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觉(社会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身段表情:姿势

3)言语表情(副言语)

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
速度很快 : 心直口快 轻声曼语的女孩,常会给人留下温柔恬静、 有涵养、小鸟依人的印象。

4 行为
Jones 与 Davis ( 1965 ) 对 应 推 论 理 论



(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对应推论是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即人们 常把他人的外在行为与他们的内在品质相对应。 程序:先了解行为者动机,若有意的,再推论品 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 (1)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 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 做的

2、语言 “口为心苗,言为心声” 由于一个人所说的话能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言不由衷 的话已司空见惯。“卖瓜的谁不说瓜甜”
3、非言语线索


1)面部表情:忧郁—快乐
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目光 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敌意、爱慕的信号。

三、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1、一个人类别的特征越明显
2、对侍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 3、当时间紧迫,判断准确性不重要时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如勃然大怒时。
四、刻板印象的利与弊
使用刻板印象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 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 弊端: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 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 念的偏差;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 产生偏见与歧视。

起注意。
2、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观察者:内部归因 行动者:外在归因


原因:
观察者更注意行动者,行动者较注意周围环境; 观察者对行动者的过去了解少,只注意现时现地; 行动者对自己的过去了解,知道自己之所以做出 某一行为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
“刨树刨根,看人看心”
一、印象的内涵

印象(impression):外界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形象。


对人的看法、认识
1 、 持 维 度 观 ( dimensional View ) 的 学 者 ( 如 Osgood, 1977) 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 的潜在维度:

评 价 (evaluation) : 一 个 人 品 质 的 好 坏 ( good-bad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s)是指人们 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 判断。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s)则是指最 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 用的现象。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
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1、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 忽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又叫对应偏差. 产生的原因: (1)人们有一种信念,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2) 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更易引
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

能量(potency):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
尊重
活动水平(activity):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消极被动。

2、持类型观(typological View)的学者 (如 Anderson & Sedikides, 1991)认为人们是以 类型的方式来知觉他人。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第一节


概述
一、知觉
(一)、定义:perception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 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二)、特性: 1、选择性: object------background 刺激特征显著性/知觉者的经验、兴趣、动机、情感等 2、整体性:把个别属性综合为整体 过去经验的参与,理解对象的意义
二、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
外在特征,(穿戴、长相、语言、姿势、行为等)
推测与判断 其内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 的过程。

兴奋、愉快时, 瞳孔会放大

对情绪的感知
不快、厌恶时, 瞳孔缩小, 眯眼、皱眉


打牌
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
第四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人们通常都希望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定的控制 力与预测力,这样人们才会感到安全。(控制 需要) 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人们从可能导致自 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 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一、何时归因
1 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2 负性的事件 3 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肯定的事

“先入为主”。“新官上任”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
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的交往。

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
3、倾向于把有关特质联系起来形成较统一一致的认识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到有一些特质之 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隐人格理论(以经验为 依据,无正规的概念,却起作用) 冒险——强健、冲动、果断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 ——归因
第二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了解对方的性格、人品、能 力等,从而决定 是否与对方交往,交往的深度如何;



是否该信任、与对方合作等。
中国人对知解人心非常重视


五、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 所使用的策略 (1)把不一致的信息 解释掉 (2)把不一致的信息 区隔开来 (3)把不一致的信息 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 成员


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1)长期的、深入的、 一对一的交往 (2)广泛交往 ( 3)与有 代表性的 、 典 型的成员交往。 (4)有意 识地去寻找不 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 正自己的判断。
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产生相应的期望,引导我 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 自我实现的预言。 Rosenthal 与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 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 (“皮克马利翁效应”)

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Brewer(1988) 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 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就种倾向 被称为晕轮效应(halo effect)。




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 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却可能 会产生有害的结果。
《三国演义》:周瑜死后,鲁肃把凤雏庞 统举荐给孙权。孙权见他“浓眉掀鼻,黑 而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以至于 孙权“誓不用之”。
如我们把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外向的, 李四是成熟的,陈五是忧郁的。 在日常生活中,以上这两种方式都用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1、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
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

有研究(Berry & McArthur, 1985) 表明,人们认为有 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子更天真、诚实、 仁慈、热情,即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

所谓的刻板印象(也有人译成定见) 就是人们对一 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对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是由正、负性特征构成的. 另外,刻板印象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是不正确 的;但多无法测量与验证,因没有合适的效标。

二、刻板印象的形成
一是个人的亲身经验;

二是社会学习:从父母、老师、同学、课本 及大众媒体习得而来。
面部表情
a) 快乐, d) 悲伤,
b) 惊讶, e) 生气,
c) 害怕 f) 厌恶
如 对性格的感知
三、社会知觉的内容(范围)
1、对情绪的认知 2、对人格的认知

个体具有的较稳定的思维、情感体验与行为 方式。反映个体的独特性。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4、对事件与行为原因的推断

根据社会知觉的对象,本章分为三节:
归因的作用
当一个人把成功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能 力”时,他就会增强自信心(自我效能感, Bandura,1977) 可当一个人把失败归于自己内在的、稳定的、 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太差时,他就会消沉、 自卑、产生习得无助,从而造成动机缺失,不 再努力。

三、归因偏差(attribution warp)

4、较重视负性信息,却倾向于作正性评价
宽大效应(leniency effect) 正性偏差(positivity bias)


原因可能有:
(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 觉舒服些;
(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更常见;
Biblioteka Baidu

(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五、印象的作用

对他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 象是错的也仍然如此;这种倾向被称为保守性偏差 。 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左右我们对后获得的信息的解释
定势(set):先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 一种准备状态或倾向。
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二、归因理论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Heider, F., 1958)
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对因果关系感兴趣,并能对其加以分析、 推测。 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内因—个体自身的原因

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
外因—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 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
A组是: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B组是: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
Asch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
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 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特征”。(相对 的)
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不同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有关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模型很多 Anderson( 1965)的平均模型:认为人们把 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 体评价。

四、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Asch (1946) 的经典研究:

线索(如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并无意义, 它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中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质的 知识来解释的。

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
人的概括性认识。 所谓的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就是把一个 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 意义的特性。

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平衡,可避免对自信心与自尊
心的打击

自我设障: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搜寻、
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
(三)、分类

1、物知觉( object perception)或 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2、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或 社会知觉( social perception)
社会知觉最早由布鲁纳(Bruner,1947)提出 又被称为:人际知觉(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 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