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生创新意识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当代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教育和创新的问题时如是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重视创新精神,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切合发展变革的契机。

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钱学森曾经提过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培育不出诺贝尔人才?”当然,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不是单单凭诺贝尔奖就可以说明的,但是,却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华民族缺少创新。我们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构筑着一个国家未来的蓝图。因此,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是这幅蓝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此,社会上,开展了各种创新科技比赛、社会实践调查征文比赛、“新概念创新作文大赛”……这些都是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产物,让他们涌现新思维、新想法、新主张,体现他们的视角和创意。这不能不说是一

个进步,标志着我们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很大程度上的觉醒。

但是,这些比赛的形式有一种精英化的趋势,而非针对全体学生。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振兴是靠每个公民的努力,而不是少数的精英。创新的理念必须覆盖整个群体。只有让创新的意识渗透到每个行业,每个细节中,才能积土成山,积水成河,水到渠成。显然,我们当代学生并没有全部认识创新,只是他们中所谓的“精英”,

戴着创新的光环,参加各种或大或小的比赛,让普通学生觉得创新其实高不可攀,只是少数精英们的特权。这显然已经违背了我们提创新时的根本初衷。因此,我们渗透创新意识的对象,不是少数精

英,而是广大甚至所有学生。

不过,这是个异常艰巨的任务。

首先,受文化传统的制约。我们这个民族所袭承的文化传统是“尊师重教”,教师是学生的传输者,学生是接收者。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处在主动,一个处在被动的不平等局面。这样的文化氛围袭承几千年,虽然在当代已有所改观,但是骨子里这种不平等并未消除。很大程度上,对于教师的讲授学生们缺乏持有一种质疑或批判

精神。而质疑或批判精神恰恰是创新精神的两个重要因素。

再次,受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学生和教师都围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运转。考试,仍然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一考定终生”的局面早已过去,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考试往往还是和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拼劲全力地向着这个目标冲刺,创新显然还是摆到了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位置,因为创新需要思考,需要实践,需要指导,这些都会耗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显然,我们的教育没有为创新留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开支。最后,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浪潮的不断翻涌,社会氛围越来越趋向于急功近利。在这个大环境中,很多人为着自己的功名、前途不断奔走,却忘自己当初为何要干这行的初衷。一个连自己初衷都忘了的人,又怎么

能在自己的行业中有发展、有创新呢?社会大环境的浮躁、急功近利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并在潜移默化中瓦解掉消泯他们的创新意识。这种“金钱至上,万物皆下”的悖论显然已经逐渐蔓延。

那么要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应该有转变。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传授知识。传授知识知识教育最基础的一个部分。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

习知识的方法。而创新的意识显然是属于“渔”的范畴。

其次,将传统的“教师为课堂中心”的局面转换成“学生为课堂中心”,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处在引导和辅助的地位。采取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学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再次,在教育体系上进行改革。比如开设一门“创新学”的课程。有学者指出,“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需要全面地培养。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思维、逆向型思维,最终将创新形成一种思维习

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后,教师本身也需要创新素质的提高。树立现代教创新理念,超越教材,给知识注入新的活力。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老师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真正地培养一批又一批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总而言之,当代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

肩负责任。最后,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以此共勉——“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