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腹 泻 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节腹泻病

小儿腹泻(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

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

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婴幼儿容易患腹泻病,主要与下列易感因素有关。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

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

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

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①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②

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SIgA)均较低,肠黏膜免疫的防御

反应及口服耐受机制均不完善。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normal bacteria flora)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

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变化或滥用广谱抗生素,均可使肠

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同时,维生素Kraft合成有赖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参与,故肠

道菌群失调时除易患腹泻外,还可有呕吐物或大便中带血。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

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

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病因】

引起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

1.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

毒。

(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

状病毒(rotavirus),其次有星状病毒(astrovirus),杯状病毒(calicivirus)科的诺如病毒属(Norovirus)如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札如病毒(sapovirus);此外,肠道病毒包括柯

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埃可病毒(echo virus)、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等,冠

状病毒(coronavirus)科的环曲病毒(torovirus)等。

(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

1)致腹泻大肠杆菌:根据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不同致病毒性和发病机制,已知菌株可分

为5大组。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为最早发现的致腹泻大肠杆菌。EPEC侵入肠道后,粘附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肠黏膜微绒毛破坏,皱襞萎缩变平,黏膜充

血、水肿而致腹泻,可累及全肠道。②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可粘

附在小肠上皮刷状缘,在细胞外繁殖,产生不耐热肠毒素(1abile toxin,LT)和耐热肠毒素(stable toxin,ST)而引起腹泻。③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 coli,EIEC):可直接侵入小肠

黏膜引起炎症反应,也可粘附和侵入结肠黏膜,导致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引起痢疾样腹泻。

该菌与志贺菌相似,两者O抗原有交叉反应。④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EGEC):粘附于结肠产生与志贺杆菌相似的肠毒素(vero毒素),引起肠黏膜坏死和肠液分泌,

致出血性肠炎。⑤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enteroadherent-aggregative E. coli,EAEC):以集聚方

式粘附于下段小肠和结肠黏膜致病,不产生肠毒素,亦不引起组织损伤。

2)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亚

型3种,95%~99%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所引起。致病菌

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引起侵袭性腹泻,某些菌株亦能产生肠毒素。

3)耶尔森菌(Yersinia):除侵袭小肠、结肠黏膜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

性腹泻。

4)其它:沙门菌(salmonella)(主要为鼠伤寒和其它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

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al aureus)、绿脓杆菌(bacillus pyoeyaneus)、变形杆菌(bacillus proteus)等均可

引起腹泻。

(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婴儿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肠道外感染: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

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激惹(膀

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有时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除了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糖类转运和乳糖酶水平之外,肠道外感染

时长期、大量地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

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

制的肠炎,称之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

2.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①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定时,饮食量

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含高果糖或

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肠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泻。

②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等食物过敏而引起腹泻。③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

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

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发病机制】

导致腹泻的机制有: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渗透性”腹泻;

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分泌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渗出性”腹泻;

及肠道运动功能异常——“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等。但在临床上不少腹泻并非由某种单一机

制引起,而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1.感染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多随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进入消化道,亦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

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病原微生物能否引起肠道感染,决定于宿主防御机能的强弱、感染菌

量的多少及微生物的毒力。

(1)病毒性肠炎:各种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

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

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

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

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微绒毛破坏亦

造成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水和电解质进一步丧失(图11-1)。新近的研究表明:轮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4(NSP4)与发病机制关系密切。NSP4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液体分泌诱导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作用于固有层细胞,激活Cl-分泌和水的外流;改变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本身可能形成一个通道或是激活一种潜在的Ca2+激活通道,导致分泌增加;通过旁分泌效应作用于未感染的细胞,扩大了被感染黏膜上皮细胞的感染

效应;直接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ENS),产生类似于霍乱毒素引起的腹泻。

(2)细菌性肠炎:肠道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发病机理亦不同。

1)肠毒素性肠炎: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

可引起分泌性腹泻,如霍乱弧菌、产肠毒素性

大肠杆菌等,如图11-2所示。病原体侵入肠道

后,一般仅在肠腔内繁殖,粘附在肠上皮细胞

刷状缘,不侵入肠黏膜。细菌在肠腔释放2种肠

毒素,即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

(ST),LT与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致使三磷酸腺苷(A 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