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摘要:“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是精彩的。
本文作者阐述了精心预设学生、精心预设情境、精心预设教材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起航的氛围,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的精彩生成,针对这些生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从而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共同演绎出精彩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预设生成
叶澜教授的至理名言:“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
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精心的弹性预设,注重生成策略的运用,促进课堂现场的动态生成。
教师在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却常常存在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
面对这些“意外”,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要抓住这些新的课堂生长点,使学习的内容不断得以拓展和深化,从而推进生成更丰富而又灵动的课堂教学资源。
只有精心地进行“预设”,并且抓住精彩的生成,才能演绎出更加精彩的课堂。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
和安排。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
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包括互动、对话中产生的问题、情境或
行为等信息。
“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是精彩的。
一、精心的预设为生成起航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课堂中存在着比其他学科更多的生成。
所以教师只有对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的预设,我们的教学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才能给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空间。
那么如何能做好“预设”以促成“生成”呢?
(一)全面了解学生,预设“分层”
孔子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由于受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在信息技术课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零起点”和“高水平”的学生在一个班级里普遍存在着,如果采取“一视同仁”将导致“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
因此,全面地了解学生,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科学预设的前提。
这就需要教师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预设分层次的教学目标;然后在设计任务时设计难易不同的任务方案或同一任务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弹性预设方案;最后教师进行分层评价,不仅从语言、语气,而且从眼神、态度、表情等方面都要注意调控自己,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方式的评价方案,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及时、肯定性、激励性的评价,并适当地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要重视差异,尊重差异,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温馨的评价氛围,这将有利于信息反馈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
(二)仔细挖掘文本,预设“情境”
【案例一】教师在执教《遣词造句》一课时,选用了“龟兔赛跑”的故事,童话故事的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完成了串词想句的练习。
最后教师引入了“龟兔赛跑”新篇:经过了一段时间训练的兔子要和乌龟
重新进行比赛,乌龟把地点选在山坡。
请学生用写字板来完成“ⅹⅹ赢,因为……所以……”的句子,学生在听了新篇以后,思维更加活跃,在老师的鼓励中造出了很多思维发散性很强的好句子。
教师最后更是以“我们要像兔子一样勤练,像乌龟一样巧干”巧妙地结合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整个课堂教师利用低段学生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的特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了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开放性的问题,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意的回答。
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都调动起来,凝聚着学生认知的问题便成为了课堂教学新的资源,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氛围,充实着教学内容,演绎出课堂精彩一幕。
(二)准确把握教材,预设”错误”
预设“错误”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生错误的环节,错误的情况,错误的种类及原因的预测,是对教学过程的预先判断,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维的展示。
课堂上很多时候,一个“差错”给学生的撞击远远超过教师空白的说教。
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设置一些思维“陷阱”,引诱学生犯错,发现错误,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进而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学得更牢固的真知。
【案例一】:《动物联谊会》一课,向学生提供了一幅有问题的图片:小鸭子在水面上,但是脚露在水面上,水里没有倒影。
暗示学生去观察图片中的问题,当学生发现其中的错误,并自己亲自修正错误后,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体验。
【案例二】:画图工具中的“漏色”的教学中,教师先设计了一个“救治大熊猫”的情境,为熊猫没有涂色的部分涂色。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就提出“我给熊猫的腿涂颜色,怎么连它的肚子也变黑了!”“我给眼睛上色,可整只眼睛
都不见了!”等一系列问题。
老师及时追问并提出“漏色”这一知识点。
在这里,“错误”起着刺激、醒悟、陪衬、免疫的功能,老师故设“陷阱”让学生创作出“失败”的作品,让学生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
利用预设生成错误资源是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
二、即时的精彩为生成导航
如果说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而课堂的非线性又决定着教师必须关注课堂的即时动态。
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在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的同时更要做到“眼明耳聪”,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
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应让新的问题成为新的课堂生长点,使学习的内容不断得以拓展和深化,从而推进生成更丰富而又灵动的课堂教学资源,共同演绎出一幕精彩好戏。
