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骊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骊

作者:邵慧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3期

《孟子》一书,七篇十四章,流传至今,经久不衰,除了其继承发展了孔子深得人心的仁政思想以外,恐怕还要归结到他那“雄论善辩”的艺术技巧吧?笔者才疏学浅,不揣冒昧,下面仅就个人浅见,见笑于大家了。

一、善察人意,巧比设喻,诱人入套,畅谈己志。

例如,在《梁惠王(上)》中,梁惠王自鸣得意地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接着又问道,“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妄图以此来难倒孟子。

可孟子一听,就明了其内心:表面是说自己在“救助灾民,实行…仁政?”;而实则还是在妄想“增加国民,实行…霸道?”。对如此心理,孟子则“明察秋毫”!随即答道:“王好战,请以战喻。”这是怎样的善察人意呀!若是一个庸者,怎会一针见血地说:“王好战”呢?除此之外,他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心”——用战争上的逃跑情况“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设套,让其钻入。结果那梁惠王不知就里,随口便道:“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入了圈套;孟子看他入套,则拉紧套绳:“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随即便大谈特谈治国之道:首先应顺自然,遵农时,不扰民生;接着搞经济,增种植,创制民产——搞好物质文明;再接着,办教育,化子民,敬重老人——搞好精神文明。

由此可见,孟子是怎样“善察人意,巧比设喻,诱人入套,畅谈己志”的。

再如,同是在《梁惠王(上)》中,当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则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这里,孟子同样是“善察人意”。他知道齐宣王是想实行“霸道”的,所以孟子假托不知,避而不谈,接着便提出“王道”。可是那齐宣王对“王道”提出疑问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针对此问,孟子则慢慢设套地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当齐宣王急于显示自己能“保民而王”时,孟子则立马给以肯定,并且举出齐宣王曾经在祭祀时“以羊易牛”的事,给齐宣王戴上了高帽子。正当齐宣王满足于这种高帽子而沉于喜悦之中时,孟子却顺势一转问道:“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问罢则不容分辩,紧接着就拿“举羽毛不用力”,“见舆薪不用明”,“保百姓不用恩”进行喻说推论,尖锐地指出:“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当齐宣王不明“不为”与“不能”的区别之际,孟子抓住机会,就开始阐述自己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施仁”道理;道理阐完,为了进一步揭露齐宣王的内心,孟子又问道:“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问得那齐宣王“笑而不言”了,即使他“笑而不言”,孟子还是不愿放过,紧接着连续问道:“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

与?抑为采色不足于目与,声音不足于耳与,便嬖不足于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问得他只好说:“否!吾不为是也。”

这里,孟子对待齐宣王,同样是在明察其心之后,巧比设套,等他入套后,才畅谈己志的。所不同的是,比对那梁惠王要拐弯抹角一些;可到最后,指责则更要强烈一些。由此可见,孟子是怎样一个“雄论”大家、“善辩”能手了吧?

二、善用对比,旗帜鲜明,批驳谬误,毫不留情。

孟子在《滕文公(上)》与景春谈到什么是“大丈夫”时,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是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听罢立马反驳:“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汝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一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景春认为纵横家“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是大丈夫;可是孟子却认为懂礼节的男女都是大丈夫!只要他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都只知道,这是一个男子汉应遵循的做人准则,岂知孟子是就女子守礼而提出来的呢?这是在对话中运用的独特对比,他旗帜鲜明,批驳谬误,毫不留情。如果不是善养“浩然之气”者,是绝对做不到这一步的!接着,当那周霄提到男子“出仕难”问题时,孟子则以男女婚配为喻,说道:“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孟子在这里把不走正道出去做官的人,与那不遵守礼法的男女私通者联系起来,他不仅巧妙比喻,而且绝妙对比,对比之中,以一个“恶”字,表现了自己的好恶,毫不留情地指斥了那些不走正道出去做官的人是男盗女娼之类!

像如此例子,一部《孟子》随处可见。再如,《告子(上)》中,孟子在谈到人的“本心”时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于此还是运用了比喻性对比,把“仁”比喻成“人心”,把“义”比喻成“人路”。有的人失去了“鸡狗”还知道去把它找回,可是当他失去了“仁心”,却不知顺着“义路”把它找回。这样的人,就是失去了人心的人!这是多么精巧的比喻呀?又是多么绝妙的对比呀?在比喻性对比中,对那些不讲仁义只追求利益的人,孟子毫不留情,辛辣讥讽,甚至是在痛骂他们是失去了人心的人!像这样的比喻性对比,《孟子》一书,只要是不好直接阐理的地方,他都能巧妙地运用。我们研读《孟子》,如若稍加注意,便能揣摩得之。

三、对比排偶,问句引用,层见叠出,气势磅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了使自己的思想,能引起注意,能产生共鸣,能使人心悦诚服,在论辩中,孟子总是追求一种铿锵悦耳、气势磅礴、具有不可辩驳力量的语言。这种语言,不善养“吾浩然之气”者是不能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