课
√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直接现实性活动,不 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关注生活——了解厦门BRT
材料1: 为改善城市交通、破解市民出行难题,厦门BRT建设于2006年7
月31日拉开帷幕,于2008年12月1日建成通车。厦门BRT建设,不 仅仅局限于畅通工程,还促进了岛内外联动发展、岛外居民可以共 享厦门建设成果。 材料2:
厦门BRT建设采用创新模式,市区采用全路段高架,公交车享有 全封闭专用路权,无红绿灯,道路和站台设计采用升级轻轨的标准, 为未来改造预留空间。目前轻轨方案正在重新论证和修订,将在近 期上报国家发改委。 材料3:
③ 实践
锻炼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3、在我国众多城市BRT建设中,厦门BRT建设方案 是否正确?检验的标准是什么?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 指导
改造 客观
实践
世界
实践 结果
4、作为厦门市民,你觉得今后厦门的交通建设还 可以怎样规划?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主体) (对象) (性质)
2、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分析:“嫦娥工程”是如何体现实践的特点的。
1 “嫦娥工程”是何种形式的实践,此外实践的
形式还有哪些?
3、实践的 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 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8.16世纪,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 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 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 的本质
实践
含义
客观物质性
特点 形式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巩固练习:
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 的是( C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小结: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 活动;它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又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 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 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关注生活——了解厦门BRT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关注热点——“嫦娥二号”
“嫦娥二号”三维图像
“嫦娥二号” 于2010年10 月1日18时59 分57秒在西 昌卫星发射 中心发射升 空,目前已 飞入指定轨 道,并取得基 本成功。
Fra Baidu bibliotek
“嫦娥工程” 是一种什么活动?
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
服务人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前厦门BRT日客流量保持在22万以上,最高客流量达到了29 万人次,有些高峰期已是超负荷。这对于一个人口在300万的城市 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指标,在国内仅次于千万人口的广州, 《人民日报》头版曾报道过厦门BRT,文中盛赞厦门BRT在凸显城 市公交优先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分组讨论:
1、当年厦门为什么要修建BRT工程? 2、厦门BRT在凸显城市公交优先方面发挥了重大 作用,为什么还要计划将BRT升级为轻轨? 3、在我国众多城市BRT建设中,厦门BRT建设方 案是否正确?检验的标准是什么? 4、作为厦门市民,你觉得今后厦门的交通网络还 可以怎样规划?
C
5、“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 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 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 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 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
高级发展
C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 的物质手段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 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
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
的哲理是(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 观与客观的桥梁 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 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 的基本的观点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③ ④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 寓意是(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7.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从认识 论上说,这是由于( )
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B.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C.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D.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知识
1、当年厦门为什么选择BRT建设方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在变革对 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
2、厦门BRT在凸显城市公交优先方面发挥了重大 作用,为什么还要计划将BRT升级为轻轨?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人们实践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 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C)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