【案例三】:《我能画得更好》一课中,让学生尝试没有用过的工具,课堂预设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各种工具的用途,最后教师再进行演示总结。
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有个同学兴奋地向他同桌炫耀自己画出了一张笑脸。
原来他是用画图工具的“曲线”工具,简单的三笔就画出了一个生动的笑脸。
教师灵机一动,何不借此契机进行一个发散教学呢?在学生经过初步的尝试,掌握了曲线的基本画法后,教师以弧形的曲线为例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想象,曲线像什么?略加提示之后让学生大胆的去发挥想象、去发散性的尝试曲线可以帮我们画什么。
一条小小的弧线学生想象出了无数种造型……
弧形曲线:小山、帽子、桥、屋顶、弯腰……
换个方向:微笑、小船、月亮、下巴、闭眼……
竖起来:门把、树枝、大肚子……
最后学生画出了很多组合在一起的作品:
有的学生还画出了浪形的曲线和水滴型的曲线所组成的图像。
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们以弧形曲线、浪形曲线和水滴型曲线组合继续进行发散创作,让精彩的课堂生成无限延续……
在学习画图软件时,很多同学觉得画图软件很难画出一幅精美的作品,工具也过于简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看到小小的一条曲线可以创作出这么漂亮的作品,顿时兴趣高涨,对画图软件也刮目相看了。
看到自己创作出别人没想到没做到的作品时,他们变得更加地“得意”。
在学生创造和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教师预想不到的精彩作品,教师及时抓住这些精彩生成,演绎了更精彩的课堂。
这种发散性的尝试真正地验证了一句话“想象力无限,创意无限”,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一种联想式的学习方法。
三、尊重“错误”为生成扬帆
(一)尊重个体的体验性
新课程正日趋强调学生的体验性、生成性,其价值重心悄然发生着由“教”到“学”的嬗变。
新课程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教师要利用这一资源,将错就错,放大“错误”,让学生在治错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
习,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从“失败者”向成功者的转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案例四】:《整齐的教学楼》一课,有学生说他没有“工具箱”,这样的操作错误是教师没有预设到的,而且在教材中也没有涉及该内容。
于是教师决定对课堂做出调整,利用这个错误操作顺势教学“菜单”及“画图界面的调整”。
让
学生相互讨论,梳理结果,有可能是哪里操作出现错误了?如在WORD软件操作的时候,学生也常常会碰到不见了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自己去探究体验。
(二)尊重个体的创新性
老子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鲜明地体现了生成的创新品质。
生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的过程。
“生成”不只是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增长,而是在根本上以弘扬学生的创造性以及解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根本宗旨的。
【案例五】:记得在执教《整齐的教学楼》一课时,大部分的学生都通过矩形或圆角短形工具来完成教学楼和窗口的绘画,有一个学生独辟蹊径,用彩色橡皮来完成整幢教学楼,虽然他没有用老师要求的工具,可是多么好的方法啊!作为教师,难道不应该为他们喝彩吗?
(三)尊重个体的生命性
【案例六】:在执教《名片DIY》一课中,教师设置了一个情境:要挑选我们班制作得最有特色的五张名片发送给外星球的朋友们。
学生充满了兴趣地开始操作了,看着学生按照教师的预设有条不紊的操作,教师心里暗自高兴。
“看我的字母变成飞机了!还有卫星!”教室的角落里传出了“电脑小博士”胡小龙的叫喊声,顿时整个教室炸开了锅,几个“皮大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跑到他的身边。
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也都被他吸引了过去。
胡小龙满脸得意的看着周围同学,这样一来更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看着被彻底搅乱的课堂秩序,教师懊恼极了。
有几个乖巧的学生不敢离开位置,小声地嘀咕着:怎么弄的,怎么弄的?只能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教师……这样的目光让教师犹豫了,于是教师示意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是怎么变出来的?”“想!”从震耳欲聋的喊声中教师体会到了学生的渴望,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误的扼杀他们这份求知的欲望。
“那我们请胡小龙来做小老师教一教大家。
”听到这句话,胡小龙马上高兴的走到讲台上,“开始我也不知道可以变成图片的,就是想给我的EMAIL地址设置一些漂亮一点的字体,所以我
每个字体都试一试,结果设到这个(webdings)的时候字母都变成图片了。
”胡小龙的话音还没落,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
“同学们想不想让他们变出更多的图片啊?”听教师这么一问,他们马上抬起头来,“你可以再试一试其他字体,告诉你还会有更多的图片。
”我继续说。
不到2分钟就有同学陆续喊着,“看我这里字体是立体的”“设成3(webdings3)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箭头……”,在巡视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同学还结合文本框制作出来各种各样的“插图”,更加丰富了名片的内容。
虽然这节课最后的展示时间没有了,脱离了教师的预设范围。
但是教师很好地维护了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更让所有同学特别是胡小龙同学体会到了尊重。
虽然他们制造的“意外”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节奏,但正是这一个个“意外”,让这堂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精彩。
这样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了彼此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
而且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让孩子们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让他们自己解决,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不断相互碰撞,互相启发。
生命性实乃生成课程的灵魂所在。
教育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信息课程的价值不仅仅只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彰显并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他们的生命需要得以充分地满足,生命潜能得以最大地实现,生命独特性受到最好地尊重,生命内涵得以不断得丰富,生命境界得以不断提升,课堂也由此洋溢并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总之,要成就一个精彩的课堂,预设和生成缺一不可,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目标与结果,甚至是超越。
在教学中多一分精心预设,课堂就会多一份动态生成,学生会多一份发展。
没有精心的“预设”又何谈“生成”,没有“生成”的“预设”则没有活力。
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营造出新课标下充满生命力的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高晓伶.浅谈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的驾驭.
[4]赵连顺.运用生成性资源“精致”数学课堂,《教学与管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