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课题:第二章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3 年 10月 26日,星期五,第5节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

②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难点)

③举例说出青蛙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重点)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和资料分析,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充分运用实物及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通

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青蛙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应用“激趣

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蛙鸣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

论、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比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比较,形成积极

主动建构知识的习惯。

对于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采用师生谈话与观看动态录像相结合,以设置问题引

入,层层深入启发式教学贯穿其中。对于蝌蚪与成娃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教师出示图表

进行对比,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青蛙的浸制标本、准备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环境对两栖动物影响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复习提问

温故知新

3分钟

情景导入同学们好,让我们一起回顾家蚕和蝗

虫发育的特点,比较二者有什么明显

的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评价。

导语: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幅图画里没有出现青蛙,只是一群

学生独立认真思考,给出规范的

答案。相互补充。

投影显示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强化上节课

重点知识的

落实,并为

本节课的学

习奠定基

础。

激发兴趣(2分钟)蝌蚪在游来游去,难道是画的名不副

实吗?还是蝌蚪和青蛙有什么密切

的联系?

诠释:齐白石先生经过认真思考,准

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

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这幅画构思的巧妙之处,在于抓住了

青蛙这种两栖动物必须经过蝌蚪阶

段才能发育成成娃。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两栖动物的有关知识。

导入新课:

集中精力听讲

为学生创设

问题情境,

利用学生的

好奇心从而

激发学生的

探究热情,

同时渗透人

文精神的教

育。

【环节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5分)

【环节三】板书: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描述并提出问

题:

1、这两句诗都是描写了蛙的叫声,

那么请大家思考:

(1)一般在什么季节可以听到蛙

叫?会鸣叫的青蛙是雄蛙还是雌

蛙?为什么要鸣叫?青蛙一般生活

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青蛙的抱对有何意义?青蛙抱

对是进行体内受精吗?

(3)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在何处进

行?与我们前面所学的昆虫的生殖

有什么不同?

(4)仔细观察图片,青蛙的受精卵

是什么样子的?它的上下颜色一样

吗?这有什么意义?

(5)青蛙的受精作用在哪里进行?

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出示图片:鸣叫、抱对)

【自主学习】

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利用本

小组合作的方式阅读教材57页,

内容,分析、讨论回答问题:

2、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

来。

3、展示交流

(1)春末夏初雌蛙

吸引雌蛙水中

(2)青蛙的抱对有利于精液直接

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

精率。不是,体外受精

(3)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里完成

受精。可见,青蛙的受精摆脱不

了水的限制。和昆虫的生殖相比

昆虫是体内受精。

(4)学生根据观察相互讨论回

答:成团存在;上面颜色深一些,

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有利于受

精卵的发育。

(5)在水中;体外受精

观察多媒体图片青蛙及蛙卵:

通过学生自

学教会学生

观察、认识

事物的次

序。既激发

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并

较好地调动

学生思维的

主动性。

设计具有层

次性、启发

性的问题,

在教师正确

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思

考,相互交

流,最终获

得新知,符

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观看图片有

合作探究操作展示(15分)

2、要求:仔细认真看书,独立思考;知道自己学会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内容没有学会,不懂的用红色笔标划出来,以便讨论。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青蛙的生殖特点:春末夏初;青蛙生殖过程:求偶(鸣叫)—抱对(排卵)—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水中)—受精卵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大家思考为什么小蝌蚪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妈妈?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讲解:这个故事形象地讲述了青蛙的发育过程。其实,两栖动物的发育远没有那样简单,它们经历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复杂变化过程。(图4.2—16)【跟踪训练】

例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

()

A.求偶B.报警C.呼吸D.戏水

例2、(2011福州)青蛙在繁殖

时期特有的行为是()

A.抱对B.游泳C.迁徙D.跳跃

易错点:误认为青蛙的抱对是交

思考:为什么小蝌蚪总是找不到

自己的妈妈呢?

回答:小蝌蚪不知道自己和妈妈

长的差别太大,因为一般动物的

孩子做和父母都长的差不多。小

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合作探究】

观察课本58页图4.2-16,小组

内分析讨论(多媒体展示):

1、在蝌蚪发育成成娃的过程中,

形态上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2、蝌蚪和成娃各有哪些特点与

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思维展示】

利于学生理

解体外受精

这一概念和

这一特殊的

生殖方式,

也可激发学

生的兴趣并

较好地调动

学生的思维

的主动性。

学生通过观

察探究,对

变态发育的

概念有了直

观的理解,

同时针对学

生年龄特点

与认知特

点,动态的

观察可弥补

静态观察的

不足,更容

易加快其对

青蛙生殖与

发育过程的

理解,也更

能引起学生

的浓厚的探

究欲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