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油事故总结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溢油事故总结分析报告
我国领海面积38万km2,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km2,海岸线总长度3.2万km,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地理基础和巨大潜力。
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经济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
然而,我国各省区的海洋开发活动,过度集中于海岸带和近海海域,俨然成为陆地粗放开发模式的延伸,已经造成海岸带开发过度拥挤与近海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专属经济区及深远海的开发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以渤海为例,渤海流域包括黄河、海河、滦河、大凌河、辽河、山东半岛水系和辽东半岛水系等七大水系,半封闭内海特征使渤海水体交换能力极差。
加之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经济总体规模最大,不仅对岸线空间和海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压力,甚至占用、破坏了宝贵的自然岸线及近海空间,带来长时期的海域环境水体污染威胁。
目前,渤海海洋环境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呈现复合污染特征。
2010年和2011年,渤海沿岸入海排污达标排放次数仅占全年总监测次数的46%。
从2010年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结果来看:70%以上的入海污染物排入到敏感的海洋类型功能区,导致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和渔业区达标率仅为79.8%、68.5%和58.8%。
虽然渤海海洋环境污染仍以陆源为主,但海源污染比例也在增加。
2010年,渤海发生赤潮7次;2011年,发生13次。
比如,海上溢油事故加重了污染;
海洋油气区污染物排放的增多,持续影响水质;近海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突显。
因此,与北美、欧盟等地区的海洋大国相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海洋开发战略应该有所调整。
比如,海洋开发战略层次的安排,明晰的开发与保护协调、海洋与陆地统筹的海洋经济发展与布局政策;海洋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需调整,传统产业需升级等。
溢油事故暴露了哪些问题?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应急系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近20年来,随着海上石油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渤海已经成为我国近海石油开发的“主战场”,截至2009年,已建成海上油田21个,钻井和采油生产平台178座,油井1419口。
2010年产油超过3000万方,渤海已成为“油池子”。
因此,我国海洋特别是渤海呈现溢油发生风险高、损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以及评估难度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