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矛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
这篇文章是作者1940年底在重庆写的。 作者于1940年5月10日访问过延安,亲眼 看到了边区军民的生活,感受到他们的 崇高精神,写了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散 文发表于国民党统治区,作者不能不用 比较含蓄的写法来表达自己意在言外 的思想感想。
词语注释
1.妩媚---姿态美好 2.摇曳---摇荡 3.粗朴---粗犷朴素 4.缭绕---在空中回环旋转 5.静穆---安静庄严 6.濑---沙石上流得很急的水 7.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自己感到满足。
沙漠驼铃
月夜归耕
片出自www.ailvyou99.com 图
石洞雨景
桃园小憩
北国晨号
讨论题
本文充分发挥了散文艺术自由活 泼,不受约束的特点,展示了多种风景 的片断。时而是猩猩峡外的沙漠风 光,时而是黄土高原上的朴实画面,时 而是雨天的荒山,时而是烈日照射下 的桃林等等。这些画面是否是孤立 的,散乱的,为什 么?
答案:
1.本文中六幅画紧紧扣隹一个中心,即对延安和延安军民的 怀念和赞美,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
(1).六幅画而面,除头一幅展现了新疆的沙漠风光之外,其余 五幅都写了延安风光,并非天南海北,漫无边际。 (2).六幅画面,都不着眼于表现延安的自然风光,而是全力讴 歌主宰自然的人,这便成了贯穿作品始终的主旋律。 2.本文中有五处议论,它们乃是点明题旨之笔,又是联结全 文的纽带,把六幅画面串联成一个跌宕多姿的整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段
本段描写了第一个画面--沙漠风光。揭示了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基本 观点。 本段结尾说:“这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 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 道这不是‘风景'吗?”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 表现“改观”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貌
亮度:“单纯而强烈的反光” 广度:“茫茫一片”合奏”
写作特点: 1.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2. 夹叙夹议,情景交融。
3. 语言生动,绘形绘色
作业:
完成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
要求:①想象要合情合理。要根据最后一幅画面展 开想象,人物必须写战士,自然景观必须是当时延 安的景物,如朝霞笼住的山峰,也可以是风雨交加 的山峰,甚至是洪水泛滥的延河边。②想象离不开 生活体验。可以把生活中见到的画面(如解放军站 岗放哨、抗洪救灾)合理地写进作文中。③必须用 衬托的手法(正衬、反衬均可),选用精当的动词, 最后画龙点睛议论抒情。
《风景谈》
——茅盾
《白杨礼赞》的姐妹篇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茅盾是笔名,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现代杰 出文学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子夜》; 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 《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子 夜》是其代表作。
1.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 有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更突出了人主宰自 然的伟力。 2.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
主题思想:
本文借赞美自然风光,表达了“人创造了 自然,人类比自然更伟大”的主旨,热情赞 扬了解放区军民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尚情操, 抒发了自己热爱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 的深情。

色彩:“驼马的枯骨“的“反光” 形体:“纯然一色” 声音“哄哄的火响” 声音:“铃铛的柔声”、大小丁当的和谐的 形态:“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
先 抑 后 扬

情态:“安详而坚定” 色彩“猩红大旗”
小结:
本文是写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赞美他们崇 高的思想境界的,六幅画中有五幅是写延安 的,那么,第一个画面为什么写塞外沙漠,作者 为何从这里入手?
课文结构:
第一段(第1节) 即第一个画面---沙漠风光。揭示了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基本观点。
第二段(第2-4节) 即第二、三个画面---月夜归耕,延河 夕照,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
第三段(第5-8节) 即第四、五个画面---石洞雨景,桃园 小憩,延安儿女的学习休息。 第四段(第9-10节) 即第六个画面---黎明剪影、描绘和 赞美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