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药治病的方法大概可归为两类——扶正与祛邪。内伤 疾病多用扶正法,外感疾病多用祛邪法。祛邪去因,扶 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进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 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 由于中药可以平病性、达病位、修病态、消病因、除表 象,故中药就能治疗疾病。 •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药的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
• 中药药性理论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 有毒无毒、配伍规律、妊娠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等, 功能、主治也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气、五味及归经为中药药性理论纲领部分, 功能主治 是药性 理论的核心部分。 • 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 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为基础, 根 据药物的有关性质及临床应用后的反应, 归纳总结并又 不断修改而形成的一种理性认识。
三、气机失常(或气机失调)
• 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邪气的干扰,或脏腑功能失 调,导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失常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 气机失常:气滞 :是指气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变化。
气逆:指气的升降运动失常,当降不降或不降反升或升之 太过,使脏腑气机上逆的病理状态。 气陷:指在气虚的基础上,表现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 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 气闭:指气机郁闭,气不外达,结聚于内,出现的突然 闭厥的病理状态 气脱: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
归经
• 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来表示药物的作用 部位。 归经理论渊源始于« 内经» “五入五走 ”。归经学说起 于春秋秦汉,在金元时代基本确立,明清时代渐趋完善。 • 归即归属,经即脏腑经络。从药物角度讲,它对作用部位有 高度选择性;从机体角度讲,其病所或靶器官对药物有高度 敏感性 。 • 中药归经根据作用复杂程度,可为归一经或多经。同为甘温 药, 有归一经 ( 肝 经 ) ,如月季花归肝经;归二经( 肝肾经、 肝脾 经、肝胃经、脾胃经 ) ,如 海马、杜仲、沙苑子同归 肝肾经;归三经 ( 肝脾肾、脾肾大肠、肺肾胃、肺肾大肠 经 ) ,如菟丝子归肝脾肾经。
下面以致病因素中最为常见的外感-六淫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外感致病因素——来源于自然界,多从人体肌表、口鼻侵自然界不同的气候变化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内生五邪—由于气血津液、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寒、化 湿、化燥、化(热)反应,临床表现与六淫致病 特点和证候相类似 。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阴胜则阳病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为热之极,升腾上炎
病 机
• 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病理、病理机制)
病邪 机体
阴阳失横 气血紊乱 脏腑经络 功能失调
发病
• 病机的基本规律—— 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 等。
一、正邪相争
• • • 正气——即机体抗病能力 邪气——各种致病因素 疾病的发展过程 ——正邪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五味
• « 本草经»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 味 ” ,« 内经 » 则多出 淡味,后世又增加涩味。
• 五味是对药物功效在某种程度上的归纳或概括。
• 五味始源于口尝味觉,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 素问 . 脏气法时论 » 最早概括滋味与功能的关系,即 "辛散、酸收、 甘缓、 苦坚、 咸软 "。 • 随着用药经验的逐渐积累,采用了以功能类推定味的方法, 如补益多味甘、发表多味辛等。体现药物真实物质的味与反 映功能的味 在中药中普遍存在,故五味的记载和论述历来有 些混乱。
病理 产物
六疠 淫气
七饮劳 情食逸
痰瘀结内 饮血石生 五 邪
• 病因的相对性: 发病与不发病 六气——正常气候变化 七情——正常情志反映 饮食劳倦——正常生理需要 病理产物与病因 痰饮、瘀血 内生五邪 • 中医病因学特点:辨证求因、审证求因 审证求因: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 症状、体征来推求原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 据的方法。(又称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 外感性:源与自然界,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
而入。初多表证,由表入里。
◆ 季节性:多与季节有关。
◆ 地区性:多与居住环境有关。
◆ 相兼性:可单独侵袭人体,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
体而致病。
◆ 转化性:可以互相影响,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淫各自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在正气相对不足的前提下,邪气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重视人体的正气,强调人体
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有时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如疠气 如烧伤、冻伤、疫疠、毒蛇咬伤、食物中毒等
二、阴阳失调
• 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内部阴阳两个方面失去相 对的平衡与协调,形成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的病理状态。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阳胜则热;阴虚则热 阴胜则寒;阳虚则寒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 亡阴和亡阳:当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脱失或消耗, 导致阳或阴的功能严重衰竭,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 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所化生而耗竭。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病因病机
病因:破坏人体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
(致病因素)。
病机: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疾病
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病因
• 三因学说:(宋代陈无择)
外因:六淫—口鼻皮毛经络而入,
内合于脏腑
内因:七情—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 不内外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
致病 因素
外感
内伤
其他 外冻烧虫 伤伤烫兽 伤伤
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中药治病理论
• 《景岳全书,类经》中也记载:药以治病,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以气味之偏也。盖气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 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 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 欲救其偏,则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是凡可 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改邪也。” • 也就是说,药物各有其偏(毒)性,通过这一特性,可 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现象,杀灭 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恢复 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从而达到祛病之功效。
四气
• 四气,又称四性, 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 黄帝 内经» 最早明确提出四气, « 神农本草经» 补充了平性。 • 四性是针对疾 病证候的 “寒热 ”发挥作用的一种特殊性质, 从 药物作用于机体(包括病原体) 后所产生的效果中获得的。 • 四性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四性 与功效的关联在病性。从本质而言, 四性只有寒热 ( 或温 凉 ) 二性。 " 凉为寒 之渐, 寒为凉之极; 温为热之渐, 热为温 之极 " 。 • 凡寒凉性药物, 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润养阴等作用; 凡温热性药物, 具有温通经 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 救逆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