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PPT整合,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绪论

一、“文化”界说文化的涵义: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并由此逐渐演化出许多引申意义:其一,

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等文艺作品的形式。其二,引

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

德行之义。

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出现了近十几种引申义。

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及其表现出的人的举止行为、音容笑貌,与现在人们理

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

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

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

“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

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

冯天瑜:“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

文化史断想》第17页)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

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将文化分层。

——四层说:

(1)物态文化: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2)制度文化: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3)行为文化: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4)心态文化: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

(二)狭义文化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三、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文化

其一,“中国”的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

其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主体;

其三,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

(二)中国传统文化

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请参阅P7)

习题:判断正误

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疆域:

中国的疆域自古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的疆域东至大海;北起河套、阴山、辽河下游;南至今越南东北;西至陇山和云贵

高原。

其后,历代疆土有所变化。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形成了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南至南海诸岛、西至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

现在:约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和3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

政区:

国家为了便于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有不同的层次性。它以国家的出现为前提。三代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汉时期:郡县和分封并存

东汉:形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隋朝:郡、县两级制唐朝:道、州、县

三级制

宋代:路、州(府军监)、县三级

制元朝:省、路、州(县)三级明

清:省、府、县三级民国时代:

省、道(地区)县

新中国:省、地区(专区、行署)、县当今:省市县三级,全国范围

内正在逐步试行逐渐向省县两级过度。

思考题: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民族、人口

一、关于“民族”界说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二、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历史上除了大月氏大约在公元

前2世纪迁往中亚,其余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经过历史的融合,当今共有57

个民族生活在大陆上。(基诺族)鉴别活动依然进行中。

三、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民族概念的澄清中华

民族在早期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了基本骨架。春秋

战国是民族融合的一个高峰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融合的一个高峰时期(秦人、汉人的出现)隋唐五代,宋金(黄河流域被称为契丹),元明清(蒙、满和汉族习惯基本无区别)

四、今天的中华民族

当今,中华民族中,汉族是主体,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93.3%),居住面积占国土面积40%左右。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他们分别是: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约1600多万人。

人口及其分布

历史上:

公元2年,汉朝境内约6千万人口,约占世界1/3

北宋末年:人口达1亿,约占世界1/3

1850 年前后:4.3 亿,约占世界 1/3

当今:13亿8千多万,约占世界1/5

公元前后中国60%的人口集中在华北和中原地区;后来逐步变化。当今,东南人口占60%以上,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远古中国(华夏族)活动的范围:“中国”这个概念随时代的不同也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的过程。

气候

气候类型多样,温度和降水分布很不均匀。总的来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全国气温普遍较高,冬季温差较大,南北温差超过50摄氏度。由于高原和高山的海拔高度变化,就是在同一个地区,气温、降水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多种自然条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适合不同经济类型和门类的经济区域,因此我国经济类型多样化,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练习题:

判断对错: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人口在世界范围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决定性用马克思

主义观点:地理环境差异对文化发生发

展的影响

第一、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前提之一。

第二、不同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和发展水平。从而影响和制约着文化发展的类型和水平。

第三、地理条件影响着国家政权的形式和政权的职能及其历史特点。(海洋:民主、自由、个性;草原:联合、服从;大河:集权、专制、统一)第四、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变化的。

第五、人类在不断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环境。

二、世界传统文化的三大类型

草原文化:早期欧亚大陆及南北美大陆

大河文化:四大文明古国

海洋文化:(海洋)地中海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